空手道已经成为世界性体育运动。空手道是什么性质 的运动呢?空手道就是合理地运用身体各部机能,灵活地施 展攻防技击的体育格斗技术。它既有体育特征,又有格斗武 术特征。

人们往往都具有成为强者的欲望,而空手道正是以它多彩 的技法,特别是空手道中某些似乎超人的攻击威力,满足了人们 的这种欲望,使之半个多世纪以来,参加空手道的人数迅速增 加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手道以日本作为源点,发展到 全世界。不久的将来,空手道有可能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 式项目。

日本昭和56年(1981)开始,空手道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列 入一年一度的日本国民体育大会,成为近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并且已经成为广大日本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

在全世界,空手道发展非常迅速,加入“世界空手道联盟“的 国家已经超过100多个。每年举办一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越 来越多的国家把空手道看成是一种体育运动,特别是在欧洲,空 手道不但得到广泛发展,并且还在风格上出现了欧洲化。


  1. 空手道的历史。空手道的起源与中国武术有直接联系, 空手道从理论上,把达摩和尚在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修炼时创 造的拳法“十八罗汉手“的传说,当作自己的起源。据说中国的 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达摩和尚来到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发现 当时少林寺的僧人由于严酷的修业,在精神上和肉体上不能支 持而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师意识到如何培养和增强普通僧 人的精神与肉体上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创编了调养肉 体与精神的内、外两套演练身体的技术,即“洗髓经”和“易筋经”, 这就是拳法的起源。这种拳法后来由中国福建传入琉球国(现 日本冲绳县),演变为日本空手道。于宗教思想中产生的武术拳 法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健全体魄,改良身心素质而创立的。


这种以调整人的心身素质为目的的少林寺拳法,由于各个 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而得到不同的发展。某个时代,护身术被 人们所重视,它就发展了技击方面的内容;又在某个时代,则以 体育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整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空 手道就是从健身和自卫两方面特性中交替发展着。此后的千百 年间,达摩大师所创造的拳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中国普及开 来,并且断断续续地,不成系统地传到了日本的冲绳地区,其中 以,首里,泊“那霸”等地最为盛行,当时叫“唐手”。

在琉球国尚真王统治时期的禁武政策下,冲绳人是不许持 有武器的,因此,人们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护身术。后来在明治18 年到28年间(1885〜1895年)的日本中央政府与冲绳地方的政 治对立年代中,唐手完全作为武力斗争的手段用于实践。随着 社会制度的改革,教育的普及,冲绳的人们渐渐地使拳法回到了 原来的目的上。

传到冲绳以后的中国拳法,以“型”(套路)为中心发展起来, 并且在冲绳的风土人情熏陶之下,形成冲绳的独特风格。同时 也出现了像松村武长、系洲安恒等唐手拳法名家。

系洲安恒先生是松村武长的弟子,他以原来首里和泊地方 的空手道技术为基础,把拳法改造成近代以体育为宗旨的新的 武道。

空手道有着武技与健身两种显著特征,在落后的文化社会 中,空手道发展着重于武术的一方面;而在文化发达、教育普及 的社会中,空手道着重发展体育的一方面。所以我们不能只从 表面来判断空手道的特征,而应从历史的发生及发展来追溯,从 而认清空手道的真面目。

3 .空手道的作用。人们想学习空手道,其动机大都是被空手 道的“一击必杀”破坏力所吸引。尤其是少年男孩,每当第一次 看到空手道的练武情景,就油然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

练习空手道对人有哪些好处呢?经过一定时间的空手道训 练,会增强人的忍耐力、责任心;头脑冷静,自信心强,身体素质 也会得到改善;更可贵的是增强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心理气质。

对少年训练空手道,首先应该进行礼仪教育,从一开始就培 养人良好的行为和仪表;在青年中训练空手道,能发展男性固有 的实力,培养走遍天下无所畏惧之气概;在中年和老人中训练空 手道,则起着保持体型健美和维护健康的作用;在女性中训练空 手道,则可作为护身术的训练和健美的运动。总之,空手道具有 男女老少,人人皆宜的训练价值。

