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程氏八卦掌的技击特点
各种拳术有各种拳术的风格,也就有各自拳术的技击特点。 风格与技击特点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练习八卦掌要一掌前伸、一掌护后,头、颈拧、手臂、手腕 拧,腰拧,拧成一个整劲。围绕小树而转,通过拧裹钻翻八大 掌、八八六十四掌……的练习来掌握八卦掌的各种掌法、身法、 步法和劲力。
练习八卦掌时要讲“三形三势”,三形者“行走如龙,动转 若猴,换势似鹰”,三势者“步如趟泥,手如拧绳,转如磨磨”, 以达到掌法多变、腰如轴立、脚步灵活、周身和顺、一动无有不 动以及以意领气、以气领力,以意领气、气沉丹田、劲力沉实、 刚柔相济、内外合一的目的。掌法纯熟后,可直行,可斜插,可 左旋,可右转,掌随身动,步随掌变,意动身随,处处有变;忽 上忽下,忽高忽低,忽疾忽徐,忽隐忽现。有如鹞子之穿林,矫 捷轻灵•,有如苍龙之+海,见首不见尾。所以,八卦掌的技击特 点是:
八卦掌法,奥妙无穷。 以掌为法,以走为用。 斜出正入,脱身换影。 刚柔相济,虚实相生。 明腿暗腿,七拳互用。 意为元帅,眼为先锋。
六合归一,放胆成功。
攻防真请,尽在其中。
一、以掌为法,以走为用
八卦掌是以掌法为主的拳术。除反背捶一势外,基本用掌。 八卦掌法很多:点、削、云、探、穿、拨、截、拦、推、托、 带、领、搬、扣、刁、钻、粘、黏、连、随、开、合、劈、挂、 掖、撞、钩、挑、撩、抄、盖、缠等等。程氏八卦掌更以穿、 云、推、撞、截、探、带、缠、螺旋等等为主。
穿
五指向前,掌心向上,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伸出都叫 “穿掌”。穿掌的用处特别多。交手时,对方向我面部打来,我则 出“穿掌”迎之。交手时,我主动进攻,一出手必定先使“穿 掌”,对方不接我则打,对方来接我则变。我可随时运用“穿 掌”。可前穿,可后穿,也可后插掌,所以有“神仙怕三穿”之 说。
云
掌心向上,以肘为轴,划一圆弧,用小指外沿向前片击,如 空中的云片,因而得名“云掌”。看似很麻烦,还要划弧,岂不 贻误战机?其实,它很巧妙,含有很多的变化。例如对方推我或 托我肘部,我则以肘为轴,掌心向上,向对方颈部片击,对方必 然拦截,我则可翻掌,可切、可点、可沉、可打。如用小指外沿 原路片回,回切对方颈部,名曰“片掌”,又名“片旋两门”。
推
掌心向前,向对方胸部击打或推出,名曰“推掌”。推出之 时,沉肩坠肘,腕部下塌,又曰“塌掌”。用处很多,随时可用, 不胜枚举。
撞
双掌腕部贴拢,掌心向前推打对方之掌法,名曰“撞掌”或 “双撞掌”。这是八卦掌法中最常用的掌法,它既易用,掌力又深 厚,功法中的“缠手掖撞”练的即是“撞掌”。
截
用掌指外沿向上、向下、向左、向右拦截对方打来之手,名 曰“截掌”。如果对方的右手向我面部打来,我以右掌小指外沿 向左横拦,随后以搏指外沿向对方面部回击,名曰“左截掌”; 如对方左手向我面部打来,我以右掌拇指外沿向右横拦,随之用 小指外沿向对方面部回击,名曰“右截掌”。如对方向我面部击 来,我以虎口部向上崩击对方肘尖,名曰“前截掌”;当对方用 手或腿向我腹部打来,我掌指向下,用小指或拇指外沿向下拦 截,名曰“下截掌”。功法中的“提膝下切”就是“下截掌”。
探
四指并拢,掌心向下,用掌指插击对方,名曰“探掌”。向 前插击胸、肋、面部为“前探掌”,突然向身后插击敌人腹部, 名曰“后探掌”。功法中的“两鬓插花”即为“前探掌”。
带
顺着对方来手方向加大力,猛烈捋之,名曰“带掌”,如“顺手牵羊”和“千斤坠地”等等。如果利用对方来手,顺其劲 力加以引导牵动,使其改变进攻的方向,以致来手落空,为我所 乘,仿佛领着来手点拨,名“领掌”。功法中的“行步撩衣”即 为“领掌'
缠
手掌以腕为轴,利用小指的变钩来向上、向左、向右、向下 拨转对方来手或缠绕来手,乘隙击之名曰“缠掌”。功法中的 “懒龙缩尾”“乌云摆尾”“磨肋掌”等等皆是。
螺旋掌
