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功法的特点在于:


  1. 简单。只凭自己的双手即可,不需要任何器械设备,拍拍打 打,随随便便,自自然然。

  2. 方便。无须专门场地,随处可施,室内室外皆宜。

  3. 适用广泛。本法长幼皆宜,不管体质强弱,均可照章练习。

  4. 安全。本法不易出偏,易学易练。

  5. 经济。由于本法不需器械,不挑场地,故所需费用极少。


本功法的注意事项:

1•本功法练习的最佳时间是早晨。因《内经》言明:平旦人气 生,日中阳气隆,日夕气门乃闭。故尤不宜在日落以后练此功。因此 时“气门”已闭,如强行拍打,会振开气门,这就违反了自然之道, 给身体带来不利的影响。

  1. 练功时行功时间的长短,要以自己的感觉为准。原则是“劳 而勿倦”,即不要使自己感到疲倦为原则,否则反会伤身。

  2. 拍打时的力度当由自己掌握。因为人的长幼不一,男女有别, 体质差别很大,所以其标准当以自己感觉舒适为原则,绝不可使蛮 力,以免造成损伤。


一基本手法和姿势

基本拍打法:

  1. 双指拍打法


【手 式】本法多用剑指,即食中指并拢,拇指压住无名指及 小指。

【适用部位】常用于四肢末梢,头面五官七窍部位,循经络拍 打,或在单穴拍打,儿童患者,尤其常用。

  1. 三指拍打法


【手 式】本法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施术,拇指及小指 可以卷曲亦可展开。

【适用部位】多适用于四肢远端,颈,背部,头顶,头后部等。

  1. 四指拍打法


【手 式】本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施术。

【适用部位】多适用于十二经、奇经八脉的循经拍打。

  1. 五指拍打法


(1)虚掌心五指拍打法

【手 式】五指自然并扰,掌心空虚而施术。

【适用部位】本法多用于头面、脑后及胸腹部、腰部等内含有重 要脏器的部位。

(2)实掌心五指拍打法

【手 式】本法为五指伸开,实起掌心来施术。

【适用部位】多用于肩、背、肘、臂、臀、胯、股、膝、胫、腓 等有骨腔及肌肉丰满的部位。

  1. 全掌拍打法



  • 全掌虚掌心拍打法


【手 式】五指自然并拢,掌心劳宫穴空虚。

【适用部位】多用于胸腹、腰背等部位。

【说 明】本法属轻手法,多用于虚症,年老体弱,久病体 虚,妇人小儿,病后体虚者。

  • 全掌实掌心拍法


【手 式】五指伸开,掌心变平,劳宫穴落实。

【适用部位】与上条相同。

【说 明】本法属重手法,多用于实症病人,或年轻体壮者, 修持外丹金刚者,操练体表坚硬者。体弱者不可轻施。

基本姿势——开势

本功法的基本姿势,又称开式、无极式。其要求为:面南背北, 自然站立,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收胯提肛,双膝微屈而前不过足尖, 双足十趾抓地使涌泉穴空虚。双肩放松,垂肩坠肘,双手置于股外 侧,中指放于两侧风市穴上。双目微合,舌尖顶上腭,下颌内收,艮 项,含胸,拔背。

姿势站好后,即可行功。首先要求头正,身心正,全身放松,消 除杂念,存想功夫姿势。然后用顺式呼吸,以鼻吸气人大小腹,稍停 片刻,再用口呼出,至头有感觉,然后再以鼻吸气,重复以上动作。 在呼吸过程中,要均匀缓慢,不可以急,或慢而不匀。同时存想吸气 入地府,呼气归天根,一吸一提,气气归脐。呼吸次数及行功长短皆 以自身感觉舒适为主,不可勉强为之。

  1. 臀胸自然拍打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起式。先用左手掌拍打臀部,再用右手掌拍打胸 部,左右手交替拍打。先以胸、臀、胸或臀、胸、臀的顺序,按一、 二、三的节奏,拍打一分钟左右。然后再用一、二、三、四的节奏, 拍打一分钟左右,再用单手拍打臀部一、二、三,最后拍打臀胸用 一、二、三、四的节奏。持续约3 ~5分钟,此为完成一节功夫。休 息片刻,可以再做一节功夫。做几节功夫均可,但必须根据自己的身 体情况来决定。

【功 能】宣畅气机,通达血脉,醒脑提神。

【适用范围】用于解除工作后的疲劳状态,健身强体,还可用于 练功后的收功之术。

  1. 强壮四腔拍打


(1)胸腔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起式。双手自左右两侧升起至与肩平,然后手背向 外,手心向内,拍打各自一侧的胸部(即左手拍左胸,右手拍右胸), 自乳部上方拍打至乳部下方。拍打约两分钟后,双肘向后拉,用手掌 扣打同侧的胁肋部,由腋下向下拍打到肋下章门穴,拍打约2 ~3分钟,其节奏仍用三、三、七式,

