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跆拳道训练中加强对技术训练水平的监控,可以使教练员 及时地获悉运动员掌握技术的程度和技术训练效果的有关信息, 从而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

(一)对跆拳道的技击技能形成过程的监督

跆拳道技击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经历基本技术训练阶 段、自我设计阶段和以对手为中心的应变阶段训练的渐进、连续 过程。对运动员技术训练程度的监督,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各 有所侧重。


  1. 基本技术训练阶段


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由于运动员内 抑制能力相对较弱,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肌肉较紧张,不协调,常 有多余动作出现。此阶段技术训练监督的重点放在运动员掌握 动作的规格要求、动作的路线、用力的顺序和攻防用法等方面。 当发现问题时,应根据运动员完成动作的外部形态和运动员的主 诉感觉,分析原因,及时提出练习要求,帮助运动员正确、熟练地 掌握动作并达到规范化的程度。

  1. 自我设计阶段


在本阶段,运动员已经较熟练地掌握了单个技术动作、单个 动作配合运用和使用的技巧和方法,但在及时做出反应动作并掌 握动作应用的时机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由于运用动作的时机 把握不好,在动作完成的细节上存在缺陷,令人不尽满意。此阶 段的监督重点是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和实际运用效果。就目前 跆拳道训练而言,此阶段的监督还不能准确地提供运动学和动力 学的参数,但可通过现场录像,反复再现运动员在基本技术练习 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并与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比较,加深 运动员对掌握动作的使用时机、方位、距离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的 特点,设计和形成符合个人身体条件、身体素质的技术动作。

  1. 以对手为中心的应变阶段


本阶段训练的实质是技术动作在比赛中的实际运用。此阶 段完成技术动作的训练目的是击中或击倒对手,让自己有效得分 或制胜。同时,尽可能防止对方得分。然而,比赛中的情况千变 万化,战机稍纵即逝,赛场上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 作的运用。尤其是对手在比赛中竞技能力的具体表现,更决定了 运动员审时度势,根据对手的情况,随机应变地运用各种技术动 作。要想在比赛的复杂情况下,灵活自如地应用技术动作,只有 通过反复实战,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比赛的场上意识,不断体验、总 结和提高以对手为中心的技术应变能力。

此阶段的监督,主要是在激烈的实战对抗中检查技术动作的 实用性和合理性。对于初级和中级运动员,重点监督技术动作运 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对于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言,讲究和追求的 是动作的效果,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不论动作规范与否,只要能 得分或制胜就行。因此,监督的重点是实战中技、战术动作的击 中率和实效性。

(二)跆拳道运动员技术训练的监督方法

  1. 经验诊断


富有经验的跆拳道教练员,对于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具有敏锐 的观察力。凭借多年训练的经验模式和直觉,根据运动员完成动 作的外部形态,能够较准确地诊断技术动作的质量,并运用术语 提示练习要求,引导运动员向正确的技术动作转化。俗话说“名 师出高徒”,经验诊断的有效性取决于经验模式的正确程度。

2 .联合诊断

采用录像技术手段,现场获取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的图像,

由科研人员解析,取得动作的运动学参数,并进行定量分析。在 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与教练员的经验诊断相结合,为动作的改进 提供定性和定量的意见。

  1. 数据统计与评价


临场技术训练控制应紧紧扣住技术训练课任务的完成情况, 评价运动员在某次训练或比赛中的技术表现。监测的重点应放 在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练习的规格要求上,若发现技术问题,应 根据技术动作的外显形式和运动员的主观感觉,分析原因,及时 提示练习要求,帮助运动员正确地演练技术动作,并达到规范的 要求。

在技术训练的小周期控制中,由于逐日的连续性训练,必然 引起某个技术因素或环节的变化。因此,评价应与本周技术训练 的任务及上一小周期技术训练的情况联系起来,监督动作技术的 发展趋势。对于每个运动员,最好每周都有技术动作录像,以便 反复观察和分析比较技术的改进,以便于评价运动员技术水平的 长期发展。

在阶段性的技术训练过程中,应记录因训练过程各种积累而 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在干 扰因素下(疲劳、对手等)技术的稳定性,在比赛中反映出来的技 术动作的运用能力等,全面评价运动员技术训练中的接受能力和 适应能力、技术环节和细节的改进、技术的改进与运动成绩增长 之间的关系等。

五、跆拳道运动员战术训练过程监控

战术能力是跆拳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监 控是实施运动训练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战术能力发展与变化 对运动员体能、机能、心理能力和智能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作 用,科学的控制跆拳道运动员战术能力的发展,对于中高水平运 动员的训练尤其显得重要。

(―)跆拳道战术训练过程监控

跆拳道战术是根据对手的实际情况,为取得比赛的胜利而采 取的计策和行动。合理地使用战术,灵活运用各种技术,充分发 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手的特长,从而掌握场上的主动权。

跆拳道战术训练监控主要是针对运动员战术意识、战术理论 知识和战术行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

战术意识是运动员根据跆拳道比赛的规律,及时准确地观察 和判断场上比赛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有目的、有预见性地决定 自己行动和对付对手策略的思维活动。运动员战术意识强,可以 更快、更好地掌握多种战术和迅速提高战术质量,更有利于掌握 先进的战术和促进新战术的创造及绝招的形成,场上比赛战术的 运用就更灵活、更有针对性。

战术理论知识包括跆拳道战术指导思想,运用战术的原则, 各种攻防战术的形式、套路和这些战术的优缺点,战术的发展、演 变和今后的发展趋向,对付各种战术的策略及其有效的方法手 段,运用各种战术的前提条件,规则对战术的限制与要求等方面。

战术行动包括跆拳道战术的数量、战术的质量、战术实施方 式、战术效果。战术数量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战术步骤和方案数 目。战术质量表现在战术的全面性、熟练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战术实施方式是战术应用的具体形式,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对手,即使面对的是相同对手,也会因场上比赛 过程的变化而使用多种战术。因此,优秀的跆拳道运动员,必须 把符合自己特点、形成得分绝招的战术作为重点,演变成为多种 战术应用的变化形式,使之提高场上应变能力,实施有效的战术 动作组合,争取比赛的主动权。战术效果主要是指某战术运用与 该战术最佳方案的吻合程度,评价该战术的运用能否达到既定的 效果。

跆拳道战术训练监控的重点环节

跆拳道战术训练的重点环节:确定战术思想,掌握基本战术,

提高战术意识,保证战术质量。确定战术思想是跆拳道战术训练 的首要环节。必须明确战术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战术训练 的总目标上,使战术训练具有强烈的目的性。

掌握基本战术是战术训练的基本环节。打好基本战术的基 础,奠定扎实的战术功底,为以后的战术组合、配套战术及形成个 人战术体系,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增强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战术意识的外部表 现特征为:技术的目的性,行动的预见性,判断的准确性,动作时 机的及时性。要想把握场上比赛的主动权,必须准确地预见比赛 的发展,预见对手的行动。在比赛过程始终保持战术思维的清醒 性、正确性和及时性,使战术行动符合预定的战术方案,并随机应 变,瞬间决定新的战术行动。

保证战术行动质量是战术训练的关键环节。跆拳道战术行 动包括进攻、防守、反击、复合进攻、复合反击。战术行动质量的 监控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战术行动的预见性、及时性、正 确性和针对性;二是战术方案的灵活性、应变性、创造性;三是战 术实施方式的欺骗性。

浏览5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