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员和散打人才

随着现代散打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散打专业运 动员和散打人才而散打人才就需要从众多的武术学 校或体育院校等单位中的运动员里选取和培养今 天,随着社会的进步,全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各院 校培养和造就的武术散打人才资源和环境不断优化, 一批批具有散打运动特长的运动员不断涌现

如何认识散打运动人才,不仅有益于体育事业的 进步,也对散打训练和比赛以及群众性体育武术运动 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为高水平的散打运动队 和高等体育院校发现和培养输送人才奠定了基础,对 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武术散打运动人才是指有着良好身体素质、一定 水平的运动能力.具有散打技术方面的特长、在思想、 行为、文化知识、身心健康等方面有较好基础,在散

 

打比赛中取得校好成绩的人员

认识散打人才的基本特征,可以使选拔、培养和 运用散打人才有章可循,不埋没人才,让有希望的运 动员们获得发挥自己的运动天的机会口散打运动人 才的基本特征和其他体育项目的人才特征有许多相同 之处,要从“先进性' “竞争性”和“创造性”三 方面认识和选拔。

先进性特征是指运动员具有先进的思棋、作风、 理论和技术。竞争性特征是指运动员具有勤奋学习, 刻苦训练,敢于挑战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拼搏精神。 创造性特征是指运动员具有多思、多看、多观察、 敢于创新、有所突破的能力口有所创造,才会有发 展,

二、散打运动人才发现的意义

发现散打运动人才是武术学校及体育院校以及有 关单位的任务之一,

把具有运动条件,潜力和一定的专业运动天赋的 运动员发现出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 养,可以使他们迅速' 完整掌握散打运动的知识、技 术、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具有鼠好运动素质。

中国散打机签

国内不少散打健将和人才,多数在学生时代就接 受了系统的讥1练,参加了各种运动比赛.武术散打后 备力量 一般来源于武术学校或其他相关院校。及时 惜才、重才和用才,会使这些运动员更好地体现他们 的人生价值,

三、散打运动员选材的基础

散打运动员的基础和日标定位,是散打运动员步 人成长的第一步,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综合条件,选择 和确定他们的散打运动发展方向以及准确的目标定 位,可以避免在培养这些运动员的过程中走弯路口

(一)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基础

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基础是其从事散打运动所必需 的物质条件户身怵基础包括体形、身怵机能和身怵素 质三个部分

运动员的体形是指身高、四肢长度、休宽、体 围、体重等怵表形状特征,这些外部特征都会体现其 生长发育水平’尤其是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和身体围 度指标T和散打运动关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说,一个 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是否优秀,与其身怵形态非常相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是指身体各器官生理生化机能 情况。从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指标可以了僻到他身 体器官的发展状况和运动潜力,如心肺功能和血压等 的功能情况等.这些身体器官的机能指标,对发展运 动员的运动潜力非常重要口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指其在从事散打运动时所表 现出来的机能能力’身体素质一般包括散打运动的柔 韧、速度、力最、耐力和灵敏等,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的好坏和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发育水平有直接的 关系。例如发招速度素质和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反应的 快慢,以及肌肉的先天组成成分直接有关,而运动员 的力量素质则和骨骼、肌肉的组织生长发育、神经系 统对肌肉收缩的控制和协调能力直接有关。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分为个性心理素质和运动 心理素质两种,是培养优秀运动员不可缺少的条件。

一般人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 力、兴趣、动机等方面口在紧张的训练和比赛中,决 定散打运动员行为的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点是运动员 的动机,以及对训练和比赛的热情程度,以及他们本 身的性格、气质等因素,运动心理素质特点表现在运

动员对运动感觉的敏锐度、反应的迅速性、动作的准 确度、思维和注意力集中和持久的心理能力等口散打 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实际上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就陪伴他 们,并对运动员的训练行为起着一定的影响.因此, 运动员要想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必须具备一个健 膜、良好的心理素质口虽然有人说鼠好的心理素质具 有先天性,但也同样可以在后天的训练中培养口

