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刚柔相济,虚实相生

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先师的墓碑上记有“公神力得自天授, 而技艺又获自仙传”,“十数勇士围攻,所到皆疲”,“此后遂无 有能敌之者”。

董海川先师的弟子尹福先生,身材修长,人称“痩尹”,但 掌力无比沉厚,讲究冷、脆、硬、快,爆发顿挫,弹抖吸化。董 海川先师的弟子程廷华先生,技艺神奇,掌力浑厚,讲究缠裹圆 活,爆炸缠抖,人称“神力眼镜程”。尹福弟子马贵、门宝珍,

程廷华弟子张玉魁、冯俊义、程有功等,无不臂力沉厚,只要单 臂一出,对方问都问不动,更谈不上进招递手!程廷华先生弟子 李文彪,塌掌按在对方胸上,只需三成劲,劲到人伤,武林人士 众口皆碑,无不称道。这说明八卦掌最重要的是要练出沉厚的掌 力。

练功时、交手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只要人体的关节一动, 肌肉收缩扩张,自然会产生力。力有大有小,功夫有深有浅,但 不能没有。“意”是统帅,但只凭意念一动,就能把相隔数尺或 丈外的人打倒,岂不是神话!有人强调“用意不用力”是指“意” 字当先,不用拙力,如果真的一点力也不用,就不是八卦掌了。

八卦掌的劲力不是所谓的笨力气,是通过一掌前伸、一掌护 后、拧裹钻翻的练习,把笨力气转化为一种内劲。这种内劲有刚 有柔,要柔中寓刚,刚中寓柔。因为纯刚不易变化,易被人所 制,过柔则太软弱而痿。所以动手时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只有 刚柔相济,才称得上八卦掌的劲力,才称得上功夫。这样才能在 较手时可打、可化、可发、可伤,得心应手。

“打”是用掌、臂动作产生的自然劲,打在对方身上伤皮而 不伤内,这就需“刚柔相济”,发劲有分寸,不能把对方打透, 造成内伤。“化”是柔化,只有练得拙力全无,成为内柔,方能 得心应手,施用化法,甚而以巧破千斤。“发”的时候要意念向 前,伸长手臂,把敌人击于一丈之外而不伤其内。这就有赖于全 身上下的协调配合,双臂一伸,把对方送出丈远。“伤”,就是 把敌人打成内伤,这就需要打出透力,即“寸劲”。发劲时必须 前足踩,后足蹬,力行于腿;提肛溜臀,力行于腰;含胸圆背, 力行于肩;沉肩坠肘,力达于手。“哼”的一声,丹田力发,一 种又疾又重又突然又短暂的浑身之力爆发而出,打在对方身上如 中电击,如中重捶,伤其五脏六腑。如果双足扎地,粧如山岳, 双臂抖动,弹簧之力,骤然爆发,也叫“抖劲”;如炮弹之炸裂,

伤敌于瞬间,也叫“爆炸力”。做到以上一切,非下纯工夫不可, 只有练到“刚柔相济”方可。

练习八卦掌时双掌伸于胸前,一手前一手后地向左走圈,又 向右走圈,换左掌、换左势,又换右掌、换右势,这都是为什 么?目的是虚实相生,虚实互易,令敌莫测,克敌制胜。

当敌人发现我前掌打来,后掌护后,方要招架进攻时,我已 变了,后掌已经超过了前掌,由虚变实,打中对方。当敌人发现 我在他的身体右侧时,欲抽招换势进攻我时,我已换到敌人身右 了,忽左忽右,令敌人难以捉摸和防范。这就是八卦掌,这就是 “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即或离,或顶或丢,忽隐忽现,或忽 然一离相去一丈余远,忽然而回即在目前……忽虚忽实,忽刚忽 柔,无有定势,变化莫测也”。

八卦掌法,奥妙无穷,时时体现在掌法的虚实互易,虚实相 生,招术的虚实互易、虚实相生,劲力的虚实互易、虚实相生。 可以说A卦掌法处处都有虚实,只要一动,就会有虚实互易、虚 实相生。所以我们要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当虚则虚,当实 则实,虚实莫测,变化得宜,才谓虚实。

四、明腿暗腿,七拳互用

八卦掌的腿法很多,有摆、扣、踢、曲、点、崩、翻、劈、 踹、蹬、截、切等。八卦掌有上中下三盘功夫,腿法就有上中下 之分,加之有左有右,故十二腿亦可称三十六腿或七十二腿,所 以八卦掌有三十六截腿或七十二暗腿之说。程氏八卦掌法中最善 用摆、踢、点、端、蹬、截、切。



