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武术技击,要选忠孝两全、明礼义廉耻之人。练武术技击的人应该无狂妄之气,骄 傲之心,遇敌之日,思谋所学,可以动则动,可以止则止。中华武林的豪杰卢嵩高大师教导我 们:学练武术技击本领的人应该保证,“不恃技寻斗,不恃技为歹,不炫技逞勇。”要把练实战 武术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继承和发展。“中华武术不乱传,无穷奥妙在其间,若教狂 徒无知_汉,惹祸招灾保身难”。不乱传技击武术是道德和伦理对武术老师的要求。

有思想品德修养的人才,可训练武术技击,获得了武术实战本领和英勇气概,更应该行 如病郎,守如处女,温静文雅,端庄肃穆。中华民族的优秀青年训练技击武术,既要随时等待 国家的召唤,为国争光,又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绝不能给社会带来任何动乱的因素,不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危害。否则武术技击的训练方法“宁可遗失,不可乱传。”

武术实战理论是运用阴阳辨证方法对付实战中的各种复杂变化,使头脑中有丰富科学 文化和武术智能,实战理论是科学研究人的生命能力与技击运动关系的文化。首先从医学 上明白人体解剖,了解人体骨骼分布和骨关节运动理论。例如:人前臂的桡骨、尺骨同属于 前臂,在武术攻防中,除了前臂的整体作用外,桡骨的自身能力就比不上尺骨质厚。每人均 可做一个实验:无论哪个手臂的尺骨击打另一手的桡骨,此时只有桡骨承受不了打击。这也 可比喻成所谓的汽车大车撞小车,只有小车经不起相撞,重型汽车撞击轻型汽车的后果不堪 设想。又如:“肾动快如风”。人生命的胚胎首先形成的就是人的肾,所以说肾是先天之本, 继而向上长眼睛,向下长膀胱,所以肾开窍于目,肾与膀胱相表里。肾功能好,技击动作才能 快如风。

武术实战训练的人,对自己身体的上中下三节分明,就人一身而言:手肘肩为稍节,腰腹 为中节,腿与足为根节。在三节之中,又各有三节,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此稍节中 之三节。胃为稍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此中节之三节,足为稍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此根节中之三节。稍节的稍节还可分出三节,产生出九节的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的整劲 使用方法。在进攻和防守上使浑身上下都不知有长短、曲直参差,俯仰之病,强调拳的上、 中、下三节分明,还要做到拳打三节不见形,设若见形不为能。

用心训练上中下三节分明和四稍具齐,运用明三节、齐四稍、闭五行的理论,形成人的整 体合劲,使四稍循环,人体的毛发为血稍,血稍发脚心到天门,再无别疑真豪雄,发欲冲冠。 甲为筋稍,其甲欲透骨。舌为肉稍,舌欲摧齿。牙为骨稍,牙欲断金。牙骨肉稍仔细评,评出 理来是一通。也可把两手两足为四稍,行到四稍多一精,故一枝动而百枝摇,四稍无不齐, 四稍齐到,内筋无不出,无不取胜。

闭五行的简单方法是闭住呼吸,五行与六合顺四稍,运用在进攻到位是整劲的加力器, 运用在排打时如同穿了铁布衫的衣服。进攻、出击、迎击时闭住呼吸,以气抗,以气击,使对 手在呼与吸中被打,就是打到了气头。遇到邪术时短时间内闭住自己的呼吸,以瞬间打击邪 术就是闭住五行永天凶。

武术实战中判断和变化比技巧和力量都重要,掌握武术实战中的主动和变化,就比别人 快了半步,容易取得胜利,所以实战中单有平时训练的技巧是不够的,必须在思想上懂得实 战的阴阳变化,这就是应用武术心法正确的阴阳判断,加上果敢的行动(胆量)才能使技巧 得到充分发挥。

心法首先是学习与武术相关的科学文化,多知、多懂与技击相关的科学文化,并用心进 行实践、专心玩味、以思其理、提高武术智能,这就是心意的训练。简单的心法有内三合:心 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为元帅,肘膊腿为五营。由心意产生:心与眼合多一明,心 与耳合多一灵,心与气合多一力,心与意合多一精。这样必然使武术实战中的阴阳合理变 化,在充满矛盾对抗的实战中存在有矛就有盾,心意指导一切矛盾的对抗使自己的拳势变化 产生充满阴阳变化的精灵之意。

