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已经成为世界性体育运动。空手道是什么性质 的运动呢?空手道就是合理地运用身体各部机能,灵活地施 展攻防技击的体育格斗技术。它既有体育特征,又有格斗武 术特征。
人们往往都具有成为强者的欲望,而空手道正是以它多彩 的技法,特别是空手道中某些似乎超人的攻击威力,满足了人们 的这种欲望,使之半个多世纪以来,参加空手道的人数迅速增 加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手道以日本作为源点,发展到 全世界。不久的将来,空手道有可能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 式项目。
日本昭和56年(1981)开始,空手道作为正式比赛项目,列 入一年一度的日本国民体育大会,成为近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并且已经成为广大日本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
在全世界,空手道发展非常迅速,加入“世界空手道联盟“的 国家已经超过100多个。每年举办一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越 来越多的国家把空手道看成是一种体育运动,特别是在欧洲,空 手道不但得到广泛发展,并且还在风格上出现了欧洲化。
- 空手道的历史。空手道的起源与中国武术有直接联系, 空手道从理论上,把达摩和尚在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修炼时创 造的拳法“十八罗汉手“的传说,当作自己的起源。据说中国的 南北朝时期,印度僧人达摩和尚来到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发现 当时少林寺的僧人由于严酷的修业,在精神上和肉体上不能支 持而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师意识到如何培养和增强普通僧 人的精神与肉体上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他创编了调养肉 体与精神的内、外两套演练身体的技术,即“洗髓经”和“易筋经”, 这就是拳法的起源。这种拳法后来由中国福建传入琉球国(现 日本冲绳县),演变为日本空手道。于宗教思想中产生的武术拳 法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健全体魄,改良身心素质而创立的。
这种以调整人的心身素质为目的的少林寺拳法,由于各个 历史时期的不同需要而得到不同的发展。某个时代,护身术被 人们所重视,它就发展了技击方面的内容;又在某个时代,则以 体育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在整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空 手道就是从健身和自卫两方面特性中交替发展着。此后的千百 年间,达摩大师所创造的拳法,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中国普及开 来,并且断断续续地,不成系统地传到了日本的冲绳地区,其中 以,首里,泊“那霸”等地最为盛行,当时叫“唐手”。
在琉球国尚真王统治时期的禁武政策下,冲绳人是不许持 有武器的,因此,人们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护身术。后来在明治18 年到28年间(1885〜1895年)的日本中央政府与冲绳地方的政 治对立年代中,唐手完全作为武力斗争的手段用于实践。随着 社会制度的改革,教育的普及,冲绳的人们渐渐地使拳法回到了 原来的目的上。
传到冲绳以后的中国拳法,以“型”(套路)为中心发展起来, 并且在冲绳的风土人情熏陶之下,形成冲绳的独特风格。同时 也出现了像松村武长、系洲安恒等唐手拳法名家。
系洲安恒先生是松村武长的弟子,他以原来首里和泊地方 的空手道技术为基础,把拳法改造成近代以体育为宗旨的新的 武道。
空手道有着武技与健身两种显著特征,在落后的文化社会 中,空手道发展着重于武术的一方面;而在文化发达、教育普及 的社会中,空手道着重发展体育的一方面。所以我们不能只从 表面来判断空手道的特征,而应从历史的发生及发展来追溯,从 而认清空手道的真面目。
3 .空手道的作用。人们想学习空手道,其动机大都是被空手 道的“一击必杀”破坏力所吸引。尤其是少年男孩,每当第一次 看到空手道的练武情景,就油然产生了渴望学习的愿望。
练习空手道对人有哪些好处呢?经过一定时间的空手道训 练,会增强人的忍耐力、责任心;头脑冷静,自信心强,身体素质 也会得到改善;更可贵的是增强人的一种无所畏惧的心理气质。
对少年训练空手道,首先应该进行礼仪教育,从一开始就培 养人良好的行为和仪表;在青年中训练空手道,能发展男性固有 的实力,培养走遍天下无所畏惧之气概;在中年和老人中训练空 手道,则起着保持体型健美和维护健康的作用;在女性中训练空 手道,则可作为护身术的训练和健美的运动。总之,空手道具有 男女老少,人人皆宜的训练价值。
空手道对于场地、服装、伴练人数等均没有特别的要求,一 动手就可以练习。但是,和任何学问或运动一样,没有优秀的老 师指导,技术入门与提高都是困难的,而且容易走弯路。但又不 是所有人都能够有幸得到老师的指点。
- 空手道在日本及全世界的发展。现代日本空手道是在以 往以流派为中心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当今最大的组织是“全 日本空手道联盟”,并以其为中心向各方面作横向发展。同时, 从中央到各都、道、府、县层层建立组织,作为纵向联系,成为庞 大的民间体育团体。当前,日本各地的基层训练空手道的各个 流派和统一的中央组织同心协力,共同为推进发展日本空手道 不断地作出贡献。
日本空手道比较有名的是四大流派,它们的源流,都是从中 国拳法传播到冲绳而发展起来的。作为两大系统而言:一个以 首里、泊等地方为主体发展起来的“首里手”;另一个是以那霸地 区为中心发展起来的“那霸手”;此外还有以各自老师的名字来 命名的系统,例如“系洲系空手”与“东恩纳系空手”。各系统均 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系洲系空手技术适宜灵巧型的人学习, 特征是多用远距离的拳足踢打功夫。东恩纳系空手技术则适宜 体大力强的人学习,其特征是擒拿摔跤动作较多,用于近距离实 战比较有利,同时还有独特的呼吸方法。各系统都有自己的技 术特征,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讲,应该兼而学习各流派的优点,这 是十分必要的。
空手道在日本国内最有影响的是三个组织:全日本空手道 联盟;日本空手协会;空手道极真会馆。
日本空手道在全世界的发展情况: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 空手道是以欧洲为中心先期普及起来的,逐渐向美国及全世界 推广。如今参加世界空手道联盟已有90多个国家,并越来越兴 旺发达。世界锦标赛已经举行了多次,在我国台湾也举办了世 界空手道比赛大会。
世界性的大型组织也有三个,它们是:世界空手道联合,简 称WUK O;世界业余空手道联盟,简称IAKF;国际空手道联 盟极真会馆。
三种组织在使用技术进行竞赛的特征上,第一种组织和第 二种组织是相同的,均采用不直接打击对方身体,而用“点到为 止”的竞技方式。而极真空手道组织采取直接击打身体的竞赛 方法。虽然各种形式的空手道在竞技上存在差异,但都在为空 手道能进入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共同努力着。
空手道在全世界迅速地发展着,而被公认为空手道本家的 日本,如想继续处于领导地位,就必须要作进一步的努力。