空手道对于场地、服装、伴练人数等均没有特别的要求,一 动手就可以练习。但是,和任何学问或运动一样,没有优秀的老 师指导,技术入门与提高都是困难的,而且容易走弯路。但又不 是所有人都能够有幸得到老师的指点。

  1. 空手道在日本及全世界的发展。现代日本空手道是在以 往以流派为中心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当今最大的组织是“全 日本空手道联盟”,并以其为中心向各方面作横向发展。同时, 从中央到各都、道、府、县层层建立组织,作为纵向联系,成为庞 大的民间体育团体。当前,日本各地的基层训练空手道的各个 流派和统一的中央组织同心协力,共同为推进发展日本空手道 不断地作出贡献。


日本空手道比较有名的是四大流派,它们的源流,都是从中 国拳法传播到冲绳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两大系统而言:一个以 首里、泊等地方为主体发展起来的“首里手”;另一个是以那霸地 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那霸手”;此外还有以各自老师的名字来 命名的系统,例如“系洲系空手”与“东恩纳系空手”。各系统均 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系洲系空手技术适宜灵巧型的人学习, 特征是多用远距离的拳足踢打功夫。东恩纳系空手技术则适宜 体大力强的人学习,其特征是擒拿摔跤动作较多,用于近距离实 战比较有利,同时还有独特的呼吸方法。各系统都有自己的技 术特征,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讲,应该兼而学习各流派的优点,这 是十分必要的。

空手道在日本国内最有影响的是三个组织:全日本空手道 联盟;日本空手协会;空手道极真会馆。

日本空手道在全世界的发展情况: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 空手道是以欧洲为中心先期普及起来的,逐渐向美国及全世界 推广。如今参加世界空手道联盟已有90多个国家,并越来越兴 旺发达。世界锦标赛已经举行了多次,在我国台湾也举办了世 界空手道比赛大会。

世界性的大型组织也有三个,它们是:世界空手道联合,简 称WUK O;世界业余空手道联盟,简称IAKF;国际空手道联 盟极真会馆。

三种组织在使用技术进行竞赛的特征上,第一种组织和第 二种组织是相同的,均采用不直接打击对方身体,而用“点到为 止”的竞技方式。而极真空手道组织采取直接击打身体的竞赛 方法。虽然各种形式的空手道在竞技上存在差异,但都在为空 手道能进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共同努力着。

空手道在全世界迅速地发展着,而被公认为空手道本家的 日本,如想继续处于领导地位,就必须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1

日本空手道刚柔会

(2)现代四大流派。

  • 刚柔派(刚柔会):那霸手、东恩纳系。

  • 系东流(系东会):由那霸手、首里手两个系统合流成为 “上地流”(中国拳法流派)。

  • 松涛馆(协会):首里手、船越系。

  • 和道流(和道会、和道流):由首里手、松涛馆及柔术合流 而成。


此外尚有许多小的联合团体,这里不作一一介绍。

  1. 空手道的思想理论。在前面我们已经再三强调空手道是 体育运动,那么空手道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呢?我们可从系洲安 恒先生留给后世的十条训条中去理解。


系洲十训:

(1)空手道不仅是体育健身运动,在国家民族遭受战争时期 还可以用以为国效力。空手道的技术不仅是为了同一个对手的 格斗,更重要的是在个人碰到强盗乱贼,遭受他们的打击时不至 于受伤。

  • 空手道训练能增强肌肉和筋骨,使身体坚如铁石。在正 确的训练条件下,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刀、枪的作用。在实 战中自然能发挥武勇精神。如有可能,在小学时期即进行空手 道训练,以便长大以后能形成熟练的技击技能,一旦应用起来也 就方便,并能起到帮助安定社会的作用。

  • 学习空手道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像“黄牛走路”一样,一 步一个脚印,最终达到目的。如果每天坚持一至二小时的严格 训练,三四年以后,普通的人也能够达到增强体力的效果,得到 空手道的精髓。

  • 空手道的拳脚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经常用稻草 捆之类器具来练习拳脚功夫。练习时还要注意沉肩、扩胸、沉气 于腹部,两脚要强有力地立于地上,如此向目标物进行一百次、 两百次的冲击训练等等。

  • 空手道的实战基本姿势是一种攻守皆宜的站立姿势。 基本要求是:腰要挺立,肩要沉稳,两足全脚粘地站立,气沉腹 部而不上浮。更重要的是使上身的力量和脚步的力量结合在 一起.

