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传统武术的基本动作健身方法指导
一、手型练习
拳:如图6-51所示,四指并拢卷握,栂指紧扣食指的第二指节处。拳心朝上(下)为平拳; 拳眼朝上(下)为立拳。拳分为拳面、拳背、拳眼、拳心、拳轮。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拳握紧,拳面 平,直腕。
拳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第一节指骨相并形成的平面称为拳面。
拳背:手背的一面称为拳背。
拳眼:拇指根部与食指相叠而成的螺旋形圆窝称为拳眼。
拳心:手心的一面称为拳心。
拳轮:小指一侧酌螺旋圆窝称为拳轮。
掌:如图6-52所示,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为柳叶掌。拇指外展呈八字 掌。大拇指向掌心一侧屈扣,其余四指并拢后张为直立掌;拇指侧在上,小指一侧在下,四指并 拢。小臂与掌同在一直线称为柳叶掌。手心向上直掌称仰掌,手心向下直掌为俯掌;侧掌立于胸 前或腋前,掌心向异侧方向,或倒立于两侧腰间,掌心向前称为侧立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掌心 展开、竖指。
勾:如图6-53所示,勾,亦称勾手。屈腕,五指尖捏拢。勾分为勾尖与勾顶。勾尖向上为 反勾手,勾尖向下为下勾手。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尽量屈腕。
爪:爪,模仿飞禽走兽之爪,五指或分开或并拢,指扣曲成爪。立掌背伸,五指弯曲内抓。 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掌指要弯曲紧扣。
二、手法练习
冲拳:预备姿势为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拳抱于腰间,肘尖向后,拳心向上(图 6-54)。冲拳时,挺胸、收腹、立腰,右拳从腰间向前猛力冲出,转腰、顺肩,在肘关节过腰后右前臂 内旋。力达拳面,臂要伸直,高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B视前方(图6-55)。练习时左右可 交替进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出拳要快速有力,要有寸劲(即爆发力);还要做好拧腰、顺肩急旋 前臂的动作。
架拳: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图6-56)。右拳向下、向左、向上经头前向右上方划弧并在 右前上方架起,拳眼向下;目视左方(图6-57)。练习时,左右手可交替进行,并注意松肩,肘微 屈,前臂内旋。
推掌: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右拳变掌,前臂内旋,并以掌根为力点,向前猛力推出。推 击时要转腰、顺肩,臂要伸直,高与肩平,同时左肘向后牵拉;目视前方(图6-58)。小臂内旋,右 掌变拳,拳心向上,以大臂带动小臂,屈肘收回腰间成抱拳,换左推掌练习。在练习时,需要注意 挺胸、收腹、直腰。出掌要快速有力,有寸劲;同时还要做好拧腰,顺肩、沉腕、翘掌等动作。
亮掌:预备姿势与冲拳相同(图6-59)。右拳变掌,经体侧向右、向上划弧,至头部右前上 方时抖腕亮掌,臂成弧形,掌心向前,虎口朝下,头随右手动作转动;亮掌时,H视左方(图6-60)。 练习时,左右手可交替进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抖腕、亮掌与转头要同时完成。
三、步型练习
马步:预备姿势为并步直立抱拳。左脚向左侧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脚脚尖 正对前方,全脚掌着地,屈膝半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大腿接近水平,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 抱拳于腰间(图6-61)。两眼平视前方。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塌腰、展髋,脚跟外蹬。
弓步:预备姿势与马步相同。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4至5倍),脚尖微内扣, 左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与脚尖垂直,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向右前方,两脚全脚掌着 地,上体正对前方;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前平视。弓右脚为右弓步,弓左脚为左弓步(图6-62)。 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前脚尖同后脚跟成一直线。
