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窗户外,用装药枪同时在 窗口射击董师,其意董师虽绝技也难避过去,枪一响,他们想准把董师打死 了,可是他们一看董师不见了,他夫妇惊慌万状,亡命逃跑了,董师也不追 赶,王爷问:怎么枪响?董师报告说•.沙回回夫妇二人行凶要杀我,我想把 他们擒住,但他们二人逃跑了,后来有人说沙回回逃到关外杀人放火不干正 事,又说沙回回来京在天桥卖艺,根据尹福,马维得知又叫程延华,刘凤春 到天桥逮捕他,群雄放他不过,去人请董师将他捆绑送至刑部,后来沙回回 被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

程延华轶事

程延华先生是河北深县程家村人,在北京崇文门外花市四条庙内做眼镜 为业,故人称眼镜程。他的门徒名手很多。他原是躀跤名手,拜董海川先师 门下学八卦掌。下的功夫特大。当年像李文彪、靴子张、馒头郭、磨管张、 李永奎等等,还有什么保镖护院的,什么花鞋、大辫子,都败在程的手下, 所以眼镜程名冠京师,外省市也没有不知其名的。

某年有个山东大汉叫李永奎的,身高六尺,背一个铺盖,卷内插一把单 刀,找到庙里来,进门即问:眼镜程在吗?到屋里又问:哪位是眼镜程?程 见他这样便问他:贵姓呀?答说:姓李。问:由哪里来?答:山东,我特来



访眼镜程的。程说:他出去了。我也姓程,是他弟弟。李又问:眼镜程什么 时侯回来吗?程答:那可不知道。便命小徒沏茶。程又问:你吃饭了吗?李 答:尚未。问:你吃什么?叫徒弟去买。李说,吃五斤大饼、二百个饺子 吧。吃的买来了,李把饼和饺子一卷都吃光了。程又问:吃饱了吗?李答: 凑合吧。李等程等得着急起来,便在院子里转,后来他到门外去了。程命小 徒弟看他干什么?小徒到外一看,门外两个石柱子栓马桩,头上的小石獅子 李过去用手往下一砸,把狮子脑袋砸掉了。小徒弟回来一说,程想,他由山 东来,要不比他就不会去。李进屋喝水,程说,我哥什么时候回来没一定, 我也练过,咱俩院里练练吧。李说,好。说着二人就到院中比起手来,走了 一趟,程照李的胯上一掌,把他击出去很远,倒在地上。李站起来恶虎扑食 般向程扑去,程一闪让过,复一掌又把他打出去了。李站住说,你那里是程 师的弟弟,分明你就是眼镜程。说罢便跪下说,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收我做 个徒弟吧,程于是教他练掌,练了一个多月,程说:爷们,教你练没关系, 你这个吃我养不起,还是回家吧,李也笑了,便拜辞回家了。

据说练形意拳的郭云深听说董海川名震北京。便到北京先找程延华,因 他们是同乡,又彼此相识,程一见说:您来了。赶紧沏茶。问.•你进京有事 吗?郭说:没事,想访访董老师。程说:你的名也有啦,我的意思你还是不 用见他,他不爱动手,如果输了怎么办?二人喝茶之间,郭说:程老三,看 拳。冲着程打来,程一闪,郭这一拳没打着,却打在门框上,把门框打下一 块木头来,门框被打环了。郭看没有打赢的希望,于是住了两天便回深县 了。又传说当董海川名震京师时,郭住肃王府访之,苦战三日,未分胜负, 当时郭之功夫已震南北,因未见八卦之特长,终不心服,而董先师也欲观形 意之优点,故有意比试三天至第三日,董以掌进,愈变愈广,郭遂大为拜 服,而返。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杀人放火,各处乱窜。程延华 家在崇文门外河泊厂四十六号,某日出门正遇德国兵十佘人,要对程进行检 查。程因言语不通而不允。德兵动手打来,程还手打倒十余人,打得德兵东 倒西歪。程想进邻居院躲避,又怕给人家带来麻烦,便毅然上房逃走,那 时男子都留有发辫,当他向上纵时,因辫子被瓦缝卡住窜不上,两次想再窜 上,德国兵虽倒地而均未死,便向程开枪射击,把程打死在河泊厂东巷。

霍元甲轶事

力士霍元甲,河北人,兄弟十人。都以拳艺著称。元甲是其中魁首,北 方人都知道他的勇力,绰号“黄面虎”。

某年,霍的朋友写信给霍,告知有美国某大力士,力能扛鼎,身体可载 重百斤,问霍愿意不愿意同他较量?霍回答说:这样的勇士,我们北方人见 惯了,逞什么能?于是慨然答应了。他到了上海,与某力士相约,力士却不 敢出席了。有东海赵君,想与霍角力,霍不同意。后来赵登报加以刺激,于 是霍叫他的徒弟,在张园和赵比赛,把他打败了。不久,赵又聘他的朋友, 与霍相约比赛。起初,霍仍叫徒弟上场,不分胜败。结果还是败在霍的手 里。这时,霍慷慨陈词:我之所以来上海,是想和国外猖狂的力士一战,至 于同类相残,不是我的志愿。凡我同胞,今后希望莫来打扰。他又创办精武 学堂,发扬尚武精神,不遗余力。他常说:国要强势,国人非人人习武不 可。又说:西欧人士精研一项技术,总是几百年才大有成就,现在我的拳 艺,已经传了七代,也等于研究几百年了。不久,某国著名柔道专家,慕霍 的大名,想战胜霍,于是邀聚十人一同来上海,与霍角力,然而都怕死,要 求不用拳击。霍当面予以驳斥,结果以手势决定胜败。双方各出一名证人, 霍又叫他的徒弟先上场,某国人接连被打败了五个,大为恼火,急选一最有 力的,与霍搏斗。那人知道霍是劲敌,出臂想伤霍,霍稍稍以手相格,那人 的肩膀就折断了。大怒,诬指霍违背诺言。结果因为众目共赌,输了理退下 去了。然而他们始终不甘心,后来设宴请霍,席间大大对霍恭维一番。霍 说:我得了咯血症。某国人说:怎么不医治呢?霍以找不到好医生回答。某 国人念有机可趁,看了一下说:某^先生,就是良医。霍相信了,吃了他开的 药,越吃病越重,以致含恨而死。