  • 经常练习空手道的各种技术,对每一个技术的使用方法 先要详细了解其作用,并掌握每个方法的使用要领,进而结合攻 击与防守、逃脱与擒拿等功夫。

  • 在空手道的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明确 该动作是适用于身体训练还是适用于实战。不能盲目地进行训 练。

  • 空手道练习中,要具有实战的格斗意识来进行。目光正 视对方,两肩下沉,上体稳固。攻打、招架时也都需要真正战斗 一样来进行。坚持在真渎格斗的气氛中训练,才能够训练实战 技能,这是必须牢记的训练原则。

  • 练习空手道时要做到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如果不根据 个人的具体条件,过于用力,则会出现头部充血,血压上升,面红 耳赤,对身体容易造成损害。

  • 自古以来,凡是长年坚持练习空手道的人,大都是长寿 者。究其原因,是由于空手道锻炼能使肌肉发达,增强消化吸收 能力,加速血液循环。所以,练习空手道是十分有利于健康的。 如果将空手道作为体育活动,编入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将会造就 大批优秀人才。


以上十条宗旨,如能在师范中学开展练习,学生毕业后分散 到各地指导普及空手道,坚持十年,就能推广到全国,到那时,空 手道不仅是为冲绳县人服务,而将会有利于日本整个社会。为 此,特立以上十条。

系洲安恒

明治41年10月(1908年)•

以上“十训”具体告示有志于学习空手道的人,必须遵循的 原则。

第六、七、八条把空手道的练习方法加上说明。特别是第 七条,提出必须在学习之际就要明确所学习的技术是适用于身 体训练,还是适用于实战?在明确意义之后才进行训练。

空手道的精神是彻底的和平主义精神,它具有极高的忍耐 和宽容意识。这在十训的第一条中明白写着:“碰到强盗乱贼 时,遭受他们的打击时而不至于受伤。”

“系洲十训”,写明了空手道在体育方面的价值。最终使 这种精神体现出来的是系洲先生创造的“平安”型的训练形 式上。

“平安”这个名字也体现了和平与安居乐业的思想。就整个 空手道思想而言,即是从防御开始,到防御结束。

空手道基础技术
2

一、道场及教练

道场即训练场地。不仅空手道训练场地称“道场”,其他如 柔道、剑道等项目的训练场地也是如此称呼的。

“道场”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古代中国的佛教、道教等布道说 法的场所。道场是修身养性的神圣地方,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 参加道场活动的人也应自觉做到心理上的虔诚。日本的空手道 道场都供有神的牌位。

下面是关于出入空手道道场的要求:

(1)进出道场,都必须打招呼行使礼节;

(2 )进入垫子(榻榻米)时要正面跪坐,面对神位,端端正正 地行一个礼;

  • 同伴间互相要打招呼;

  • 在道场内必须正面跪坐听候老师讲课;

  • 对老师的语言、态度都要表示敬意。


各个道场还有自己的具体规章制度,参加空手道学习的人 必须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应该懂得,道场不仅仅是学习技术的场所,而且还是培养良 好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人生观的场所。因此,我们在独自训练时 也应该保持进入道场、集体训练那样的心理准备。

空手道的技术十分丰富,训练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有志 参加空手道训练的人来说,跟随优秀的老师学习,是技术迅速上 进的重要条件。而自学空手道的人,则需要好的书本作为“老 师”,按正确的顺序进行练习。同时要相信,空手道绝不是可怕 的、危险的东西。

二、站立礼节和跪坐礼节

所谓的礼节,就是尊重他人,表示敬意。礼节是调整人际关 系,保持社会秩序的必要措施。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礼节所包含 的内在意义,从内心领会其精神,并掌握正确的礼节方式。在空 手道界,这是惯用的形式。同时,这些礼节在日本人的现实社会 生活中也是通用的。

