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回港省亲养精蓄锐待时机

李小龙绝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每遇机会,他都能善加利用,自我宣传,与传统的国术及空手道 相比,他满怀自信地认为截拳道更具实战性和机动性。李小龙从传统武术中脱胎换骨,独树一帜。

1965年2月,莲达为李小龙生下了第一个男孩,中文名字为李国豪,英文名字为普拉顿•李。 李国豪在外貌特征上与父亲有较大的不同,这是因为李国豪继承了 3/4的欧罗巴血统,而李小龙只 有1/4的欧罗巴血统的缘故。在美国街头,李小龙会被看作是来自远东的亚裔移民,而李国豪则会 被认为是地道的美国人。就在李小龙沉浸在当父亲的幸福欢乐之中时,一封加急唁电送到了他的 手中,他日夜思念的老父亲李海泉不幸病逝。唁电犹如五雷轰顶,使他痛苦万分。还在儿子出世 前,他就与莲达商议过,待孩子出世后,他们一家三口就回香港探望父母亲,让老父亲看一看、亲一 亲他可爱的小孙子,但这一切都成了泡影,父亲还未来得及看一下洋媳妇和小孙子,就双眼一闭而 飘然西去了。

李小龙决定携妻儿回港奔丧。回到家里,李小龙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跪拜了父亲的遗像,接着莲 达也欲按照李小龙的姿势跪拜,但被李小龙的母亲搀扶住了。尽管存在中西文化的差异,加上李家 正在沉痛之中,但莲达仍感到了东方民族的宽容和温暖。尤其是李国豪更是让人喜欢不迭,在众人 手中传来传去,使家中的悲痛气氛为此冲淡了许多。李小龙在香港一呆就是半年,他虽想早日回到 美国,可新寡的母亲却一再挽留他。李小龙也觉得应该尽这份孝心,因为他在少年时代经常惹事生 非,给家里添乱太多,他应该补偿一下。

李小龙还带莲达去看望了师父及师兄弟们。叶师虽已衰老许多,不过身手仍还那么健壮。他 对李小龙赞道:“原以为你去美国留洋,又娶了洋媳妇,定会荒疏了中国功夫,看来你不仅未拉下,反 而长进了好几截。”在美国人眼里,李小龙是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李小龙是美国人。旅美的几年 里,他时刻想着能回到故土、同胞之间,但回到香港后,他又觉不顺不满,他由此而怀念和欣赏起美 国人来,因为美国人的排外心理虽比较严重,但为人直率。在香港期间,李小龙没有在香港客串演 电影的欲望,尽管圈中有不少父亲的同事及少年时结交的演员朋友;也尽管此时功夫片日趋热门, 功夫师大有施展身手的机遇。李小龙谢绝了朋友们推荐的角色,他认定,他的电影事业必须在美 国,因为美国的一切都是“国际”性的。

李小龙现在虽在香港,但在美国,有关他的一切仍在进行着,曾把其表演拍成资料影片的艾迪• 帕克无时不在向各方面推荐李小龙。炎热的8月,李小龙一家三口离开了香港。

第十五节从影之梦艰难曲折终成真

有人说,李小龙的才华如地底深处积蓄已久的岩浆,炽热而富有爆发力,一旦有一丝缝隙,他就 会冲天而起,震撼寰宇。

著名空手道权威人士艾迪•帕克有一个徒弟,在好莱坞从事理发业,与李小龙很投机,他很想助 李小龙一臂之力。因为他的理发技艺出色,故常有好莱坞的要员、导演及明星光顾他的发屋。终 于,他的话引起了“20世纪福斯公司”一位制片人的注意,他说李小龙的功夫如何了得,并夸大其辞 说他是香港最著名的影星,有“东方少年影帝”之称。随之,这位制片人观看了李小龙的资料影片, 李小龙的精彩表演,使得众官员一致拍手叫好。就这样,李小龙郑重其事地在合约上签上了

几经波折之后,李小龙终于获得了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青睐,被录用参加电视连续剧《青 蜂侠》的演出。虽然不是上电影银幕演出,但是,能有这样的收获已经算是颇不容易了。而且这完 全是一个机遇,因为《青蜂侠》中需要一个东方角色。《青蜂侠》的制片人是罗杰,主角青蜂侠由美国 硬派小生威廉姆斯(Villiames)担任,李小龙则扮演青蜂侠的助手加藤,这是个美籍日裔的性格独特 的新闻记者。他们两人有勇有谋,功夫高强,专门跟罪恶势力作斗争。他们不象别的记者那样,只 满足于采访新奇的独家新闻,而是将他们的犯罪事实在传媒上曝光,并采取直接参与侦破事件的整 个过程。加藤与青蜂侠利用新闻采访的种种便利,事先摸清罪犯的图谋,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青蜂侠》每集30分钟,每集的故事相对独立、情节比较紧张,全剧共30集。在《青蜂侠》中,李 小龙的造型是身着黑色衣服,脸戴黑面具,是专门除暴灭恶的正义侠士。其强猛的踢腿、犀利的拳 法,播出后广受观众的欢迎。可是,李小龙却认为电视萤幕上不容易发挥他的快、准、狠的招式,唯 有电影才是适合他走的道路。在该戏的拍摄过程中,李小龙常与导演闹得不欢,原因是李小龙表演 的打斗动作舒展而奔放,从而经常超出摄像的框框,摄影师便不断在镜头后吼叫道:“动作不许太 大。”富于创造性的李小龙,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限制,觉得电视制作诸多束缚,对他的截拳道是一种 危害。但憋气之余,还得干下去,他别无选择。