由于练功时双臂的滚钻挣裹,双臂自然会产生螺旋力。如枪 弹射出枪腾、改锥拧动螺丝钉一样,虽然用小力,但产生的力量 却很大,令对方受到极大的威胁和压力,难以防范。八卦掌的穿 掌、探掌、开掌、合掌、缠掌等等都具备这种螺旋劲。八卦掌法 不许挡架,一犯挡架,人家就是三下。最好的方法是出“穿掌” 迎之。因为穿出之时,小指向上拧动,产生一种强大的螺旋劲, 能把对方来手的劲力卸化掉,使其产生一种离心力,偏离进攻我 的方向,处在被动挨打的境地,此即为“螺旋掌”。八卦掌法时 时练习螺旋劲,要求时时会运用“螺旋掌”。
总之,八卦掌法变化多端,不胜枚举。
八卦掌是以走转为主的拳术。练功时要转圈,“功夫本从弯 步来”;交手时要走动,“站住即为落地花”。“走”是八卦掌的 灵魂。但是八卦中的“走”,不是一走了之,逃之夭夭,而是 “以走为用”。我们练功时走圈,就是练习“以走为用”。
当动手时,我们可以在敌人面前忽左忽右地“走”,目的是 观察敌情,以利进攻,也是为了扰乱对手,使其对我无从捉摸, 无处可下手,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绝非围着敌人走圈,把敌人 转晕,好一掌打去。再说,人家不是死人,能让你围着转圈而不 动吗?有人说:八卦掌的走圈就是为了动手时把敌人转晕,岂不 是笑话!由于练习八卦掌时在走圈中变掌换势,变换步法,致使 步法灵活,上下合随,利于“以走为用”。当对方向我进攻时, 我可以忽左忽右地进攻,也可以忽前忽后地进攻,也可以打了就 走,当敌人追来时,瞬息而回。即程廷华先生所言:“与敌较手 时,或粘或走,……或忽然一离相去一丈余远,忽然而回即在目 前……忽刚忽柔,无有定势,变化不测也。”
二、斜出正入,脱身换影
任何拳术都讲究正面交锋,直进直出,快捷千脆,有实效, 八卦掌也不例外。但八卦掌更讲究“斜出正人”。“斜出正入” 是先“斜出”,避开对手正面进攻之实,不与其正面对抗,随之 进身进步,用“正入”方法出其不意地打击之。这样既巧妙又省 力,如果运用得当还能起到“一星管二”的作用,即用我的一只 手,控制对方两只手或全身,使对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例如:对方向我进右步,出右手打我胸部,我则向对方右足 后扣左步,同时向右拧腰转体,用左前臂横掩对方来肘,即为 “斜出”。此时我虽然斜身,但对方想用左手打我已过不来,这就 是“一星管二”。随之,我向对方两足中间插左步,即为“正 入”,用右掌打击自己的左腕部,对方必然仰跌,名曰“挤打”, 又名曰“合子掌”。
“斜出正入”就是避实就虚的打法,必须有掌法、腰身、步 眼的协调一致方能奏效。练习八卦掌时绕树而转,就是把小树假 设为敌人,练习避实就虚,即“斜出正入”的技击特点。
人的身体和影子是离不开的,有身就有影。但“影”不能打 人,脱开身子换成影子去打人是不可能的。“脱身换影”是指八卦掌的身法变化非常快速,仿佛形影不分似的。练习八卦掌的人 都应该具有或追求这种神速的身法变换。于是有些老前辈就把令 对方防无可防瞬息而打上的某某一招也就叫做“脱身换影”。但 这种掌法必须以多变的掌法、圆活的腰身、敏捷的步眼、虚实的 劲力为基础,在意念统帅下,达到身随步走,步随掌换,掌随身 变,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才可得以实现。这种“脱身换影”的 境界,是练习八卦掌的人终生追求的目标,非有真正的功夫不 可。所以尹福先生言道:“八卦掌讲究掌法赢人,身法赢人,步 眼贏人,功夫臝人。”即是指此而言。
例如:对方上右步、出右手向我打来,我则上右步、出右手 迎之。对方不敢挡架,只好用左手推我右手,我马上顺来力的方 向,扣右足,左转回身,原地未动,右掌漫头而过,横撞对方胸 部,名曰“盖掌”。扣步掰步、拧转回身、漫头盖掌都是在瞬间 一气呵成的,开始二人对面,打到对方后还是二人对面,只是神 速地换了一次身,形影不离似的。所以这种瞬息变化的掌法能说 不是“脱身换影”吗!若想“脱身换影”,就必须把八卦掌法练 到掌随身动、步随掌变、意动身随的境界,这样才能出奇而制 胜。
浏览5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