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掌断砖的训练
技术训练
断砖的技术训练应先在沙袋上练习,然后慢慢过渡到木板或者砖块上练习。用力由小到 大,每次练习的次数以30次为基础,随着功力的增长逐渐增加。
功力训练
固本培元功练习。练习时每7次为1遍,初练时可做1遍,然后逐渐增加到每次练习做7 遍。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20〜30分钟。
五心纳气法练习。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20〜30分钟。
空练。主要以空砍、空劈为主,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10〜20分钟。
打沙袋练习
自然打法。一手臂由下向上举起,高过头,用60%左右的力量,以拍法、劈法、抽法交替打击沙袋(内装绿豆)。自然打法的练习时间约为三个月,每天练习两遍;首月每遍200 次左右,第2月每遍400次左右,第3月每遍600次左右。
寸劲打法。一手俯掌预备,然后外旋成立掌,借手掌旋转的惯性发力,以寸劲下劈沙 袋(内装铁砂)。手掌俯时吸气,击打时呼气。练习的时间、次数的安排与自然打法相同。
抡劈打法。一手臂左、右抡起,将全身之力聚于手掌,以拍法、劈法、抽法交替打击 沙袋(内装铁砂)。手臂抡起时吸气,击打时呼气。练习的时间、次数的安排与自然打法相同。
整劲打法练习6周后,可根据练习者的体力与时间掌握练习次数,但每天练习的总次数不 能低于1 200次。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较高的功力水平。
(四)注意事项
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练习中首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
练习时要注意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
练习结束后要多做放松性的练习,使过度紧张的神经和肌肉完全放松,加快疲劳的消 除和恢复过程。特别要对发力手掌进行放松和药物(药方附后)辅助恢复。
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击打多块砖时,应注意将砖块摆齐。
在击打砖块时,非打砖手不得抚摸砖块。
防伤措施
根据不同练习方法的不同需要,练习前充分做好全身或重点部位的准备活动,防止受伤。
(2 )击打部位要准确,减少对手掌和手腕的损伤。
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训练,避免急于求成,造成损伤。
【知识拓展】
掌功洗手药方
药材:狼毒6克、当归10克、血竭10克、海马10克、红花10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 透骨草12克。
熬法:用1.5千克食用醋烧开后文火熬3〜4小时,待熬到一半时,加白酒0.75千克,再 熬10分钟即可。
用法:每次打沙袋结束后,用药水涂抹手掌。
注意:此为外用药,切忌入口。
二、悬空断物
悬空断物是指练习者通过运气发力,用手掌击打一端支撑、另一端悬空的条状物体的悬空 部分,并击断悬空物体的一种武术功法运动。
武术悬空断物是金刚力功的练习方法之一,原名“空断石板(钢条)”。鉴于这种方法注重练 意气、练技巧、可比性强,因此将其名称规范为“悬空断物”,并制定了赛法和评判方法,作 为武术功力比赛的一个项目,在比赛过程当中,以一掌击断同种悬空条状物的厚度或数量来判 定胜负。
悬空断物的基本技术包括断物、站桩、打桩、空劈等练习内容。
(一)场地及器材要求
场地
在赛场中,放置石面或铁面支撑台,台面的长、宽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台高65〜70厘米。
器材
钢条、石条、红砖、冰砖,由大会按统一规格进行准备,统一封存备用。
断物
预备动作。运动员上场后,向场上裁判员行抱拳礼;然后,正对支撑台开步站立, 两脚约比肩宽,身体相距支架约一臂距离。
练法。将条状物(钢条、石条、红砖、冰砖)的2/3顺向放置于支撑台中央上,另1/3 部分伸于支撑台面外。然后,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上体随之微左转,同时,右臂由下向上扬举 于右前上方,高过头;然后上体微微回转,同时,运气发力,以右掌根内侧为力点击打悬空部 分的中线部位,使之断开。
