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考虑到其发展的 持续性。通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将当代的发展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并在制订当代发展战略 时,必须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是要通过今天的发展来为明天的发展创造 条件,从长远利益出发,实现人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坚决抵制因为 眼前的利益,而去损害长远利益的发展形式。

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会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和制约。并且在世界各种思想观念相互渗透的现状下,传统武术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因 此,加强我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一、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概念是由时任联合闰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在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她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人类目前的需 要和追求,又不对未来的需要和追求造成危害的发展。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中,其核心思想 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以保护自然资源总量和总体上的生态完整为前提,来实现 社会的持续不断发展。

(二)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我们关注的传统武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今天的发展,更要 着眼于传统武术的未来发展。要将我国的传统武术引入到持续、稳定、健康、良性循环的发展轨 道上去,最终实现满足人们对传统武术的长久需求。袁伟民在《认真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努 力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中明确地提出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传统武术作为 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一种文化,用新的发展观审视其未来发展的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理 论和现实意义。

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为传统武术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 件,使传统武术长期、持续发展。

二、制约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情况相同,传统武术在其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受到了 许多因素的制约,面临很多的困难。概括起来,我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到了以下几方

①冯艳琼.传统武术与武术文化研究.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面因素的制约。

(一) 逐日恶化的传统武术发展环境

竞技武术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武术受到忽视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竞技武术逐渐从传统武术中分解出来,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竞 技武术是以套路和散打为两大活动内容,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主体,依照竞赛规则,以争夺 优异成绩为根本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竞技武术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得我国传统武术 的发展完全偏向于竞技武术,不管是相关发展政策上,还是投入资金都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了 良好的发展条件,我国的竞技武术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许多省市及大部分体育院校都建立 了专业的竞技武术运动队,而且竞技武术还被全运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列人到了正式比赛项 目中。

而相比之下,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基本是处于一个自由发展的状态,所面临的困难异常艰 巨。尤其近年来,武术申奥进程加速,对各种传统武术的发展更加淡漠了,使传统武术的发展受 到了严峻的挑战。

缺少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激励机制

通常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没有合理的比赛机制,参与者就很难受到激励,其体育活动也会失 去生机和活力。而我国的大多传统武术发展至今都还没有大型的正式比赛,没有完备统一的竞 赛规则,即使有些比赛也是竞技武术比赛的附属品,或者直接就是被“竞技”串了味的传统武术。

竞赛机制的匮乏制约了学习和练习传统武术良好氛围的形成,使传统武术发展后劲不足,严 重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

在我国传统武术的发展过程中,现代体育项目对其形成了较大冲击。由于大多数都转向现 代流行的体育项目,使得传统武术的参与者人数持续下降。随着各种国外新潮体育思想和项目 传入我国,从事西方现代体育项U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忽视。 加上其参与人数的不断降低,严重制约了我国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 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和回报

必要的经济基础是任何一项体育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传统武术的发展也不例外。而我国 的传统武术由于无法成为全运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比赛项目,而造成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其发 展的忽视,缺少必要的经济投入和支持,直接导致我国传统武术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其发展表 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同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人,人们的经济意识不断 加强,但传统武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得到经济回报的,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民间传统 武术的爱好者也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开始逐步放弃传统武术,而转投到了追逐经济利益的大潮 中。这些经济因素的制约,让我国的传统武术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和阻碍,甚至许多传统武术都 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而传统武术在产业化发展上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其自身的优势,无法争取到 企业的赞助,使得传统武术的开展得不到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来源,因此,我国的传统武术由于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经济支持,而长期处于较为低迷的发展状态。

(三) 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方式的局限性

由于受到古代传统思想的限制,我国许多传统武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常是以师徒、血缘 等关系来进行的,这就必然会对许多传统武术的普及造成严重的影响。

传统武术受到封建保守意识的影响,出现“近亲繁殖”的发展方式。中国长期以来稳定的 农耕生活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所维系的家族制度限定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虽然通过传统 的传承与发展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各门各派在技术上的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技术风格 与传统,但是长期处于这样的发展方式会导致传统武术的逐渐消亡。

在我国早期,传统武术讲求言传身教,有的还有传男不传女的思想,使得有些传统武术在 传授过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传人或者家族无男丁时,就会发生失传的现象。而在近些年,随着 经济、政治、文化观念、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真正愿意“十年磨一剑”,勤学苦练的人越来越少,使 得某些拳种后继无人,这就加速了这些传统武术的消亡。

(四) 传统武术训练手段的原始性

我国传统武术在很早就形成了身传口授的传统训练模式,并且很少能有所突破。当然这一 训练模式同样是通过历代武术行家经验的积累而来的,其中绝对含有科学的理念,在传统武术训 练中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现在训练理论的发展,这一模式下的训练方法大部分过于原 始、缺少科学的指导,训练的效率也无法得到很好的提高。

在我国传统武术中经常会提及“拳打千遍,身法自现”“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等务实 精神,虽然它们具有可取之处,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单一训练方法与现代先进科学训练方式相 比而言,就显得较为原始。与现代训练学中的科学选材、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智能训 练、心理训练等系统、完整、科学的训练理论和方法相比,更加显得粗糙、陈旧。

训练手段原始严重地制约了传统武术自身优势的发挥,并进而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五) 传统武术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

作为一个相对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我国传统武术在面对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人们的认识、思想、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等的现状时,显然有些无所适从。由 于无法及时地进行自我的更新,传统武术的发展相比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还是处于较为严重的滞 后状态。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传统武术的外在表现。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许多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内容都很难被 接受。虽然,传统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财富,非常需要我 们去继承、学习和发扬。但是,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使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了一 些变化,而传统武术的多元化价值功能却刚好成为了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双刃剑,它在带给人们 多方面利益的同时也在制约着传统武术的发展。

人们参与传统武术的积极性会受到其原始习练特点的影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的价值判断向着实用、易学、有趣、简洁、高效的方向发展,特别在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传统武术要经过长期艰苦的锤炼才能有所成就。要健身不如健美操有效果,要娱乐不如学跳 舞有趣的观点,将传统武术带入了尴尬的境地。

浏览58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