日本空手道刚柔会
(2)现代四大流派。
- 刚柔派(刚柔会):那霸手、东恩纳系。
- 系东流(系东会):由那霸手、首里手两个系统合流成为 “上地流”(中国拳法流派)。
- 松涛馆(协会):首里手、船越系。
- 和道流(和道会、和道流):由首里手、松涛馆及柔术合流 而成。
此外尚有许多小的联合团体,这里不作一一介绍。
- 空手道的思想理论。在前面我们已经再三强调空手道是 体育运动,那么空手道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呢?我们可从系洲安 恒先生留给后世的十条训条中去理解。
系洲十训:
(1)空手道不仅是体育健身运动,在国家民族遭受战争时期 还可以用以为国效力。空手道的技术不仅是为了同一个对手的 格斗,更重要的是在个人碰到强盗乱贼,遭受他们的打击时不至 于受伤。
- 空手道训练能增强肌肉和筋骨,使身体坚如铁石。在正 确的训练条件下,还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代替刀、枪的作用。在实 战中自然能发挥武勇精神。如有可能,在小学时期即进行空手 道训练,以便长大以后能形成熟练的技击技能,一旦应用起来也 就方便,并能起到帮助安定社会的作用。
- 学习空手道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像“黄牛走路”一样,一 步一个脚印,最终达到目的。如果每天坚持一至二小时的严格 训练,三四年以后,普通的人也能够达到增强体力的效果,得到 空手道的精髓。
- 空手道的拳脚功夫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经常用稻草 捆之类器具来练习拳脚功夫。练习时还要注意沉肩、扩胸、沉气 于腹部,两脚要强有力地立于地上,如此向目标物进行一百次、 两百次的冲击训练等等。
- 空手道的实战基本姿势是一种攻守皆宜的站立姿势。 基本要求是:腰要挺立,肩要沉稳,两足全脚粘地站立,气沉腹 部而不上浮。更重要的是使上身的力量和脚步的力量结合在 一起.
- 经常练习空手道的各种技术,对每一个技术的使用方法 先要详细了解其作用,并掌握每个方法的使用要领,进而结合攻 击与防守、逃脱与擒拿等功夫。
- 在空手道的每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明确 该动作是适用于身体训练还是适用于实战。不能盲目地进行训 练。
- 空手道练习中,要具有实战的格斗意识来进行。目光正 视对方,两肩下沉,上体稳固。攻打、招架时也都需要真正战斗 一样来进行。坚持在真渎格斗的气氛中训练,才能够训练实战 技能,这是必须牢记的训练原则。
- 练习空手道时要做到因人制宜,量力而行。如果不根据 个人的具体条件,过于用力,则会出现头部充血,血压上升,面红 耳赤,对身体容易造成损害。
- 自古以来,凡是长年坚持练习空手道的人,大都是长寿 者。究其原因,是由于空手道锻炼能使肌肉发达,增强消化吸收 能力,加速血液循环。所以,练习空手道是十分有利于健康的。 如果将空手道作为体育活动,编入小学体育教材之中,将会造就 大批优秀人才。
以上十条宗旨,如能在师范中学开展练习,学生毕业后分散 到各地指导普及空手道,坚持十年,就能推广到全国,到那时,空 手道不仅是为冲绳县人服务,而将会有利于日本整个社会。为 此,特立以上十条。
系洲安恒
明治41年10月(1908年)•
以上“十训”具体告示有志于学习空手道的人,必须遵循的 原则。
第六、七、八条把空手道的练习方法加上说明。特别是第 七条,提出必须在学习之际就要明确所学习的技术是适用于身 体训练,还是适用于实战?在明确意义之后才进行训练。
空手道的精神是彻底的和平主义精神,它具有极高的忍耐 和宽容意识。这在十训的第一条中明白写着:“碰到强盗乱贼 时,遭受他们的打击时而不至于受伤。”
“系洲十训”,写明了空手道在体育方面的价值。最终使 这种精神体现出来的是系洲先生创造的“平安”型的训练形 式上。
“平安”这个名字也体现了和平与安居乐业的思想。就整个 空手道思想而言,即是从防御开始,到防御结束。
空手道基础技术