虚步:预备姿势为并步直立叉腰。右脚外展45°,屈膝半蹲,左脚提起前移一步,脚跟离 地,脚面绷平,脚尖稍内扣,虚点地面,膝微屈,重心落于右腿上;两手叉腰:眼向前平视。左脚在 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图6-63)。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塌腰,虚实分明。
仆步:预备姿势为并步直立抱拳。右腿向右一大步,屈膝全蹲,大腿和小腿靠紧,臀部接 近小腿,全脚掌着地,脚和膝外展,左腿挺直平仆,脚尖内扣,全脚掌着地;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 左平视。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图6-64)。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塌腰、沉髋。
歇步:预备姿势为并步直立抱拳。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全脚掌着地。脚尖外展,右脚 前脚掌着地,膝部贴于前腿外侧,臀部坐于后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前方平视。 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图6-65)。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塌腰,两腿靠拢并 贴紧。
丁步:预备姿势为并步直立抱拳。两腿屈膝半蹲,右脚全脚掌着地,左脚脚跟提起,脚尖 里扣虚点地面,脚面绷直,贴于右脚脚弓处,重心落于右腿上;两手抱拳于腰侧;眼向前平视。左 脚尖点地为左丁步,右脚尖点地为右丁步(图6-66)。
坐盘:预备姿势为并步直立抱拳。右脚后插在左腿后面,两腿交叉,右腿屈膝坐地,大小 腿均着地,脚跟接近臀部,左脚在身前横跨,使左大腿贴近胸部;两手抱拳于腰间;眼向左前方平 视。左腿在前为左坐盘,右腿在前为右坐盘。
四、步法练习
击步:预备姿势为两脚前后开立,同肩宽,两手叉腰(图6-67)。上体前倾,后脚离地提 起,前脚随即蹬地前纵。在空中时,后脚向前碰击前脚。落地时,后脚先落,前脚后落。眼向前平 视(图6-68、图6-69)。在练习时,需要注意跳起空中时,要保持上体正直并侧对前方。
垫步:预备姿势与击步相同(图6-70)。后脚离地提起,脚掌向前脚处落步,前脚立即以 脚掌蹬地向前上跳起,将位置让于后脚,然后再屈膝提腿向前落步。眼向前平视(图6-71)。
弧形步:预备姿势与击步相同。两腿略屈,两脚迅速连续向侧前方行步。每步大小略比 肩宽,走弧形路线。眼向前平视(图6-72、图6-73)。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塌腰,保持半蹲姿势,身体重心要平稳,不要有起伏现象。落地时,由脚跟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注意转腰。
盖步:预备姿势为两脚左右开立,同肩宽,两手叉腰(图6-74)。重心左移,右脚提起,经 左脚前向左侧横迈一步,右腿屈膝,脚尖外展;两腿交叉,重心偏于右腿(图6-75)。练>」时,左右 交替进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横迈要轻灵,步幅要适当。
插步:预备姿势与盖步相同(图6-76)。重心左移,右脚提起,经左脚后向左侧横迈一步, 脚前掌着地,两腿交叉,重心偏于左腿(图6-77)。练习时左右交替进行。
五、腿部练习
踢腿:踢腿是腿部练习屮的重要内容,也是武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练习, 可提高腿部的柔軔性和灵活性。踢腿的方法有直摆性腿法和屈伸性腿法两种。
①正踢腿:预备姿势为两脚并立;两手成立掌或握拳,两臂侧平举(图6-78)。左脚向前上半步,左腿支撑,右脚脚尖勾起向额前方猛踢;两眼向前平视(图6-79)。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 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立腰。踢腿时,脚尖勾起绷落或勾起勾落。收髋、收腹,踢腿过腰后应 加速,要有寸劲。
侧踢腿:预备姿势与正踢腿相同。右脚向前上半步,脚尖外展,左脚脚跟稍提起,上体右转 90°;左臂前伸,右臂后举(图6-80)。随即用左脚脚尖勾紧向左耳侧踢起;同时右臂屈肘上举亮 掌,左臂屈肘立掌于右肩前或垂于裆前;眼向前平视(图6-81)。踢左腿为左侧踢,踢右腿为右侧 踢。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立腰、开髋、侧身、猛收腹。
外摆腿:预备姿势号正踢腿相同。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脚尖勾紧,向右侧上方踢起 (图6-82),经面前向左侧上方外摆,直腿落在右脚旁;眼向前平视;左掌可在左侧上方击响,也可 不击响(图6-83)。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塌腰、松髋、展髋。外摆 幅度要大并成扇形。
