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里面的传人
(一)尹氏八卦掌
尹福先生,字德安,号寿鹏,河北冀县人。生于1840年,卒于1909年,享年69岁。
尹先生早年曾学过罗汉拳和弹腿,20岁后拜在董海川先生门下,受教颇多。由于天 资聪慧,深得八卦掌之神髓,为董公大弟子。先生身材瘦长,面貌清秀,故人称“瘦尹”。 尹先生早年曾以卖油条、烧饼为业,后供职于宫中,曾先后教过总管太监和光绪皇帝八卦 掌。
尹先生的外孙何忠棋先生曾对我说:“我姥爷每天晚上都在圆明园值勤,都是等关了 西直门城门,他才从家出发。从城墙越过,直奔圆明园,黎明前又赶回城内。一路上都是 急行八卦步。所以尹家转掌时,步子小而急快,不能没有关系。”何先生还对我说:“尹 先生晚年,功已化境,很少用手打人,只要脖子一梗,颈后的小辫就直起来,一拧头,辫 梢就打中对方的眼睛。”
尹先生将罗汉拳、弹腿之精华融汇到八卦掌中,把八卦掌加以充实和完善,形成了自 己的独特风格,成为世人称道的尹氏八卦掌。
1.尹氏八卦掌的特点
牛舌掌。四指并拢,拇指内扣,掌指向前,掌心含空,掌背形似瓦垅,以虎口一 侧为上方。与罗汉拳出掌之区别在于虎口,八卦掌的虎口必须圆撑,这样掌力才能丰满。
练功时要走圈,走小步,走的圈比程氏八卦掌要小些。步子迈得快,趋于急行。 换势时有摆扣步,但不像程式掌以摆扣步为主。可以以足碾转,随意变化,以求步眼的快 速和灵活。
出手时比较直接,讲究冷、脆、硬、快。善爆发劲、顿挫劲,富弹抖力,人们称 之为硬掌。掌法以穿、搬、截、拦、削、撞、劈、砸为主。
身法简捷灵活,以走为用,多以吸、合、抽、扭、撤的卸化为主。
尹先生学过弹腿,故善用腿法。
练功时有上、中、下三盘走法。
套路以八个大势为主。尹福之子尹玉璋的套路是:
第一势:换掌
第二势:搭掌、开掌
第三势:穿掌、扑掌、托掌、摈掌
第四势:挑掌、震掌、掖掌、撩掌
第五势:冲掌、切掌、推掌
第六势:截掌、削掌、砸掌、摔掌、劈掌、抱掌
第七势:闭掌、探掌、靠掌
第八势:挤掌、撞掌
2.尹氏八卦掌主要传人
尹福先生的弟子很多,最著名的有马贵、宫宝田、何金魁、尹玉璋、门宝珍、金毓慧 (曾增启)曹钟升等等。
马责:字世卿(1857~1941),祖居北京。他身材矮小,体态宽厚,以开永义木器厂为 业,人称“木马”。18岁拜尹福为师,并得到董海川先生亲自指点,造诣颇深,深受同门 推崇。但其不肯授人,未有门徒。马贵一生嗜武,不治生产,终至家业败落,晚年生活孤 苦。世人对他颇多叹息,叹其技艺精,叹其守秘不传。
马贵先生喜欢画蟹,平生又最喜用双掌掌心向前、掌指相对的撞掌,此掌练习是要拧 腰前行,仿佛螃蟹横行一样,故名“螃蟹掌”,因而马贵又号称“螃蟹马”。一天,马贵正 在练功,转着转着,忽然感觉双脚离开地面了,欢喜非常,一口气跑到董公处,高喊: “董爷,我会轻功啦!!”董公很诧异,忙问:“你怎么会气功的?”马贵把经过一说,董公 说:“你再转转,我看看。”于是马贵先生就在董公面前转了起来,练得浑身大汗,怎么 也起不来了。董公笑着说:“起不来的,别丧气,说明你的功夫成了,你应该高兴呀!”