一、道场及教练
道场即训练场地。不仅空手道训练场地称“道场”,其他如 柔道、剑道等项目的训练场地也是如此称呼的。
“道场”名称的由来,据说是古代中国的佛教、道教等布道说 法的场所。道场是修身养性的神圣地方,有着严格的礼仪要求, 参加道场活动的人也应自觉做到心理上的虔诚。日本的空手道 道场都供有神的牌位。
下面是关于出入空手道道场的要求:
(1)进出道场,都必须打招呼行使礼节;
(2 )进入垫子(榻榻米)时要正面跪坐,面对神位,端端正正 地行一个礼;
- 同伴间互相要打招呼;
- 在道场内必须正面跪坐听候老师讲课;
- 对老师的语言、态度都要表示敬意。
各个道场还有自己的具体规章制度,参加空手道学习的人 必须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应该懂得,道场不仅仅是学习技术的场所,而且还是培养良 好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人生观的场所。因此,我们在独自训练时 也应该保持进入道场、集体训练那样的心理准备。
空手道的技术十分丰富,训练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有志 参加空手道训练的人来说,跟随优秀的老师学习,是技术迅速上 进的重要条件。而自学空手道的人,则需要好的书本作为“老 师”,按正确的顺序进行练习。同时要相信,空手道绝不是可怕 的、危险的东西。
二、站立礼节和跪坐礼节
所谓的礼节,就是尊重他人,表示敬意。礼节是调整人际关 系,保持社会秩序的必要措施。我们应该深刻理解礼节所包含 的内在意义,从内心领会其精神,并掌握正确的礼节方式。在空 手道界,这是惯用的形式。同时,这些礼节在日本人的现实社会 生活中也是通用的。
空手道礼节,在形式上分为站立礼节和跪坐礼节两种形 式。
- 站立礼节。两脚踵并立,两脚掌分开成八字形,目视前方, 收教,沉肩,含胸、拔背,两手伸直贴于大腿外侧。施礼时,颈部 不能弯曲,仅将上半身向前倾斜15度左右,稍停,然后身体回复 原位。
预备施礼时立正姿势(图1)。
颈部保持正直,上体向前屈约15度,稍停,然后还原立正姿 势(图2)。



