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拳”是指肩、肘、腕、胯、膝、手、足。其实身体无处不可用,无处不可打。头可 领可顶,臂可拧可崩,胸可收可发,背可撞可拱,腹可收可撞,臀可收可放,不可胜述。 肩: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

左右全凭顶撞力,舒长二字一命亡。

肘: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

上下左右后顶心,攻攻守守势难防。

腕:腕打顶力根在肩,上提下按左右掮。

抽身换势左右用,出奇制胜脚安排。

胯:跨打贴身肩相连,阴阳相合力推山。

外跨好似鱼打挺,里胯上步变势难。

膝: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贴身乘势暗顶膝,左右分拨任意行。

手:出手一阴又一阳,后手只在肘下藏。

起落钻翻螺旋力,沉肩坠肘逞刚强。

足: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

九宫为妙生变化,虚实变换步法生。

八卦掌者,功夫也。

《周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练功之时,身体正 立,凝神静气,气纳丹田,太极也。走圈时,左旋右转,两仪也。变势换掌,四象也。掌 分八掌: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太极者阴阳之始,两仪者一阴一阳, 四象者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八卦者,阳中有阳,阴中有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 相生。皆为阴阳耳。

八卦掌者,技击也。

凡与人交手,必须“意为元帅,眼为先锋,手脚为刀兵。”手脚动,阴阳生。攻守、 进退、起落、纵横、开合、疾徐、动静、刚柔、虚实、斜心,无不阴阳。

守攻: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兼备,此谓守攻。

进退:退中有进,进中有退,进退随心,此谓进退。

起落•.落中有起,起中有落,起落随意,此谓起落。

纵横:横能破纵,纵能破横,横纵互用,此谓纵横。

开合:合中有开,开中有合,随机随势,此谓开合。

疾徐:徐中有疾,疾中有徐,疾中求疾,此谓疾徐。

动静: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若言其静,未窥其机,

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随心,此谓动静。

刚柔:柔中寓刚,刚中寓柔,过刚易折,过柔易痿。

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刚柔相济,此谓刚柔。

虚实:足有虚实,掌有虚实,招有虚实,劲有虚实,一处有一处之虚实,处处皆有此 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当虚则虚,当实则实;虚实莫测,变化得宜,此谓虚实。

斜正:斜出正入,是先斜后正,正入斜出,是先正后斜。正中有斜,斜中有正,斜中 有斜,正中有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随机应变,斜正随心,此谓斜正。

此外,头有前领后顶、左拧右拧;肩有前撞后撞,左右横冲;肘有上提斜掩,左右互 用;腕有回勾前顶,左右横顶。腰有坐塌、圆活,左拧右拧,胯有里打外打,左右横撞; 膝有上提下落,左右横行;足有疾行速停,有摆有扣……,处处皆为阴阳也。综观之,练 功、技击皆为阴阳之理。阴阳相生、阴阳互易。实乃八卦掌之真谛。

《周易》曰:“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生焉。”“刚柔相推,变在其中 矣。”明白此,阴阳相推,掌法生、身法活、腿法灵、步眼全、劲力行……变化万端,神 奇莫测,八卦掌法尽在其中!

《周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八卦掌法,乃阴阳之道。 释义:

八卦掌是以掌法变换和走转为主的拳术。练功时要走圈。其实每圈走8步走9步走10 步都无所谓。练习八卦掌时要以“八大掌”为母掌,其实以7个掌9个掌也无所谓,什么

八八六十四手,什么八八六十四掌,什么八掌定八形 都是套八卦的“八”,都是牵强

附会,都是表面文章。真正与八卦有内在关系的,主要是“阴阳之道”。八卦掌法中处处 时时体现着阴阳。希望八卦掌爱好者仔细推求,仔细探索,定能有长足之进步。

八卦掌技击之术也。凡与人交手,无不“意为元帅,腿为先锋,手脚为刀兵”。刀兵 者,肩、肘、腕、跨、膝、手、足也。刀利兵勇,方能冲锋而陷阵,克敌而制胜;勇者, 劲力也。二者不可偏一,偏则一能,兼之则真英雄。

八卦掌之劲力,穿、点、云、探、推、托、带、领、开、合、挂、撩、掖、撞、削、 缠……不胜枚举,丰富而多彩。

歌诀曰:“此掌与人大不同。”不同在哪儿? “转掌如拧绳”。于是,于拧翻走转滚钻 争裹中,另具一格之劲生焉。诸如:颈生梗劲,臂生拧劲、裹劲、钻劲、撑劲、抱劲、滚 劲、沉劲、螺旋劲……。足生踩劲、趟劲、摆劲、扣劲……。

劲有刚柔,又有虚实,刚者暗劲也,柔者化劲也。加之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 济,虚实分明,妙在其中焉。