最初的心法训练从桩功的静力状态下开始,在相对静的时候用心分析每个动作都有上 下、左右、前后的阴阳辨证,把许多科学知识和人体生理相贯通,再由思想组合实战赛场中可 能遇到的情况,用心反复展现解决矛盾的方法,直到解决矛盾的合理变化非常熟练,使桩功 中产生不同情况的养生和技击的效果。心法离不开阴阳法则,阴阳法则包含了矛盾的消长 和对立,使拳的心法在矛盾中进步,彼为阴、我以阳克之,彼若为阳、我则以阴取之,取得阴阳 “消长转化”的变化优势。才能产生无穷的心法。例如:手打,有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之巧。 打时像根棍子,触及时可变绳子,胶合对手的劲,限制对手的招,对手劲来我利用,对手劲走 我追赶,使对手的招无用。恨天无把,恨地无环是一对矛盾中产生的恨劲,恨是自己的心态, 恨与四梢与五行相合,增加*人的胆量,胆量使人体的劲力内外合一,人们常说:“艺高人胆 大”,放胆抓住一瞬而过的机遇,产生成功的战果。

拳术的攻击劲有:粘、吐、按、缩长、绷、捶、拌、抽(钩)和踩、扑、裹、缩、决等劲,拳术的劲 力离不开肌肉良好的伸缩,更离不开三节的整体合力等许多因素。例如寸劲的产生可理解 为是一触即发的整劲,也指动作行程在寸的范围,是集中力量,体现速度,如果分散力量,会 失去攻防机会,锻炼寸劲的人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劲要比力复杂得多,有更多可究之 处。现在介绍踩、扑、裹、缩、决五劲的练习方法:

踩劲:如踩毒物,踩而非踏。在练功时,下踩要似鸡步行走,足要有搓劲和向(地)下的 钻劲。步无踏劲,技击中脚踏浑身是空。无论是在前进或是后退时,步法均要轻灵而稳健, 行走似狸猫、如鸡腿,既要轻灵无声,又要有踩毒物的速度与狠劲。

扑劲:如饿虎扑羊,狸猫扑鼠,迅猛快疾,是合劲打法的一种,是把身体比作弓背,双手为 箭,对脊背的发力作用较大。练功时要体现出快速迅猛,疾毒冲刺的劲力来。扑劲为拳中重 要的劲力之一,在拳经中有“势势不离虎扑”之说。练好扑劲必须做到意领,气催,头攻,身 进,蹬后腿,前腿送,抖丹田,力由脊(劲源)发而传至肩,肘,手。手起如钢锉就是扑劲,扑劲 应用时双手不可伸的过长,过长会失掉自身重心,造成自己步法站立不稳,扑劲是发不出来 的,不可能把整个自身的重量发到对方身体上。势势如虎扑,就是身体自重打人,也属于上 乘武学的打法。

裹劲:如猴头裹脑,裹物而不露。在拳中裹劲主要运用的是横劲,它来源于身体中的拧 转相合的劲力,是以横破竖的一种劲。这种劲与技法,既可以保护自己,同时又可以有效的 攻击对方。既省时省力,又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龙形小裹、龙吊膀、龙形裹横等单操动作。 裹劲的来源在于步,而主宰于腰,轮换在膊,抖绝在胯,体现在臂膀,劲在四稍。故在打裹劲时,能充分用上四肢的合力,内外合一,上下相随方为完整的裹劲。

缩劲:也有束劲之称。如盘龙缩骨,蓄而后发。在拳术训练中讲究先练开后练合,开是 为了锻炼全身关节,使其开肩,开膀,疏通筋脉等,为合打下基础。拳术缩劲练法。使气血贯 通于全身各处,可将胯骨、肌肉、筋腱微微向内收缩,使臀部肌肉相交,渐渐意念聚于丹田产 生蓄能、蓄劲、蓄气、储力。开为合蓄了能、蓄了劲、正如拉簧被拉住,必然产生收缩力,在一 刹那间产生开为合、合为开的爆发劲力。具体拳势可训练鹞子钻天、鹞子入林、刃劲等式。