里合腿:预备姿势与正踢腿相同。右脚向右前方上半步,左脚脚尖勾起向里扣并向左侧上 方踢起(图6-84),经面前向右侧上方直腿里合,落于右脚外侧;右手掌可在右侧上方可迎击右脚 掌(击响),也可不击响;眼向前平视(图6-85)。练习时,左右腿交替进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 挺胸、立腰、松髋、合髋。里合幅度要大并成扇形。
弹腿:预备姿势为两腿并立,两手叉腰。右腿屈膝提起,大腿与腰平,右脚脚面绷直(图 6-86)。提膝接近水平时,要迅速猛力挺膝,向前平踢(弹击),力达脚尖,大腿与小腿成一直线,高 与腰平,左腿伸直或微屈支撑;两眼平视(图6-87)。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胸、立腰、收髋、脚面 绷直,弹击要有寸劲。
蹬腿:预备姿势与弹腿相同,唯脚尖勾起,力点达于脚跟(图6-88)。
侧踹腿:预备姿势为两脚并立,两手叉腰。两腿左右交叉,右腿在前,稍屈膝(图6-89)。 随即右腿伸直支撑,左腿屈膝提起,左脚脚尖内扣,脚跟用力向左侧上方踹出,高与肩平,上体向 右侧倒;目视左侧方(图6-90)。练习时,左右腿可交替进行。在练习时,需要注意挺膝、开髋、猛踹,脚外侧朝上,力达脚跟。
劈腿:劈腿主要是加大髋关节的活动幅度,增进腿部的柔韧性。劈腿练习可结合压腿和 扳腿进行。劈腿的方法有竖叉、横叉两种。
后扫腿(伏地后扫):预备姿势为两脚并立,两臂垂于体侧。左脚向前上一步,左腿屈膝半 蹲,右腿挺膝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两掌从两腰侧向前平直推出,掌指朝上,小指一侧朝前;眼看两 掌尖(图6-91)。左脚尖内扣,左腿屈膝全蹲,成右仆步姿势;同时上体右转并前俯,两掌随体右 转在右腿内侧扶地,右手在前;随着两手撑地、上体向右后拧转的惯性力量,以左脚前掌为轴,右 脚贴地向后扫转一周(图6-92)。在练习时,需要注意转体、俯身、撑地、扫转要连贯协调,一气呵 成。上下肢动作不要脱节。
压腿:压腿主要是拉长腿部肌肉和韧带,加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压腿的方法有正压、侧 压和仆步压腿等。
拍脚(左右拍脚):预备姿势为两脚并立,两手抱拳于腰间。右脚向前一步;同时右拳变掌 向后、向右、向上划弧抡摆,左腿伸直向前上踢起,脚面绷平,右掌由体后向前拍击左脚面。左脚 向前落地,左拳变掌向下、向后摆,右掌变拳收至腰侧,右腿伸直向前上踢起,脚面绷平,左掌由后 向上、向前拍击右脚面。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左右掌拍脚时手掌稍横过来,拍击脚要准而响亮。
六、平衡练习
平衡是武术技法之一。泛指一腿支撑,另一腿抬离开地面的单脚独立动作。平衡练习分持 久性平衡和非持久性平衡。持久性平衡:指要求平衡动作保持2秒钟以上的静止状态•,非持久性 平衡:指平衡动作完成后须有短暂的静止状态。依平衡动作的姿势,可分为直立平衡、屈蹲平衡、 俯身平衡。
(一)直立平衡动作
前提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在体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里扣,脚面绷平内 收(图 6-93)。
侧提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或侧倾;另一腿在体侧屈膝高提过腰,髋关节外 展,小腿斜垂内收,脚面绷平或脚尖勾起(图6-94)。
前控腿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伸直高举于体前,脚高过肩,脚面绷平或脚尖勾起 (图 6-95)。
侧控腿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伸直高举于体侧,髋关节外展,脚高过肩,脚面绷平 或脚尖勾起(图6-96)。
朝天蹬: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与头平(图6-97)。
(二)屈蹲平衡动作
扣腿平衡: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外展,脚尖绷平或勾起,踝关节紧扣于支撑腿的 膝后胭窝处,挺胸塌腰(图6-98)。
盘腿平衡: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外展,小腿收提,脚面绷平或脚尖勾起,踝关节盘 放在支撑腿的大腿上,挺胸塌腰(图6-99)。
前举腿低势平衡:支撑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平举于体前脚面绷直挺胸立腰。
后插腿低势平衡:支撑腿屈膝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从支撑腿后向侧前方平举,脚尖勾 起挺胸收腹,上体微侧倾。