大王五轶事

大刀王五,是光绪年间京师的一位大侠。以保镖为业,河北、山东盗 伙,都奉他为首领。王五制定规矩,加以约束;所劫财物,必须是贪官污吏 的,如果不是不义之财,就丝毫不取。光绪五、六年间,京师发生劫案几十 起,官家捕拿,一无所得。都猜想是王五干的,于是就告到刑部。当时刑部 总司案兼典狱官,是江苏溧水县濮青士太守文暹,奉到上官之命,调五城御

史带领官兵前往捕捉。王五住宣武门外,御史得到调令,点士卒几百名,围 住王的住所。王以二十多人,手执器械等在门内,门外官兵几百人,都不敢 进去,只是大声喊叫示威而已。直到天黑,还不得要领。官兵只好走散,各 自回家。散后,才知王五不知在什么时候,也穿上官兵号衣,混在人群中, 而官吏却不知道。第二天,王五忽然来到刑部自首,太守召见询问,回答 说,先前发兵捕我,我所以不遵命,现在兵撤走了,因而前来投案。问他这 几月以来的劫案,承认那些不是他的党徒所作,那些是外路贼人所为,佩佩 而谈,豪不掩饰。太守固深知王才艺勇烈,想开脱他,便假意说:我就知道 这些劫案与你无关,然而你一人到处交游,纵酒狂赌,这绝非善类,我逮捕 你,将施以薄刑而戒大祸。打了二十,赶出门去。

光绪九年,太守出任河南南阳知府,将赴任,而资财不够,到处借贷, 无所收获,非常忧闷。一天,王五忽然求见,门卫挡住了,再三请求,于是 叫他进去。王进人叩头,说小人承蒙大人再生之恩,无可报答,现在听说大 人出任南阳这一路强徒很多,没有小人护卫,一定会落在他们之手。听说大 人盘费也缺乏,现带来二百金,请路上使用。太守坚决不收,说我已筹得路 费了。王五笑着说;大人何必瞒哄小人?大人今早还到某洋行处借百金,没 谈成,怎么会筹得了呢?这样吧,大人可写好借券交给小人,等到任以后再 归还如何?至于执缰随蹬,侍侯左右,大人即使不同意,小人也决定跟在身 边了!太守不得已,照他所说写一债券给他。于是一同起程。来到河南卫辉 府,一连十天,都是大雨,黄河水势猛涨,过不去,所带的路费快用完了。 太守找王五商量说:盘缠又完了,黄河过不去,怎么办?王五笑着说;这一 点点事,会把王五难倒吗?说完,匹马佩刀,绝尘而去。其他随从们叫喊起 来说,王五打劫去了!太守大惊,彷徨终日,饭也吃不下。天黑,王五才回 来,结下腰缠五百金,放在几案上。太守正颜厉色道:我随口渴,绝不喝盗 泉一滴水。赶快拿走,莫玷污了我。王五哈哈大笑说:大人怀疑我去打劫 么?王五虽微不足道,这区区小数,何至于借不到呢?这是我向某商人借来 的。大人不信,可写一条子叫他来。太守立即写一便条,派侍从送去。第二 天某商果然来了,取出王五写好的借券呈给太守过目,果然一点不差。太守 这才称谢收下了。王五护送太守到了南阳,自己乃回京师,重理旧业。安晓 峰侍御远戍军台,王五护送前往,车辆盘费,都是王五送的。王五和谭嗣同 很有交情,戊戌政变之前,王五到谭的住所,劝他出走,愿跟随保护,谭坚辞不肯作罢,谭就义后,王五私下组织壮士几百人,打算有所建立,这一志 愿没有实现,而义和团起来了,王五也死于这一运动中。

张宝忠轶事

张宝忠,擅长把式,且善掼跤。在天桥虽然设场较晚,可在他7岁,尚住 在宣武门外西砖胡同,他已练就了一身的武艺,且不久又拜了李凤鸣为师, 从事掼跤的学习。

把式与掼跤,二者不尚得兼。得兼者,现在天桥一地仅有张宝忠一人。 他在1934年,曾率领妹妹代表北京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武术大会,比赛科 目为枪刀剑棍四种。结果他荣获第五名,他的妹妹在女子组中荣获第二名。 他的妹妹叫张琪娥,比赛那年才十五岁,如果不是素日有特别锻炼,恐怕临 场预赛发慌还来不及,哪能把荣誉带回来。

张宝忠的家庭,每天早晨都把练武术作为主要的事情,自己练,妹妹 练,不到七八岁的两个孩子也跟着练得有了根基。他家练武术是祖传,张宝 忠的父亲张玉山,善打一手标准的弹丸,在1933年全国武术比赛大会上,他 以弹丸的比试获得了第二名,当时深得社会人士的赞誉,可惜英年早逝。张 宝忠的场子上有大刀两柄,一柄重160斤,一柄240斤,任凭谁去试,等到谁 也举不动搬不起来的时候,张宝忠竟可以慢慢地抓起来举过头顶。天坛市场 各路英雄都有,要讲力大,大概无出张宝忠之右者。

掼跤家沈友三轶事

据书肆中一本关于天桥掼跤描写的书中所载:北京之掼跤场,1922年, 有杨双恩者,前曾充扑户,因无以为生,遂在天桥把式找钱过日。后沈三加 入摔跤,亦颇受人欢迎,于是改为全掼跤,初本不收金钱,后因他众生意皆 因此耽误,莫不赔本,故亦渐成艺人一流。其他掼跤家,遂群起效尤,成为 固定职业,彼时之掼跤场,即在今天桥合意轩落子馆后身。掼跤场也如其他 场子一样,周边围着板凳,但是场内却垫着很厚的沙土,掼跤家在此摔跤 时,必须穿上褡裢衣,腰间系上骆驼绒绳,脚上穿螳螂靴子,据说有此三物 上场角斗,摔死人不偿命,是为相传下来的定规。然而此道中人,最讲义 气,后辈对前辈尤为恭顺,况且摔跤的目的既在金钱,当然上场的角斗都是 技巧,褡裢衣等到了今天,也只是作为一种摔跤服了。

摔跤时,真摔的时候也有,大致上场的三五回合是真的,临要钱的时 候,来一个漂亮的,博得观众的悦心。行话管真的叫“尖儿”,假的称为做 “理性”,玩漂亮的一招,就是所说的“来一个理性的”。

二、各家拳法概述

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创于北宋,张三丰真人,道号全一,为武当始祖,又名内家拳初 创时仅十三式,后人增益一百余招,且内有四忌,八要,练法有捧揸挤按, 以应坎离震兑四方,採捩肘靠,以合乾坤艮巽四斜方,又有进退顾盼,定此 五行,总合十三式。《太极歌》曰:无极无象无纷拿,步运虚无根蒂固,一 片龙行至道夸,浑浑沌沌乐无涯。《太极歌》曰:太极圆生无极中,混元一 气感斯通,先天逆运随机变,万象包罗易理中