决劲.也称绝劲。如洪水决坝,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形意门称之为抖劲,太极门称为颤 劲,少林门称为爆发劲。决劲是一种刚中之急,急中之刚的抖绝劲,所运用的实际距离在劲 力当中是最短的,而所爆发的劲力又是最大的。因此,决劲的杀伤力很大。锻炼决劲招、架 就是一下,十分注重龙腰、鸡腿的要领。

拳中的五劲不是分散之力,而是一个整体之劲。“五行一发响雷声,拳去雷动风声响, 山林不能阻隔。”这样运用整体五劲,能产生出练拳用于技击的实际效果。拳的五行运用要 求把人本体心、肝、脾、胆、肾这五脏的气聚合一处,再自丹田发出,或气养丹田。实际是一种 动静相兼的内外双修功法。

进身肩撞做到两劲齐发,加鸡步就是三劲齐发,加头就是四劲齐发,无论几种劲,都形成 整体之劲。整体之劲的核心就是丹田有爆发内劲的能力,内劲都由中节劲合成。攻防时内 劲厚,方能产生听懂对手的来劲,并用粘劲接待对手。粘劲中又可使用出按劲、吐劲。

武术实战演练

应用实战身法八要: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起落。做到起为横落为顺,进退者进走低, 退也低,反侧者反身顾后,侧身顾左右,收纵者收如伏猫,纵如放虎,大抵以中手为宜,以正直 为妙。

武术实战明白眼前、脚前、手前,眼有紧察之精,看清楚眼前的利与弊,眼光也代表人的 思想智慧。明白脚前、明白是心理活动,心意创造踩定中门抢他位的条件,使有行程之功的 脚去不落空。心里明白手前的情况、手是人体最灵活的部位、以手拨转出无穷的阴阳变化, 为进攻上身的打法开创条件,“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捎。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 四平足下抛。”脚手齐到且为真。

本书认为人体进攻与防守能力的训练如同军事装备,平时的武术技击训练就是科学的 装备人体进攻与防守功能。平时的触觉训练、挂神击影等训练都是武术实战演练。

第一节:装备人体进攻与防守功能

装备人体武术技击的进攻与防守能力,就是完善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使武术练习者在 强身健体和技击防身等方面均有收获。人体进攻与防守功能装备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武术 实战的成功与失败,传统武术技击能力的装备,是取动物的特长和本能于武术实战训练之 中,例如:心意拳象形取意十种动物的特长,形意拳取十二种动物的特长,八极拳也有十大 形,太极拳也取了不少动物的本能,许多拳种都是如此,有的多取,有的少取,不管取多取少, 都要派上用场,所以取动物的特长和本能于武术训练之中,是因人而定,因实战的胜利运用 而选择。好的武术技击装备,一可杀人,致敌人于死地。二可活人,健康自卫、养生,防治身 心之病,使人的思想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军事装备以航空母舰形成一个有力量的战斗群体,武术的航空母舰是龙腰。龙腰这一 词组是指武术身法敏捷,因为腰为人的中节,是稳定身体重心的中轴,腰的拧转可发挥人体 几乎每个关节及关节端面功能。攻防中左右闪落、拧腰搁横、侧身送胯等动作,龙腰都可起 决定性的作用。

军事有地面攻击武器坦克,武术技击装备的坦克是鸡腿在运动中绷紧了的膝关节。鸡 腿这一词组是指武术的步伐稳重,因为鸡独立单腿能支撑全身的平衡,也能脚去也不会在空 里落。武术实战中的鸡腿扣裆,就是技击中的自我保护,鸡脚前撑与前踩,是快半步的抢占 对手重心、踩鸡腿能起绊马索的作用、使武术实战掌握主动。

军事有空中对地面攻击飞机,武术技击装备有鹰爪。鹰爪这一词组是指武术的制空能 力,因为鹰爪体现出人的双手起与落如同鹰爪抓物,物绝不能逃。

军事有地面攻击的重武器导弹,武术技击装备的导弹是熊膀。熊膀力量的强大是顾名 思义的,武术技击装备的熊膀随着身体的运动,连紧追随,采用肩膀撞击,肩打一阴反一阳,

缩长二字一命亡。

军事有地对空和空对地的导弹,武术技击装备地对空和空对地的导弹是虎抱头。虎抱 头这一词组是指武术的肘打能力和人的头打能力,虎抱头是手不离腮上提,肘不离胁出人。 例如:猫捕老鼠,先做收纵之势,然后向前扑去,爪在头部正前方,爪不外撇,内斜,手不离腿; 双虎抱头,双手似理发,瞬间可变成双剪手,大撇而下;单虎抱头,单手循中而上手抱后脑,形 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军事是惯用先声夺人的方法,武术技击装备的雷声就是先声夺人,雷声要领:拳中的雷 声气自丹田生,如虎之恨,如龙之惊,气发而为声,声随手发,手随声落刚劲有力。