除以上所述之外,散打运动员还要具有一定的体 育基础和一定的文化知识’

散打运动员的选材方法

选拔散打运动人才,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目测法

在平时的散打教学和训练中,教练根据自以的 经验,用眼睛观测受训队员。这是经常采用的方法, 特别是在学校中,可以用作散打运动员初期的选才口 在目测时,教练可以对一些具有一定散打运动基础 的队员的外形特征和一般运动能力进行了解和初步 的认识,

(-)询问调查法

散打教练可以直接询问队员.与这些队员进行交

 

谈或以其他的方式进行队员的选拔。询问内容可以涉 及队员的身体体质情况、文化水平、兴趣爱好和家庭 情况等◎询问当中还可以有意识地了解这些运动员的 思维能力和方式、性格特点以及其他能力问题,

(三)仪器测法

以科学仪器对所选拔的队员进行测试,获得这些 队员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数 据口这样做可以使教练或其他工作人员对所选队员的 身高、坐高、四肢长度、脉搏' 血压、速度、弹跳 力、力量等身体情况进行准确掌握,供选择队员之 用,然后根据所测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合理设计培养 口标和训练方法口

(四)训练观察法

教练或套他工作人员在运动员的圳练中,观测他 们的运动能力,判断其是否适合从事散打运动训练, 能否达到预期的成才目标.训练中的观察,应包括队 员的身体运动素质、心理品质、思想品德、性格作 风、接受训练的能力和对散打运动的感觉等,只有这 样才可以做到训练观察的有效性、准确性口

(五)定向酚段法

对进人初选阶段的队员,要进行试验性训练,

散打系统训练的 队员进行定向阶段的训练,测定和分析队员的运动 竟技能力和其他条件,考虑所选训练队员的身体定 型时所应参赛的资格级别。

〔六)决选阶段法

这个环节是对确定是否选拔为散打运动人才的队 员进行的方法「它耍求所选的散打运动员继续接受归 项训练,进一步发掘竞技潜力己对有竞技潜力的队 员,开始制定出针对他们的相应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并在训练中注意他们的进步速度、随时掌握队员的训 练悄况和预测训练队员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散打运动员的选拔方法有许多,以上是一些常用 的选拔方法。只要教练员和队员互相配合,就能发现、 选拔、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的人才

散打技术经长期的实践和发展,已经形成其独特 的形式和技术结构 散打竞技规则的产生,为散打竞 技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在保护散打技术和正确 引导技术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998年全国散打竞赛规则附于本书 编拿技法》 分册后。)

一、散打竞赛规则的演变

 

武术散打(散手)有规则限定的竞技比赛,是 1928年在南京举办的中央国术馆“第一届国术国考” 比赛,该次比赛采取双败淘汰制,即三局两胜 比赛 规定在长方形的场地上进行,参赛运动员不分拳种流 派、不分体重级别,临时进行抽签分组比赛:比赛的 规则规定参赛者不带任何护具.凡是用手、肘、脚、 膝击中对方身体任何部位得一点。如果击中对方眼、 喉、眷则为犯规 参赛者犯规三次即被取消比赛资

散打运动竞赛规则.♦

进一步观察这些队员的心理、机能、形态和各项身 体素质的应化情况,以进一步r解队员的运动学习 和掌握运动的能力,然后观测队员是否具备参加正 规的和系统训练的条件。对于适合

 

散打系统训练的 队员进行定向阶段的训练,测定和分析队员的运动 竟技能力和其他条件,考虑所选训练队员的身体定 型时所应参赛的资格级别。

〔六)决选阶段法

这个环节是对确定是否选拔为散打运动人才的队 员进行的方法「它耍求所选的散打运动员继续接受归 项训练,进一步发掘竞技潜力己对有竞技潜力的队 员,开始制定出针对他们的相应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并在训练中注意他们的进步速度、随时掌握队员的训 练悄况和预测训练队员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散打运动员的选拔方法有许多,以上是一些常用 的选拔方法。只要教练员和队员互相配合,就能发现、 选拔、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散打运动员的人才

格。严重犯规者.一次就可取消资格。

1933年,在南京中央国术馆举办了 “第二届国术 国考”散打(散手)比赛,比赛规定双方以点到为 止,不受时间限制,运动员用手脚击中或踢中对方任 何一部位都得~点口

1979年,国家体委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发出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决定在浙江省体育 运动委员会、北京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地率先 进行徒手技击术(散手)训练和对抗试点^

198。年5月,在山西太原举行了全国武术观摩表 演会,同年1。月,全国武术散手规则> 初步拟定.