空手道礼节,在形式上分为站立礼节和跪坐礼节两种形 式。

  1. 站立礼节。两脚踵并立,两脚掌分开成八字形,目视前方, 收教,沉肩,含胸、拔背,两手伸直贴于大腿外侧。施礼时,颈部 不能弯曲,仅将上半身向前倾斜15度左右,稍停,然后身体回复 原位。


预备施礼时立正姿势(图1)。

颈部保持正直,上体向前屈约15度,稍停,然后还原立正姿 势(图2)。

3

45

  1. 跪坐礼节。立正站立,先将左足后退一步跪下,然后右足


跟着退下跪坐。两手放在大腿侧,肘不外露,目视正前方。继而 先左手,后右手按在两膝前方约10厘米地上,两掌撑成八字形, 上半身向前方地面俯伏到地。伏地时间大约为两次呼吸的时 间。然后,先右手后左手推地放回原处,继而先右脚、后左脚起 立,回复到原来的立正姿势。
立正站立(图3)。

6 7

左足向后退一步(图4)o 左膝盖跪地(图5)。

右足向后退一步,右膝着地,双膝跪在一条直线上,两脚尖 踮立于地(图6)。

左手、右手依顺序按地,两掌成倒八字形置于膝前方约10 厘米(图7)。

施礼。注意:此时臂部不能上翘(图8)。

在两手之间,将上半身和头部慢慢地向前伏贴到地面,进行伏地约二次呼吸的时间,上半身抬起。同时,右手收回放在 右侧大腿根部(图9)。

左手放置在左侧大腿根部。注意肘关节不能向外张开(图10)。

8

9

10

11 12

在保持上半身正直的前提下,伸腰部,两膝仍然着地,成为 正身跪坐(图11)。

右脚向前方迈出半步,继而左脚跟着上步,腰部立起,身体 回复到原先立正姿势(图12)。

三、准备活动

不管什么形式的体育运动,训练开始时的准备运动都是不 可缺少的。特别是像空手道这样激烈运动,人体的各处关节、肌 肉都得参与。因而,准备运动更是重要。

准备运动能给即将参加激烈运动的人以精神上、肉体上的 适度刺激,使之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和兴奋感。这对于预防伤 害事故,保护身心健康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每个参加空手 道运动者必须要学会如何练习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一般是从远 离心脏的部位开始,运动过程流畅缓和。下面介绍14种空手道 准备运动。

1.踏步运动。在原地轻松踏步约30秒(图13)。

13

14

2.跳跃运动。两脚交替着原地跳动(图14)。这是一种暗示 法,似乎告诉身体,马上要进行强烈运动了 o两足开始时轻微跳 跃,然后逐渐跳高起来,并伴随口令“123.4”,大约跳20次左右。

  1. 屈膝运动。两脚并立,两手按膝盖上方,使膝盖部一伸一 屈为一次动作,做20次左右(图15)o


 

  1. 转膝运动。保持上一姿势,使膝部慢慢地由右到左大幅度 转动一圈,接着以同样方式,由左到右转动一圈,如此左右各转 10次左右(图16)o


15

16

  1. 仆腿运动。两脚左右分开约80厘米,重心先落在左脚,右 脚伸直,附向地面,按口令:2”做上下身体振压运动。接着重 心移到右脚,左脚作同样的运动,如此左右重复各5次。这个动 作对柔软腿的后部肌肉,刺激小腿跟腱很有效果。对于踢腿动 作较多的空手道来说特别重要(图17)。

  2. 俯身运动。两脚分开40厘米左右站立,尽可能保持膝部 挺直,随“1.2” 口令,身体向前弯曲,两掌按在地上约1秒时间;然 后随着'3.4” 口令,身体向后仰倾,双手扶腰,眼睛看后方约1秒 时间。如此前后运动各10次,达到柔软腰部肌肉和韧带的目的 (图 18)o


 