中国武术技击能力的装备,一般都是在武术训练中取动物的特长和本能,发挥人体七星 十四拳的作用。七星是指人的身体存在龙腰、鸡腿、鹰爪、熊膀、虎抱头、象鼻手、雷声这七 势,十四拳有双肩、双肘、双手、双跨、双膝、双足和算双份的头,其中象形于虎行风生,威在蹲 山,收纵以扑,转侧以掀,掉尾如鞭;象形于大象特长和本能,大象的鼻子有拨转之能,人的双 手要象形于大象的鼻子,可以左右明拨任意行;象形于马的奔跑能力,马奔跑的弓箭步,弓是 前脚必须内扣(护裆),攻主守•,后脚箭直,箭备攻。总之中国传统武术取了许多动物的特长 和本能于武术训练和实战之中,本书不一一介绍。

体能装备与训练:人的躯体有四肢百骸,体能装备就是训练所有肢体关节的力量和功 能,这就牵涉到平时的训练中能否达到最佳技击与防守的角度(生理的允许范围)。没有达 到训练程度就难以使用能力,其中存在一个武术最精辟的原理,坚持日积月累的训练至于成 熟,体能获得养精蓄锐,关节在生理的允许范围灵活运动,提高人体进攻与防守功能的使用 方法。体能表现为人的躯体健康和有力量。人的头、腰、足,为天、地、人三才,肩肘、胯、膝为 四象,四肢与头形成五行,从头发至足底有天地的乾坤之意。天地之间“和”为贵,和之致, 一切顺应自然可帮助人体气血调和,阻挡邪气不人而无病。所以训练武术应该以和为始,以 和为终。

列举几个身体部位的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头的训练,训练发脚心的劲到头顶,寻找一面墙体,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离开墙面一步, 步伐大小因人而异,身体前驱,头顶墙面训练,寻找发脚心的劲到头顶的顶。头打起意在胸 膛,浑身齐到人难挡,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腰的训练,合理将腰拧转到最大生理角度属于伸筋拔骨,促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 合一。就像我们把毛巾拧到最大极限,一松手,毛巾反弹力就表现出来。腰转动90度的最 佳角度,肩膀才能最有效的打击目标。腰可以最佳角度和最佳角度的倍数带动四肢,形成翻 江倒海之势,所以腰是技击装备的重点。宋朝,民族英雄岳飞就以一种长二节棍打击敌人的 骑兵,后来武术前辈借助长二节棍来帮助训练人的中节,装备人体的龙腰等于装备军事的武 器火力与武器质量,提高技击的进攻与防守能力。

本书介绍这种二节棍的简单训练方法:

首先做全身放松的准备功,再开始训练二节棍。训练时身体自然站立,左脚在前、踩关 节上翘,足趾用力下钩,右脚在后用力伸直,双手握紧二节棍。如图(148)。

接上式,左脚抬起向前进一小步,右脚踮步跟随左脚,同时双手挥动二节棍逆时针旋转, 使右肩膀对齐左脚尖。此时二节棍的旋转惯性可使腰达到最大角度的伸筋拔骨并储蓄能 量。

接上式,左脚抬起向前进一小步双手挥动二节棍顺时针旋转的同时右脚向前进一大步, 使身体向右旋转,促使右左肩膀对齐右脚尖。如图(150)。由此一左一右的反复训练就是 装备龙腰的一个过程。

图片64

跨:里胯抢步双手滚进横断,破坏对方重心。外胯强打,被限制时用滚转盘钩。下打:踩 根、括根,脚去不落空,掀根。抢位、抢占对方重心点的位置。

步的训练:行走、踩、蹬就是武术的基本步。行走能力是上乘技击武术中,“打人如走 路”,是不容易被人重视的技击基本功,在行走中要放松髋关节,每走一步,足底要有趾踩、 掌蹬的体验。踩对方足背是开门,用绊马缠足的踩为蹬的进招争取时间。

