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过程

运动与感觉系统

动觉

动觉,又称“运动觉”“本体感觉”,这一感觉负责将身体运动 的信息传输给大脑,使机体对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有所知 觉。动觉主要包括肌觉、腱觉、关节觉和平衡觉这四个部分。当 身体参与活动时,肌肉与肌腱的扩张与收缩,以及关节之间的压 迫,都能够产生刺激并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 动觉。动觉是发展高水平运动技能的关键。

视觉

视觉对于跆拳道训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与同伴或训练器材的配合离不开视觉的帮助。

听觉

听觉刺激能够有效诱发动觉中枢的兴奋,使人产生强烈的节 奏感,引发听觉和动觉的联合知觉,这种联合知觉有助于运动员 学习新的动作技术,感知新的技术动作。

触压觉

触压觉是由于非均匀分布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分为 触觉和压觉两种。触觉是指因外界因素刺激接触皮肤表面造成 皮肤的轻微变形而引起的感觉,压觉则是指使皮肤明显变形而引 起的感觉。良好的触压觉是运动员掌握正确动作的基础。

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过程是运动员对不同技术动作的学习 和练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运动员多个感觉器官的共同参与。

.运动与知觉系统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主要包括两种,即方向知觉和距离知觉,这两种知 觉能帮助运动员确定动作的正确空间位置。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时间长短、快慢、节奏和先后次序关系的反映, 时间知觉能够揭示出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自然界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和人体内部自然的生理变化是人 类能够产生时间知觉的主要依据,准确地把握时间知觉是完成身 体动作的关键因素。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主要分为自身运动知觉与对外界物体运动知觉两 种。在技术学练中,良好的运动知觉有助于运动员把握正确的动 作要领以及动作时间、空间变化,可促进运动员运动技术水平的 提高。

记忆过程

运动员训练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与运动记忆有着密 切的关系。而运动记忆又与人体的肌肉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它和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等有明显的区别。

1.短时运动记忆与长时运动记忆

短时运动记忆是指停止某一个动作的练习后,其遗忘的速率 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遗忘的进程先快后 慢,但其记忆的内容并不会全部忘记。

而长时运动记忆是指学习一项运动技能后,在熟练掌握后能 够记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运动员的长时记忆能使其形成良好 的动作自动化。

.运动表象

运动表象分为内部表象与外部表象。前者是指以内部直觉 为基础,以内心体验的方式感受自己的运动操作活动,其实质是 动觉表象或者肌肉运动表象;后者是指表象时可从其他人的角度 看到其表象的内容,其实质是视觉表象,并没有感受到身体内部 的变化。内部表象时的肌肉活动往往要高于外部表象时的肌肉 活动。

.信息加工

大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器官,可以实现对个体所接受到 的各类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对个体来讲,在短时间单纯依靠记忆 是很难准确地记住太多内容的,这时就需要在大脑中进行某种组 合加工,将学习内容储入短时记忆,这是个体在跆拳道训练中学 习动作的重要认知过程。

(三)思维过程

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运动员的操作思维能够有效反映肌肉 动作和操作对象的相互关系,因此运动员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及 表现都离不开发达的操作思维。在跆拳道训练中,正是由于思维 意识的存在,运动员才能正确认识动作并准确完成各种复杂的跆 拳道技术动作。

第三节运动学基础

运动学基础主要是指运动技能的基础。所谓的运动技能是 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也就是在一 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大脑精确支配肌肉收缩的能力。在跆拳道训 练中,运动员要想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首先就要了解和掌握与 运动技能有关的科学理论,以更好地提高运动水平,进而达到增 强训练的效果。

一、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一)形成运动条件反射与运动技能


  1. 运动的反射本质


运动学理论认为,人的所有运动都是从感觉开始的,随之产 生心理活动,最后成为肌肉效应活动的一种反射。还有学者认为 运动的生理机理是以大脑皮质活动为基础的暂时性神经联系,学 习运动技能,其生理本质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1. 运动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理假说


运动条件反射的形成是通过很多简单的非条件反射综合而 成的。随着大脑和各个器官的发育,在这些非条件反射的基础 上,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和本体感觉与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就 形成了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形成 的运动技能就是形成连锁的、复杂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 反射。

运动技能与一般运动条件反射并不是等同的,运动技能的区 别在于其复杂性、连锁性和本体感受性。

(1) 复杂性

一般而言,运动技能是由多个中枢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 动(运动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皮肤感觉中枢和内脏活动中 枢)。

(2) 连锁性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技能的反射活动是连续不断的, 也就是说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便是后一动作的开始。

(3) 本体感受性

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 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就得不到强化,同时由运动中枢发放 神经冲动传至肌肉效应器官引起活动的复杂过程条件反射就不 能形成,运动员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与条件反射的关系为:运动技能就是建 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二)运动技能的信息传递与处理

所谓的信息处理就是人对外界环境刺激到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就是信息处理器,人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到发生反 应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这一过程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也 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形成和再现运动技能的信息源(刺激) 的来源分别来自体外和体内。

(1) 体外信息源来自对运动学习的过程中,当教练或教师发 出信息,传输给运动者。运动者通过感觉器官,经大脑皮质分析 综合形成初步的概念。

(2) 体内信息来自大脑皮质一般解释区。大脑的一般解释区 由躯体感觉、视觉和听觉的联合区组成。一般解释区位置在额叶 后上方,角回的前方。一般解释区是视觉、动觉、听觉的汇合区, 具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分析能力,信号则是由这里转移到脑 的运动部位以控制具体的运动。

影响运动技能的因素

(―)运动水平

在跆拳道运动中,运动员水平的提高一般都是先快后慢,主 要是因为在学习新技术初期,过去已经掌握的与新技术有关的相 似动作及动作经验,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有助于新技术的掌握, 而且在初期技术动作的分化都是非常粗糙的,新技术对于身体素 质的要求也不高。但发展到后期,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对运动条件反射的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与运动初期形成的运动 条件反射差距很大,这就相当于需要重新建立新的运动条件反 射,而且要求对技术进行精细的分化,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因此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速度就会逐渐减慢。

(二)大脑皮质机能的状态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大脑皮质机能的状态对运动技能发挥 的熟练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人体大脑皮质兴 奋性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大脑皮质的技能状 态一般通过应激水平反映出来,疲劳可以导致应激水平降低,在 进行运动前,初学者可能会出现紧张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导致 应激水平提高。通过调整运动前状态和准备活动可以调整应激 水平达到最佳状态。研究应激水平的方法,目前主要应用脑电 图、心率、呼吸、肌电、皮电等。

(三)各感觉机能间的相互作用 .

在跆拳道训练中,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在多种 感觉机能参与下同大脑皮质动觉细胞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感 觉支配肌肉产生肌肉感觉,继而形成运动技能。所以在运动实践 中只有勤学苦练,反复实践,才能建立精确的分化,区别正确动作

和错误动作的肌肉感觉,才能巩固正确动作,消除错误动作。

在形成正确的跆拳道运动技能时,运动员训练除了受到听 觉、视觉、位觉、皮肤感觉的作用外,还受到内脏感觉的影响。因 此,运动员在完成任何动作时各感觉机能都同时起作用,只不过 某一个技能动作对某一种感觉机能的要求更高一些。所以运动 员在跆拳道训练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各感觉机能的作用,反复练 习,以形成正确的技能动作。

浏览49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