五行拳概述

五行拳者,金木水火土也,考其生克制化,创成拳术,注重者,五行, 四象,外三合,内三合,六合之功,内操心肝脾肺肾,外合耳目鼻口舌,又 有顶抱圆垂等练法,此拳看斜是正,看正是斜,一站分四形,即鸡腿龙身熊 膀虎抱头,站架为根基,找顺求合,先刚后柔,先长后短,活云通灵,足 手运用,皆化直圈,太极腰中化圈,八卦走圈,此三家拳术,总离不开圈中 圈,奥妙且在圈中内,盖形意拳者,学的形象形功夫也,其中尚有十二式基 于此不作多论。

八卦掌概述

八卦掌功夫,以站桩行粧转圈为基础,以卦之数,掌有八法,/V门,八 手等,变法为八八六十四手,系从八大式化出,故以八大式名为八卦掌之母 拳,云术也,练法处处连贯,无势不合静动之理,走穿拧翻,施转变化,则 与它拳不同,万法归圆道物浑然包罗万象,特异奇功,创于董先师也。

意拳(大成拳)概述

意拳(大成拳)系王芗斋所创,此拳不立招术,以站粧精神训练,练至

精神反射,本能活力之断手,整体发力,透彻之悟也,混元桩法,为拳式基 础,技击粧是身法和步法的基础,综一技击基础是步法,因手法好,不如身 法好,身法好不如步法好,各种力的运用,生于根步,这是技击关键首窍, 站桩要站出六挣力,爆炸力。、试力要试用多种力,上是混元下是技击,力的 基础是三七步引爆二五步的惯性,即为落步六挣起螺旋乃是大成拳的天机, 掌握大成拳各种发力则是技击之道,这是大成拳独有风格也。

我练八卦掌、意拳(大成拳)之感牾

我习武多年,探索武医各家之妙点,总结对我所学的拳法分类作为练拳 之引,激发我功夫之能。就八卦掌而言,初学八卦掌我以最简练的基础阴阳 三盘走圈方法,练习数年从未间断。多年来以八卦行桩上盘、中盘、下盘功 夫索引,其中奥妙及重要所在,求出初练上盘,练肺气为上焦,中盘之稳定 心,练肝脾中气为中焦,下盘自然之沉练丹海贯肾气为下焦,三盘之功。练 久对人的生理内外有着不同的功效,内为阴阳五行脏腑之气,外为阴阳五行 上、中、下,前后左右,四肢百骸筋骨之功。作为功力韧性之强,上为轻灵 活力之巧,中为阴阳变化之快,下为沉稳功力之大,三者上中下,内外之合 是武医学之要素,健身养生之需,功力浑厚之能,实战搏击之用,纯属自 然发挥之道,没有什么招术花架之说,只有阴阳变化之理,这就是八卦掌之 功也。

意拳(大成拳)索引之基础,功夫首为站桩起,由静而动,气血行其 中,奥妙所在,静是根本,动是循环,独立抱一,圆圆潜生能量,勇易无 穷,一切功法浑然自然之理。站桩练内气之冲氧,气血交合,充实脏腑,调 理阴阳,平衡卫生,从医学生理角度而言,人体功能气血冲合,畅通无阻, 百病不作,精神内守,独存髓海,益脑神明,智力聪慧,站桩功法改变生 理,此功调理多种疾病,久练起到强身健体养生之效。功力而言,各家功法 练法各异,其作用都有共性,从某种意义有相通之理,没有好坏高低之分, 功法异,各有所长,各家功夫都有奇人,应知人才不一,悟性高低理解能力 之别,练功首窍不同,运用论述功理也不同,人的生理素质也不一样,练功 方法各持易理,故各得其所,所以练出功夫技能,效果也不同,这就是各家 功夫之分也。

浑元冲氧拳综一各家之功法,以独特的见解练习实践总结精要,索引武

医学精华奥妙之用。创新提纯微妙玄机的特性,从医学、生理学、组织细胞 学、经络学、神经学、养生学、运动原理、力学、阴阳五行、道学多学科参 合,悟道众生,求出自己的功法特性体系化训练,养练合一,养搏一体的拳 法,推广传承发扬光大中国武医瑰宝。

三、浑元冲氧拳、搏击之道问答


  1. 问:什么是浑元冲氧拳?


答:浑元冲氧拳系武医结合,万物浑元,浑元整体,万法归一,冲为百 用,冲为阳,冲为道,氧有万能有能量,有精微物质调理疾病,养搏一体的 拳法。它继承各家精技,总结研究实践创新而成的一种新拳种,向国内外推 广、传承自然功法,和谐健康人生。

  1. 问:浑元冲氧拳都包括哪些内容?


答:浑元冲氧拳,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浑然一体,冲氧去浊,扶正 气,静动结合连桩起。其中包括:医学知识,养生方法,各种基础训练,拳 学理论,搏击拳技,实战斗舞步,腿法、打法、摔法、制敌法等,系统化训 练,培养武医保健实战搏击人才。

  1. 问:浑元冲氧拳与其他拳有什么不同?


答:浑元冲氧拳整体风格运动原理不同,风格不同,武医一体,训练方 法不同,练法独特,拳学理论不同,技能打法不同,其功效亦不同。

  1. 问:浑元冲氧拳能练到什么程度?


答:浑元冲氧拳修炼,小成养气血,强肝补肾精自生,且冲氧能量百脉 通,百关通畅身体好,精力旺盛兴趣生,大成浑然得三宝,精气神连万物生,

神者得昌动力足,养搏一体为拳学。浑元冲氧道中道,拳通玄关首一窍。

  1. 问:浑元冲氧拳实战搏击性与其他拳有什么不同?


答:浑元冲氧拳实战搏击,无招制敌、自然发挥,抡拳斗舞步自发性 强,二人相交斗智斗勇,巧妙打法拳如暴风骤雨,诡道斗敌头脑活,打法无 章自逍遥,打斗,斗打,步法活,灵活机制力透敌,智慧打法克敌力,踢打 摔制显神奇,平日练拳如练脑,制胜靠脑拳步合。

  1. 问:浑元冲氧拳斗舞步与其他步法有什么不同?