足打七分,手打三分就是表明行走、踩、蹬在技击实战中的重要性。手上劈下挂,前抽后 钩贴身后,肩、胯、膝、头、肘产生肩打(熊膀)。进人中门后全靠后脚蹬出整体劲,使进攻的 作用力与作用时间产生成正比的功率。这种进攻威力很大,至少使对方失去重心或少造成 身体不稳定因素,为再打击对方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踩打以胯带动足,重心整体向前的踩与蹬,可使自己的身体如山岳一样稳,踩与蹬在行 走中的变化如同阴、阳无穷无尽。踩、蹬中体会天、地、人三才,明白头顶天、足踩地、天地之 间人为贵的传统武术易理,使内五行要实,外五行要连,体能(劲)充满仓(丹田)。步的灵活 产生神速如电光的突然劲。方可尽其智,使上、中、下三节齐发。可横打、竖挫、可用十字 (剪)劲,脚手齐到破坏对方重心,护急自己重心,把握时间、速度、距离,以横破竖,以竖破 横,横竖交错十字盘打。

步在技击中产生的效果其消息全凭前足躜后足蹬。常用步法:寸步,垫步,翦步,快步。 寸步:专以前足进踩直前,能踩、能践的余地用寸步。垫步:如隔二三尺远,可用后垫步进一 步,仍上前足而取其后足之地或进前足,急过后足用垫步。翦步:是遇身高力大之人,可愈得 进前足,急过后足之交叉步,再急上前足滞后足,平飞而去似有马奔虎践之意,非艺成者不可 轻用。惟远不发足,如遇人多,如遇器械,则连腿带足并践而上,即所谓踩足而起之说。善学 者,随便用之,习之以纯熟,用之以无心,方尽其妙。

技能装备是训练身法的起落、进退、收纵、反侧,身法也包含手法足法,身法活泼,手不空 发,足步相应,由此产生以手为妙,以步为奇的上法、进法。常用的身法是起为横、落为顺,斜 身侧进,要求人体之中节翻转拧插,转腰的身法进攻如一把刀刃切入对方身体,防守上缩小 了被打面积;落为顺(正),顺势拧送腰劲和脚进步;进走低(抽),退走髙(钩)要看对方身 体,该髙打就高随,对方低我方侧低腿,退步往后是一直而落;收如伏猫,纵如放虎,以中平为 宜,以正直为妙;反身(背)顾后寸为先;侧身顾左右。

手法足法并相齐,足法宜踩。传统武术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的俗语,可见步的 重要性。步的寸,意在抢步,尽可能比对手快半步,抢占主动,避免被动。论步伐:寸不可不 急,践不可

不快,躜不可不疾。论脚步:脚起而躜,脚落而翻。

截法者,截言、截面、截心、截身而已。言彼未动,而我先截之。截言,彼言语而我先截其 有歹心。截面,彼眉喜眼笑而我先截其歹意,身不动而自主张也。截心,彼虽不露坏意,而先 防彼有短毒也。截身,彼来奸而我急踩急寸,如踩毒物。追法者,与上法进法一气贯通。追 风赶月不放松也。乘势躜进,彼难遁逃,何虑其有邪法。促进使刚柔之劲相济,内外之力合 *

脚有行程之功,脚法上就是以抢夺重心为主,挤、靠:挤、靠是大象步,半步一招生多式, 一式半步产多招。手法上以手有拨转之能为主,提手由下往上竖劲打对方的阴部到眉毛的 中线,犹如大象的鼻子前撩,再单把往下打鞭抽和按劲。腰与颈有拧转之巧,再结合转动灵 活的双手产生无穷无尽的技击变化。例如:手被对方捆住,顺着对方力量移动,顺走顺拿,或

如鹰抓食物钩带而获,也可运转肘、肩、脚、膝、胯、头的变与化产生灵劲,见缝插针,有隙即 钻,打对方实力部位为主,肘被对方捆住运转肩、胯、膝、头、足都可以化解,总之由此类推,遇 到困难就立即采用变通的方法,一切在于合理变通。在中国的传统武术实战理论中,没有打 沙袋等笨方法,因为中国功夫的实战,只要以身体能量的百分之几十,足以击倒一般的对手。

第二节:触觉训练(排打、拍打与击打的体验)

