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按上式。双足再向左右分开半步,凝神于会阴部, 静定片刻,然后以单手(左右均可)拍打。其部位为:由会阴始, 向前上方经曲骨穴、中极穴,沿腹胸前正中线,经脐、中脘、膻中, 上咽喉、颏部,沿面至目。其拍打节奏亦要匀缓,配合好调息呼吸, 同时要静心涤虑,莫生妄念。

【功 能】能导引浊阴下降,引心阳下照,引真气固守丹田, 通周天,还可理气散结而止痛。

[适用范围】养生者、通周天功者,以及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 下及癥瘕积聚等症。

  1. 冲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足再向左右分开半步,凝神于会阴部, 静定片刻,然后以单手拍打会阴部,并由此向前向上到小腹,再改为 双手拍打,沿腹部两侧(足少阴肾经)上行,直到咽喉、——口 唇为止,拍打时,其循行沿线上的交会穴不可漏掉。其穴计有:横 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盲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 门(以上诸穴均属足少阴经)。其拍打节奏应匀缓,且要配合好呼吸 调息,同时要静心涤虑,莫受干扰。

【功 能】协调冲任,养血调经,降逆缓急。

【适用范围】用于冲任失调、气逆上冲、腹内拘急等症。

笫八幸,汉相打功

  1. 带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沿体侧上提至季肋下缘,凝神沉气于 下丹田,静定片刻,然后双手由季肋下沿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向 小腹正中拍打,直到双掌相接为止,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上述三穴 均属足少阳经,拍打时不可漏掉。其拍打节奏要勻缓,配合好呼吸调 息,且勿生杂念。

【功 能】能协调十二正经,引导纵横联络,调和阴阳二气, 导引气机的升降出人,固肾气。

【适用范围】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月经不调、少腹疼痛等。

  1. 阴踩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凝神于会阴穴,静定片刻。双手下垂,同 时弯腰,双手拍打同侧的阴娇脉。其部位为:由双足内侧之然骨穴 起,向上沿内踝、股内侧后缘、阴部,上行腹胸,入缺盆部,再沿喉 旁人迎前达颧骨,直至目内眦。然后再重复这一拍打路线。拍打时, 其沿线交会穴不可漏掉。其穴计有:照海、交信(足少阴经)、睛明 (足太阳经)。其拍打节奏宜匀缓,配合好呼吸调息,且勿动杂念。

【功 能】降心中真火,引心阳下照,使肾中真水上升, 醒神。

【适用范围】养生修炼者必修课,交心肾而醒神,协调阴经。用 于多眠、肢体内侧拘急而外侧弛缓等症。

  1. 阳挤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凝神于丹田,静定片刻后,弯腰屈膝,使 双手下行到足跟外侧,其拍打部位即由此开始,沿外課上行,经腓骨 后缘,沿股外侧、胁肋后方,从腋缝后上肩,再由颈部向上挟口角而 到目内眦,最后到达风池穴为止。拍打时,其沿线上重要的交会穴不 可漏掉。其穴计有:申脉、仆参、谢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 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髎(手少阳经)、巨骨(手阳明经)、天 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睛明(足太阳 经)。其拍打节奏宜匀缓,并配合好呼吸调息,勿动杂念。上述部 位,从头到尾可以重复数次,依体质而定。

【功 能】通关开窍,阴阳相交,通经安神。

【适用范围】练养生功者必修课,协调阳经,用于肢体阳侧拘急 者,还可用于不眠症。

  1. 阴维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凝神入下丹田,静定片刻,然后弯腰,双 手前移入股内,并下行至内踝上方之小腿内侧,随后从此处拍打,向 上沿股内侧上行至腹部,再上行经胸部到达颈部。沿途拍打时不要漏 拍其交会穴,即胫内侧之筑宾穴(属足少阴经),腹部之府舍、大 横、腹哀(足太阴经),胁部之期门(足厥阴经),颈部之天突、廉 泉(任脉)。其拍打节奏宜匀缓,并配合好呼吸调息,勿生杂念。上 述动作,据自己情况可重复几次。