- 跪坐礼节。立正站立,先将左足后退一步跪下,然后右足
跟着退下跪坐。两手放在大腿侧,肘不外露,目视正前方。继而 先左手,后右手按在两膝前方约10厘米地上,两掌撑成八字形, 上半身向前方地面俯伏到地。伏地时间大约为两次呼吸的时 间。然后,先右手后左手推地放回原处,继而先右脚、后左脚起 立,回复到原来的立正姿势。
立正站立(图3)。

左足向后退一步(图4)
o 左膝盖跪地(图5)。
右足向后退一步,右膝着地,双膝跪在一条直线上,两脚尖 踮立于地(图6)。
左手、右手依顺序按地,两掌成倒八字形置于膝前方约10 厘米(图7)。
施礼。注意:此时臂部不能上翘(图8)。
在两手之间,将上半身和头部慢慢地向前伏贴到地面,进行伏地约二次呼吸的时间,上半身抬起。同时,右手收回放在 右侧大腿根部(图9)。
左手放置在左侧大腿根部。注意肘关节不能向外张开(图10)。




在保持上半身正直的前提下,伸腰部,两膝仍然着地,成为 正身跪坐(图11)。
右脚向前方迈出半步,继而左脚跟着上步,腰部立起,身体 回复到原先立正姿势(图12)。
三、准备活动
不管什么形式的体育运动,训练开始时的准备运动都是不 可缺少的。特别是像空手道这样激烈运动,人体的各处关节、肌 肉都得参与。因而,准备运动更是重要。
准备运动能给即将参加激烈运动的人以精神上、肉体上的 适度刺激,使之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和兴奋感。这对于预防伤 害事故,保护身心健康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每个参加空手 道运动者必须要学会如何练习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一般是从远 离心脏的部位开始,运动过程流畅缓和。下面介绍14种空手道 准备运动。
1.踏步运动。在原地轻松踏步约30秒(图13)。


2.跳跃运动。两脚交替着原地跳动(图14)。这是一种暗示 法,似乎告诉身体,马上要进行强烈运动了 o两足开始时轻微跳 跃,然后逐渐跳高起来,并伴随口令“123.4”,大约跳20次左右。
- 屈膝运动。两脚并立,两手按膝盖上方,使膝盖部一伸一 屈为一次动作,做20次左右(图15)o
- 转膝运动。保持上一姿势,使膝部慢慢地由右到左大幅度 转动一圈,接着以同样方式,由左到右转动一圈,如此左右各转 10次左右(图16)o


- 仆腿运动。两脚左右分开约80厘米,重心先落在左脚,右 脚伸直,附向地面,按口令:2”做上下身体振压运动。接着重 心移到右脚,左脚作同样的运动,如此左右重复各5次。这个动 作对柔软腿的后部肌肉,刺激小腿跟腱很有效果。对于踢腿动 作较多的空手道来说特别重要(图17)。
- 俯身运动。两脚分开40厘米左右站立,尽可能保持膝部 挺直,随“1.2” 口令,身体向前弯曲,两掌按在地上约1秒时间;然 后随着'3.4” 口令,身体向后仰倾,双手扶腰,眼睛看后方约1秒 时间。如此前后运动各10次,达到柔软腰部肌肉和韧带的目的 (图 18)o