19盈年1月,国家体委组织制定了斌术散手竞 赛规则》(初稿儿同年12月,在北京举行了十单位 散手邀请赛口至此,全国每年举行一次比赛,参加的 省、市、自治区队越来越多.

19幽年,对斌术散手竞赛规则> 作了修订。

1988年W月,举行首届国际武术节,首次举办 了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同时斌术散手竞赛规 则> 首次在国际比赛中被使用。

1989年,在江西宜春举行的第一次正式武术散 手比赛,即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斌术散手竞赛规

产贝脸被正式采用中

2卯年颁行了经修订的新的《武术散手竞 赛规则》

1991年,国际武术联合会在北京举办第…届世 界武术锦标赛,散手同时被列为表演项目,斌术散 手竞赛规贝膀首次在世界武术锦标赛上使用。从此每 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都把散手列入正式的比赛 项目口同时,适合世锦赛比赛要求的 涸际武术散手 竟赛规则> 正式制定。

1993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把武术散手列为全 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此次比赛使用的 1990年版 的斌术散手竞赛规则

19%年经重新修订过的1996年版的斌术散手 竞赛规则> 出台。

1998年为使斌术散手竞赛规则> 更加符合国 际竞赛的需要.再次修订口

1999年为了使散手进一步规范化和突出民族 特色,将"散手”、“散打气『徒手技击术”等不同 叫法的武术散手名称定名为“散打气1999年的全国 比赛正式改名为“全国武术锦标赛散打团体赛气散 打也以一个更符合中华民族特色的形象出现在体育大

2000年.《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又进行了一些修订。

二、散打竞赛规则的修订和发展憩势

武术散打规则的产生和修订完善’都是散打发展 的产物。散打竞赛规则的多次修订,对于散打运动要 求越来越高口对比赛对抗性的判罚与安全更加注重, 同时也提高了比赛的激烈对抗程度和观赏性。

1990年以前的散打比赛规则,在实施中明显存 在一些问题,因此1990年重新修订。

1996年和1998年的散打竞赛规则规定:“每场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三分钟广在此之前, 每局净打两分钟口 199&年的规则还规定:“一局比 赛中一方两次卜台,另一方为该局胜方,两次有效使 用3分动作者为该局胜方.在一场比赛中3次有效使 用3分动作者(卜台除外)为该场胜方

1999年对散打竞赛规则重新作了修改和补充。 此次除保留手套、护裆、护为护具外,其他所用护具 全部取消。

2000年散打竞赛规则又作了 -些补充规定,将 规则中得3分的条款改为4分,在得4分的条款中增

三、散打竞赛规则的发展趋势

要将中国散打推向世界,必须在具备散打技术的 同时,制订适合其技术特点和比赛要求的规则,不仅 要在技术上和技击风格上反映独特的民族风格,还要 发挥中国运动员身材小但极具灵活的特点口

散打发展到今天,其技术更显严密紧凑、攻防兼 备的整体搏击风格口因而,散打竞赛规则的不断修订 和补充以及今后的不断完善,都是与散打的发展密不 可分的,

散打在不断的发展中涌现各种各样的散打竞赛, 有全国锦标赛、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中国功 夫一美国职业拳击争霸赛,也有地方性的武术之多 比赛和武术馆校比赛等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对散打运 动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既然有不同形式的散打 比赛,必然也有不相同的一些比赛规定口但是,这些 形式的散打比赛规则基本都是极据俭国散打竞赛规 »的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而形成的。

浏览93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