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工作

武术套路比赛的组织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竞赛组织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比赛 能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到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要依据武术套路比赛的任务、性质 进行周密计划,以确保比赛有序进行。无论武术套路比赛规模大小,都包括赛前准备工作、比赛期 间的主要工作和比赛结束的主要工作三个阶段,以及裁判队伍的组织等方面的工作。


  • 赛前准备工作


武术套路比赛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制订计划并准备实施计划的过程。此过程是从成立筹备小 组(或筹备委员会)到运动员报名为止。赛前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讨论和确定组织方案、制订 竞赛规程、成立组织机构、拟定各项规划等。

  1. 确定竞赛的组织方案



  • 明确比赛名称和任务。根据比赛的性质、时间等因素确定比赛名称,明确比赛的目的任务。

  • 确定比赛规模。根据比赛的任务,确定比赛规模,要求宜精不宜大。一般基层的武术 套路比赛规模较小、形式灵活。

  • 拟订组织机构。本着精简的原则,拟订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数量。组织机构必须有明 确的分工,在组织委员会的领导下密切配合,以利于竞赛组织工作有计划、协调地进行。



  1. 制订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是整个比赛的工作依据,是竞赛组织者和参加者的指导性文件。竞赛规则是根据竞 赛计划,并结合比赛的规模、目的、任务而制订,并提前发给有关单位,以便各单位作好准备。竞赛 规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 竞赛名称。

  • 目的任务。

  • 竞赛日期和地点。

  • 竞赛项目。

  • 参加单位。

  • 参加办法。

  • 竞赛办法。

  • 录取名次与奖励。

  • 报名和报到。


 

  • 裁判员与仲裁委员会。

  • 注意事项或未尽事宜。

  • 本规程解释权的归属单位。

  • 以上各项,可根据竞赛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1. 成立组织机构


建立比赛组织委员会,承接运动会的组织管理工作。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是负责整个 竞赛工作的临时领导机构,通常是在竞赛主办单位的领导下,由各方面代表组成,决定大会的组织 方案,指导大会竞赛工作。组委会的建立,要与竞赛规模相适应,规模小的比赛应以完成各项任务 为准,尽量精简组织机构。组委会下设秘书、竞赛、裁判等处(或组)。

  • 秘书处(或办公室)。主要负责竞赛的宣传教育,安排各项活动、经费预算、生活管理、 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组织观众、开幕式与闭幕式等工作。秘书处下设宣传组、后勤组、接待组、保 卫组、医务组等具体工作室,各有职责,协调配合,为大会服务。

  • 竞赛处。负责人由主管部门分管竞赛工作的领导担任,会同总裁判长、裁判长具体负责 大会的竞赛工作,确保竞赛工作顺利进行。其具体任务是拟定比赛日程、编排竞赛程序、公布比赛 成绩、组织裁判人员学习、召集领队与教练员会议、宣布竞赛有关事宜。

  • 竞赛监督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为竞赛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仲裁委员会、裁 判人员的工作以及参赛运动队的比赛行为,有权对违纪的仲裁人员、裁判人员和运动队的相关人 员作出处罚。


竞赛监督委员会不直接参与仲裁委员会和裁判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不干涉仲裁委员会、 裁判人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介入裁决结果的纠纷,不改变裁判人员、仲裁委员会的裁决 结果。

  • 仲裁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委员3〜5人组成。其职责主要是接受运动队的 申诉,并及时作出裁决,但不改变裁判结果。仲裁委员会会议出席人员必须超过半数,表决时超过 半数以上作出的决定方为有效。表决投票相等时,仲裁委员会主任有决定权。仲裁委员会成员不 参加本人所在单位有牵连问题的讨论与表决。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

  • 裁判组。由总裁判长、裁判长、裁判员若干人组成,负责大会竞赛期间的裁判工作。

  • 比赛期间的主要工作


1 .组织召开裁判员会、领队会和教练员会

运动队报到后,竞赛部门应组织召开全体裁判员会、领队会和教练员会,并安排好各运动队 的赛前训练工作。

  • 裁判员会。强调裁判员在竞赛中的重要作用,要求裁判员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进 行工作,组织裁判员进行裁判规则的学习,安排裁判员的实习及各项分工。