答:浑元冲氧拳的斗舞步是总结实战拳学及前辈的实战经验而成的独特 步法,它是为实战搏击服务的,是培养搏击人才的法宝,秘而不传的打法,

浑元冲氧拳

封闭式的魔鬼训练方法之一,是游龙似水的实战健武步。

  1. 问:浑元冲氧拳和操棉球、蹭沙袋与打沙袋有什么不同?


答:操棉球是:内外结合,调理气机,冲实内劲,运用均整,为试发 力,惊弹抖炸连而用。蹭沙袋是:实战搏击而用,具体练法不能脱离实战性 目的,其练法:有打有蹭,蹭中有打,单一变万法,万法组合用,同时配合 实战步法练习,快慢结合,激活神经反射,练出搏击自发性,打出惊、弹、 抖、炸、神意连的气势,变打摔的发放。

  1. 问:大成若缺与浑元冲氧拳有什么联系?


答:大成若缺、大成拳、八卦掌、太极拳、浑元冲氧拳,各有共性,同 与大道自然之理,用其为道,道法自然,大道至简得以法则,吸取各家之 长。新拳要点:不为拳而拳。其目的是:弘扬光大中华武术精神,创新思 想,形成新的理论体系,传承拳学真谛。

搏击自然之道问答

何为自然?何为搏击之道?’何为随意搏击?何为精神意识?何为抬手打 人、出手伤人?何为打是摔?摔是打?何为实战斗步?何为制打发力?何为 惊、弹、抖、炸、牵、变、连?何为搏击之勇?何为穿透力打法?何为诡道 战术?何为抗击打降十会?何为一力降十会?何为炼中有法用无法?何为炼 中用行用无形?何为以弱胜强、何为浑元冲氧拳?何为智慧打法?何为试发 力?何为迎击打法险中求?何为搏击善战?何为抖竿发力?

  1. 何为搏击自然性?


答:通过培养训练实战操作技术达到神力本能,预敌相交自信于己所炼的 能量、技能、本能,在实战搏击中体验是否得力迎击,发挥出自己的自然良能 而制胜。这是根据自己的体能经验,心理运用的灵活性,去求证自己自然性。

  1. 何为搏击之道?


答:两仪为阴阳,二人相对为搏击,制胜取一为道也,在功法上得一得 其道,在实战搏击中众门之妙玄之又玄,搏击者战术千变万化,各有所长, 护卫自己,攻破一方,制胜之存,取得之一者,为道生之。变化为万物,混 成之变也。

  1. 何为随意性?


答:与敌较技,检验自己在实战攻防中的技巧,各种力度打法、游走步

等。无招无势自然发挥,灵活机变的随意打法,与敌搏击,打出自己的独特 风格。守中用中上手快,八门打法手足活,这就是随意打法的决窍。

  1. 何为精神意识?


答:实战搏击中,首为心理轻松自然,精神放松,不被对方攻势给吓呆 了,要放大自我,有预敌意识,神光笼罩一切,气势逼人胆子大,犹如猛 兽。有我无他,战胜对手的信心,精神反射,应变而发,发挥本能活力而 制胜。

  1. 何为抬手打人出手伤人?


答:与敌接触把握距离,没有门户间架,两手自然下垂,目中有敌意, 心里有击打目标,出手不见手。使对方没有反应抬手抡达。出手要狠杀伤力 大,一触即发,击倒对方,或以抡机打法,连发之速,所碰之触惊变连,沾 打变方位,触摸找点发。

  1. 何为打是摔?摔是打?


答:与敌搏击常以踢打摔制,攻防为手段,来取得胜负之分,较技中 有,打中是摔,摔中是打,有攻防合一、进退合一、踢打合一、制放合一、 摔打合一、上下合一、真假合一等,如打是假,制放是真;摔是假,打是 真;上是假,下是真;退是假,进是真;功是假,防是真;松是假,紧是 真;长短互连神变,摔打并用显其功。

  1. 何为实战逗步?


答:双方较技你来我往,进退游斗旋转都靠步法及身法的灵活,实战斗 步是搏击中重要步法之一。其有游逗、跑逗、旋逗、试逗、逗技的灵活性, 以活而有力的发挥出自己的本能。

  1. 何为制打发力?


答:在搏击中,打人容易制手尤为艰难,要想巧妙的制人,首先要练好 制手之功,打中有制,制中有打,在实战中能否制住对方手脚,攻其中部是 制敌的关键,制人要用中节,制住对方的梢节和根节,然而攻击发放敌人的 中节,螺旋混元力发有方向。

  1. 何为惊弹抖炸牵变连?


答:与敌接触,神光视敌,气势逼人,使敌惊恐触敌惊弹抖炸。蓄力变 连击打对方,使敌无跟重心,防不胜防,没有还手之地,我牵住对方,炸力 不断。找不着我的力点方向,对方感觉不得力之时,我风牛顶撞发之,爆力打之。

  1. 何为搏击之勇?


答:与敌搏击首为心狠手毒,视敌斗勇,精神反射神勇之示,胆大之 猛。野兽之性,抬臂如刀,出手如弹,劈欲点刺炸,力度之透力,似乎战场 勇猛搏击争王也,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念,有自信,唯我独尊,取之黑手,战 胜对方。

  1. 何为穿透力打法?


答:穿透力是内外结合,多年实操而成,在实战中体验功效,与敌搏击 抡拳头要放开自己,形松意紧,就像抡大锤钻冲子一样,有一种震动力,钻 力,弓剑力,枪炮爆炸力。拳掌发力打前穿后有一种穿透的传导力,方为透 力。平时训练要多练手足梢节的活力,方向点力,必可求出透力来。

  1. 何为诡道之术?


答:搏击战各有营地是敌我之战、智慧之战、道术之战、游斗之战、心 理之战、力学之战、巧妙之战,双方较技不是乱打,要斗智斗勇,有智谋, 有战略思想,灵活机动巧妙战术,不同战况有不同的打法,而取巧敌势所不 知之处为诡道也。

  1. 何为抗击打降十会?


答:平日要多练一些拍打功,增加抗击打能力,以防让对方打晕,在 实战搏击中,有些人抗击打能力很强,如拳击者、体胖者,与他们较技没 有很强的力度,穿透力,是很难取胜的。所以遇到这样的搏击手,只能智 取,以踢法,制牵发力法,变摔法,巧妙打法,灵机变法,要害外发,方可

制胜。

  1. 何为一力降十会?


答:在实战搏击中常说一力降十会,有的人力气很大,身大力不亏,如 果你不知力的运用,不懂四两拨千斤之妙,就很难取胜,所以遇到这种力大 之人,一定要用巧妙之劲惊弹之劲,破根打法,打放合一,找出对方弱点, 攻其不备之处,而制胜。

  1. 何为智慧打法?


