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迂回进攻的战略战术

八卦掌的第二个特点是采取迂回进攻的战略 战术。其他拳术在与人比招或对敌时,大多数是 正面作战,来往走直趟,这在对方强我弱时,很 容易遭到失败,而八卦掌则避免与对方作正面冲 突,而采取迂回作战的方法。其原因有二:

一、八卦掌是我在对方的侧面,容易观察对 方,寻找他的弱点和破绽进行攻击

二、八卦掌是一种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方式, 这种方法是由走圈所决定的

八卦掌的战略战术是从走圈产生出来的。因 此,它要求走圈不能在固定的方位上走,而是要 因势制宜、因地制宜千变万化地改变方位。当和 对方比招或对敌搏斗时,要根据对方的来势,决 定以正取斜或以斜取正,并没有固定的招势,就 是想方设法引对手入空,从而获胜,这就是运用 了 “闪躲个位进步赢”的方法。

八卦掌的战略概括说来,不外是“攻守进 退”。因此它要求:“动敌之将动,静敌之先 静,敌劳我逸,敌刚我柔,敌退我进,敌进我 退,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也动。”古代军事家有 句谚语“久守无胜理”。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八 卦掌是一种运用辩证法而主张进攻的拳术。它是

在动中观敌,在动中运变,在动中取胜。体现了 梁 敌动我动、敌不动我亦动的原则。也就是说攻是 派 本来目的,守是暂时的措施,而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八卦掌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是以运用八 览路掌法作为对敌攻守的方法,而以走圈为它的主要形式来完成对敌进攻和取胜手段的。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

八卦掌的笫三个特点:是顺乎自然。人类生 存在世界上,必须要顺应着生理上的自然发展规 律。发明内家拳术的道家,运用了这一规律。作 !为内家拳之一的八卦掌,它在锻炼时要求心平气 :和,气沉丹田。而只有顺乎自然,呼吸才会均匀,血液循环才会流畅,脉搏才会有规律地跳 动。如违反自然规律,如憋气等,就会使身体感 到疲劳。通过长期的八卦掌锻炼,会将体内潜力 挖掘出来。即所谓长“内劲”(一种爆发力)。这 种潜力是所有锻炼者梦寐以求的。它在对敌斗争 中可以利用这种内劲来攻击敌人而取得胜利,所 以八卦掌在养生方面来讲,它的理论基础是顺乎 生理的自然,从而使内脏与躯干都坚强起来,以 达到增进身体健康和制服敌人的双重目的。 八卦掌是以走转练腿为基础而达到练功目的

的一种拳术。只有练好腿功,才能练好内功,没有腿 功,也就没有内功,所以必须要以走圈作为基本 功。刻苦的锻炼才能改变身体素质和永葆青春。

锻炼八卦掌除了上述原则外,还必须身躯 “下坐”,上身要直,头要悬顶,项要挺立,肩 要下塌,肘要下坠,背要挺拔,胸要涵空,腕要 下塌,掌要前顶,腰要松塌,臀要微敛,双膝要 屈,脚趾要抓地。上身的肩坠肘,肘垂手,使气 和力都贯注到手指尖上去,在走转时,脚面要伸 直向前平落。肩坠腰,腰坠胯,胯坠膝,膝坠 脚。做到上述要领气和力便能贯注到脚趾尖上 去,才可以保证八卦掌变招换势时,身体不会动摇,因为有稳固的下桩功夫。综上所述,虽然要 j求锻炼者的身体各部保持各种姿势,但是并不感 :到费力,因为这些动作都不违背自然,因而练习 :者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八卦掌的对敌作战原则是从自然的原则出发

的。所谓“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得全力凭后足 蹬”。这就是说手的用劲只占三成,而脚的用劲

须七成。这些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而且也是完

全符合人体自然规律的。它和太极拳所说“其根

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原理是 一样的,也就是所谓的“整劲”。因为腿部的力 量要比手部的力量大得多,另外,脚步更有利于 增加快速动作,所以胜人之处全在步法,因此 说:“步不稳全身必摇,脚踏实地胜千招。”有步法再配合身法圆转灵活,手法的虚实变化,使 敌感到神妙莫测,而我可稳操胜算了。因此,锻 炼八卦掌不论是为了使身体健康还是为了提高技 击水平,都要顺乎自然。也就是要慢慢地合乎自 然规律地练,绝不能求新、求速,特别是初练 者,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最重要。八卦掌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拳术

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内家拳的突出特点是 动静结合。八卦掌第四个特点是在运动时,肩、 腰、胯、膝、脚是动的,不停地走转;前手伸后 手送,肩、肘、腕随掌而动,上体不动,而在运 掌变招换势时则是动的。在与对手作战时,要根 据对方的来势,既可以正取斜,又可以斜取正, 没有固定的招势,而是设法引对方人空,从而取 得胜利。无论何招何势,动作的同时内心却始终 心静似水,神清气爽。这是外动而内静。由于心 静而使视觉灵活,行动敏捷,无论怎样的激烈战 斗,自己绝不会头晕眼花,而能稳如泰山。从健 身意义方面讲,由于心静气和,全身松弛,动静 结合,气血调和,使血液循环能通行四肢而无滞 阻,锻炼者专心一致,心情爽畅,一般爱好者均 愿持之以恒地锻炼,从而使练习者的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骨骼系 统、肌肉系统等各方面都得到补益,增进健康。 八卦掌拳谱上说:“动为静之机,静为动之 伏。”其原理即基于此。

