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小念头的特点
小念头的构成,是以简单的招式,配合与力学相符的活动技 巧,并以结合意念灌输全身各部分,使练习者练习后能承受强大 撞击力,并产生强大的反击力。
—、小念头特点
小念头具备以下简洁实用的特点。
(一) 自然放松用力的动作。
(二) 招式结构省力且坚强。
(三) 引导发挥人体的意念力量。
二、小念头拳套的特点分析
(一)招式的结构
利用圆形的滚动技巧。小念头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以后寻 桥、标指中所出现的攻守动作。小念头中的动作多是利用圆形的 滚动,作为承受力和输送力的基本构想。我们可以知道同一质量 的物体,成为圆形后,比成为其他任何形状的承受力更强,输送 力更大,卸力也更多,而推动运行所用的力量则最小。小念头中 的重心手法摊、膀、伏,就是运用这种圆形滚动理论最明显的招 式,这些招式运用起来,可将对方的桥手置于内圆或外圆上。例 如,由摊手转膀手,就是将对方桥手由内圆转为外圆;相反,如 果由膀手转为摊手,则是将对方桥手由外圆转为内圆;伏手则是 利用外圆与对方桥手接触的技巧。
以直线作为进攻的用力基础。咏春拳口诀云:“两点之间,
直线最短。”这就是咏春拳充分应用直线原理的原因,借以此运 用速度和冲击力。我们都知道搏击均要以快速和强大力量为主要 条件,最短距离是缩短时间,直接最能增加冲击力量,这两点配 合,便能发挥速度,及达到重拳出击的效果。
二字指阳马的暗藏技巧。二字柑阳马不只是咏春拳的桩马姿 势,运用时更可发挥凝聚的冲击力。咏春拳这种独特的马步站立 形态,能将人体整体力量集中冲向中线甚至一点,令每一招式均 汇聚了整体力量;粧马中两膝微屈而富有弹性,又可将对方桥手 的冲击力转移到双足承担,以减轻双手的承受力,促使双手的活 动能力因而大大增加。
(二) 意念的推动
小念头,顾名思义,是以意念为主,因此,小念头的招式练 习至正确而熟练的阶段,就不必对镜自照,观看自己的招式是否 正确,以免影响精神集中。只需用意念来推动每一招式,经过长 久的练习,便能达到不必用力而以意念推动招式境界,便能得到 随心所欲的意念力量。
因此,可以说咏春拳小念头,以及寻桥、标指套路,都是以 锻炼内在的精、气、神、意、劲、力为宗指的拳术,即锻炼时追 求外形与内意高度统一和结合。练内可达养生功效,外形为运动 之道。
(三) 念力的灌输
练习者在学习小念头,经过了模仿期和意念推动期之后,就 应该开始着重将念力灌输到身体四肢上的练习。“念力”是一种 无形的内在力量,从内家拳术来说,念力,就是集中精神的内在 力量,就是咏春拳的内功0练习者练习达到能驱使“念力”的 境界时,其本身均能感觉到“念力”的存在。在练拳中“念力”
第一章 小念头概述
所到之处,力量在无形中增强,令每一招式都充满坚强而富有弹 性,在迎敌接触时发挥吸收和反弹的作用,便会自动发出最适当 的招式,不论防守或进攻均达到最佳效果。
念力,可认为是意念。即在练习咏春拳时,用意念、意识去 指挥和调动气血的运行、劲力的转换、肢体的动向,只有首先有 了意念和意识,才会有身体及四肢的行动。
(四)中线的理论
中线,不只是假设在人体重心的中线,也是任何物体的中 心,也是物体重心的垂直线,承受整件物体的重量。例如,当物 体移动时,若接触该物体移动方向的重心点,便承受了整件物体 重量的冲击。物体的中心点或重心点何在,则是根据物体的形状 来判断。
咏春拳中小念头的基本招式动作,就是根据人体的重心点配 合中线理论而构想出来。例如摊手与伏手,就是从自己中心点直 线向正前方推进,是利用自己的重心点向前平行推进,这样形式 的运动便能凝聚整体力量出击;膀手由下而上,就是自己体重斜 线向上移动的重心点;耕手与下切掌,就是体重斜线向下前方移 动的重心点。练习者在练习中如能掌握重心理论之运用方法,便 会出招使对手承受整体力量的攻击。在小念头中非常着重中线理 论,不只是拳法锻炼的基本要求,更是搏击时发挥整体力量的 方法。
小念头,包括咏春拳其他拳法的奇妙技巧,如果以文字的叙 述来表达,很容易被他人认为是纸上谈兵,练习者只有亲身体验 过的,才会深信不疑,才会领悟和体会到其中奥妙。特别是由初 学开始逐步收到效果时,练习者会深深被这种拳术所吸引。
(五)严密紧凑的动作
咏春拳着重速度和力量,动作起动快,范围小,两肘归中, 两手护中,出手并与腰马、身法、步法严密相合。出脚迈步时柑 膝合裆,夹膝扣足,五趾抓地。转身时,以腰为轴,快速严谨。 这与其他拳术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三节小念头练习要求
小念头,包括寻桥、标指拳法练习,除了按学练咏春拳基本 步骤(参阅咏春拳人门内容)要求做,还要注意以下方面,即 通过准备、模仿、充实、观摩四个步骤,以提高自己在没有老师 指导的情况下自觉练习的水平。
—、准夸阶段
练习者,在欲学咏春拳时,应有所准备。即先了解一下咏春 拳小念头的基本知识,学些基本术语。然后,最好能有相关的资 料参阅说明,对小念头或咏春拳的其他拳套有个大概的了解和认 识,经过这番准备,再开始随老师或同伴学练咏春拳,就容 易了。
二、模仿阶段
模仿,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学会一式,再模枋学下一 式,不能贪多求快。模仿练习时,要先看前一个动作和紧挨着的 下一个动作。模仿练习时,要注意看清示范者肢体位移的动作路 线和行进方位,行进过程中肢体自身有无转旋,动作有无方向变 化。有变向者,要记准变向的方位。然后,再按照模仿的动作反 复练习。如果动作过于复杂,可以先模仿上肢或下肢的动作;
第一章 小念头概述
可先模仿左侧肢体或右侧肢动作,等各部动作单独模仿会了,再 串联为完整动作。
如果是与同伴一起练习,可以在看清同伴的练习动作和动态 路线后,可按照同伴的动作模仿练习。
模仿练习时,还要注意由前一动作至下一动作,是否是一个 完整动作。凡一个完整动作被分解为几个动作时,逐一模仿练习 会后,要连贯一气地完成,中间不能有停顿。
三、充实阶段
模仿练习实际上只是学得了咏春拳动作的外形,还需要进一 步了解有关拳理,以理论指导运动实践,使动作做法符合咏春拳 的技法原理,体现咏春拳术的攻防特点、劲力特点、节奏特点和 风格特点。一般方法是多问老师,或参阅有关的专著或资料,以 及同类文献,逐步积累知识,加深对咏春拳的认识。
四、观摩阶段
学练咏春拳者,不可能天天随着师傅学练,特别是条件不充 分的练习者。因此,在模仿练习之后,多是自己择取时间进行自 练。练习者就要创造条件,多观摩他人练习咏春拳术。通过观 摩,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学对了。观摩时,首先看动作规格和神 态,然后看动作衔接的转换方式,再看全套动作的行进路线和布 局,还要看清咏春拳的节奏处理方法和总体运动特点,以观摩借 鉴,纠正自己的误解和不正确的动作,提高自己的练习水平。
浏览2,20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