- 压。如此进行10次,目的是活动脊柱、肋骨及柔软腰部肌肉 和韧带(图19)。
- 体侧运动。同上站立姿势,右手向后旋,左手向上最大幅 度伸展,上体随着“1.2” 口令,向右侧慢慢地弹压;接着换成左手 向后旋,右手向上方最大幅度伸展,上体随着口令“3.4”,向左侧 弹8 .转腰运动。同上姿势站立,两脚尖不动,两手垂挂在右侧, 随“1.2” 口令,身体尽量向右后方扭转;继而换向左,按“3.4” 口令, 身体向尽量向左后方扭转,眼睛向身体后方远视。如此左右各 转10次,活动腰部两侧的肌肉及颈部肌肉(图20)。
- 扩胸运动。同上站立姿势,口令“1”时,两手伸向前方约与 肩平;口令‘2’时,两手向左右分开,作扩胸运动;口令“3”时,回 到“1”姿势。口令“4”,两手放加身体两侧。该动作能够活动胸 部肌肉,注意扩胸动作时两手不能下垂,要保持水平方向运动
- 伸臂运动。两足并立,两手拇指交叉,慢慢向上伸展,直 至手臂摆过两耳后方,保持4秒钟,闭目,深吸气;接着,两手在 眼睛睁开的同时,缓慢放下,还原到预备姿势。如此做10次。该 动作能伸展柔软背部和肩部的肌肉,同时使人体内气充实(图22 )o
- 轮臂运动。两足前后分开站立,右臂伸直,以肩关节为中 心,从后向前轮转10圈,接着由前向后轮转10圈。交换前后脚 站立位置,左臂同样向两个方向各转10圈。目的是放松肩部关节和肌肉。两臂不同时轮转,是因为一臂轮转的运动量已经很, 大,轮臂时还要注意,手臂向前轮转以后,必须向后轮转,以使左 右运动量均衡(图23 )o
- 回环运动。两足左右分开站立,上体向左俯曲,两手高下 按左足前方地面;接着,上体一边挺起,一边向由左后仰身转动, 两手向头后方伸展,缓和地转到右侧,头部向右足尖方向俯曲, 两手指按向地面。右侧完成后,继续做向左屈身转体运动。如 此左右重复各10次(图24)。
- 颈部运动。颈部运动分四个动作:头向前、后俯仰运动各 10次;头部向耳侧左右侧压运动各10次;头向左右两侧扭转,颈 ,直竖,目光后视转动各10次;将头由左向后回旋,继而由右向后 回旋。回旋时幅度尽可能大,还要注意动作速度不能过快。左 右各10次。该运动能够柔软颈部韧带和肌肉,还能增加肩带部位的肌肉力量(图25)。


- 深呼吸运动。两臂从前方大幅度旋转到头上位,同时深 吸气;然后,两手向左右分开降落,并缓缓地吐气;接着把交叉在 下腹部前方的两手向左右分开并向上旋转,同时吸气,两手到达 头上方后,一边呼气,一边将两手缓和下垂,直到身体前方。整 个深呼吸运动不能中途停止,做到呼吸与动作节拍配合,使呼吸 流畅。该动作各做5次(图26)。
整理运动与准备运动具有相反的意义,目的是将经过训练 而疲劳的肌肉得以松弛,使因强烈运动而产生的身体热度降低 下来。
四、整理运动
整理运动的内容与准备运动一样,可以按前面介绍的14种
动作进行。在训练完毕之际重复练习一次。但必须要注意,在 做整理运动时,练习速度还应该慢一些。
五、辅助训练
所谓辅助训练,就是通过一些辅助器具进行训练,达到提高 空手道运动所需要的身体素质的目的。过去,空手道在冲绳兴 起时,就非常重视这种训练。通过辅助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握 力、腕力、脚力等。传统空手道的辅助训练器材有许多种形式, 有时也可以利用周围现有的物体来进行训练。下面介绍主要的 几种形式:
石锁:增加拳的冲击实力。
石槌:增加手臂、手腕的举力、握力。
稻草捆拳靶:增强拳足的打击威力。
砂绑腿、铁拖鞋:增强腿部劲力。
水瓮:增加手指抓握力量。
如何进行辅助训练呢?下面详细说明:
- 石锁。正面抓握石锁做向前冲拳训练。石锁可有不同的 重量,开始训练时用轻的石锁进行,随着运动能力增大,逐渐增 加重量。“窍门”就是长期不懈的锻炼。其实在现代体育运动场 馆中,用哑铃、杠铃等也可以代替石锁。在抓石锁训练结束之 后,立即以空手进行冲拳训练,手臂会觉得非常轻松,从而增加 了冲拳速度(图27)。
- 石槌。第一种方法,两手抓握的木柄端部,虎口向前,向 上举起。两手前后推拉,左伸右屈,左屈右伸地交替训练。石槌 对增强臂力很有效果;第二种方法,手臂持石槌做大幅度的轮回 旋转运动,增强肩带力量;第三种方法,用持石槌的手腕做旋转运动,小臂和大臂固定,仅手腕运动,此方法能够增强手腕力量 (图 28)。