(三)俯身平衡动作
探海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前俯略低于水平,挺胸抬头;后举脚伸直,高于水平,脚 面绷平,异侧(或同侧)手臂向前下方探出;同侧(或异侧)手臂向后上举(图6-100)。
燕式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前俯略高于水平,挺胸展腹;后举腿伸直,高于水平,脚 面绷平双臂分别向两侧平展(图6-101)。
侧身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侧身前俯成水平;另一腿挺膝伸直平举于体侧,略高于 水平,脚面绷平或脚尖勾起。双臂分別向前下方和后上方展出(图6-102)。
仰身平衡:武术平衡动作之一。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 向体前上方举出,脚面绷平,挺胸抬头,双臂分别向两侧平展(图6-103)。
望月平衡:武术拧身平衡动作之一。亦称蝎子倒卷尾、犀牛望月。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 稳,上体前倾拧腰向支撑腿同侧方上翻,挺胸、塌腰,转头冋视;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撑腿的同侧方 上举,小腿屈收,脚面绷平,脚底朝上(图6-104)。
第三节传统武术的组合动作健身方法指导
把几个单势动作合理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动作结合,就是所谓的组合动作。它是构成段落 的基础,是武术套路的主干部分,在套路练习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组合动作的练习,可以在掌 握武术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类动作的质量,增进身体的协调能力。掌握动作与动作 之间的衔接要领,是学习套路的基础,也是提高难度较大的动作质量的有效手段。
传统武术中的组合动作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步型组合动作(五步拳),弓步与马步组合 动作,虚步、歇步与仆步组合动作,腿法组合动作,平衡组合动作以及跳跃组合动作。下面就对这 些组合动作的练习进行详细介绍。
一、步型组合动作(五步拳)
(一) 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拗弓步冲拳一弹腿冲拳马步架打歇步盖打提膝仆步穿掌一虚步挑掌。
(二) 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1.拗弓步冲拳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抱拳,右拳向前冲拳成平拳。目 视前方。
2.弹腿冲拳
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踢;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冲拳成平拳,右拳收回腰间。眼视前方。
3.马步架打
右脚落地向左转体90°。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冲拳 成平拳。头部右转,目视右前方。
4.歇步盖打
左脚向右脚后插一步,同时右拳变掌经头上向左下盖,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左掌收回 腰间抱拳。H视右手。上动不停,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左拳向前冲出成平拳,右掌变拳收 回腰间。目视左拳。
5.提膝仆步穿掌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左拳变掌,手心向下;右拳变掌,手心向上,由左手背上穿出。同 时左腿提膝,左手顺势收至右腋下。目视右手。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内侧穿 出。目视左掌。
6.虚步挑掌
左腿屈膝前弓,右脚蹬地向前上步,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向上、向后划弧成正勾手,略高于 肩;右手由后向下、向前顺右腿外侧向上挑掌,掌指向上,高与肩平。目视前方。继续练习,动作 相同,方向相反。
7.收势
两脚靠拢,并步抱拳。
二、弓步与马步组合动作
(一)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马步双劈拳拗弓步冲拳马步冲拳顺弓步推掌并步半蹲砸拳马步架冲 拳并步抱拳。
(二)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1.马步双劈拳
左脚向左侧横跨一步成马步,同时双拳在体前交叉,向上、向侧划弧成侧平举,拳眼向上。眼 看右拳。