宫宝田:字占元,(1867-1943)山东牟平人。1882年在北京从尹福先生习八卦掌。 深得老师赏识,得其真传。其武功有三绝:伸手抓飞鸟,笸箩沿上走八卦,抓握绿豆成碎 末。他曾任清宫镖师,得过慈禧太后赏赐的“黄马褂”。宫宝田先生身法灵活,出手快速, 人称“宫猴子”。在东北军的时候,曾有人问他身法有多快,他说:“咱们做个表演吧! 你喊一、二,二字还没落声,我能窜到长官面前,让你的手枪掏不出。”果然,相距两丈 多远的距离,刚喊了 “一”,宫先生已经一个箭步到了身前,那人的枪还未掏出来。众人 开了眼界,赞叹不已。
在山东烟台,宫先生的徒弟被当地的一位老拳师打了。宫先生非常生气,找到了烟 台,那位老拳师赶紧躲起来不敢见面。宫先生大怒,一气之下把对方的武馆砸了,命令徒 弟把对方的所有兵器全部扛走。对方连气都不敢吭。宫先生不仅在北京成名,在山东更是 赫赫有名,武术界无人不知宫宝田先生。
何金魁:字云轩(1885~1965),幼时过继给太监何德寿为子。何德寿在宫中任寿膳房 总管,掌管宫庭秘术科,就是大内总管。何金魁承其技艺,又人尹福门下,技艺大精。何 氏娶尹先生之女尹金玉为妻,可谓尹氏门中显赫之人。其子何忠祺,得其衣钵,并得到马贵、尹玉璋等传授,在北京一带颇有影响。凡练八卦掌的无不知道何家,世代习武,可谓 尹氏八卦掌的正宗传人。
尹玉璋:(1890~1950)字佩瑶,为尹福之四子,又称“尹四”。自幼人清宫从崔玉玺 等学宫庭秘术,后从父练习尹氏八卦掌,深得尹氏八卦掌之精髓。曾任河北省国术馆教 练、北京警察局教官,1932年在青岛市国术馆任教期间著有《八卦掌简编》,对发扬尹氏 八卦掌功不可殁。
门宝珍:(1870~1957)字聘三,北京大兴县人。自幼嗜习武技,练马步、箭弓、刁 石等。青年时力胜百钧,擅擒扑术。门先生是推着水车给吃水家送水出身。为拜尹福先生 为师,每天义务送水,数年从无间断。尹先生被门先生尊师重道的精神所感动,遂收归门 下,学习尹氏八卦掌,苦练二十余载,技艺大成,1930年任河北国术馆顾问。门先生腿 上功夫很厉害,是因为每天踹大树而练成,以致晚年80岁时走路要用小步,一点点蹭着 地面行走。我师大爷王达三先生对我说:“门先生功夫很深,他都80多岁了,我用两个 胳膊都抬不起他的一个手臂。”说话时连连赞叹不已。门先生不识字,晚年口述,别人执 笔代写,著有《八卦穿掌正宗》一书,其弟子王景山能承其衣钵。
金毓慧:(1862~1951),字省三,又名曾增启,北京人,满族。清末文举。幼时体弱 多病,遂从尹福先生习八卦掌。数年后,病体痊愈,晏年执教私塾,与郭古民先生过从密 切。曾虽然功力不厚,但明悟拳理,著有“三十六歌、四十八法”和“七星杆”传世,颇 得八卦掌传人重视,流传甚广,对八卦掌发扬光大贡献甚大。
曹钟升:字志起,山东武城人,15岁至北京学艺,从尹福先生再传弟子傅文元学习 尹氏八卦掌。曾得尹福指点,刻苦钻研,功力深厚,把尹氏掌编成八路,共八八六十四掌 传世,著书《曹氏八卦掌谱》。虽然号为“曹氏八卦掌”,实际仍在尹氏八卦掌范畴内。他 的著作对传扬尹氏八卦掌起到了一定作用。
浏览4,0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