以足面向外拍击对方之腿法曰摆。例如:对手向我胸部打 来,我出穿掌迎之,同时起右腿用右足面向其i肋拍打。即所谓 “摆莲腿”也。



以足尖向前踢出之腿法曰“踢”。此腿法很容易,而且只要 出手的同时偸偷踢之,无不奏效。



松胯屈膝,以足尖向对方点击之法曰“点”。仿佛足尖没有 力量,其实,只要松胯,力量就全部送到足尖上,点在胸口,能 够点透。



足心朝外横蹬对方之腿法曰“踹”。踹法用处最多,可同时 出手出腿,用足心踹对方胸、腹。



足心朝外,足尖朝上向身前踹击对手之腿曰“蹬”,名“前 蹬腿”,足尖朝下向身后蹬名“后蹬腿”,向身侧横蹬名曰“侧蹬 腿”。



足心朝下,用足之外沿向前横截对方来腿之腿法曰“截”。 “截”后马上横端或上翻,只有连环运用,方可取胜。



足心朝下,用足之外沿向下截切对方腹部或胫骨曰“切”。 但切后一定要抢夺对方中门,或上腿或出掌而击之,方可取胜。

程氏老前辈中还有人善用后踹腿,即“卧牛腿”。八卦掌的 腿法可明用,但很少明用,都是与掌法巧妙配合贴身暗递,名曰 “暗腿”。有时单腿使用,更多的是连环运用。所以说,“八卦掌 法九宫济,脚代掌用显神奇,他人只知掌中掌,不知暗脚内中藏。”

“七拳”者何也?是指肩、肘、腕、胯、膝、手、足的运用。 其实身体无处不可用,无处不可打也。头可领可顶,臂可拧可 崩,胸可收可发,背可撞可拱,腹可收可撞,臀可收可放,不可 胜述。但必须近身时方能奏效。如何才能近身,要依赖脚步的变 化,也就是所谓的“步眼赢人”。

五、 意为元帅,眼为先锋

八卦掌法讲究“以意当先'意念就像出兵打仗时的元帅一 样,无比重要。他要指挥三军,军中的一切一切无不在他的统帅 之下。眼睛仿佛是先锋,好像一个尖刀排,走在队伍的前面,冲 锋陷阵,侦察敌情,回报指挥部,以便统兵之帅制定战略战术, 指挥战斗,战胜敌人。所以练习八卦掌时要以意领气,指挥气的 运行,是气沉丹田、是达于手掌,还是五指,还是某一指,还是

要以意领力,练习内力,使内力达于掌。还是达于肩,还是

达于……用意念统帅支配掌法的练习和变换……这一切都是为了 技击,所以较手时更是“意为元帅,眼为先锋”,用意念统帅支 配攻防的一切一切,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所以八卦掌的技击特 点之一就是“意为元帅,眼为先锋”。

六、 六合归一,放胆成功

八卦掌是一种内家拳术。《文安董公墓志》中记有“日习击 刺进退之法,练神导气之功”。这里的“击刺进退之法”指的是 技击,“练神导气之功”指的是养气。八卦掌外练肩、胯、肘、 膝、手、足协调灵变之法,内练意气力之合而劲力生。因而八卦 掌法为内外六合、六合归一之掌法。

所谓六合指的是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谓之外三 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意合,谓之内三合。

外三合是在腰的主宰下,上下动作协调一致,手脚齐到方为 真。内三合是在意念的统帅下,以意领气,以气运力,以身导 力;以意领气,气沉丹田,气遍周身得自然。

练习八卦掌就是内练意、气、力,外练腰、手、足。这一切 都要在意念的支配下达到上下左右、内内外外的协调统一,这就 是“六合归一”。但是要达到“六合归一”,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练 习,年长月久,根深叶茂,方能成功,这就是功夫。练习八卦掌 就是要练习“六合归一”的功夫,没有这种功夫,较手时无法得 心应手,谈不到行家里手,更谈不上名家高手。

练习八卦掌,已经达到“六合归一”的境界了,是否就真的 能够战胜敌人呢?有的人心地很善良,不愿伤人;有的人深知自 己有了功夫,怕出手伤人而不敢出手。但心里一善,手上一善, 出手留了分寸不想伤人,反而被敌人所伤,这种例子在武林中屡 见不鲜。这就是老前辈常谈的“善者莫动”的道理。但是,我们 今天,练习八卦掌的目的不是为了欺侮人,不是为了干坏事,练 习八卦掌的人应该有武德,应该有责任有义务见义勇为,更应该 学习一些自己防身的技击本领,在敌人面前不手软,能放手即 “放胆成功”也。

浏览1,03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