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学术,为了便于己忆和使用方便, 每每编成歌诀,如算数中的九九歌诀、中医学中的 汤头歌诀等。武术中内家拳和外家拳都各有一套 锻炼歌诀。过去由于流派之分、门户之见是不轻易 传人的。现在为了使八卦掌蓬勃发展,增进人民的 健康,特将老前辈各位先生所传口诀辑录如下:
一、八卦掌的十六字诀
第一种说法: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 沾连粘随。
第二种说法:穿搬截拦,拧翻走转,推托带领,
缠刁扣钻。
以上十六字即十六种劲的分别。
二'手'眼'身'法'步的口诀
各种拳术都讲究手、眼、身、法、步,八卦掌对
此尤为重视。前辈曾经写成口诀,以教后学,现在 辑录出来供学者参考。
起势口诀
竖形立势掌如拳,当按阴阳次第间。
审势分明知躲闪,防身斜侧识端偏。
进功推托步偷半,插打劈穿学贵全。
欲免临场心手乱,闲居发愤读斯篇。
手的口诀
撑拳托掌若风烟,劈穿抓拿势贵偏。
挺去牵来脚管硬,勾搬裹挽削劈连。
三盘内外须纯练,前后高低混打全。
一曰无间三岁满,保能发手倒山巅。
眼的口诀
两眼圆睁若朗星,头端审势更分明。
瞻前顾后疾如电,展动周旋似转轮n 觑定敌人身手脚,乘虚攻击莫留情。
临场对敌人难进,全在双眸一团神。
身的口诀
头端面正手平分,直竖身昂腿护阴。
斜立足分丁八字,势如跨马弯弓形。 脚腿不浮身便稳,落脚须平移动灵。 足动脚跟同进退,肩投腰趁臀齐行。 翻身腹缩随舒卷,偏闪腾挪势势承。 练习如常寡敌众,横冲直撞莫停留。
法的口诀
个中奥妙在深玄,掌在师传学在专。 掌法千般学不尽,机关百种卒难言。 水到渠成三载力,钢须而炼始削坚。 总之熟便能生巧,处处相承节节连。
步的口诀
两膝弯步力自然,屈前直后练成坚。
之从顺闪腾挪步,玄经斜击反回圈。
翻覆旋风肩平硬,膝雄跟端带勾臁。
注:“之”和“玄”都是步法的名称,因其形状像之玄二
三、八卦掌转掌歌
八卦转掌论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 七星八步九宫定,两仪三才见柔刚。
混元一气培根本, 落步三盘掰扣步, 前掌虚实牛舌样, 进步有门退有法, 屈直横竖斜正面, 内讲五行分四梢, 内讲气道分三节, 步法走转分八字, 柔身转换不定势, 腰法要合行四梢, 手法要合情变化, 膀法要合阴阳变, 胯法要合挨身使, 步法要合进退快, 头打去意随腰使, 脚弄中门奇地位, 掌打起落头手挡, 背紧胸空缩谷道, 身法全凭盖世气, 推托带领随身劲, 八势八母总由转, 文知八卦明道理,
四正四隅按八方。 发行四梢弯转强。 后手埋伏肘下藏。 变化反正掌阴阳。 翻转盘旋腰主张。 外有五行眼法强。 外有手法分阴阳。 身法意气仔细详。 高低远近无限量。 眼法要合定八方。 用法要合左右防。 身法要合扭转强。 膝法要合进身旁。 闪展腾挪腰偏强。 起落总须站中央。 掌行直穿上下忙。 財打去意点胸膛。 肩打胯打并阴阳。 两手只在胸前藏。 搬扣劈进上下忙。 以掌为母悟刀枪。 武晓易理亦生光。
先师掌法传至今, 莫说前人多保守, 说明道理揆用意, 八卦先从转掌起, 头顶肩垂行气下, 臂间要分三节用, 步走圆圈分八字, 元气须在肛门提, 二人对手腕中求, 上下前后左右使, 腿法出腿不见腿, 前后左右二十六, 进退勾卦明暗腿, 蹬踹蹁踩屈搓绊, 武术虽精教凭法, 学习武艺功夫到, 艺如出众人尊敬,
