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血门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从两侧升起,至胸前手心向内,手背 向外,拍打血门诸穴。由胸上颈下之周荣穴(双)开始向下拍打, 经胸乡、天溪、食窦、腹哀、大横、腹结、府舍、冲门、箕门、血 海、阴陵泉、地机、漏谷至三阴交穴为止。还有大包穴,其既为脾经 之大络,又为十五络中之大络。
拍打方式,可以单手拍打,亦可双手同时拍打,或左右交替拍 打,届时根据穴位所处的位置,怎样方便、顺手,就怎样拍打。可选 用四指拍打法、五指拍打法,酌情而定。其节奏同上式,持续时间约 为2 ~3分钟为完成一节功夫。
【功 能】养血散疲,通调营卫,健运血行。
【适用范围】适用于阴血不足,营卫失和的内虚患者。
- 开风门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由两侧升起,至于肩平,转使手心向 上,手背向下,然后拍打头部。由前额神庭穴开始,经上星、百会、 后顶、强间、脑户、风府、哑门、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 至阳、筋缩、中枢、悬枢、命门、阳关,到达腰俞、长强穴。
拍打方式,可用单手拍打,左右交替拍打以及甩手拍打等法,根 据部位可自己选定四指拍或全手拍。其拍打节奏与上式一样,持续时 间2 ~3分钟为满一节功夫。
【功 能】健运督脉,使任督相和,通大小周天,补脑生髓, 开脑窍,助元神。
【适用范围】可用于健身强体,亦可用于中风后遗症、头晕项 强、肢麻、腰痛、健忘、耳鸣、神疲乏力等。
- 十二经的分布特点
- 四肢:以立正姿势为主。十二经在四肢的分布很有规律: 凡阴经皆布于四肢的内侧。而阳经布于四肢的外、前、后侧。具体一 点说,如将内侧分为前、中、后三部分的话,则都是太阴经在前,厥 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而四肢的前侧、外侧、后侧三部分中,阳明 经居前侧,少阳经居外侧,而太阳经居后侧。
⑵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手足六阳经脉均会于头部。手足少阳经 布于头之两侧,手足阳明经布于面部,足太阳经布于顶部及后头及项, 手太阳布于颊部。以上为阳经布于外。'阴经亦可上达头部,但其暗行于 内,如足厥阴肝经,上络喉咙之后,颡,入目系而行于巅顶。
(3)躯干:此部分的经络为足经,其中足之三阴及阳明行于身 前,两侧为足之少阳经,背部为足太阳经。
- 十二经的起止运行方向
⑴总体规律
- 手三阴经起于胸腹,沿上肢内侧到达指端掌面。
- 手三阳经起于指端背侧面,沿上肢的前、外、后侧上行到达头 面部。
- 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沿体前、体侧、体后、股前、股外、股后 下行到达足背外侧趾端。
- 足三阴经起于足趾端底面,沿下肢内侧面上行,直达胸腹 而止。
- 各经走向间的联系。
手太阴肺经(由胸走手),手阳明大肠经(由于走头面,足阳明 胃经由头面下行走足),足太阴脾经(由足上行走腹胸),手少阴心 经(由胸走手),手太阳小肠经(由手走头),足太阳膀胱经(由头 走足),足少阴肾经(由足走腹胸),手厥阴心包经(由胸走手),手 少阳三焦经(由手走头),足少阳胆经(由头走足),足厥阴肝经 (由足走朐),然后又由手太阴肺经,重复上述循环。
- 十二经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从体侧升起,至与肩平。然后先用左 手拍打右手,再反过来以右手拍打左手。其部位由手背侧之指背开 始,向上经手背、手腕、小臂、大臂、肩、肩背、项、后头、头侧面 至面颊部,此为一遍,如此拍打数遍,每侧持续约2 ~3分钟为一节 功夫。其节奏急缓适中,速度均匀,轻重以适身为度。