接着进行单手交叉拍打,即右手拍打左胸部,左手拍打右胸部。 部位同上,先拍打前胸乳部上下,再拍打两侧胁肋,由腋下至章门 穴。拍打时间,每侧约持续2 ~3分钟即可。节奏同上述,亦可自由

掌握。以上为一节功夫。

【功 能】强壮胸腔组织,开散胸中郁滞,宣心肺之气,散心 肺之浊,通经活血,化瘀止痛。

【适用范围】某些疾病引起的胸闷不畅、咳嗽、胸胁串痛、气郁 不舒等症。

  • 腹腔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起式。双手自两侧升起,至与胸平后,转掌使手 心向里,手背向外,拍打腹部,由上脘穴开始,向下经脐腹、小腹, 至耻骨上方。拍打2 ~3分钟后,再拍打腹侧,即由章门穴处向下拍 打耻骨上方,亦是2 ~3分钟。此为一节功夫。其拍打节奏同上,力 度要适中。本功拍打时,可用双手拍打法,也可用单手拍打法,自己 可酌情而定。

【功 能】强壮腹腔组织器官,开散腹中气滞,畅通血脉,消 积化食,降浊通便,聚下丹田正气,使丹田正气满足,增强抵抗

能力。

【适用范围】脾胃运化失常所致之脘腹胀满、食少无味、嗳气不 舒、大便不畅等。还可用于肝胃不和、肝脾失调、脾肾虚寒等证。嗜 酒者之内蕴痰湿,大腹便便、壅塞不通者。腹部术后康复期行本功, 可减少粘连的发生。

  • 盆腔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起式。双手由股外侧向后,向上提起,至命门穴 处。然后由该处向下拍打,至尾闾处,双手分开,经两侧臀部,胯 部,一直拍打到两侧腹股沟部为止。

【功 能】能强壮盆腔组织脏器,开散盆腔郁滞,阖聚命门真 气,散盆腔之油气,补肾中之精气,散胞宫之寒塞,调冲任之气血, 调补下元。

【适用范围】用于下元不足而造成的腰酸腿沉、下部虚冷、男子 疝气、癃闭淋涩、痦疮、阳痿、遗精、精冷不育等;女子经血不调、 痛经、白带增多、小腹疼痛等。

(4)颅腔拍打法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由股外侧升起,至肩平而转使掌心向 上,然后拍打头部。先由前额,向上到百会,再向下到脑后风府穴, 然后双侧风池穴,两侧太阳穴,双耳、双目、双颊。

由前额经百会到风府穴,用全手重拍;双侧风池、-太阳穴,用四 指拍打,可轻可重;双目、双耳,用掌心轻拍;余下面部用全手轻拍 法。其节奏同上要求,其频率面部可稍快些,其余部分顺其自然。拍 打2 ~3分钟为一节功夫。

【功 能】强壮颅腔组织,调整诸阳而使清阳之气上达。内可 升精养脑,阖聚元神,聪耳明目,敏捷思维;外可散风、寒、暑、 湿、燥、火等六淫之邪。

【适用范围】可适用于各种外感而引起的头部不适,如昏、沉、 痛、晕等,还可用于各种内伤引起的头晕健忘、耳鸣目暗、睡眠不 佳、反应迟钝等。

【注 意】有脑血管疾病者,尤其伴有出血性疾病或严重梗塞 者,忌用本法。

  1. 开天门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从两侧向上升起,至肩平转手心向上 至头部。一手由前额向上拍打百会,另一手由百会向后拍打到风府 穴、天柱穴,然后再同时拍打双侧风池穴。拍打风池穴时用四指拍 打,余则用全手拍打,其节奏同上,持续2 ~3分钟为完成一节功夫。 单掌拍打时,可以左右轮换。

【功 能】能开通上丹田,聚真气于上丹田,引气升天降地, 进而导引大小周天通行运化。

【适用范围】本功为练功者必修之课,属于基本功夫。

  1. 开气门


【起 式】同开式。

【行 功】接上式。双手从两侧升起,至与肩平,转手心向 内,手背向外,然后拍打前胸,由天突起,下经璇玑、华盖、紫宫、 玉堂、膻中、中庭、鸠尾、上中下三脘、建里、水分、神阙、阴交、 气海、石门、关元,到达中极、曲骨等穴,分单双手拍打,节奏同 上,持续2 ~3分钟为完成一节功夫。

【功 能】能开通气运之道,通畅气机,散气滞,化瘀血,又 引气满足中下两丹田,助健运大小周天。

【适用范围】本功亦能助练功者打通大小周天,同属养生家必修之功。

【说 明】本功要求适身为度,不可过力,以免内气受损,因为沿 1门穴一线有觀的器官,故不鍾手法尤其是初练者,财餓力

浏览2,00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