四、八卦掌转圈歌
八卦连环分五行, 六合归一真根本, 乾出巽入离与坎,
世人鲜有得其真。 只怨己身功未深。 树茂枝圆根必深。 精研其法乃得真。 真到丹田出入匀。 身法要停四梢均。 跟随身手一团神。 猿臂熊膀龙虎身。 动手制胜步法分。 肩肘膝胯里外轮。 八卦起首腿为根。 横腿顺提又切真。 连环阴阳并转身。 习三熟纯使无心。 徒弗心机枉劳神。 得了艺业不压身。 学间高强自超群。
相生相克变无穷。 阴阳二字二分明。 艮往坤来震兑同。
八门反正直斜走,横冲直撞任纵横。 掌法九宫步下取,左右转身变化精。 出手顺逆随身起,落步开合四梢行。 脚踢对面不见腿,掌打敌人莫知情。 翻转身形势无定,四门八腿使无穷。 远功长拳近短打,五行步法显奇能。 三十六招走为上,不招不架却使空。 打法须从身上起,手足齐到方为功。 身似强弓手比箭,消息只在后足蹬。 走时无形落无影,去意好似卷地风。 手起万般凭空起,脚落不要枉落空。 侧闪两边防左右,高低相随功妙生。 往来横顺依身变,脚打七分手三成。 硬打硬进快招胜,柔者软化占上风。 拳出三节为能手,现见形影万莫停。 转身活动势不定,左右横顺任意行。 退如狸猫进如虎,脚打踩意不落空。 上步对面人不见,掌拳打去不见形。 手脚起落人莫觉,犹如做梦在心中。 二人比手无虚招,前进后退一寸争。 掌打须知出入步,去意如水进如风。 窜纵跳跃无非步,闪展腾挪手法清。
寸垫过快剪步转,七步打法要分明。 踏偏身探病在腿,前俯后仰也是空。 手脚齐到莫现形,没见形影不为能。 蛰龙夫起雷先动,风吹大树百枝倾。 内要提防外要稳,虚实见景便生情。 一手分为八手用,紧连不断是真功。 千招不如一招妙,万招不如不落空。 两手变成多手用,招至使肘方显能。 有人解开无极法,保证到处得成功。
五、八卦掌用法歌
掌分八势转为根,左旋右转要缩身。 二人相战腕中求,动手取胜步法分。 八卦奥妙要学真,走穿拧翻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旋转变化到彼身。 八卦八形阴阳生,六十四掌藏真情。 练至筋骨通灵处,周身贯气纵横行。 先天之气要练习,刚柔相并细推寻。 八卦掌法留意记,不怕猛汉力千斤。 外重手眼身法步,内修心神意气根。 升降开合练内功,丹田有宝妙无穷。 哼哈意合吞吐妙,霹雳一声使人惊。
乾坤艮巽分四隅, 练功须明三步妙, 八卦掌法贵三盘, 三盘功夫全在腿, 上下三丹水火济, 练艺精心求其妙,坎离震兑八卦成。 上下二气不离中。 三盘三节各分三。 趟泥步法意存丹。 掌中力从涌泉行。 证悟斯道得长生。
软中求硬好,缩小绵软巧,要讲九节劲,言明 得知晓。掌拳肘和腕,肩腰胯膝脚,手眼身法步,此 是武艺招。周身要整劲,慢慢往里找。左右变化广, 动肘赛猴猫,旋转稳健步,站住泰山牢,蝇虫不能 落,轻时如鹅毛。学会八卦掌,比人招法高。
六、八卦掌歌
八卦掌,走为先。收即放,走即还,变中虚实步 中参。走如风,站如钉,摆扣穿翻步法精。腰如轴, 气如旗,眼观路,手足先。行如龙,坐如虎,动如江 河,静如山。阴阳手,上下翻,沉肩坠肘气归丹。要 六合,勿散乱,气遍周身得自然。扣摆步,要仔细, 转换进退在腰间。手打三,脚打七,手脚齐进莫迟 疑。胯打走,肩打撞,周身挤靠暗打膝。高不挡,低 不拦。迎风接近最为先。数语妙诀拳中要,不用纯功也枉然。