【功 能】畅达手三阳经气,强健手三阳脏腑,散局部之外 邪,助脏腑之内气。
【适用范围】养生强身必练功,外感头痛、肩痛、落枕等。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自两侧升起,至与肩平。然后先用左 手拍打右侧,再以右手拍打左侧。其部位由胸部开始,经肩前、大臂 内侧、肘窝、小臂内侧、腋、掌,至手指端,此为一遍。如此拍打数
遍,每侧持续约2 ~3分钟为满一节功夫。其节奏、轻重及速度要求
同上。
【功 能】通畅手三阴经脉,调和手三阴经气血,强健其内连 的脏腑,祛除其局部的外邪。
【适用范围】养生必修课,胸闷不畅、胸痹闷痛、咳嗽、气郁结 胸等症。
【行 功】接上式。双手自体侧升起,至与肩平,然后先用左
手拍打右侧,再用右手拍打左侧。其拍打部位由头部侧面至脑后、项 部,下转人背部、腰部、骶部、臀部、股外侧、胫外侧直至足背、足 趾。其拍打速度要稳,节奏要匀,每侧拍打约2 ~3分钟为完成一节功夫。
【功 能】通畅足三阳经脉,强化该经脉中营、卫、气、血的 循环能力,既可祛邪,又可防邪内侵。
【适用范围】用于强身健体,养生防病,或腰腿疼痛、膝痛、下 肢疲乏无力等。
【行 功】接上式。用双手自体侧升起,至与肩平,然后先用 左手拍打右侧,再用右手拍打左侧。其部位为:由左胸上侧的府俞穴 (足少阴肾经)、周荣穴、大包穴(二穴均属足太阳脾经)、期门穴、 章门穴(二穴属足厥阴肝经)开始向下拍打,经腹部、小腹,转人 股内侧、胫内侧、内踝,直至足心。其拍打速度要稳,节奏要匀,力 度要适中,每侧拍打2 ~3分钟为满一节功夫。
【功 能】通畅足三阴经脉,强化该经的经气运行,降浊阴,
升清阳,扶正祛邪。
【适用范围】用于强身健体,养生防病,或胸腹不适,浊气上扰等症。
- 小结
本节所述之十二经拍打法,是按手足阴阳经脉四部分来叙述的, 各有各的功用和适用范围,实际上它们是联在一起的。六经拍遍,才 算完成一整节的功夫,为时约15分钟左右。
十二经拍打后,皆可促进经气的运行,使营卫气血布达周身,内 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因此而受到良性协调,使正气内充, 则邪无隐身之所,自然就达到了养生保健,防病去病的目的了。因 此,习此功者,不要只练一部分,而要练全部,要按上述顺序练完全 部内容,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所谓八脉者,冲任督带阴阳维峤是也。八脉大会流注穴位,冲脉 在脑后,任脉在脐前,督脉在腰后,带脉在腹中,阴娇在囊下,阳娇 在尾闾,阴维在顶前,阳维在顶后。人这八脉,具属阴神,闭而不 开。惟有修精炼功者,以阳气冲开闭关,故能得来真阳之真气。采阳 气惟以阴娇为主。阴娇一脉,散在丹经,其名目颇多,有神主之名, 其能上通泥丸,下透涌泉。修炼此功者,身体康健,容颜返壮。
本功修炼时,除拍打外,还要加上调息。所谓调息,即调度阴娇 之息,加以神光下照,凝神入气穴中是也。这是八脉功夫的特点。
- 督脉调息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足再向左右分开半步,凝神于会阴部, 静定片刻,然后以单掌(左右均可)拍打,其部位由会阴始,经长 强、骶部、腰部(阳关、命门等),上行背部、项部而达风府、百 会。其拍打节奏要匀缓,配合呼吸调息,静心宁神,消除杂念。
【功 能】导引阳火冲关开窍,逆反先天,聚精气,通周天, 畅达气血,通经活络。
【适用范围】养生保健,欲通周天功者之必修功。亦可用于脊柱
强直、角弓反张者。
浏览1,73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