  • 领队会。主要介绍筹备工作情况,提出思想教育、安全保卫等方面的要求;传达组委会的 有关规定,明确竞赛规程中的相关规定,安排评选体育道德风尚等事宜;宣布竞赛日程安排和重 大活动安排。

  • 教练员会。强调运动员资格审查和体育道德风尚;宣布竞赛日程安排;对比赛过程中裁判 员执行工作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说明;阐明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的制度和办法。


各职能部门通过运动员训练、裁判员实习,对前期准备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为正常比赛做好 各项工作。

2.竞赛期间的工作

  • 组织开幕式。开幕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裁判员、运动员入 场,升国旗、奏国歌,领导致开幕词,裁判员、运动员代表讲话,裁判员、运动员退场,文艺演出,宣 布开幕式结束。

  • 竞赛时间和场地。严格按照竞赛计划进行比赛,防止比赛脱节现象;对比赛场地、设备与 器械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 加强裁判队伍管理。严格管理裁判员队伍,保证其公平、准确地做好裁判工作;及时处 理赛场上出现的各项争执,必要时由仲裁委员会裁决。

  • 准确及时宣布成绩。各项技术统计数据要在比赛当天完成,及时准确进行成绩的记录与 公布,并配合新闻媒体做好比赛的宣传工作。

  • 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秘书处要经常与各队取得联系,定期召集领队或其他会议人,及时 处理有关问题。总务组、医务组、治保组等部门应各司其职,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

  • 组织闭幕式。闭幕式一般与发奖仪式同时进行。一般程序如下:运动员、裁判员入场,总 裁判长宣布比赛结果,发奖,致闭幕词,进行文艺演出。

  • 比赛结束的主要工作


比赛结束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进行经验交流, 做好各部门的总结;安排和办理各队离开赛区的有关事宜;进行财务结算;及时编制和印发比赛 成绩册;向新闻媒体发布运动竞赛的有关情况。

二、裁判队伍的组织与职责

武术套路比赛的裁判队伍通常由总裁判长、裁判长和裁判员等组成,他们分工合作、各司其

职,以保证比赛的正常进行。他们的主要职责如下:

  • 总裁判长的基本职责

  • 组织领导各裁判组的工作,保证竞赛规则的执行,检查落实赛前各项准备工作。

  • 解释规则,但无权修改规则。

  • 在比赛过程中,根据比赛需要可调动裁判人员的工作,裁判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

  • 审核并宣布成绩,作好裁判工作总结。

  • 副总裁判长基本职责

  • 协助总裁判长的工作。

  • 在总裁判长缺席时,代行其职责。


 

  • 裁判长的职责

  • 组织本裁判组的业务学习和实施裁判工作。

  • 参与B组裁判的评分,并负责运动员比赛套路创新难度的加分。

  • 执行比赛中对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 裁判员发生严重的评判错误时,可向总裁判长建议给予相应的处理。

  • 副裁判长的职责

  • 协助裁判长进行工作。

  • 第一副裁判长参与A组裁判的评分。

  • 第二副裁判长参与C组裁判的评分。

  • 裁判员的职责

  • 服从裁判长的领导,参加裁判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 认真执行规则,独立进行评分,并作详细记录。

  • A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动作质量的评分。

  • B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演练水平的评分。

  • C组裁判员负责运动员整套难度的评分。

  • 编排组的职责



  1. 做好竞赛报名审查、统计工作


编排工作要严格按照竞赛规程有关规定,对各参赛单位报名表、套路难度登记表进行仔细审 核,审核各运动队报名人数是否符合规定,运动员是否符合参赛资格,报送的参赛项目是否按规 定进行填报。审核完毕后,对各参赛队的男、女运动员人数以及各参赛项目所参加的人数进行分 类统计。