八卦掌的八拳之法
一头:头打之法进中央,靠山探穴两肋旁。
乳上乳下如风市,此头乃是掌中王。 二肩:肩打一阴反一阳,上臂引手先去商。
手换肩下要靠准,头来肩打命必亡。 三手:抓打擒拿把手伸,脚手齐到方为真。
拳似炮形龙折身,手似劈山向前抡。 四肘:肘打三节不见形,直横斜打用皆准。
虎豹头法意在肘,穿林交叉顶后心。 五胯:跨打中节肩相连,阴阳相合力摧山。
外胯去时里胯走,回身如鹰变势还。 六膝:膝打几处人不明,若用膝顶命必倾。
斜打胯兮加肋力,形似猛虎出了笼。 七足:脚打去意刮地风,消息全凭后脚蹬。
踩住敌人脚下落,功夫不到全是空。 八腿:腿法原有七二变,扣摆之中把敌算。 下扫上击各含意,点心点意手法先。
八卦掌的转掌三十六歌诀和手法四十八法 诀,是董海川先生口授传下来的经典。这些歌诀每 一句都含有深刻的意义,对于怎样锻炼八卦掌提 出了明确的规定,如对于身法之练习。步法的动 转、手法的使用、怎样练劲力、怎样运气呼吸,以及 对敌作战应注意些什么,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些 法则是锻炼身体,或者练习技击,都不能忽视的, 研究武术者则更不能不知道。因此,锻炼者必须把 这些歌诀加以熟读,并要求能背诵出来。便自然能 从中深悟出用八卦掌的直正妙用来。以前由于门 户之见,八卦门中把这些歌诀视同供壁,不肯轻易 传人。这些歌诀原文都是术语和俚语所组成,学者 一时很难理解、应用。为此,我根据练拳六十余年
的经验和对梁振蒲老师的教导的领会,试释如下, 错误在所难免,希读者指正,以便共同提高。
三十六歌诀及注释
歌一:
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搿膝抓地牢。
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冲虎口瞧。
注释:
空胸:即涵胸。将胸内涵。
拔顶:即虚领顶劲,也叫顶头悬。下塌腰:即腰 往下松沉。扭步:即两腿往里扣,亦即是走圈时外 脚的脚尖微扣向着圈内。搿膝:即两膝相靠似挨非 挨之意。抓地牢:是指两足趾在行走时两足落地足 趾即须向下抓地,即所谓五指抓地,这样可站地稳 固。沉肩:必两肩向下松沉。坠肘:即肘尖向下有下 垂之意。虎口瞧:虎口是在大拇指、食指中间,两眼 向前观看必须从虎口缝中再向前看。
这第一首歌诀是锻炼八卦掌的纲要,是走圈 的基本要求和要领。开始便要求锻炼者,在姿势上 要虚领顶劲、涵胸拔背、松腰松胯、将自身的体重
下降到两腿上,从而使下盘稳固。还要求精神集 中,有所专注。要在这种规定的合乎自然的条件下 进行锻炼。
拔顶:也叫顶劲或叫悬顶。它是使头能正直的 方法。头正直了,就能提起精神,才能显得出神采 奕奕,才能使两目光芒四射。由于头部正直,从而 使身躯也能正直。所以内家拳家特别注意头正身 直,只有保持这种姿势,动转才能灵活
空胸紧背:也叫含胸拔背。这也是内家拳必须 做到的姿势。因内家拳术与道家导引的吐纳术相 结合的,必须空心紧背。胸不空背便不紧,气不能 归于丹田,势必气壅胸际,必导致胸满气急,这不 合生理的自然法则,因为气急易乏力。气能纳人丹 田则可深长而持久,所以气人丹田既是制胜之道, 又是健身长寿之法。