八卦掌是内家拳之一,它的创造是根据太极八卦变易之理而发明的。因此,它必须要讲阴阳 虚实,五行生克,刚柔相济,矛盾对立与统一。

刚柔的变换从神气上说是通过蓄和发来表现 的。蓄劲时则显得柔和,发劲和使力显得刚硬。

一切招势在转换过程中都要求转换灵活,用柔

;劲。但在发招时的落点力要刚劲。刚柔不济,则

:不足以击倒敌人。若不讲刚柔相济,一味纯用刚

'劲则气铺全身,对转动不利,力到达落点时便不 梁 能表现出坚刚。若纯用柔劲刚气散不聚,没有归 派《者,到达落点时也不能表现出坚刚。应用刚时而 八 用柔,则气应聚而不能聚,应用柔时而用刚,刚 卦

掌 气应散而不散,都是不懂得刚柔相济的妙用。只

'有善于用时柔的人,到达落点时用刚,如蜻蜓点 水,一沾即起,这是表现“刚”的正确现象。在 一切转换变招时运用柔劲,如车轮旋转滚走不 停,这是表现柔劲的正确形象。必须如此方能得 到刚柔相济的妙用。

此外,阴阳虚实、五行生克的道理与八卦图 动变的原理相合,已在第一章总论中详述,这里 从略。 -

八卦掌的八反

八卦掌的第五个特点是八反。八卦掌,也叫 八反掌。由于八卦掌的发明创造晚于其他拳术, 它采取了所有拳术的精华而弃其所短,又根据运 动规律和作战兵法而形成,因此,八卦掌有与众 不同的方法来战胜对方。下面是八反的特点:

第一反:是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

第二反:是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 步,回则倒步。

第三反:是入则五花八门,而我则以静待 动。

第四反:是入则拳打脚踢,我则穿掌掩肘。

第五反:是入则使指,我则使梢先使根。

第六反:是入则用拳变之掌,我则用直伸出 掌。

第七反:是入则回拳身方能对后,我则动步 便按八方。

第八反:是入则挺身直进,我则掌到步随。

以上八反是根据长期锻炼和实践经验总结出 来的。董海川先生曾讲:“转掌之功夫,为学八

卦掌入门之基础。故锻炼必固其根本。任何人皆

直步以为进退,我刚弯步以为出入;人则握掌以 为攻守,我则直掌以为取避。此中道理有为研究

拳术技击不可不知道,故为反复说明之。”

大凡对敌之事,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 路即四方上下;八方即四正方四斜角),以一人 而顾盼多方,稍一疏神,就难以应付。即使能应 付得了,而对方的拳械出我不意,也不定来自何 方,若凭直步周旋,势必顾此失彼,夺走也来不

梁 及了。转掌之步法为制人之上策,转掌之腰势为

派 自己之方便,转掌之前步作后步,前手作后手,

后步可变化前步,后手可穿作前手,此乃变异之



掌理也。主其左旋右转、右旋左转,前掩为后、后

穿为前,旋转千遭穿掩万变而终归一致,理有左

右而体则同,是又有不可更易之义存焉,推究其 中动静和方向的复原,各有真理,各有实用。

根据以上所说,转掌是八卦掌的独特形式, 也确有其独特的作用。如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 退后步,这是进攻和退却快速的方法。这是战术 的需要:避开敌人正面,向敌人侧面进攻的方 法,也是使自己动转灵活,使敌难于应付的方 法。其他拳术使用时进退都有直步、跨步、倒

步。一般拳术新是拳打脚踢,窜奔跳跃,看来五 花八门,而我却始终守住以静待动的方针,也就 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一般拳术总是将手握成 拳不知用腰腿之整劲,是用局部的力,所以是使 用了根梢部;而八卦掌却使用的是直掌穿打腕 击,这点比较一般拳略胜一筹,因掌和拳相较, 掌较拳要长若干寸;在劲力使用上必须是由脚而 腿而腰而手,使用整体劲力击人,其威力就要大 得多。一般拳术与人对敌只能对付面前的对手, 要对付背后来的人则必须回转身体以后才能应 付;而八卦掌的锻炼者由于步法灵活多变,只要 稍一动步,便能应付任何方向来的对手。这是由 八卦掌的灵活善战,故能做到步到掌到,掌到步 随,但克敌制胜的关键还在于动静结合和灵活多 变的步法。总结以上五个特点,董海川先生明确 规定对敌作战时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人来我解,而后还击,叫做互进 法。

第二种:人来我接,同时还击,叫做堵截 法。也就是破和攻同时并进。

第三种:人来我以法化之,叫做脱身化影
他的结论是:“三法之中一法胜过一法,只 有第三法最深奥,非功夫练到炉火纯青时才能用

浏览820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