17

18

  1. 压。如此进行10次,目的是活动脊柱、肋骨及柔软腰部肌肉 和韧带(图19)。

  2. 体侧运动。同上站立姿势,右手向后旋,左手向上最大幅 度伸展,上体随着“1.2” 口令,向右侧慢慢地弹压;接着换成左手 向后旋,右手向上方最大幅度伸展,上体随着口令“3.4”,向左侧 弹8 .转腰运动。同上姿势站立,两脚尖不动,两手垂挂在右侧, 随“1.2” 口令,身体尽量向右后方扭转;继而换向左,按“3.4” 口令, 身体向尽量向左后方扭转,眼睛向身体后方远视。如此左右各 转10次,活动腰部两侧的肌肉及颈部肌肉(图20)。

  3. 扩胸运动。同上站立姿势,口令“1”时,两手伸向前方约与 肩平;口令‘2’时,两手向左右分开,作扩胸运动;口令“3”时,回 到“1”姿势。口令“4”,两手放加身体两侧。该动作能够活动胸 部肌肉,注意扩胸动作时两手不能下垂,要保持水平方向运动



  1. 伸臂运动。两足并立,两手拇指交叉,慢慢向上伸展,直 至手臂摆过两耳后方,保持4秒钟,闭目,深吸气;接着,两手在 眼睛睁开的同时,缓慢放下,还原到预备姿势。如此做10次。该 动作能伸展柔软背部和肩部的肌肉,同时使人体内气充实(图22 )o



  1. 轮臂运动。两足前后分开站立,右臂伸直,以肩关节为中 心,从后向前轮转10圈,接着由前向后轮转10圈。交换前后脚 站立位置,左臂同样向两个方向各转10圈。目的是放松肩部关节和肌肉。两臂不同时轮转,是因为一臂轮转的运动量已经很, 大,轮臂时还要注意,手臂向前轮转以后,必须向后轮转,以使左 右运动量均衡(图23 )o



  1. 回环运动。两足左右分开站立,上体向左俯曲,两手高下 按左足前方地面;接着,上体一边挺起,一边向由左后仰身转动, 两手向头后方伸展,缓和地转到右侧,头部向右足尖方向俯曲, 两手指按向地面。右侧完成后,继续做向左屈身转体运动。如 此左右重复各10次(图24)。


 

 

  1. 颈部运动。颈部运动分四个动作:头向前、后俯仰运动各 10次;头部向耳侧左右侧压运动各10次;头向左右两侧扭转,颈 ,直竖,目光后视转动各10次;将头由左向后回旋,继而由右向后 回旋。回旋时幅度尽可能大,还要注意动作速度不能过快。左 右各10次。该运动能够柔软颈部韧带和肌肉,还能增加肩带部位的肌肉力量(图25)。


19 20

21 22

  1. 深呼吸运动。两臂从前方大幅度旋转到头上位,同时深 吸气;然后,两手向左右分开降落,并缓缓地吐气;接着把交叉在 下腹部前方的两手向左右分开并向上旋转,同时吸气,两手到达 头上方后,一边呼气,一边将两手缓和下垂,直到身体前方。整 个深呼吸运动不能中途停止,做到呼吸与动作节拍配合,使呼吸 流畅。该动作各做5次(图26)。


整理运动与准备运动具有相反的意义,目的是将经过训练 而疲劳的肌肉得以松弛,使因强烈运动而产生的身体热度降低 下来。
四、整理运动

整理运动的内容与准备运动一样,可以按前面介绍的14种

动作进行。在训练完毕之际重复练习一次。但必须要注意,在 做整理运动时,练习速度还应该慢一些。

五、辅助训练

所谓辅助训练,就是通过一些辅助器具进行训练,达到提高 空手道运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的目的。过去,空手道在冲绳兴 起时,就非常重视这种训练。通过辅助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握 力、腕力、脚力等。传统空手道的辅助训练器材有许多种形式, 有时也可以利用周围现有的物体来进行训练。下面介绍主要的 几种形式:

石锁:增加拳的冲击实力。

石槌:增加手臂、手腕的举力、握力。

稻草捆拳靶:增强拳足的打击威力。

砂绑腿、铁拖鞋:增强腿部劲力。

水瓮:增加手指抓握力量。

如何进行辅助训练呢?下面详细说明:

  1. 石锁。正面抓握石锁做向前冲拳训练。石锁可有不同的 重量,开始训练时用轻的石锁进行,随着运动能力增大,逐渐增 加重量。“窍门”就是长期不懈的锻炼。其实在现代体育运动场 馆中,用哑铃、杠铃等也可以代替石锁。在抓石锁训练结束之 后,立即以空手进行冲拳训练,手臂会觉得非常轻松,从而增加 了冲拳速度(图27)。

  2. 石槌。第一种方法,两手抓握的木柄端部,虎口向前,向 上举起。两手前后推拉,左伸右屈,左屈右伸地交替训练。石槌 对增强臂力很有效果;第二种方法,手臂持石槌做大幅度的轮回 旋转运动,增强肩带力量;第三种方法,用持石槌的手腕做旋转运动,小臂和大臂固定,仅手腕运动,此方法能够增强手腕力量 (图 28)。


23

24

25 26

石槌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如用废旧罐头盒一个,倒入水泥及 石子、沙,中间插入一根圆棒,等第二 天凝固以后,即可使用。

  1. 铁拖鞋,即用铁板加皮带做成 的“拖鞋”。现在的体育用品商店里 也可以买到“铁制系带鞋”,这是一种 不会脱落的,专门练习脚部功夫的训 练鞋。穿上这种鞋,练习踢腿,能够 增强腿部力量。穿铁拖鞋训练时,避 免在木板地上进行,因为会损伤木 板,并且会发出噪声。最好选泥土地 面进行训练。铁拖鞋练习之后,应该 立即进行赤脚踢腿训练,会觉得非常 轻松灵活,如此可以提高踢腿速度 (图 29)。

  2. 水瓮,即小口的水坛。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手指 的抓握能力。开始时,水瓮不装水,用指头抓住水瓮口;两脚左 前右后,稍微拉开距离,两手各提水瓮置于身体两侧,上身正 直,腰坐膝屈,小步前进或后退,行走自如。在抓力增强,觉得 胜任时,往水瓮内加入一定量的水,重量增加,抓握力量也随之 增大。

  3. 指夹木板。用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夹木板,重量由小到大, 也可以两人共抓住一块厚木板的两端用力拉。这与抓水瓮练习 相似,都是强化手指抓握能力的训练(图30)。

  4. 千斤锤。用一条30厘米长的圆棒,中间穿扎一条约一米 长的绳子,系在约5公斤的铁秤锤上,也可以用其他相当重量的 物品代替。训练方法是双手转动圆棒,把绳子拉上来,直到秤锤 卷至棒的下端,然后再慢慢地放下来。如此反复卷上放下,能够 增强手腕、虎口、手指的转握力量(图31 )。



  1. 千斤锤。用一条30厘米长的圆棒,中间穿扎一条约一米 长的绳子,系在约5公斤的铁秤锤上,也可以用其他相当重量的 物品代替。训练方法是双手转动圆棒,把绳子拉上来,直到秤锤 卷至棒的下端,然后再慢慢地放下来。如此反复卷上放下,能够 增强手腕、虎口、手指的转握力量(图31 )。


27

2829

以上介绍的各种辅助训练,可以采用部分或全部进行练习。 如果每天坚持,就能起到增强空手道的专门技术素质的作用。

六、基本步法.

在空手道的教学要则中有这么一段话:“练习空手道的进攻 技术、防御技术时,最为重要的是要掌握空手道的基本步法。可 以说空手道整个技术生命存于基本步法之中。”此说并非言过其 实,因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产生全身整体的稳定和力量。由此 可见空手道对步法是何等的重视。

基本步法如同城墙和房屋的基础一样,如果没有牢固的城 基、屋基,那么任何高大的城墙、房屋也是建造不起来的,即使建 造起来,也会很容易地倒塌下去。同样,空手道中任何有威力的 拳法、腿法,或者任何有效的防御技法,如果没有扎实的步法作 为支撑重心的基础,其效果岂不化为乌有吗?因此,学习空手道 的人必须充分重视基本步法,认真学习,牢固掌握。