八卦掌有句成语叫:“严守四坠”,这四坠是肩 坠腰、腰坠跨、胯坠膝、膝坠脚。也就是沉肩塌腰搿 膝抓地牢。因为达到四坠要求,既能呼吸深长纳人 丹田,从而产生“内劲”,又能使身体重心下降,达 到稳固的目的,并且动转灵活。由于下盘生根,对 敌发劲时,整劲便从脚心向上翻,通过腰肢而从手 中发出,这就是四坠的妙用。其次是坠肘,它是劲
力通顺的必要措施。肘若不坠,则劲至肘部而止, 不能通达到手指,所以肘必须下坠。同时坠肘对胸 胁起着保护作用。八卦掌卦中谓之“肘掩心”。关于 合膝,它起着保护裆部的作用。所以这四坠是巩固 下盘的必要措施。在运动中再由腰主宰一切,这样 一切动作自然就灵活而运用自如,从而使内外一 致,整个身躯就自然拧成一股劲了。
八卦掌第一个特点是走圆圈,其姿势要求除 上述各点外,还要注意在走转时两脚要平起平落, 所谓平起,即后脚提起不能像亮掌(即亮脚底心), 其方法是:如欲移动后边的右脚,则体重先移到左 脚上,将右胯轻轻托起,右脚大趾领劲,这样能使 右脚平抬起来。所谓平落,是指前脚落地时不能向 前亮脚掌底,必须把脚面绷平再落地。落地后立即 五趾抓地,这样走好像蹚泥水一样,故叫“步若蹚 泥”。如果不能两脚平起平落,便一定会揭底和亮 掌。这是违反八卦掌的规则的。因八卦掌对腿法步 法要求特别严格,为了要求步法稳而快速,所以要 使脚平起平落。由于身体下蹲、两膝相靠,走时两 腿脚成为剪子形状,所以称为“剪子股”。走圈时不 论左旋右转,靠圈中心的内脚要向前直迈,靠圈外 的脚向前迈出时脚尖要向中心微扣,这样便成为
八字形,走起来便成为圆圈。腰要尽量向圈中心扭 转。腰胯尽量往下坐,头往上顶,用劲是在后一条 腿上。两眼从前手虎口处向外展视。前手与后脚跟 丨上下相照,后手微屈横放胸前,手指对前手肘部, 前手指尖高与眉齐,两手虎口若悬河都要撑圆。初 练时迈步要小,扣摆部要分清。行走时,脚掌和脚 跟不要用拧劲,也就是不要随便用脚掌或脚跟为 轴而转动。必须整脚离地后再扣或摆,这就是八卦 掌的“步随腰劲,腰随步转”的原则。
特别要注意的是精神始终要贯注集中,不能 松懈。并且要谨守以上的规矩,使手、眼、身法、步 能密切配合,达到统一完整性,再配合均匀的呼 吸,四肢百骸自然就悠然舒适了。
歌二:
后肘先叠肘掩心,手再翻塌向前跟。
跟到前肘合抱力,前后两手一团神。
叠肘:即后手臂弯曲折叠向里,肘弯曲紧对胸口。翻塌:手心原来向上,两手同时往圈中心扣压 下塌。合抱力和一团神:两臂在沉肩垂肘下同时一 紧,如捆抱一物状,要求抱成为一个整劲,其他周
身上下都可称做一团神。
这首歌诀是对两臂两手提出要求。八卦掌在 锻炼时,两臂先伸直,两手心向上,并分为一前一 后,后手先要叠肘,叠肘能起到保护自身胸胁部的 作用。所以说“肘掩心”。后手跟随前手停放在前手 肘关节之下或稍离寸许。由于两手手指向上顶,手 腕向下塌,必然使两臂紧抱如抱物状。由于两手分 为一前一后,在旋转走圈时或对敌作战时,在步法 的变化下,使两手也能同时变化,即前手可变作后 手,后手可变作前手,两手可相互照顾穿掩自由。 也就是穿即掩,掩即穿,前手即后手,后手即前手, 此即阴阳变换之理。所以称两手一团神,也就是两 手表里如一,起着一股劲的作用,即所谓“手随步合
歌三:
步弯脚直向前伸,形如推磨一般真。
屈膝随胯腰扭足,眼到三面不摇身。
注释:
这首歌诀对腰胯以下提出了要求。在锻炼走 圈时,必须是里脚直迈,外脚向里微扣,这样向前 走去,自然便成了圆圈子。由于运动始终向着圆圈