  1. 编排竞赛程序


根据统计结果,依据比赛的天数及场次制订比赛日程表,将竞赛项目合理安排在每一个场次 的场地中。日程表的安排要遵循规程规定的原则,同时各项竞赛时间要紧凑,各项目的交叉、衔接 要合理,以保证整个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确定竞赛日程后,要认真进行检查校对,防止出现遗漏 重复等现象。如发现不符合原则或不合理处,应及时进行调整。

  1. 编印秩序册


按照大会规定时间和参赛规模编印大会竞赛秩序册。秩序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比赛名 称,举办年月、地点及举办、承办单位;竞赛规程总则和补充规定;组委会,大会各部、室人员名 单,各单项竞委会及仲裁委员会主任和裁判员名单,各代表团负责人名单;竞赛日程表;各单项竞 赛规程。

  1. 做好各项记录工作


提前准备好比赛所需表格,每场比赛结束后应及时收回有裁判长与记录员签名的成绩记录 表,审查核实比赛成绩及排列名次。比赛结束后,及时做好单项、全能和团体名次的录取工作,并 经总裁判长签名后交竞赛处印刷成绩册。

(七)检录组的职责

检录工作在检录长领导下进行。根据比赛顺序及时进行检录,并检查运动员器械、服装,将比 赛运动员带入场后,向裁判长递交检录表。

  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简介


(一) 竞赛性质

按竞赛类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按年龄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和儿童赛。

(二) 竞赛项目

  • 长拳。②太极拳。③南拳。④剑术。⑤刀术。⑥枪术。⑦棍术。⑧太极剑。⑨南刀。⑩南棍。 ⑪传统拳术:除规则规定的自选拳术内容以外的拳术,如第一类:形意、八卦、八级;第二类:通 臂、劈挂、翻子;第三类:地躺、象形等;第四类:查、花、炮、红、华拳、少林拳等。⑫传统器械:除 规则规定的自选器械内容以外的器械项目,如第一类:单器械;第二类:双器械;第三类:软器械。 ⑬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⑭集体项目。


(三) 竞赛年龄分组

(1) 成年组: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

(2) 青少年组:12周岁至17周岁。

(3) 儿童组:不满12周岁。

(四) 申诉

(1) 仲裁委员会受理比赛过程中对执行规程、规则有争议的申诉。

(2) 范围仅限于对难度评分和裁判长扣分。

(3) 申诉程序:

参赛队如果对裁判评判本队结果有异议,必须在该场该项比赛结束后15分钟内,由该队领队 或教练向仲裁委员会以书面的形式提出申诉,同时交付1 000元申诉费。一次申诉仅限一个内容。

仲裁委员会依据申诉内容进行认真审议,查看仲裁录像,如裁判评判正确,提出申诉的运动 队必须坚决服从。如果因不服而无理纠缠,根据情节轻重,可由仲裁委员会建议竞赛监督委员会 给予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比赛成绩。如判定属于裁判评判错误,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竞赛监督 委员会对错判的裁判进行处理,退回申诉费。裁决结果应及时通知有关各方。

(五) 比赛顺序的确定

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如有预、决赛的 比赛,其决赛的出场顺序,则应按预赛成绩的高低,由低到高确定比赛顺序。如预赛排名相同,则 抽签决定。

(六) 礼仪、计时、示分、弃权与兴奋剂检测

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运动员由静止姿势开始动 作,计时开始;运动员结束全套动作后并步站立,计时结束;运动员的比赛结束,公开示分;运动员 不能按时参加检录与比赛,则按弃权论处;根据国际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和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要 求,进行兴奋剂检测。

(七) 名次评定

(1) 个人单项(含对练)名次。按比赛的成绩高低排列名次。得分最高者为该单项的第一名, 次高者为第二名,以此类推。

(2) 个人全能名次。按各单项得分总和的多少进行评定,得分最多者为全能第一名,次多者 为第二名,以此类推。

(3) 集体项目名次。得分最多者为该项的第一名,次多者为第二名,以此类推。

(4) 团体名次。根据竞赛规程关于团体名次的确定办法进行评定。

(八) 得分相等的处理

(1) 个人项目(含对练)得分相等的处理:

  • 以难度分高者列前。

  • 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列前。

  • 如仍相等,以演练水平分高者列前。

  • 如仍相等,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列前。

  • 如仍相等,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列前。

  • 如仍相等,名次并列。

  • 如有预赛、决赛成绩相等时,以预赛成绩高者列前。若再相等,则以决赛成绩按上述几条区 分名次。


(2) 个人全能得分相等时,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 列前,以此类推;如获得所有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3) 集体项目得分相等时,按个人项目第3, 4, 5, 6条办法确定名次。

(4) 团体总分相等时,以全队获得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如仍相等,则以获得第二名多者列 前,以此类推;如获得单项名次均相等,则并列。

(九) 竞赛有关规定

  1. 难度填报


参赛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 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

 

为准)。

  1. 套路完成时间


(1) 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棍术、枪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人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 (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2)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3)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4)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5)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1. 比赛音乐


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 选择。

  1. 比赛服装


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1. 竞赛场地


个人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

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

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两个比赛场地 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根据实际情况,比赛场地应高出地面50〜60厘米;场地灯光垂直照度和水平 照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1. 比赛器械


必须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指定的器械。

  1. 比赛设备


大型比赛必须配备摄像机4台,放像设备3台,电视机3台,以及全套电子评分系统和音响 系统。

(十)评分方法与标准

  1. 自选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术、剑术、棍术、枪术)的评分方法与标准


(1)评分方法:

  • 由评判动作质量(A组)的裁判员3〜4名(含第一副裁判长)、评判演练水平(B组)的裁判员 4名(含裁判长)、评判难度(C组)的裁判员3〜4名(含第二副裁判长)组成。

  • 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3分,难度的分值 为2分。

  • 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规格错误和 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

  • B组中由2名裁判员按照套路动作劲力、节奏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的等级平均分数 减去另外2名裁判员对套路编排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 C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整套难度完成的情况,按照各项目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的加分 标准,确定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难度、连接难度的累计分,即运动员的难度分。


(2)评分标准:

  • 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和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 1


%

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 演练水平和编排的评分标准。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劲力、节奏、音乐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 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00〜2.51分,一般为2.50〜1.91分,较差为1.90〜1.01分。凡劲力充足、用力顺 达、力点准确、节奏分明、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凡劲力较充足、用力较顺达、力点较 准确、节奏较分明、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一般”,凡劲力不充足、用力不顺达、力点不准 确、节奏不分明、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者为“较差” O


编排的评分标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必选的主要动作每缺少一个扣0.2分;套路的结 构、布局与要求不符者,每出现一次扣0.1分。

  • 难度的评分标准。动作难度(4分):根据各项目“动作难度等级内容及分值确定表”,每 完成一个A级动作可获得0.2的加分,每完成一个B级动作可获得0.3的加分,每完成一个C级动作可 获得0.4的加分。每种动作难度的加分只计算一次,动作难度加分的累计中,如超过了 1.4分,则按 1.4分计算。运动员现场所做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


连接难度(0.6分):根据各项目“连接难度等级内容及分值确定表”,每完成一个A级连接可 获得0.05的加分,每完成一个B级连接可获得0.1的加分,每完成一个C级连接可获得0.15的加分, 每完成一个D级连接可获得0.2的加分。每种连接难度的加分只能计算一次,连接难度加分的累计 中,如超过了0.6分,则按0.6分计算。运动员现场完成的连接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连接 难度加分。

创新难度加分:现场成功完成被确认的创新难度,则由裁判长按加分标准给予加分。其标准 为完成一个创新的B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度)加0.2分,完成一个创新的C级动作难度(含连接难 度)加0.3分,完成一个创新的超C级动作难度加0.4分。由于失败或与鉴定确认的动作难度不符, 不予加分。