2.拗弓步冲拳
右脚蹬地向左转髋成左弓步,同时右拳经腰间向前冲出成平拳,左拳收回腰间抱拳。眼看前方。
3.马步冲拳
上体右转90°成马步,同时右拳收抱于腰间,左拳由腰间向左冲出成平拳,拳心向下。眼看左方。
4.顺弓步推掌
右脚向前上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拳收至腰间,右拳变掌由腰间向前推出,掌指向上,小指 侧向前。眼看右方。
5.并步半蹲砸拳
重心左移,右脚蹬地,然后勾足提至左腿内侧,随即用力向下振踏,成并步半蹲;同时左拳变掌摆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掌变拳,向上、下用拳背击左掌心。眼看前下方。
6.马步架冲拳
双脚蹬地向右跳转180°,两脚开落成马步;同时右拳变掌,屈臂上架于头上方;左掌变拳经 腰间向侧用力冲出成平拳,拳心向下。眼看左方。
7.并步抱拳
左脚收回靠拢右脚成并步;同时右掌变拳与左拳同时收抱于两腰间。
三、虚步、歇步与仆步组合动作
(一) 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虚步挑掌一歇步亮掌仆步按掌-弓步撩拳并步抱拳。
(二) 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1.虚步挑掌
上体左转,右脚后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前下插掌,虎口向上;左拳变掌摆于右腋 下。眼看右掌。重心右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脚提收,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右臂向上、向后成 勾手,勾顶与耳高;左掌向下、向上挑掌,小指一侧向前,高与肩平。眼看左掌。
2.歇步亮掌
右脚向左脚后插步,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右勾手变掌掌心向上,随即右臂向左、向下、向右 划弧至右侧上方亮掌;左掌由前向下、向上从右臂内穿出并向左、向后划弧成反勾手。眼看左方。
3.仆步按掌
左脚向左伸成左仆步;右腿屈膝全蹲;同时右掌变拳收抱于腰间,左勾手由后经侧向前、向右 摆于右肩前成立掌。眼看左方。
4.弓步撩拳
重心左移,右腿蹬地成左弓步。同时左掌顺左腿平搂;右拳背向前撩出停于左膝前上方;左 掌拍击右拳背。眼看右拳。
5.并步抱拳
右脚收回靠拢左脚成并步站立。同时右拳变掌,两臂上举经头上方并向左右两侧分开屈肘 收抱于腰侧。眼看前方。
四、腿法组合动作
(一)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抡臂砸拳单拍脚-侧踹腿弹腿推掌并步抱拳。
(二)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1.抡臂砸拳
上体右转,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向下、向前撩出,掌心向斜上。眼 看右下方。随即上体右转,左腿支撑,右腿屈膝前提;同时左手向上、向右抡臂至身体左侧平举, 掌心朝前;右掌变拳向右、向上抡于头上方,拳面向上。眼看前方。右脚勾足向左脚内侧振踏地 面成并步半蹲。同时左掌向前摆于腹前,掌心向上;右拳向下砸左掌心。眼看前下方。
2.单拍脚
起立,右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上、向后摆于体后平举;左掌向前伸于体前,两掌虎 口向上。眼看左手。左脚向前上一步,同时右掌向下、向前、向上使掌背在脸前方击左掌心。眼 看前方。左腿支撑,右脚脚尖绷起向前上方踢起。同时右掌迎击右脚面;左掌变勾手,摆于身体 左侧成平举。眼看前方。
3.侧踹腿
右脚下落,脚尖外撇,身体右转成交叉步。同时两掌内收于胸前交叉,右掌在外,左掌在内, 眼看左前方。右腿支撑,左腿屈膝勾足提起,随即向左侧上方踹出。同时两掌向左右两侧横撑, 眼看左脚。
4.弹腿推掌
左脚落于右侧成盖步,两掌不变,随即左腿支撑,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平踢出,脚绷直,与腰 平。同时左掌向前推出成立掌,掌心向前;右掌变拳收抱于腰间,眼看前方。
5.并步抱拳
右脚下落,脚尖内扣;左脚向右脚内侧靠拢成并立步。同时左手握拳收四腰间。眼看前方。
五、平衡组合动作
(一)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扣腿平衡抡臂砸拳燕式平衡提膝平衡-并步抱拳。
(二)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1.扣腿平衡
身体右转,左脚向侧跨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拳变掌向前弧形撩出,掌心向上。眼看左 掌。左腿屈膝回收,使左脚背贴于右腿胴窝处。同时右拳由腰间向右侧冲出成立拳,高与肩平, 拳眼向上;左掌上架于头上方,掌心向上。眼看右方。
2.抡臂砸拳