中心兜圈子,好像推磨人对着磨子转一样。练八卦 掌如以树为中心绕看树走转,但在走转时,必须屈 膝,将腰以上的重心下沉到胯,再沉到膝,到脚,从 而到达稳固的目的。下沉的同时,还要将腰扭向中 心,也要尽力扭转至极处为妙。这样便形成四正方 步四斜角手的姿势。由于屈膝坐胯,使两脚必须分 清前后虚实。前脚伸时形如涉水。因为重心愈往下 就愈稳固,练八卦掌时就要求使自己的重心尽量 下降到极点,所以必须合膝坐跨,从而使上身灵 活、下身稳固。因此,两眼才能顾盼多方,而不会使 身体动摇。
歌四:
一势单边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
左换右兮右换左,抽身倒步自合兮。
注释:
锻炼八卦掌不能只会一边的势子,必须左右 两面都会练,所以走圈必须左旋右转,右旋左转, 随势变换也必须两面互换。在对敌时你只会左的 招数,而对方偏用右的,那你就会手足失措而失败 了。所以必须两面都精熟。在熟练的基础上,不论 是抽身倒步,势大势小,都可随机应变,自然合机
合拍。总的意思是要求两面同时锻炼。
歌五:
步既转兮手亦随,后掌穿出前掌回。
来去去来无二致,要如弓箭离弦飞。
注释:
这首歌诀说明手脚配合的重要意义。武术界 有句谚语说:“手到脚不到,自己寻烦恼。眼到手脚 到,方算得玄妙。”手脚不能密切配合,这是技击上 的大缺点。因为脚先到而手后到,击人无力,又因 手慢而易被人所乘;如手先到脚后到,虽然能击人 之身,但其力也不大,因力无根,并且自己容易失 势,力被人所借,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为了达到 手脚的密切配合,还有句谚语:“手脚齐到方为 真”。八卦掌叫做:“手随步合”。“来去去来无二致” 的意思是指两手来去如撕丝棉之意,去是击人,回 是捋人(或者去是推,回是带)。并且来去之势要如 弓箭离弦飞去那样急速而有力。但在发劲时还必 须注意两点:一是手的来去要靠腰的转动来完成; 二是出的力只能发八九成,要留有余力。这样来回 既便利,必要时还可作第二发之用。
歌六:
穿时指掌贴肘行,后肩改作前肩成。 莫要距离莫犹豫,脚入裆兮是准绳。
注释:
准绳:是用以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此处用来 作为标准。这首歌诀是前歌的继续。前歌讲上下要 相随,两手互疾要劲足而迅速。这首歌是说应该怎 样穿掌和脚如何配合才有利于自己。因此,在穿掌 时指尖要直指对方穿去,即直戳去。后手穿时必须 紧贴前臂肘部向前穿,前手回肘必须沉后臂抽回 至后手肘部停止。两肩由于两手前后互穿而变换 前后。在穿掌时步法也必须配合,也就是左掌穿时 左脚在前,右掌穿出时右脚在前,并且必须向对方 裆部直插进去,这样穿掌才能发挥强大的威力,可 使挡者立刻倒下。穿掌是八卦掌中厉害手法之一, 所以有“好汉怕三穿”之说,因此必须牢记:“肘不 离手,手不离肘”两句话。所谓距离就是不离开之 意。
歌七:
胸欲空兮气欲沉,背紧肩垂臂前伸。
气到丹田缩谷道,直拔颠顶贯精神。
注释:
八卦掌是内家拳术,所以必须与道家的导引 叶纳术(即气功)相配合。要使气能沉到丹田穴(小 腹部),则必须空胸(涵胸),空气自然沉人丹田。要 空胸则必须紧背如箕底,肩垂也是胸空必要条件, 所以紧背垂肩胸必空。两臂前伸只能用意不能用 力,否则两臂力气必上浮。由于沉肩坠肘,紧背胸 空,用意不用力。就使气道通畅下达丹田。但气至 丹田后还必须缩谷道(即提肛:将肛门往上提,如 忍大便状),这样就能使气通过任脉,过会阴穴,达 到督脉,再上升直拔顶巅到达百会穴,再向前而下 降人中穴,向下至兑端穴,经舌卷接至承浆穴,腹 下降经任脉而至丹田。这样周而复始贯穿到周身。 所谓一脉通而百脉通,精神自然饱满、通体舒泰。 锻炼日久,便能产生一种内劲(即真气)。这种气还 可用意来支配,在对敌时便可以“意到气到,气到 劲到”,发挥无穷的威力,便可无往而不胜了。
歌八:
走时周身莫动摇,全凭膝下两相交。
低垂虽讲平膝胯,中盘也要下腿腰。
注释:
三盘:有两种解释:一是指练拳的架子而言, 即上盘高架子、中盘中架子、下盘低架子。另一种 是指手臂为上盘,身、腰、胯为中盘,腿脚为下盘。 八卦掌以步法走转兜圈子来胜人,所以对腿部特 别要求用功夫。走圈时上身不准动摇,也不准姿势 丨忽高忽低。要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就必须腰胯下 坐,重心下降至两腿。这就要求做到两腿相屈,两 膝相抱。如此看来,八卦掌的走圈就完全用两膝以 下的两小腿相互交叉地进行运动,所以谓之“两相 交”。这样常锻炼,下盘自然稳固,上身自然不会摇 动而转圈自如,达到“上宜静而不宜动”的要求 了。走圈的姿势架子可分为三种:最高的要求是走 低架子,走时膝与胯要相平。这样做运动量特别 火,特别吃力,但功力增长快。大部分是以走中盘 架子为相宜。走时也要求腰向下坐,腰胯下坐后, 腿部才能得到锻炼,腿力增加,达到周身平稳有 力,如同坐在轿子中一样平稳。
歌九:
抿唇闭口舌顶腭,呼吸全凭鼻孔过。
力用极处哼哈泄,浑元一气此为得。
注释:
这首歌诀讲的是结合导引吐纳术的气沉丹 田。这个歌诀讲的是导引吐纳的呼吸方法和发劲 方法。八卦掌是内外兼修的内家拳,所以练体又练 气。练气必须通过呼吸来完成,其方法是将两唇闭 合,舌向上卷曲而顶着上腭,这样使呼吸通过鼻孔 来进行,因为用鼻呼吸可使呼吸深长匀细,若用口 呼吸,既不合乎卫生,又使气粗而促,对人体的健 康也不利。另外,舌顶上腭还有两个好处,它能使 口中生津,在运动中对敌时可以避免口干舌燥喉 呛等现象发生。当津液咽下入腹后,还能增加胃 液,加强消化能力。人的呼吸有两种:一种是自然 呼吸,另一种是深呼吸。内家拳是采取自然呼吸 的,其具体做法是:将新鲜空气吸人到丹田,然后 在呼气时将体内的浊气呼出。这种呼吸叫做自然 呼吸。练功必须学会这样的呼吸法。就是气沉丹 田。通过长期锻炼,可使丹田中的气愈聚愈多,到 修炼成功时,自然会向下流注,通过会阴穴,沿着 督脉上升,直达头顶百会穴,再向前而下沿着任脉 下降,仍回到丹田(在气功中叫做周天),通过舌顶 上腭再流向四肢百骸。这种气在导引吐纳术中叫 做“浑元一气”,在武术中叫做内劲或整劲。丹是内
家拳锻炼者,都非常重视这种气的修炼。只有把这 种气练好,才能算真有所得,身体也随之强健起 来,用于对敌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蓄劲时吸 气归于丹田,发劲时向四肢发射,好像炸弹爆炸一
样地发生威力,能使挡者立仆。在发劲时为了加强
威力,还可以用鼻音之哼字或口音之哈字来助长
