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虽历史悠久,但整体没有太多的内容,只是在较早前 流传的传统的咏春拳内容上,有较全面的基本功,并有小念头、 标指、寻桥;器械上有二字刀和六点半棍,鑛手是咏春拳的上乘 功夫,在整体内容上适合男女、老少练习,在具体技术上攻防俱备,功效显著。

如果从咏春拳的最早形成和传播的时间及其整体内容上来找 出其有多少东西,是较困难的,甚至今天的咏春前辈也难说得清 了。因此,从目前咏春拳的传人们所掌握的咏春拳徒手拳术、器 械的分类来分析,将咏春拳与其它的大拳种相比较起来,咏春拳 的内容显得是相对的单一和内容不算丰富。如,与少林拳、形意 拳等比起来,咏春拳的内容应该说是不算全面的。

今天,如从各咏春拳传人们的内容来看,咏春拳的内容其本 上是一拳、一粧、一棍、一刀,再加上鑛手对练内容,如从分类 上来看,即拳术与器械两类。

一拳

一拳,是指一套拳,即一百零八式拳套,或以一套拳为基础 分解成三部分的三套拳。从武术的角度来看,这些动作已足够 了,一套拳的一百零八式动作,可以变化出千万种形态。诸如, 鹤山古劳咏春拳师冯振朝先生说,梁赞先生传授给家乡子侄的咏 春十二套拳(每套仅有三个动作),并教授给家乡子侄要随机应 变,而这种变化的结果是千万个动作。

一拳也可以说咏春拳拳术的基本拳套主体,即为形式,它分 为的三套拳是指:小念头、寻桥、标指。

一套拳,是指:一百零八式为主,即其拳术内容包含了三套 拳中的小念头、寻桥、标指的实质内容和形式。

另外,还有十二套短套练功方式,即双人对练的黐手和桩上 练法(木人粧)

如果以咏春拳的这一拳,即一百零八式或三套拳或十二个套 路,将其与传统武术中较大的拳术体系比较,咏春拳就显得较为 单一了,并显得不够全面。这是因为咏春拳是从其它各大拳术系 中衍化而成的,衍化往往是以一较原始或较庞大的文化内容中抽 出部分内容强化发展而成的,咏春拳就是这样的一种拳术。

一粧

一桩,是指咏春拳的木人桩法。咏春拳的木人桩法起于何 时,是由严咏春和梁博俦所传的吗?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在福 建永春白鹤拳的传人中现在还有流传练木人桩法的习惯,只是日 渐式微了。同样,在广东的蔡李佛拳中也一直流传着木人桩的练 法,并有蔡李佛拳的现代传人将其木人桩法改良而沿用至今。

实际上,咏春拳的传人在过去并非都掌握木人桩的练法。一 些老拳师讲述即使佛山地区,不少咏春拳传人过去不懂木人桩练 法。只是近年随着拳界的交流频繁,有些传人才学习木人桩法。

一棍

一棍,多是指咏春拳的六点半棍法。在咏春拳的器械流传 中,据说陈汝棉的后人陈家廉掌握有先行棍(即行者棍法)、大 刀等用法,并在“文革”期间将行者棍法和大刀术传至广州, 在陈家廉的家乡也有传人掌握。当问及这些传人的棍法和刀法的 传承时,多是说由陈华顺传下来的,这就与其它咏春拳只练六点 半棍,不练大刀明显不一样了。另外,还有广州鸦湖的易金传人 也有掌握其它器械的。从这些现象来看,咏春拳早期的传人有可 能曾学习过南少林系的较多样的拳术和器械用法,或是早期的传 拳者们没有将过多的内容流传下来,导致失传了。

一刀

一刀,即咏春拳的双刀法。咏春拳双刀法之名称有几种,例 如二字拊阳刀、二字刀、八斩刀等。咏春拳的这种双刀法的刀形 或用法可从福建南少林拳系传人中找到出处,此器械的流传也进 一步证实咏春拳的创始人严咏春为南少拳术传人的说法。

总之,咏春拳的内容并不多,多是以注重实战为主的拳套和 器械内容形式。

浏览1,9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