答:在实战搏击中,智慧打法占主导作用,智慧是万事万物的开悟思 想。通繁致简的一把钥匙,开明一切,通向大道之理,用在拳学实战中,就 是万法自然,简一多法实用,求得现实,以便运用,智慧之门,万法归一,

变通法则生万物,运用自如,见物多思量,智慧使见奇。

  1. 何为迎击打法险中求?


答:在实战搏击中,对方来势凶猛,我避实还虚迎击而入,逗步挥拳,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金蝉脱壳金刚抖力,暴风雨般的卷裹之力,旋空滚球 击打对方,见血之处险中求,是破敌之法,险中求胜的心理战术,触变胜敌也。

  1. 何为练中有法用无法?


答:在搏击训练中有不同的教授方法,因材施教从而让不同的学员学会 不同的技能,为提高各种水平适应搏击性,其中包括心法、攻防打法、二人 互练法、实战逗步运用法等。通过各法的训练,使每一个搏击手精简实操练 习,达到炉火纯青,精神意识拳,在实战搏击中发挥出本能自然打法,而斗 敌取胜。

  1. 何为练中有形用无形?


答:“形”是入门之法,以形激发功能,引导学员在实战中以各种形势, 不同方法,包罗万象,根据所处的地形,状况,察觉敌人的动态,不可轻 敌,要有意识的、智慧的、机警的、灵活的、大胆的、无招无势的与敌斗 战,发挥出自有的神力本能,虎豹毒蛇之野性,出手神化不见手,制化变连 在敌先,无形以性观形态,击敌制胜。

  1. 何为试发力?


答:试发力显搏击之基础,力的运用,试发力、发试力是相互相成的, 合二为一的,软硬阴阳互变,实战应感互用之法,其中包括:劲力法、触变 法、变连法、金刚抖力法、金蝉脱壳法、拳法、步法、打法、制摔发放法、 力的运用法、螺旋振肩法、蓄发力法、惊弹抖炸发放法等,通过各种训练, 神力意识反射结合,静动快慢结合,收放松紧结合,软硬变连结合等,培养 促实用之效,在实战搏击中体验试发力的功效。

  1. 何为以弱胜强?


答:拳道以弱胜强方为功。就是说痩小之人不见得功力小,各有所长, 人小智慧多,核原子虽小,杀伤力极大,只要挖掘出人的潜能意识,就可以 发挥光亮。亦有柔软胜刚硬之物,钢铁刀锯棍虽硬,打在棉花上是无效的, 钢铁相互碰撞可以折断,穿透。搏击之战也是一样,人小柔弱轻便灵巧, 可战胜刚力大之人,鲁智深力大无穷,遇上时迁身小之人,无奈、有力无处 使,所以各有所长,各有其用不同之。

  1. 何为斗武搏击?


答:斗为实战逗步,武为功力技能,搏击为摔打并用。在实战中二人相 交比武较技,守中抢中夺敌位,上中下快手三连,敌攻击,我守中击打; 我攻击,敌守中反击,敌进我退,我进敌退。你来我往错综不已,敌抬腿踹 肘,我可抢步发力推之或抄腿摔打之,敌出拳击我上中门,我可抬腿蹬之, 或上步斜身撞击发力放之,绕步搬头摔之,手臂揸拳退步踹之,贴身螺旋转 摔等,应敌战术如同龙虎争斗。各有制胜的本能,只看结果。

  1. 何为搏击善战?


答:“搏击”是武术拳学之技能,转变为实战的一种方法,通过锻炼实 现武技的运用,在实战中体验功力大小自卫的实用性。也是传播古老的传统 文化,推广散打运动走向全球化的转变。“善”是人之本性,善武精神,善 武文化、善战之技能,不是为非之徒,斗恶,争霸,拉帮结派,自古不传非 人,一切从善,仁义之善,佛学之善,习武善德之意。“战”是较技竞赛, 通过正规比赛,总结实战,交流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1. 何为抖竿发力?


答:抖竿发力是搏击中常用的碰击摔打的发力法,在平日训练抖竿试发 力中,提旋抖放,波动不已,惯性实足之力就像硅胶的柔软惮力,弹抖自如 在实战搏击中,非常得心应手,随手触发,力抖千斤之妙,克敌制胜。

  1. 何为旋转乾坤打法?


答:在实战搏击中,旋转乾坤打法遇敌变化施展乾坤打法,圆中有圆, 圈中有圈,半阴半阳,长短互用变连合二为一,拳学、力学、力之运用、浑 元力法、旋转乾坤、据风卷力之神速,旋绕缠衰是克敌万法的原动力,得其 道也(乾坤松紧变惊弹)。

综上搏击问答,总结实战拳学是散打技能的需要,是浑元冲氧拳的心 得,即练搏击之道要学心法,修炼搏击意识,动连惊变,不固持肢体,招式 只是你的臣子兵将,只是你手持的利刃,护打之用,听你号令,就看你如何 指挥,调动玄兵利刃,诡道战术,神力本能,攻守克敌。

五、王芗斋遗著手稿

1.重理

万物一理,拳亦如是。其入手原则皆近似,非指绝对之局部,非指具体

之环节也。拳艺之精,始于初之正确,而后方入正 轨明途也。

习拳应以善字入手,从静中作为,方能达初之 精确之正路也,再增繁功以臻至人微入妙也。然学 识学术亦如是也,研究越高级,入手作为越应正 确。佛、儒、道、医、天主、基督,均平心正性,

善念济世,由善心慈念人手,由静心抑欲、清静中 求其作为,解理悟性,体认源识,以理义而指导行 为也。拳学更应如此,入手与作为原则是不能改变的。至于每一具体、每一 局部,或某一单纯之事物中,或可有其与总则不尽同处,亦属常规之例。但 总则方向不可逾越者,是理义大局,整体概念也。此理望当慎记之,慎求之,慎为之。

图片14

2•吸

拳中之“吸”鲜为人知,实是鲜有人用,鲜有人研也。挤、按、撞、 拍、抖、弹、扔、推以及砸、削、扇、挂、裹、偏、挫、靠,拳界因多研、 多用不为奇,因其为明,而吸则为暗。吸为稀传,而诸皆常施也。

另,吸难为,而诸易用。故是理则所系,非吾不言、不教,实技击桩之 站功,吸膀溜臀之吸,吾早有所言著,只是人多不深解,一览而过,故不 明析。

实际,吸膀之吸是提、抽、拔、拧之意总和而言,桩中含奥,有拧卷、 提吸、抽拉、拔拽等相近而微细之不同,桩中所求重吸,用时方可知吸也。

另例:推手中有“先搭吸而后撞放”之说,此中之吸非手拉、臂缠之 意,实为从“搭”字再悟“吸”字方入轨也。搭是肘前至腕的小臂与客方接 点(接触之位置)而言,故不能用手拉、臂缠,是点力接触到一定力之时,

浑元冲氧拳

身动而点力不移之力点,摩擦形成挂吸之力也,从而牵动客方或定住客方以 达放扔之用也。此亦是吸!