自己的劲力,增加自己的威势,同时还能减泄对方
的力量,从而达到震慑对方取得胜利。
前辈武术家有句口头禅说:“外练筋骨皮,内
梁!练一口气。”他们对于练气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对
派!练气传下来的几句口诀,现抄录如下:
八紧闭牙关口莫开,
卦开口气泄力何来,
须知气存常在腹,
撒手休将气放怀。
回转翻身轻转动,
贯通筋骨壮形骸。
终朝练习常如是,
体质坚牢胜铁胎。
歌十:
掌形虎口要撑圆,
中指无名裂缝开。
先戳后打使腕骨,
松膀长腰跟步钻。
注释:
此歌诀专讲掌形和掌的使用方法。八卦掌在 锻炼时要求虎口撑圆,这样才能使力达到五个指 尖。不管是立掌、俯掌、仰掌或撩掌,都要将大拇指 微扣,中、食二指伸直,无名指和小指靠拢,使掌心 内含。中指的中衔穴、无名指的关衔穴,两穴不宜 挤靠,如果并拢时就阻止了气的贯通。所以必须将 中指和无名指用劲伸直,它就自然分开了。气也容 易贯注到指尖上。锻炼的指尖如钢铁一样,在交手 时先用指向对方直戳,再用腕根向下打击,同时必 须后脚蹬劲、前脚直插入对方裆内,后脚再跟步而 进。也就是利用后脚的弹力和地面反射力向前直 冲。同时再松肩松腰,两手往下塌劲,使全身之力 都贯注到腕上。因此,八卦掌能以掌法制人,所以 锻炼者必须遵守歌诀的精神,不可随便更改。
歌十一:
上步合膝倒步掰,
换掌换步矮身骸。
进退退进随机势, 只须腰腿巧安排。
注释:
前面已讲过步法,现在再讲动步时应注意之 处。腰是一身的主宰,所以一举一动都须听命于 腰,也就是要以腰为轴带动四肢。所谓提腰是指在 走转时动步前将腰先略微转动一下,并不是向上 提。所谓收缩,是指跨而讲的,也就是将胯微收缩 一下。再讲具体一点,就是两胯左右要虚实互换。 如欲提左脚,先将重心落实在右胯,轻轻托起左 胯;如欲提右脚,则将重心落实在左胯,而轻托右 跨。这样步法的变换自然轻灵而圆活了。梁振蒲先 生曾讲:“提而不见提,全凭心力含”。因此说迈步 而不动腰则必呆滞不活,对敌时仓皇迈步,是给敌 人以可乘之机。所以切忌切忌。
歌三+:
转身变法步莫长, 擦地而行莫要慌。
看准来路方伸手,
巧女穿针稳柔刚。
注释:
凡是动转变势换招,步法要小,切不可大,因
步法小动转灵活快速,发之必急,使人难于躲闪。
与敌周旋时,心要静,步要稳,要从容自若,不慌不
忙,看清对方来势的虚实顺逆,然后出手应付之,
则定能取胜。最后一句是比喻,针是硬的,线是软
的,针孔是小的,穿针者必须心静,稳住刚硬的针
派和柔软的线,才能将线穿人针孔内。意思是要求眼
要准,身心要稳,手要狠。卦
拿歌三H :
人持利器我不忙,
飞剑遥遥到身旁。
看他来路哼哈避,
邪不胜正语颇良。
注释:
与人对敌首先凭胆气胜人,其次是凭技艺。所 以有“一人拼命万夫莫敌”的说法。因此必须胆壮, 胆壮则心静,心静则眼明,眼明则手快。在对敌时
不管敌手拿什么利器,哪怕刀砍剑劈已到我身旁, 但我必须心静以待,看清来势,伸手御之;再以哼 哈之气以震慑之。使他闻声而惊失其利,我便乘隙 以取之。这就是用我的正气镇他的邪气。
歌三十二:
短兵相接似难防,
哪怕锋利似“鱼肠”。
伸手取来探囊物,
指山打磨妙中藏。
注释:
鱼肠:剑名。传说春秋时欧冶子所铸造,锋利 无比。吴国公子光遣刺客专诸将剑藏于鱼腹内在 献鱼时乘机刺死吴王僚,而夺取政权。所以叫鱼肠 剑。此诀是前二诀的继续。在对敌时还是强调心静 神安,静以待动,虽锋利如鱼肠剑,并可伸手而得, 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虽然我心定神安,能看清来 势,但敌方毕竟是锋利无比的器械,因此我还必须 采取声东击西的诱敌策略,以迷乱敌方,才能趁势 而进,取得胜利。
歌三+三:
人众我寡力难挡,
巧破千钧莫要忙。 一手不劳凭指力, 犁牛犹怕反弓强。
注释:
古代度量衡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就是三万 斤。人多我少势难敌,当以智取之。秤杆虽小能起 千斤重物。所以与多人相敌时,当用穿花打柳的方 法,指东而击西,避实而击虚,胆要壮、心要细。以 一人而对多人这句话很有用处。在对敌时还要懂 得力从人借劲的道理,自然便可制胜敌人。例如犁 牛身大力强,若扳它的头角,也能把它扳倒。所以 只要用巧劲便可以制人。
歌三十四:
伸手不见掌前伸,
又无油松照彼身。
收缩眼皮努睛看,
底盘掌使显神奇。
注释:
油松:古代夜里作战时用以照明的亮子,也叫 火把。此诀所讲的是在黑夜之中遇到敌人,伸手不
见五指,又没有灯笼火把的情况下该怎么办?最好 的办法是蹲身下势,既容易看清对方,又便于自己 施展招数。
歌三十五:
冰天雪地雨泞滑,
前脚横使且莫差。
翻身切忌螺丝转,
高低紧避乃为佳。
注释:
在雨雪纷飞的天气里,路途地上泞滑难走,如 遇上仇敌时应怎样对付呢?办法仍是在于步法。即 将前脚横迈,也就是扣成丁字形步,这样使前脚落 地面积大,不容易向前滑。其次是前脚横迈,必须 合胯合膝重心稳定,也不容易向前或向后滑出去, 因而容易站稳,也便于进退转换。切忌直脚向前, 直脚迈出落点小,容易向前滑出,而导致后仰跌 倒。在翻身变招时切忌用脚跟或脚掌作螺丝式的 抒转,因为拧转体重的支点小,也是容易跌倒的原 因。所以必须将脚全部离地,再根据需要或扣或 摆,待落地后再将重心换好,方能再将另一脚提起 再转换,这样便能始终不失重心而站立稳固。其次对于地形的髙低,地上有无障碍物,都要注意,这 对于自己能稳如泰山很重要。
歌三十六:
I 用时最要是精神,
! 精神焕发耳目真。
! 任凭他人飞燕手,
; 蚁鸣我听虎龙吟。
注释:
梁 凡与人对敌,最主要的是精神集中,心定神
派丨安,神气鼓荡。这样便能耳聪目明,不管敌人怎样 凶猛快速,我则守定以静待动的原则。这样对敌方的一举一动我都能觉察出来,当听到蚂蚁小虫的 丨鸣声时就好像虎啸龙吟一样,这是形容感觉器官 |的反应迅速敏捷。 歌赞: 掌法拳法与岳议,
传出日久或忘记。 我歌掌诀三十六,字字句句有真意。
注释:
以上是董海川先生在山上研究的如何把八卦 掌的锻炼方法(掌法、步法、身法和使用方法)以及 哪些地方要注意,怎样避免偏差,如何配合导引吐 纳法等等,全面地用歌诀形式授给学员而总结的 三十六诀。这些歌诀的确是每一字每一句都有深 刻的意义,它把八卦掌的原理阐述得很透澈,是锻 炼八卦掌的精奥秘旨。因此锻炼者应当把这些从 未发表过的歌诀要加以背诵,只有牢牢记住才能 运用自如,日久一定能得到很多收益,练出真功夫 来。
与岳议:指董海川先生是在山岳中研究的拳术。
浏览1,9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