《青蜂侠》播出后,虽没引起轰动,但饰演加藤的李小龙却越来越受观众的青睐,他在剧中的表 现,甚至超过了饰主角的威廉姆斯一筹。25年前,在同一块土地上,李小龙无知地在电影《金门女》 中饰演了一个婴儿,25年后,在同一块土地上,李小龙以自己的精湛表演创造了一个令人折服的武 功形象。而且尽管他现在只是一个演员,距离明星的地位还差一大截,不过却已经确立了迈向好莱 坞的基石。

第十六节潮起潮落沉寂忍耐铸个性

李小龙终于实现了进入好莱坞从事表演的梦想。他虽没有名声大噪天下尽知,却已取得了可 喜的业绩。他的最终目标是做世界级的功夫明星,这条路不平坦,充满艰辛,并且漫长。

没有会功夫的李小龙,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李小龙”。凡是看过他功夫片的人,不禁会问:这小 子功夫究竟如何?说他打遍天下无敌手,只是他功夫上的外在表现;究其内涵,他的功夫则可堪称 求真的艺术。李小龙自幼好沉思,所沉思的内容,也必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由幼稚到成熟,由肤 浅到深奥。0是个勇于向自己、向社会挑战的人,他的逆境是在不断地追求之中产生的逆境,逆境 中的他,更渴k自我强大,不断沉醉于武道的更新更深的求索之中。

李小龙在电影上虽无大的进展,但并没有影响他练功的情绪,因为他知道武术是自己的根基, 由此可以进也可以退。进可以进一步打入影视圈,退可以继续进行中国功夫的传播。人们在研读 李小龙的言论著作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再把他的“言”与“行”作比较,会 发现更多的不一致,甚至背道而驰。这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和令人感兴趣的问题。这也许是他英 年早逝,还没能够去进一步完善其学说,去履行他在言论中所构筑的风范及意境的缘故吧!

《青蜂侠》播出后,给李小龙蒙上了一层耀眼且神秘的色彩,尤其是“李小龙是不可战胜的”的说 法,深深刺伤了一些武师的自尊,也从而激起了更多的武师向李小龙挑战,目的是粉碎那句神话。 当然李小龙也乐意接受挑战,因为只有实战,方可证实他的截拳道是不可战胜的,并藉此以引起更 多的影视圈内的人士的注意。至于李小龙态度的彻底变化,是1970年他养伤期间。在此之前,他 已对比武开始厌倦,不想周而复始地以拳脚再一次次去证实自己的功夫及武道。不过能与一流的 高手交战,仍兴趣盎然。只是那时的美国武坛,能真正跟他对抗的对手委实太少。

李小龙沉湎于影视的表演,他更象是个行走在异邦国土上的中国现代侠士。记得当时香港当 红影星张仲文应邀到美国表演时,受到了黑帮的勒索:要么交钱,要么毁其容貌。她是受中华商会 之邀到美国演出的,因此会长与多方托人,后与李小龙联系上了。会长说:“这事很委屈你,但我们 也没办法,只求张小姐没事就是。佣金的事,好说。”李小龙则怒道:“为中国人做事,还讲什么钱。” 张仲文略知李小龙在港时拍过一些电影,(据说是)在香港混不下去才来美国,而在美国如何,她一 无所知。因此她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李小龙。

李小龙火了,叫道:“你以为你在香港演过几部破电影就了不起?就是东方最伟大的明星来美 国,人家也不当一回事!警察只保护白人,匪徒敢敲诈你,就因为你是有色人种!”张仲文辩不过他, 只好表示无奈。一次,当李小龙陪她回往处时,6个蒙面大汉将他们围了起来,他们正是向张仲文

 

勒索的黑社会匪徒。他们知道张仲文有个很厉害的拳师做保镖,因此一时没下手,但也绝不就此罢 休。张仲文吓懵了,躲在李小龙身后,浑身颤栗。李小龙在将她一把推开后,杀人了敌群,一阵拳打 脚踢,使4个匪徒抬着另外已昏死过去的两个同伙逃窜了。张仲文这次算是真正认识了李小龙。

最后,当张仲文表演结束而被李小龙送到国际机场时,她说了很多感激的话,说她永生永世都 不会忘记李小龙的救助之恩。而后来张仲文却一直都没给李小龙打电话,或许她不屑跟当时并无 多大知名度的李小龙真正交往,或许她也有不少演员惯有的通病,在生活中演戏。不过,李小龙并 未对张仲文寄什么期望。他有莲达,有他的武馆,他同时自信的认为,他终究能凭自己的实力打进 好莱坞。张仲文回到香港后,未向任何人透露她在美国受过李小龙的鼎力保护。李小龙死后,很多 美国华文报纸和港台新闻界都指责张仲文“戏子无情”。也有小报由此演绎出“李张有染”的绯闻, 但没有证据。张仲文却保持沉默,是什么原因,张仲文最清楚。

浏览56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