再者,我力由上向下拍、砸客.方,功力所至而迫使客方上接之力,下行 于其身以达背、腰、膀而至腿,形成对方受力后的反弹作用,至对方因我下 力大,而反作用之力在我力达点之后,客方反而自身向上跳弹而起,有如用 手向下按弹簧,手一抬,弹簧反而向上弹出,两者为一理也。

观者不知反以为是我吸所至,此实为客方自身受力反弹,而形表之见是 我吸客而起,我向前再放瞬间,而客反向后被我扔飞,其是我向下力后再出 向前力,两力之运发火候之间而成。

自此方有我“吸扔陈大力士”之传言,实是多位观者不明上述之言中就 理也。今明言解释因由,再不知悟,就是不认真听了。

3•处

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处。你们问何为“处”?这就问对了,处的 原则非对方站立时的脚面,也不是对方的小腿以下的位置处,所谓处,是对 方之要害,头、胸、腹、背,但处应为对方之头的鼻为最佳。“鼻为中央之 土”。冲破客之土制胜势无余。

  1. 拱形


涵虚,多适三节之中位。掌心、脚心宜涵虚,腋下、胸前宜涵虚。

桥多为拱形,是各力点面之合,形曲(屈)力(意)直是为一理,正凸 处有支撑力,里空灵有蓄发力,而两端出弹放力,合分可互为,两向能发 用,分作有二挣,整运得摧、撞。技击达骤发瞬变之用,养生利气血运行。

  1. 改拳


今天谈“改”就是变与更换,改就是纠正。向前直线行走时,人的双脚 一左一右,交替迈步路线才能直,直是正确方向。但是要有一左一右的随时 纠正、改正纠偏差,这样才能按正确的直线而行!

练拳更应按此理掌握拳道的原则,体认精髓。执着傻练,就单一而笨 拙,难得应变之机要。两肩左前右后,两足一伸一屈,两手一高一低,都是 偏侧,对于正直是错,但如前、后、伸、屈、高、低,突作颠倒而用,或达 两不同之平衡,其正直之力效自发,其理自明也。正、侧互为是此理的集中 体现,其拳中之变、之改是原理的实用效果所定,非指错了就改之意,曰后 当在实操中多加体认之。

  1. 重击


打不着不打,打不倒不打,打不死不打。所重者为力不虚发,差尝不空 作的要义在此。

作拳应敌连击、续进,是有用之作,但非高妙之为。高者先蓄而后发,

缓运而突用,松柔惊弹,用一而不用二,更无再三,再四。一触即爆发,真 意如此也。

  1. 定法


拳者养为一,练为二,用为三,程序不可倒置,所以拳要有规要,事有 则守,以属定法,方成正解,这是其一。其二为养不达勿练之,练不达而勿 用之,用不明则无效也。学生考试不及格不能升学,练拳不到水准,难求进 益,必如上楼之梯阶,先达而后进高也。

官廉是清苦治世,心善为武德之基,紧学为求功之道,博求为达奥之 源,精研得进阶之路。不苦于参练者,拳艺定一般。

目正是不歪斜,当从心正入手。功深是超常人,当从勤练入手。明理是 知懂透彻,当从精研人手。无功不进自有原因,如自不能解,当求学于名师 指导入手。

  1. 无知


迷神、信鬼,自属无知之辈;而发外气、能成仙,亦为练拳迷信思想;

但追求套路、专究招数、窍门,或用重物练本力、用懈柔逃猛袭,均为迷信 误导,于真正拳义大违,对庸手亦难应付,遇名家高手必败无疑!所以不符 拳理,即为不能实用之术,再下功夫也不能施展运用。如真明理、符则而体 认练之,随手而用,随心而发,则打、放自如,轻而易举不费心力也。

  1. 大成


神真意至,虚独存,悠扬相依,绵绵如醉如迷,静性有旋机。

脱肩松臂懒束腰,神情意力似黏糕。一切知感全不要,静室常露赤条 条。有心练求得实相,无念含精任逍遥。钟山云雾如参透,天下晴空一羽 毛。练时全身发热,气血交融,应感轻舒愉悦,如水中漂荡,旷野闲庭。

无论练何功,疲累皆为误,每练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提髙。做学问永无 止境,练拳也无止境,有止境就无进步。有人说我已达“上乘”已达“大 成”,此话对否应看如何理解。

国家社会无止境,上乘、大成之境亦应无止境!何为上乘?何为大成?

上乘、大成的标准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认识层次也无一定标准,其说各 有不同,怎能说成有止境昵?如此解方能正心、正法。大成拳亦应无止境, “大成”二字也应解为无止境。

  1. 六要


继承先驱的成就之后,方能得到提高,然后才可启迪后学。我要求你们 并不高,一要具德、二要务实、三要精修、四要勤奋、五要坚持、六要纠 误。老人就是青年的奠基者,你们就是后辈的奠基者,大家肩上的责任同等 重要。

我是河北原籍,周子炎是山东原籍。都说河北出英雄、山东出勇士。其 实不然,山东有武松,也有武大郎;河北出猛将也有弱兵。不在地区之处 所,不在身体之强弱,不在体重之轻重,身材之高低。如若如此,瘦小、体 轻、有病的人就不用练拳了,不少各家瘦小而功高,所以是在个人的修为如 何。只要正确坚持,恒心修练,终有收获。

11•合意

动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动,其意在动静之间,有静方有动,有动方 有静,白天人多动,夜睡多静,一动一静之间在拳中应体会在于用。神意的 动静,形骸的动静,一是在外,一是在内,有别又关,合拳意而为之。

“合意运动”指本意运动。顺应意的支配,行成运动,如达到无感觉受 意运动,是有意无意间之运动,再达本能运动是“自动运动”的境界过程, 所以方能获得神、意、气、力,入于化境。