排打是习武者必备的能力。拍打是营养气血的手段。击打也是训练触觉获得经验。击 打与抵抗击打的体验也是触觉敏感的训练,身体各个部位都可参与击打与抵抗击打的体验, 抵抗击打的体验先进行自己打自己的实验,再进行自己打树木或墙体的体验。锻炼手脚。 手脚十指(趾)连心。皮肤毛发触摸感觉。例如:自己用手打自己的丹田,以利丹田充实,也 可训练身体各个部位抵抗击打的能力。

拍打训练:训练武术拍打,自己根据自己身体的适应能力拍打自己,可通过拍打通气活 血,强壮筋骨。拍打过程中可全身打,边适中,节奏随心而欲,每天练习10分钟,以下介绍击 胸拍胯式拍打:一、准备式,训练者身体自然站立,双脚比肩膀稍微宽,双手自然伸直。二、击 胸拍跨,右手由下而上随身体左转动向左上运动,右肘打击右肋,左手拍打左胯,成为左侧 身。如图(151) ^

右手由上而下随身体右转动向右下运动,左手由下而上随身体右转动向右上运动,左肘 打击左肋,右手拍打右胯,成为右侧身。

图片65

排打训练:排打训练由潜入深,首先由中节丹田的拍打开始,再进行中节丹田的适合力 量排打训练,如图(153)。等待中节丹田经过排打充实后再训练其他身体部位的排打训练。 如图(154 )、图(155)是以肘击打肋,以肢体和肢体的关节打击容易被打击的目标,通过击打 的体验训练,使相应部位产生抗击打的条件反射和本能。排打、拍打、击打都是通过触觉训 练直接提高人的武术反应能力,提高人的抗击打经验与排打能力。

演练技击打斗的水平,触觉训练很重要,人的皮肤、肌肉和关节的触觉是本体觉,手与脚 在定粧或行功过程中,时刻感觉上、下、前、后、左、右六方的伸缩与用力角度,出力的大小与 出力的正确。脚步与三节的起、随、追直接提高击打的经验和速度,眼、手、身、法、步和肌肉 张力产生触觉的直接经验。人的前庭觉是在内耳里,侦测头部位置的感觉及武术动作的平 衡能力,感应速度及地心引力。触觉的练习是获得经验和方法:日常许多生活中的经验都是

触觉使人的大脑神经有响应能力。例如:小学生的手工劳动课,也是锻炼小手的灵活,离不 开大脑对事物的认识。

触觉练习的内容很广泛。例如:荡秋千、跳绳、抓蝗虫、爬树、摇晃树、摸打树、抛接球及 排打训练等活动都是触觉训练,好的武术触觉训练可明白一个武术技击动作产生作用要花 多大的力量和速度。

传统武术的三性调养法属于视觉、听觉、察(警)觉的训练。

视觉是见性训练:眼为见性,眼不时循环,眼观之情的信息传送给心与脑分析或存储,做 到眼见心明,视觉随时要顾到眼前、手前、足前及左右,例:到超市购物,路过酒架,目光一扫, 心中即明白酒架有几层,每层放了多少瓶酒,眼睛还要感觉自己周围有形态的动态变化,使 自己随时掌握主动灵活性。

听觉是灵性训练:耳为勇性,耳不时报应,则精灵之意在我,庶不致为人所谋算,训练中 如脊背后物一动(听觉)一静必入于耳,由耳将耳闻的信息传递给心与脑分析。激活人的内 庭觉,掌握自身周围的一动、一静,似后脑上也有眼睛在观察,做到有触必应。掌握和应变突 然事态,及多变事态。耳朵感觉自己周围的声音和振动的位置,为武术行动把握方向和平衡。

警觉是勇性训练:心为勇性,心不时警觉,心一动而气近之,气一动而力伏之。三性相通 心才能时擎起,例如:眼见地下一只害虫,心一动产生勇性,害虫已被踩在足下,如此见一只 踩一只,也可比猫抓老鼠见一只捕一只,使猎物不能逃走。人要用心去完善本能的能力。心 意是内心世界的触觉,心意的训练可使人的性格刚毅,意志坚强,行动聪明与果敢,任何多年 练武术之人都或多或少用上了心与意,但把心意单列出来加强训练的人不多,造成许多武术 技能与体能优秀的人,缺少了武术最重要的一块,这就是“心法”,心意在武术上指导通体, 全凭心意长本领;例如:练时无对手当有对手,用心化解对手迅猛多变的进攻,激发人体肾上 腺等的分泌,使思想正确而且行动比对手快。