身体微右转,左脚向左侧横跨一大步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向下、向前伸摆于体前下方,掌心 向内;右拳变掌向内屈肘收于左腋下,掌心向外。眼看左掌。身体左转90°,左腿支撑,右腿屈膝 上提。同时左掌向上、向左、向下抡摆于左侧平举,掌心向前;右掌变拳向右、向上抡摆于头上方, 拳心向左。眼看前方。右腿勾脚向左脚内侧振踏,成并步半蹲。同时左掌摆于腹前,掌心向上, 右拳向下用拳背砸击左掌,眼看前下方。
3.燕式平衡
左腿伸直支撑,右腿向后蹬伸,成燕式平衡。同时上体前俯,挺胸抬头。右拳变掌,两臂向两 侧分开平举。眼看前方。
4.提膝平衡
右脚后落,支撑站立,左腿屈膝提起。同时右掌向下、向左、向上、向右弧形抡劈至右侧成立 掌,左掌向左、向上架于头上方。眼看右前方。
5.并步抱拳
左脚向左侧落步,右脚向左脚内侧靠拢成并立步。同时左掌变拳两手收抱于腰间。眼看前方。
六、跳跃组合动作
(一)组合动作一
1.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高虚步上冲拳一击步挑掌腾空飞脚一仆步亮掌。
2.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3.高虚步上冲拳
右脚向右侧跨一步,同时左拳变掌由下向左前上方举起,掌心向右。右拳在左掌上举的同时 由下向身后摆动,上体微右转。目随左掌。左掌向右、向下经面前屈肘收于右胸前,拇指一侧贴 胸,掌指朝上。同时右臂微内旋,屈肘贴身向上冲拳,拳心朝左前方。在右拳上冲的同时,重心右 移,左脚收于身前,脚尖虚点地面成高虚步。头部左转,目随左掌,转视左前方。
4.击步挑掌
左脚向左上步,同时右拳变掌由上向下沿左肩前直臂向前、向下切掌,掌指朝前,掌心向左; 左掌在右掌下切的同时插于右腋下,上体侧对前方。目视前方。左脚蹬地跳起,在空中以右脚碰 击左脚。同时两臂于体前交叉,前后分摆。右臂向下摆至体后,掌心朝右;左臂于右臂内侧贴身 向下、向前挑掌,掌指朝前,掌心朝右,左肩前顺。随即右脚落地,左脚随之前摆在体前落步。目 随左掌,平视前方。
5.腾空飞脚
右脚随即上步,并蹬地跳起,同时左腿向前、向上摆起。两臂在上挑的同时,由下向前、向上 摆动,到头顶上方时,用右手背迎击左手掌。在空中,右脚向前、向上弹踢,脚面绷平,并以右手掌 迎击右脚面。同时左掌分摆到左侧方(变勾手,勾尖向下)。左腿在击响的一刹那,屈膝收控于胸 前(右腿侧),上体前倾。目视前方。左脚落地,右脚下落至身前微提控制。
6.仆步亮掌
右脚在身前落步,随之右臂外旋并向右前方举起,左掌收于左腰间。右肩前顺。B视右手。 右掌继续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屈肘抖腕,在头部右上方亮掌;同时左掌从右臂内穿出,经右胸前 向前、向左、向后划弧,摆至左腰后侧变勾手。右腿在亮掌的同时,屈膝下蹲,左腿伸直平仆成左 仆步。上体左转,目随右手,转视左前方。
(二)组合动作二
1.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高虚步亮掌旋风脚-提膝亮掌。
2.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高虚步亮掌。
3.旋风脚
左脚向左上步,同时左手向前微摆,右臂伸直向后平摆。右脚随即上步,脚尖内扣。左臂屈 肘收至右胸前,同时右臂向上、向前抡摆。上体向左旋转并前俯。重心右移,右腿屈膝蹬地跳起, 左腿提起向左后上方抡摆。在空中,身体旋转一周,右腿做里合腿,左手在面前迎击右脚掌。
4.提膝亮掌
左脚落地,右脚相继于身前落地。随即右臂前伸,前臂外旋,左掌同时向左、向后分摆至体 后。上体左转,右肩前顺,目随右掌。右掌继续向上、向左、向下、向右划弧,屈肘、抖腕于头部右 上方亮掌,同时左掌由后向前、向上从右臂内穿出并向左、向后划弧至体后变反勾手,高与肩平。 左腿在右手抖腕亮掌的同时屈膝上提,脚面绷平,脚尖下垂内扣,右腿伸膝直立。上体左转,目视 左前方。
(三)组合动作三
1.动作顺序
组合动作:高虚步挑掌一弧形步亮掌腾空摆莲-弓步架栽拳。
2.动作练习
预备姿势:高虚步挑掌。
3.弧形步亮掌
左脚向前上半步,随之右手向下摆动。右脚相继向前进一大步。右掌在进右步的同时,向 下、向左弧形回收至腰间;左臂由后经上摆至头前上方,目随右掌转视。右脚蹬地单足跳起,左腿 随之屈膝提起收扣于身前,身体腾空。右掌在跳起的同时,经左臂内侧向上弧形上架于右上方; 左臂顺势摆向身后,两眼随右掌转视左侧。头部左转,右肩前顺。
4.腾空摆莲
右脚落地,左脚随之在身前落步,右脚再上一步,脚尖外展。右臂同时下落,左臂前摆。右脚 蹬地跳起,同时左腿向右上方里合踢摆,两手于头上击响,上体向右转动,身体腾空。右腿外摆, 两手先左后右击拍右脚面,左腿屈膝或直腿收控于身体左侧,上体微右前倾,两眼随视两手。左 脚落地,右脚随体转向右前方落地。
5.弓步架栽拳
右脚向右半步,屈膝半蹲,左腿蹬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变拳,向下、向右、向上架于头部右 上方;左掌变拳,由左向上、向右下栽拳,左前臂内旋,拳面附着在右膝上,上体左转,目随右拳,转 视前左方。
浏览3,44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