  1. 明悟


明性、潜坚、抑欲、视籁、探髓、摘疑。功不在深,在懂在明。力不在 大,在变在整。知不在杂,在精在透。人不在贵,在敬在谦。视敌如涛草, 身整、力均而摧。决势如观景,明心、透意而为。解拳之耍,而后得拳之 妙。得练之途,而后悟用之道。

  1. 笑意


僵拙之笨力,是绝对用意念强想支配,或用器械重物练就的本力施为。 吾拳之力求松整,达灵具活,为功力也。静松中求,缓运中解,神充至用。 如虎、熊之松沉,似鹰、猫之捷迅,非善奔之马鹿、家养之兔猪也。以松静 入手求刚坚之施作,一张一弛,一松一紧。弛中含张,松是紧。过紧则僵, 过松必懈也。

站桩,松身松神千万莫执着。学习桩功,贵在持之以恒。精于体会,信 心应增。决心坚定,方可功成。

形骸不要动,舒适有笑意,老年、体弱、慢性病,坚持最首要,心畅为 天机,每天坚持练,不在文化高与低,农民也应讲卫生,政府提倡普及。

  1. 客中


动若狂涛,静如止水。身似虬龙,势尤长虹。虚为实用,暗蓄明行。神 当确切,意念莫停,气均为要,力整功成。

取中用中,定中守中,神中力中。发自己中,用达客中。应敌身手齐 要到,脚到身自到,头到步到,一气而成全身到,到客方之近前,得破敌

之妙。

应敌守中线,关节起锋棱。周身力均整,含灵共一先。神意合于体,形 力当自然。临敌蓄后发,着意似弓弦。外合捷敏变,内则精气全。身手应齐 到,有意无意间。打人如玩笑,制人凭浩然。

  1. 撑定卷动


撑拧卷裹,撑为定势,拧卷为动式,动静之间求之。要牢记;神意求 之,至要也。

  1. 善出高境界


善出高境界,亦能具求拳悟极之首要条件。真正大道宗师,无一有小人 之心,无一在小人之列。

武不善作,武德为拳之一部分。失德者失拳,无德者无耻,修德者方能 修身练艺。艺不压人,竟是人不胜艺。拳不如人,多因疏求不精。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文武兼修筑全才也。

不能自律己者,难于制人。不能用功者,难求功效。而律己当坚肯持 久,用功当苦练精参。比较分高下,验证见弱强,事实辨真伪,谦求必升 堂。如功无偏错,坚肯之志利研求。如用欲达效,实战之行中得获。

轻人如轻己,骄满者难提高。“自古骄兵多至败,从来轻敌少成功。” 古人言不可违。敬人、谦慎处事,悟练持之以恒,坚忍果决应敌,操胜有 望也。

身不在高矮,力不在大小,功不在深浅,速不在快慢,辈不在高低,实 是在其对拳学的修为如何。如得名师严教,德善慎谦,坚习精悟,含纳诸 理,体认于身,练用兼达,施为无过,持之以恒,自可制胜无敌,进而有望

登极也。

正头、正身、正己、正人,守正应正心,心正得诚真。“正”为拳德之 第一贵也。正人君子之为,所求由正入,均应达也。

  1. 来源


吾拳倡导由养生入手,进而习求技击。然撑抱之桩养生桩,是吾拳之初 学正径也,实意感形力中包含技击之要,故为首推之选也。

其桩之来源,今作简释以纠误;此桩之名为撑抱桩,亦称浑元撑抱养生 桩和胸肩位撑抱桩。该桩的整体问架形骸外形和内意,首自少林拳的“立禅 功”,其中还融进形意拳早期“静立功”的要领还包有太极拳“立养功”的 “高位无极势”等静养功的基础和神意原则而成。

所以有少林顶撑立拔之气势,有形意沉肩坠肘后蓄待发之神韵,有太极含 胸松体养颐柔温之深意。和协而互辅,统达而圆融。更含精神之假借、意念之 诱导、呼吸之匀静、气势之豪雄、形力之适法等要素,故无偏差而有增益也。

人人习之均能得获,是实验加经验和效验的总和,故极力倡导行之。愿 为世人添福增寿也,亦为习拳者求功人室之门径,其理意之源、诸论如是, 望诸公与弟子莫轻之。

  1. 拳械合一


“拳之用,械之用,合为一体均为用。”故器械与体融合而一,即为用 械之法则。如已通拳,随持械按拳意练之,持之时日自可得心应手也。

若按套路运械而强为,反成表演,与按套路练拳无异也,难达用地,反 误其功。故精拳者即精运械之道,悉心体悟不难求之,用任何器械兵刃均如 -理也。

  1. 研拳


研拳大可包容全身,小能微达指掌。细则精求于丝毫,广可盖及天地。 神可近求远放,意能守身含宙。但理、意、贝I』、规不可失范,不可过违, 为适情、适理、适势也。如能参透正、误,看破善、恶,分出高、低,悉及 深、浅,自为洞明,求师、结友、选功、悟研均得其要。何无成之?何无进 之?功到理就渠自成也。

神外溢则失真,意露形则不密,形破体则骸散。力出尖则局部。声空叫 薄虚,气僵粗则贱生。所以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则,切勿违之,方可为 功也。

人解不如自解,心解不如行解。心明其理,应身得其用!能用不解理, 理解不能用,皆非真正通达者。同多方能明高低,比较必辨真伪及深浅,如 此自能辨层次之别,选求名师指教当无误也!

  1. 求物


习拳不全在智愚,在心内明识与身上有物也。“执着己身一无是处,没 有己身无物可求。”吾言之“物”实是指身上掌握的拳学“东西”而言,所 谓东西是功力,是变化之机,是虚实、松紧、动静、缓急、刚柔之道,东西 指对某一理论、功法理解的实质。

所以求拳中之物,即是求拳中的的东西而言,“东西多少”、“东西好 坏”均多用于此。己身之物与外界之间(客方为外界,空气、场地、远物、 阳光等均指外界),应互关联,从中求之自执着己身,亦非无物可求也。

  1. 错置


“张冠李戴”为错置。练拳求功,亦不能“张冠李戴”。有人做做勾挫 试力,其身手之动为平推试力之动形搭配,错了;有人练托婴之桩(托宝 贝),其腿脚按伏虎桩之要领而练,错了;有人练技击之功,将养生之虚张 绵软之手腕松懈而作,错了!诸如此类,其功效大减也,应尽早纠正之。

  1. 旧学新学


吾拳之基础,多来源于传统,余虽尽心参求,对国术精粹、内含有所总 结,并倡导新拳,立足取精华而去糟柏,参究其理,重行体认。

然吾辈诸人皆幼从旧学,虽在一生中为研求拳学精髓尽心效力,深研拳 理,在承继前人之基础上,参以最新之现代学术。以解吾拳之奥,令其合于 自然之法则,科学之规律,开其塞,通其理,方能解其学,参其道,而达其 用地也。

日后门人如从科学、哲学、学术角度参究吾拳,释明理法,使拳学更进 细研,人微理法,统一诸功,完吾拳之理论、功法之体系者,适于现代之潮 流,又不失传统原始之拳意,其功大矣!吾拳得传于后世矣!