空手道的基本步法有各式各样的形式,现根据“全日本空手 道联盟”颁定的13种基本步法,再加上一种进退自由的“平安 步”,共计14种步法,予以说明。

图解说明:注意,第1至7种步法都是脚尖和脚跟分合递进,逐渐扩大 两脚间距的关系。

  1. 并足直立步(图32)。两脚自然直立,两脚尖和脚跟并拢, 膝关节不能弯曲,也不必故意挺直,轻松稳定,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1. 分足尖直立步(图33)。两脚跟轻轻地并拢,两脚尖斜向 分开,膝部自然伸直,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2. 平行直立步(图34)0由“2”姿势,脚尖粘地不动,转动脚 跟使两脚跟分开,约同肩宽,两脚板相平行,脚尖向正前方站立, 膝部自然伸直,重心在两脚中间。4.八字直立步(图35 )。


由“3”姿势脚跟粘地,脚尖向外移,两脚跟相距约同肩宽,两 脚尖斜向前方呈八字形站立。膝部自然伸直,重心在两脚中间

  1. 内八字步(图36)。由“4”姿势脚尖粘地,脚跟向外转,两 脚跟分开,稍宽于肩,两膝向内侧扣压,两脚尖呈倒八字形。膝 关节稍微弯曲o腰部略下坐,两脚板粘地,膝部与足拇指落在一 条垂直线上,重心在两脚中间。

  2. 四股步(图37)。由“5”姿势脚尖向外转,两脚尖分开约70 厘米宽,两脚尖斜向前方,腰部下坐,两膝尽量向外侧展开,重心 在两脚中间。


 

30 31

  1. 骑马步(图38 )。由“6”姿势两脚尖粘地,脚跟外转,两脚 分开稍微向外侧蹬地。两膝向外尽量展开,并充分弯曲,腰部坐 落,两脚板要粘住地面,不能浮起,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1. 基本步(图39)。由“2”姿势,右足(左、右皆可)向后跨出 约50厘米,两脚尖斜向前方,腰部坐落,两膝稍弯曲,重心落在 两脚中间,上体斜面对正前方。


32

33

34

  1. 前屈步(图40)。由“3”姿势,右足(左、右皆可)向后跨出 一步,距离约自己身长的一半,前足尖稍向内扣,后足尖斜向前 方,腰部坐落。前腿膝部弯曲,小腿与地面垂直。后腿自然伸 直。重心落在两腿中间。

  2. 后屈步(图41 )。由“9”姿势,原地向后移动重心,变前足 屈为后足屈。如右前屈步时,先将重心向左脚移动,然后两脚跟 同时转向前方,此即为左后屈步。

  3. 半身后屈步(图42)。两足分开约80厘米,前足尖与后足 跟在一条直线上,后足尖向外侧,前足尖向前方,后膝充分向外 侧展开,前脚膝部稍微弯曲,重心落在正中位置。

  4. 猫足步(图43)。两脚前后分开,后脚跟与前脚尖在一条 纵向直线上,后脚跟与前脚尖相距为50厘米左右,后脚尖斜向


35

36

前方,前脚尖踮地,前脚跟提起,不着地面。后腿膝部弯曲,重心 落在后腿上。前脚自然放松,臀部向上收,重心稳定。

  1. 三战步(图44)。也称“三镇步”。后脚尖直对前方,前脚


尖内扣,两脚相距约50厘米,前脚尖和后脚跟处在一条横线上。 两膝稍微弯曲,下半身稳固在两脚之间,上半身稍微倾向前方。 重心落在正中位置。

以上13种步法是“全日本空手道联盟”颁布的规定步法。

  1. 平安步(图45)。两脚分开,横向距离约20厘米,前后距 离为“一胫一拳”,即55厘米左右。前足尖稍内扣,后足尖斜向 前方,两膝稍微弯曲,重心落在正中位置。


用经过训练的拳脚攻击对方时,攻击什么地方最有效呢? 当然是攻击人体的要害部位最有效。因为攻击人体的要害部 位,可以使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效果。人体的要害部位很 多,这里仅介绍通常攻击的部位。七、人体要害部分

空手道理论中,将人体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上段、中段、下 段。上段,以胸锁关节为界,整个头部均为上段范围;中段,以肚 脐下线为界,整个胸腔的上半部分为中段范围,下段,为腹腔下 半部分及双腿(图46)。

37

39

36

浏览11,22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