刀兵动,克敌制胜,劲力发,击敌而倾。八卦掌,发劲有三:一曰“打”,手掌动作 发出之自然之劲,伤皮而不伤其内;一曰“发”,意念向前,伸长手臂,可以击敌力一丈 之外而不伤其内;一日“伤”,力行于腿,提肛溜臀,力行于腰,含胸圆臂,力行于肩, 沉肩坠肘,力达于手。“哼”之一声,丹田力发,又疾又重又突然,又短暂之浑身之力爆 发而出,对方如中电击,如中重锤,伤其内也。慎之慎之,非敌莫用,点到为止,方为善 策也。如双足下扎,桩如山岳,双臂猛抖,弹簧之力,骤然而出,曰“抖劲”。如炮弹之 炸裂,伤敌于瞬间,故又曰“爆炸劲”。

劲力者,功夫也。无数年的纯功,哪能得之。功夫、功夫,功到自然成!

释义: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生的墓碑上记有:“公神力得自天授,而技艺又获自仙传, “此后遂无有能敌之者”,“十数勇士围攻,所到皆疲”,“请艺者,自通显以至工贾与达 官几及千人”。

董海川先生弟子尹福先生,身材修长,人称“瘦尹”,但掌力无比沉厚,讲究冷脆硬 快,爆发顿挫,弹抖吸化。董海川先生弟子程廷华先生,技艺神奇,掌力浑厚,讲究缠裹 圆活,爆炸缠抖,人称“神力眼镜程”。尹福辫子马贵、门宝珍,程廷华弟子程有功、冯 俊义等,无不臂力沉厚,只要单臂一出,对方问都问不动,还谈什么进招动手!程廷华弟 子李文彪先生,只要塌掌按在对方胸上,只须三成劲,无不口吐鲜血。武林人士众口皆 碑,无不称道。

练功时,交手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只要人体的关节一动,肌肉收缩扩张,自然会产 生力,力有大有小,但不能没有,否则怎能截、切、推、撞……。“意”是八卦掌的统 帅,时时讲究“以意领气”,“以意领气”就是通过“意”的统帅来练习莫测的掌法。圆 活的腰身,多变的步眼,更重要的是练习八卦掌的劲力,这就是功夫。有人说:“用意不 用力”,更有人说相隔数尺或数丈把人打倒,真是令人不可捉摸,难以理解,那是神术, 绝不是八卦掌。

八卦掌法变化多端。有穿、点、云、探、推、托、带、领、开、合、劈、撩、撞、削、缠、 不胜枚举,丰富多彩。因而八卦掌的劲力就有穿劲、点劲、云劲、探劲、推劲、托劲、带劲、领劲、开劲、合劲、劈劲、撩劲、掖劲、撞劲、削劲、缠劲、 变化

多端。只有穿、点、云、探、推、托、带、领、开、合、劈、撩、撞、削、缠、……之变 化,而无劲力,何能制胜。除了以上各种劲力外,由于练功时要走圈,走圈时讲究拧腰吸 胯,滚钻争裹,奇正相生,“转掌如拧绳”。所以更产生别具一格的劲力。诸如:颈生梗

劲,臂生拧劲、裹劲、钻劲、撢劲、滚劲、沉劲、螺旋劲、 腰生拧劲、塌劲,足生踩

劲、趟劲、摆劲、扣劲,身生横劲 无比神妙。

八卦掌劲力不是所谓的笨力气,是通过一掌前伸,一掌护后,拧裹钻翻的掌法练习把 笨力气转化成一种内劲。这种内劲讲究刚柔,刚者暗劲,柔者化劲,刚柔相济才谓真劲。 它还讲究虚实,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即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才谓虚实,如果能掌握刚柔相济虚实变化,妙在其中了。

八卦掌的劲力有三种施用:一曰“打”,掌臂动作产生的自然劲,打在对方身上伤皮 而不伤内;一曰“发”,发的时候要意念向前,伸长手臂,可以击敌于一丈之外而不伤其 内;一曰“伤”,伤的时候要用“寸劲”,即是:前足踩,后足蹬,力行于腿,提肛溜臀, 力行于腰,含胸圆背,力行于肩,沉肩坠肘,力达于手。“哼”地一声,丹田力发,一种 又疾又重又突然又短暂的浑身之力爆发而出。打在对方身上如中电击,如中重捶,伤其五 脏六腑。如果双足扎地,桩如山岳,双臂抖动,弹簧之力,驟然爆发,也叫“抖劲”如炮 弹之炸裂,伤敌于眨眼间,也叫“爆炸力”。

总之,欲克敌而制胜,时时刻刻离不开劲力。练习八卦掌的劲力,无数年之纯功是办 不到的,这就叫功夫。功夫、功夫,功到自然成也。

浏览1,40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