武术实战要点

武术实战训练的是现实的对抗,是非思维支配的行为,凭全心意用到纯熟功夫,也就是 凭直觉的直接经验迅速支配人的技击行为,人体进攻与防守能力触觉直接经验越丰富,直觉 判断的准确率就越高。平时训练出的武术能力可用则用,千万不可强求运用。能在一思前, 98 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实战中:保持身体平衡,运动中保持自己的重心,抓 住战机后巧妙地以整劲打击对手重心。

武术实战是对平时训练中装备人体进攻与防守功能的检验,有什么样的装备、才能用上 什么样的装备。例如:平时装备人体的龙腰是以身体的中轴灵活,使重心稳定、身法敏捷,发 挥人体肩、胯等大关节端面的进攻能力,腰转动到90度的最佳角度,肩膀才能最有效的打击 目标。腰拧转到最大角度,就像我们把毛巾拧到极限,一松手毛巾的反弹力就出现。武术实 战中是腰的拧转几乎可带动每个关节的功能,武术实战动作的最佳角度在腰的拧转反弹中 产生,实战中产生最大力量的是腰和脚步。

武术技击的直接经验来自平时的训练中用武术哲学辨证武术训练的科学性,使实战行 动中合理运用,运动支点、力点、力的最佳角度、轴线运动力学、杠杆原理、重心等自然科学的 知识,应用作用力与作用时间成正比和反比的不间功效,合成人体的力量,力争掌握实战中 的灵活主动性。在激烈的技击搏斗中,非思维的技击打斗行为在打斗中是极为重要的,因为 技击中的人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怎么打,全凭直觉的支配去应变技击的进攻与防守。直 觉是思维的基础,当来不及思维时,就会直接作出判断,直觉是以平时触觉判断的准确率为 依据,以直觉调动平时武术训练中装备的智能、体能与技能攻击对手,

练武之人还要定期地正确评价自己学了多少功夫,该怎样练习触觉,可怎样运用智慧, 武术技击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才能“一用则灵”。武术训练的人,必须明白人体生理科学。早 在武术拳谱中有记载:“究生理,生理里面都要成。”生理解剖可明白人身骨骼,骨关节结构, 明白主要筋腱和肌肉分布(如腰部等)生理运动弯曲角度,拧转角度。熟知关节端面结构, 运用关节端(反关节)进行科学有力的进攻、防守。拳术在实战中的科学应用:实战是很有 讲究的。下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

实战是现实的,是动态,不能是想象,是不可能完全预测的。实战是“遇敌好似火烧 身”,火烧身时是不可能求姿势正宗,拳理正统,火烧身是不给你思考就必须要做出正确的 行动,抛开一切杂念,凭本能反映和直觉去进攻、防守。战前思谋所学做到打人如走路那样 自然,打出自己的习惯和特点,方能把握散打中的任何一次机会,以自己的方式取胜。

专打实处,不打虚处就是站在军事的角度分析拳术实战,就好像两军交战先消灭对方最 强的火力一样,以减少己方的伤亡,专打实处,不打虚处。是要将对方实处打成虚处,使对 方完全处于被动。专打实处是实战的要求,实处就是对方进攻己方的拳脚,好比“对方导弹 发出,我方导弹拦截。对方可能是很有攻击力的导弹,我方的拦截必须是两个弹头的导弹, 一个弹头拦截,另一个弹头落人对方的发弹阵地,我方比对方快半步,不给对方阵地转移时 间和机会”。对方无法躲避我方的进攻。拳打三节不见形:出手不被对方发觉,类似出其不 意似覆盖式炮火,地毯式轰炸,“起手撩望眉攒”进攻对方身体由下而上的中线,从对方的阴 部到眉部在一瞬间全部被我方手、掌、肘、肩击中,其肘顶心窝,后手同时沿这一中线“阴门 叠壁地翻天”而上,追击目标对方很难防守。实战能力的具体训练,把每一式实战动作,可以 运用一个公式如下:实战能力强弱=单式动作的学会A +单式动作的练熟B +动作的练齐 〇+实战到位。

浏览1,16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