  1. 对练、顾拳术、顾器械、集时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评分方法与标准


(1)评分方法:

  • 评分裁判员由评判动作质量分的裁判员3〜4名(A组)、评判演练水平分的裁判员3〜4名(B 组)组成。

  • 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

  • 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按照各项目动作规格及其他错误内容扣分 标准的要求,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规格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 质量分。

  • B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按照劲力、节奏、编排以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 确定示出的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


(2)评分标准:

  • 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1分, 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

  • 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个分数段,其中很好为00〜4.10分,一般为4. 00-3. 10 分,较差为3.00〜2.10分。凡劲力充足、节奏分明、编排合理、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


“很好”,凡劲力较充足、节奏较分明、编排较合理、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者为“一 般”,凡劲力不充足、节奏不分明、编排不合理、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者为“较差” O

  1. 裁判员示分


自选项目A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组、C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 两位数。

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A组裁判员所示分数 可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组裁判员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第三位数不作四舍五入。

  1. 应得分的确定


(1) 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应得分、演练水平应得分和难度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的应得分数。

  • 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A组2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以上对运动员同一个动 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 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


A组3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 (或1名裁判员和1名副裁判长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 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

  • 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B组中2名裁判(含裁判长)对套路劲力、节奏、音乐示出的等级分 数的平均值减去另外2名裁判对套路编排错误扣分的累计(2人同时对同一错误的扣分点只计1次) 之和,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应得分可取到小数点后2位数,第3位数不做四舍五入。

  • 难度应得分的确定:


C组2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以上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确认分数 的累计之和为运动员的难度应得分。

C组3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确认 (或当1名裁判员和1名副裁判长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确认)分数的累计之和为运 动员的难度应得分。

(2) 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项目。动作质量应得分和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 员(队)的应得分数。

①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

A组2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以上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 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

A组3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 (或1名裁判员和1名副裁判长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

 

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

②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

B组2名裁判员、1名裁判长评分时,取3个分数的平均数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应得分 可取到小数点后2位数,第3位数不做四舍五入。

B组3名裁判员、1名裁判长评分时,取中间2个分数的平均数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应得分,应 得分可取到小数点后2位数,第3位数不做四舍五入。

  1. 最后得分的确定


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或加上创新难度动作的加分,即为运动员 自选项目的最后得分。裁判长从运动员的应得分中减去“裁判长的扣分”,即为运动员对练、传统 拳术、传统器械和集体项目、无动作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的最后得分。

  1. 裁判长的加分与扣分


(1) 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被确认完成的创新难度的加分。

(2) 裁判长执行对比赛中重做、套路时间不足或超出规定的扣分。

  • 完成集体项目、太极拳、太极剑套路,不足或超出规定时间在5秒以内者(含5秒),扣1 分;在5秒以上至10秒以内者(含10秒),扣0.2分,以此类推。

  • 自选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套路不 足规定时间在2秒以内者(含2秒),扣1分;在2秒以上至4秒以内者(含4秒),扣0.2分,以此 类推。


» [武林人物】

霍元甲(1868-1910年),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人,爱国武术家,迷踪拳第七代传人。 1909年扬名上海,并创办了精武体育会,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为强健国民体质、传承武术文化作出了 突出贡献。

1909年春,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在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Apollo Theatre) “登台表 演举重,露肌及健美种种姿态,约二十分钟,一连数晚,最后一场言,愿与华人角力。于言谈中,多少带 轻蔑口吻,翌日见于报端,沪人哗然。"于是陈有美、农劲亦 陈铁生、陈公哲等“成欲聘请技击名家, 会台与赛,以显黄魂”。

霍元甲接到邀请,便携其徒刘振声于1909年3月赶到上海商谈比武事宜,并商定“用摔跤方式,以 身跌于地分胜负”。于是,发起人开始筹措资金在上海静安寺路张氏味苑园(张园)内搭建了 “高四 尺,宽广二十尺”的擂台。六月中旬下午四时,比赛的时间已到,但奥皮音并没有来。就这样,霍元甲名 扬上海。