  1. 矛盾


自号矛盾(矛盾老人),论成败、生争议、分得失、决生死、别优劣、 看远近、解繁简……乃至高低、胜负、快慢、动静、虚实、强弱、愚聪、善 恶、内外、大小、正斜、贫富、好坏等等,凡相对之事物皆矛盾也。手有心 背,身有内外,力有轻重,合则为聚,离则为分,亦正亦斜,变换而为。

就拳而论,具理而言,在大体与细微之间,无外乎重重矛盾之中,运用 得当,方为正法。长不利于拔、翻,而短利之;短不利于适距,而长利之; 浑厚过潇洒受制,反利于重撞强击;潇洒过则浑厚难施,反利于求机灵变; 执着用功者,有体会而认悟略欠;悟理多思者,备究而练践少为。

如此矛盾反生,且过正则滞,过偏则歪,所谓“过犹不及,矫枉过正” 皆非处解矛盾之正法。遵吾拳之原则,方可会心法之得也。

应分合一体,道放同源,松整为用,养练合一,搭断适时,刚柔并济, 长短互为,缓急而变,正斜相依,神意为要,形力并发,虚实互借……诸 皆如是,备理而为也。理即指导之源,为实具之用。能悟其理者,还应达 其用。

能言其弊者,应知何为利。言过于实易入谎,用不知理尚低庸。能知矛 盾、解矛盾、运用矛盾之理则,方为达者。

  1. 感觉


练功时感觉必生矣,热、胀、沉、酸、整、轻、甜、舒、爽、清等等诸 多必至。然逾近高层次,其感逾有变,有增、有弱、有无,练时神意在身 与外物之间求之,万不可跟感觉走,更不可因知他人感觉如何,反而强自求 之,此是战生误道,有违拳学练用之理。

“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是练功日久自然产生,非着意寻求就可 刻划有获。所谓“功到自然成”方是大道理。如功不到、效不佳,应求明师 指解,正确体悟,坚恒练用自可有得,非急求强运可求效。

强、急之为,已失平静松轻之心态,神意受制,体易僵拙,本能之功效 更难求索也。当牢记吾言而行,方不至入歧途也。

  1. 落实


“顶上力空灵,身如绳吊系”、“正头顶项”、“悬顶系发”等,其言 练功时头顶的要求,诸说之间并无矛盾,只是统一要求的实论而已。

“顶项”为头有上顶之意“系发”为向上提系之意,所以头应有上顶和 下拉双向二争之意,犹如子有“抱六撑四”为内回抱、外分撑反向二争, 伸、屈为二争,分、合为二争,头的向上挺拔应多于下蓄,这是原则,但不 是只有挺拔无下蓄之意,应各有侧重,也应同时包容。

所以动中含不得不止,止中含不得不动,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 动,不动不如生生不已之动,动中之静,静中之动方为正。余上述虽然有方

向和静动的区别,然都是互含互为之原理,绝对就易入“矫枉过正,过犹不 及”之误。练功时如认识明确,自有正确的体会和功效。

神充、意注、松身、形整、力匀、气平、声静、性定、心慈、行果、言 实、慎为、谦处、紧修、博学、深究,为“十六令”,实为拳之要则也。

  1. 断手


断手,远则窥敌势,谋欲达发机。远近勿迟疑,下手当狠辣。神不真、 功不到、心不定、意不坚者莫作,否则失多于得,操无胜算。

练当以己之短为重,战当以己之长为用。习当以己之无为求,教当以己 之知为授。言虽浅易,而施时多非也,当谨记此言。

初得易暴,至精多隐。谦慎大为,粗狂落败。

  1. 偏求


拳各有侧重是一般与重点谓,应为全面皆达一定境界而重在其突出者。 勿认为只一侧,而诸功尽弃也。

吾之弟子中有一般者,亦有较全面者,亦有侧重一功者与突出特长才, 有善于变化者,有强于技击者,有重修养生者,有推手突出者,有功力深厚 者,有浑厚精实者,有潇洒善变者,有精神肯忍者,有谦恭含忍者,有善搏 明战者,诸皆各有侧重之谓。

侧重多源于特长,亦源于专好,亦有因偏求所至。有特长故易突出,吾 所要求,还应达兼备为佳。尔等应善解而求之,方入完整之境也!

  1. 公开


授艺切勿保守自秘,否则吾拳失传矣!本人不知切勿乱传误授,否则吾 拳失真矣!然其功夫未达时授亦不解,当适人施教。

习源于传,而习后亦应专立为传,敖拳艺不失也。继承之后,应荷提 高,方可发扬光大之。利民利因为拳之旨,如拳艺不精深,如何能利民、利 国。实力于练用中求,解理为精究得悟,不可失学,不可轻艺,不可一知半 解,方有成之可能。 .

吾拳是公开之艺。只如诸述,然深严解理,体悟至精,某一功均有高 低、深浅之别,亦如求诸高妙,高者著言细深,明解髓理、广博多参、统备 丰富、不随一般之流,坐必得敬位,练、用则超群,同仁门人皆交识,不欲 出名则众人皆知,乃年月持恒多年修悟,历经长辈熏陶,且徒授人众者,故 多已至老年方达,是岁月无情心坚于半世而得,所以非易也。

浑元冲氧拳是我用了几十年的光阴,探研武医道学精髓,前辈 的传教,多年修炼体悟,总结实践,继古创新编写了此书,问世于 众,推广传承,其本意不为武为拳,系属为光大武医精神及自身几 十年学医习武心得感受,结合现代实战拳学,武医原理,养调、防 治、养搏技道、健身术为系统化浑元整体,取其实用,大道简易新 理念,独具风格,以平衡医学,自然冲氧,健术人生,增强体质, 技能发挥,得以将其推广至大众,是我最大欣慰。一路走来,坎 坷之路幸有身边知音好友和门徒的支持,迈进了武医大道,此 书如有不当之处,有待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望武医同道予以 指正。

 

浏览8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