【功 能】能导引诸阴经之浊气下降,清气上升,和谐阴阳。

【适用范围】养生练功者必修之课,此外尚可疗心痛。

  1. 阳维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凝神于下丹田,静定片刻,然后弯腰屈 膝,同时双手沿股外下行至踝下方,并由此开始拍打,向上过外踝, 沿胫外侧、股外侧、过髋关节部,循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经耳前 到前额,再到项后而终于风府部位。其沿线之交会穴,均为重点部 位,不能漏掉。计有:金门(足太阳经)、阳交(足少阳经)、臑俞 (手太阳经)、天髎(手少阳经)、肩井(足少阳经)、头维(足阳明 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 阳经)、风府、哑门(督脉)。上述动作可据自己情况重复几遍。其 拍打节奏应匀缓,并配合好呼吸调息,勿生杂念。

[功 能】可导引六阳之气开关通窍,通表达里,扶正气,祛 邪气,降浊气,导引其开、阖、聚、散、升、降、出、入,归于 正位。

【功 能】养生练功者必修课,此外尚可用于恶寒发热之外 感症。

  1. 小结


八脉拍打是一整套功法,可以拆开单练,但最好是按此顺序连贯 下来练。此功练起来有一定难度,一是要动,二是要静,只有二者协 调一致才能练好,而这动静相谐的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功夫,这就是练 本功的难度所在。故此开始练时,不必强求,随着功时的积累,便会 逐渐达到动静相谐的境地。

本功法未提及功时,这要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能练几遍,就练几遍,不要为完成固定次数而勉强为之,要劳而勿倦,否则勉强为 之,便会损伤身体。

拍打功本身会产生声音,原不要求周围环境的安静与否,但八脉 拍打由于要求内静,故还应选择较为安静、无强烈声光干扰的环境练 习为好。

练功完毕后,当以轻轻抖动全身,轻步走动来收功,亦可以轻拍 全身而收功,不可骤然收势他去,这样对练功者无益。

混元一气抖动功为八卦掌内功养生法之一,是八卦掌始祖董公采 取阴阳五行学说,《周易》先天、后天、先后天合一式八卦数术方圆 之理,研习而成。

本功能藏精、蓄气、养神。藏精者,五脏六腑旺盛无损;蓄气 者,五脏六腑元气充足无亏,一气贯通全身四肢百骸;养神者,人之 生命根本,内强五脏六腑,外强筋、骨、皮肉、毛发,调节周身气 血、经络、血脉,使之通畅无阻,防病祛病,延年益寿。其功效在于 补养先天气之不足,善养后天气之失调亏损。

按照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人体内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特殊物 质,也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动力。气在人体内不断运动变化,它 存在于每个脏腑器官组织之中,又通过脏腑功能活动表现出来。气的 运行方式表现极为复杂,但总不外乎升、降、出、入、开、阖、聚、 散等八种。通过练功使气在人体内外组织器官中的运行得到调节, 升、降、出、人、开、阖、聚、散趋于正常,从而使失去平衡的脏腑 组织器官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此功法分为三种呼吸法:

  1. 顺式呼吸法:按着自然生理常规一呼一吸,吸气满腹,意念 丹田,呼气收腹,意念全身放松。随着动作姿势变化,意与形合,以 姿势动作引导气行,以功法气力发放周身百骸,以至末梢,无有不到 之处,求一气贯通,发散全身。

  2. 逆式呼吸法:吸气收腹,呼时气归丹田,满腹实胸,运气动 作姿势,发气、发力、发劲,要求用逆式呼吸,逆式呼吸是发气、发 力、发劲的基础。

  3. 闭式呼吸法:练功动作时,一气下沉丹田,充实不散,腹气 满足固而不动。上下二气分开,呼气吸气均由鼻出入至肺,腹气不动 不泄。求全身一气贯通,周身四肢百骸、毛发、皮肉,气、力、劲圆 整无亏之象。

浏览1,3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