要点:发力前必须使手腕、小臂放松,手指放松,然后以意运气至腕部掌根处,用腕部掌 根处快速击打露出支撑台面1/3处的中间位置。
结束动作。向场上裁判行抱拳礼后下场。
站桩
双叠掌。两脚开立,宽与肩同,身体松静,自然站立;心平气和后,双手腕外旋至 掌心向外;紧接两掌手心向上从身体两侧侧平起,至头上百会穴,双掌心向下,沿头脸部一边 向下一边叠合(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至下丹田时,双掌劳宫穴和丹田重合。
三嘘息(金龟三嘘息)。接上动,膝关节微屈,慢慢下蹲,边下蹲边用鼻吸气,下 蹲至马步时,身体起立,双掌在腹前分开并上提至与胸齐高,双掌心向内,劳宫穴相对,掌指 分开,拇指向上,两掌相距约10厘米,双掌距胸约30厘米,成环抱式站粧,同时用鼻呼气。该 蹲起动作共重复三次。呼吸应自然,不能强吸强呼。
开合拉气。接上动——环抱站桩式不变;十指放松,然后慢慢向外拉开,拉至约与 肩宽距离后再向里合。双手边向外拉边用鼻吸气配合,双手向里合时需要边向里合边用鼻呼气 配合。重复进行开合拉气练习,约5分钟。
站桩。接上动,保持环抱站桩式不变,眼睛似闭非闭,舌舔上腭,用鼻自然呼吸, 全身放松,各关节似曲非直,意守下丹田,进行站桩练习。初练时,站8~ 10分钟。随训练水平提高逐渐增长站桩时间,可至1小时左右。
收功。开合拉气,练习约5分钟。然后三嘘息,重复练习3次。随即捧气贯顶:接上 动,身体自然站立,双手相合,双手相互搓热,再用双手搓脸;然后,双手自然放下置于身体 两侧;紧接着,两手腕外旋成掌心向外,随即两掌手心向上从身体两侧侧平举至头顶百会穴, 双掌心向下,意想将气贯入百会穴;然后双掌沿头脸部一边向下一边叠合(男左手在里,女右 手在里),至下丹田时,双掌附于丹田处,双掌劳宫穴和丹田重合;意至丹田,并以意领气绕 丹田旋转数次(男向左旋转,女向右旋转),重复上述动作3次,功毕。
要点:要求全身放松,意念集中,意念、呼吸与动作协调一致。
打桩
练习时双脚自然开立,用右手(或左手)掌根处(又称气口),放松轻轻弹击粧体,多次 重复,每次弹击打桩体时,小臂、手腕必须放松,不能用僵力。击打次数不限,根据个人情况 而定。
要点:要求力点准确,轻弹,不要用僵力。
空劈
双脚开立,略比肩宽,身体半蹲成高马步,右手(或左手)提起至头高,掌心自然向下, 手臂、手腕放松。然后,手腕微外旋,以意领气至掌根,以掌根为力点快速下,练习次数不限。 练习结束时身体起立,成自然站立式,重复练习开合拉气动作即可结束。
要点:手腕、手臂放松,切忌僵力;以意运气,气达掌根,以掌根为力点用爆发力快速 下劈。
(三)悬空断物的训练
悬空断物的训练包括筑基、拍腹、空练、实劈四步。
筑基
以站桩为主要练习内容。每天进行两次站桩功,一般安排在早晚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不超 过15分钟。随着功力的增长,每次练习时间可逐渐增加至1小时。
拍腹
以手掌或半握拳拍打小腹部;每拍击时,以呼气配合,同时实腹迎击;手掌离开腹部时吸 气,共拍腹9次。
空练
以打桩和空劈为主要练习内容,每天练习两次。站桩和打粧结合练习,可以先练打桩,再 练空劈;也可打粧与空劈交替练习。每次训练课,各练5组。打桩每组30次弹打;空劈,每组 不少于20次空劈动作。随着功力的增长可循序渐进地增加练习次数。
实劈
实劈训练即开始进行悬空断物的试做练习。这要在前两个训练的基础上,具备一定功力 后,才能进行实劈练习。初练时击打物可以薄一些,逐渐增加其厚度、硬度。此练习安排要与 上述两种练习内容结合安排,练习数量不宜太多,主要用于验证功力。
(四)注息事项
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练习时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 伤害。
站桩功练习时,其姿势要与呼吸、意念密切配合;且全身要相对放松,不能僵硬,不 能执着,要顺其自然。
比赛中的注意事项
检查支撑平台是否稳固。
准确放置被击打的物体。
认准击打部位,用对着力点。
放松小臂、手腕、手指,以气发力。
防伤措施
整个练习过程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切不可急于求成。
打桩时不宜用僵力,以免肌肉拉伤。
浏览80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