散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

-、竞赛组织工作

(一) 竞赛性质

可分为团体比赛、个人比赛。

(二) 竞赛办法

(1) 循环赛、淘汰赛(单败淘汰、双败淘汰)O

(2) 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

(三) 资格审查

(1) 成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8〜35周岁。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年龄限在15〜18周岁以下。

(2) 参赛运动员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3) 运动员必须有参加比赛的人身保险证明。

(4) 运动员必须出示自报到之日起前20天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包括脑电图、心电图、血压、 脉搏等指标在内的体格检查证明。

(四) 体重分级

(1) 48公斤级(W48公斤)

(2) 52公斤级(>48公斤~W52公斤)

(3) 56公斤级(>52公斤〜W56公斤)

(4) 60公斤级(>56公斤〜W60公斤)

(5) 65公斤级(>60公斤〜W65公斤)

(6) 70公斤级(>65公斤〜W70公斤)

(7) 75公斤级(>70公斤〜W75公斤)

(8) 80公斤级(>75公斤~W80公斤)

(9) 85公斤级(>80公斤~W85公斤)

(10) 90公斤级(>85公斤〜W90公斤)

(11) 90公斤以上级(>90公斤)

 

  • 称量体重

  • 称量体重须在仲裁委员的监督下,由检录长负责,编排记录员配合完成。

  • 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参加称量体重。称量体重必须携带运动员注册证。

  • 运动员必须按照大会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称量体重。称量体重时裸体或只穿短裤(女 子运动员可穿紧身内衣)。

  • 称量体重先从体重轻的级别开始,每个级别在1小时内称完。如体重不符,在规定的称量 时间内达不到报名级别时,则不准参加以后所有场次的比赛。

  • 抽签

  • 抽签由编排记录组负责,有仲裁委员会主任、总裁判长及参赛队的教练或领队参加。

  • 抽签在第一次称量体重后进行。抽签由小级别开始,如本级别只有T,则不能参加比赛。

  • 服装护具

  • 运动员必须穿戴大会指定的拳套、护头、护胸,必须穿戴自备的护齿、护裆(护裆必须穿 在短裤内)。比赛的护具分红、黑两种颜色。

  • 运动员必须穿指定的与比赛护具颜色相同的比赛服装。

  • 拳套的重量:65公斤级及以下级别的拳套重量为230克(女子和青少年运动员均使用该 重量的拳套),70公斤级及以上级别的拳套重量为280克。

  • 竞赛中的礼节

  • 介绍运动员时,运动员向观众行抱拳礼。

  • 每场比赛开始前,运动员相互行抱拳礼。

  • 宣布结果时,运动员交换站位,宣布结果后,运动员先相互行抱拳礼,再向台上裁判员行 抱拳礼,裁判员回礼,然后向对方教练员行抱拳礼,教练员回礼。

  • 边裁判员换人时,互相行抱拳礼。

  • 弃权

  • 比赛期间,运动员因伤病或体重不符不能参加比赛者,作弃权论,不再参加以后的比赛, 但已进入名次的成绩有效。

  • 比赛进行时,运动员实力悬殊,为保护本方运动员的安全,教练员可举弃权牌表示弃权, 运动员也可举手要求弃权。

  • 不能按时参加称量体重,赛前3次点名未到或点名后擅自离开,不能按时上场者,作无故 弃权论。

  • 比赛期间,运动员无故弃权,取消本人全部成绩。


(十)竞赛中的有关规定

(1)临场执行裁判人员应集中精力,不得与其他人员交谈,未经裁判长许可不得离开席位。

 

(2 )运动队必须遵守规则,尊重和服从裁判。在场上不准有吵闹、谩骂、甩护具等任何表示 不满的行为。

(3 )比赛时教练员和本队医生坐在指定位置。局间休息时,允许给运动员按摩和指导。

(4)运动员严禁使用兴奋剂,局间休息时不能输氧。6Af6-hhehtqh0324795

浏览6,64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