石槌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如用废旧罐头盒一个,倒入水泥及 石子、沙,中间插入一根圆棒,等第二 天凝固以后,即可使用。
- 铁拖鞋,即用铁板加皮带做成 的“拖鞋”。现在的体育用品商店里 也可以买到“铁制系带鞋”,这是一种 不会脱落的,专门练习脚部功夫的训 练鞋。穿上这种鞋,练习踢腿,能够 增强腿部力量。穿铁拖鞋训练时,避 免在木板地上进行,因为会损伤木 板,并且会发出噪声。最好选泥土地 面进行训练。铁拖鞋练习之后,应该 立即进行赤脚踢腿训练,会觉得非常 轻松灵活,如此可以提高踢腿速度 (图 29)。
- 水瓮,即小口的水坛。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手指 的抓握能力。开始时,水瓮不装水,用指头抓住水瓮口;两脚左 前右后,稍微拉开距离,两手各提水瓮置于身体两侧,上身正 直,腰坐膝屈,小步前进或后退,行走自如。在抓力增强,觉得 胜任时,往水瓮内加入一定量的水,重量增加,抓握力量也随之 增大。
- 指夹木板。用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夹木板,重量由小到大, 也可以两人共抓住一块厚木板的两端用力拉。这与抓水瓮练习 相似,都是强化手指抓握能力的训练(图30)。
- 千斤锤。用一条30厘米长的圆棒,中间穿扎一条约一米 长的绳子,系在约5公斤的铁秤锤上,也可以用其他相当重量的 物品代替。训练方法是双手转动圆棒,把绳子拉上来,直到秤锤 卷至棒的下端,然后再慢慢地放下来。如此反复卷上放下,能够 增强手腕、虎口、手指的转握力量(图31 )。
- 千斤锤。用一条30厘米长的圆棒,中间穿扎一条约一米 长的绳子,系在约5公斤的铁秤锤上,也可以用其他相当重量的 物品代替。训练方法是双手转动圆棒,把绳子拉上来,直到秤锤 卷至棒的下端,然后再慢慢地放下来。如此反复卷上放下,能够 增强手腕、虎口、手指的转握力量(图31 )。



以上介绍的各种辅助训练,可以采用部分或全部进行练习。 如果每天坚持,就能起到增强空手道的专门技术素质的作用。
六、基本步法.
在空手道的教学要则中有这么一段话:“练习空手道的进攻 技术、防御技术时,最为重要的是要掌握空手道的基本步法。可 以说空手道整个技术生命存于基本步法之中。”此说并非言过其 实,因为只有根基稳固,才能产生全身整体的稳定和力量。由此 可见空手道对步法是何等的重视。
基本步法如同城墙和房屋的基础一样,如果没有牢固的城 基、屋基,那么任何高大的城墙、房屋也是建造不起来的,即使建 造起来,也会很容易地倒塌下去。同样,空手道中任何有威力的 拳法、腿法,或者任何有效的防御技法,如果没有扎实的步法作 为支撑重心的基础,其效果岂不化为乌有吗?因此,学习空手道 的人必须充分重视基本步法,认真学习,牢固掌握。
空手道的基本步法有各式各样的形式,现根据“全日本空手 道联盟”颁定的13种基本步法,再加上一种进退自由的“平安 步”,共计14种步法,予以说明。
图解说明:注意,第1至7种步法都是脚尖和脚跟分合递进,逐渐扩大 两脚间距的关系。
- 并足直立步(图32)。两脚自然直立,两脚尖和脚跟并拢, 膝关节不能弯曲,也不必故意挺直,轻松稳定,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 分足尖直立步(图33)。两脚跟轻轻地并拢,两脚尖斜向 分开,膝部自然伸直,重心落在两脚之间。
- 平行直立步(图34)0由“2”姿势,脚尖粘地不动,转动脚 跟使两脚跟分开,约同肩宽,两脚板相平行,脚尖向正前方站立, 膝部自然伸直,重心在两脚中间。4.八字直立步(图35 )。
由“3”姿势脚跟粘地,脚尖向外移,两脚跟相距约同肩宽,两 脚尖斜向前方呈八字形站立。膝部自然伸直,重心在两脚中间
- 内八字步(图36)。由“4”姿势脚尖粘地,脚跟向外转,两 脚跟分开,稍宽于肩,两膝向内侧扣压,两脚尖呈倒八字形。膝 关节稍微弯曲o腰部略下坐,两脚板粘地,膝部与足拇指落在一 条垂直线上,重心在两脚中间。
- 四股步(图37)。由“5”姿势脚尖向外转,两脚尖分开约70 厘米宽,两脚尖斜向前方,腰部下坐,两膝尽量向外侧展开,重心 在两脚中间。

- 骑马步(图38 )。由“6”姿势两脚尖粘地,脚跟外转,两脚 分开稍微向外侧蹬地。两膝向外尽量展开,并充分弯曲,腰部坐 落,两脚板要粘住地面,不能浮起,重心落在两脚中间。
- 基本步(图39)。由“2”姿势,右足(左、右皆可)向后跨出 约50厘米,两脚尖斜向前方,腰部坐落,两膝稍弯曲,重心落在 两脚中间,上体斜面对正前方。



- 前屈步(图40)。由“3”姿势,右足(左、右皆可)向后跨出 一步,距离约自己身长的一半,前足尖稍向内扣,后足尖斜向前 方,腰部坐落。前腿膝部弯曲,小腿与地面垂直。后腿自然伸 直。重心落在两腿中间。
- 后屈步(图41 )。由“9”姿势,原地向后移动重心,变前足 屈为后足屈。如右前屈步时,先将重心向左脚移动,然后两脚跟 同时转向前方,此即为左后屈步。
- 半身后屈步(图42)。两足分开约80厘米,前足尖与后足 跟在一条直线上,后足尖向外侧,前足尖向前方,后膝充分向外 侧展开,前脚膝部稍微弯曲,重心落在正中位置。
- 猫足步(图43)。两脚前后分开,后脚跟与前脚尖在一条 纵向直线上,后脚跟与前脚尖相距为50厘米左右,后脚尖斜向


前方,前脚尖踮地,前脚跟提起,不着地面。后腿膝部弯曲,重心 落在后腿上。前脚自然放松,臀部向上收,重心稳定。
- 三战步(图44)。也称“三镇步”。后脚尖直对前方,前脚
尖内扣,两脚相距约50厘米,前脚尖和后脚跟处在一条横线上。 两膝稍微弯曲,下半身稳固在两脚之间,上半身稍微倾向前方。 重心落在正中位置。
以上13种步法是“全日本空手道联盟”颁布的规定步法。
- 平安步(图45)。两脚分开,横向距离约20厘米,前后距 离为“一胫一拳”,即55厘米左右。前足尖稍内扣,后足尖斜向 前方,两膝稍微弯曲,重心落在正中位置。
用经过训练的拳脚攻击对方时,攻击什么地方最有效呢? 当然是攻击人体的要害部位最有效。因为攻击人体的要害部 位,可以使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效果。人体的要害部位很 多,这里仅介绍通常攻击的部位。七、人体要害部分
空手道理论中,将人体划分为三个区域,即上段、中段、下 段。上段,以胸锁关节为界,整个头部均为上段范围;中段,以肚 脐下线为界,整个胸腔的上半部分为中段范围,下段,为腹腔下 半部分及双腿(图46)。


浏览11,22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