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生理的作用

散手运动是一项以动力性为主的、强度不断变换的运动,属于非周期运动。 而散手比赛是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3分钟,各局间歇1分钟。由.于比赛激 烈,间歇时间短,运动员在间歇休息中不可能达到体能的完全恢复,因此运动员 常处在大负荷下的运动状态。所以,散手运动对运动员的生理有很大的影响,而 且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有很高的要求。

一、神经系统

散手运动包括基本动作、基本技术、条件实践和全面实战。从掌握散手的 基本动作,到运用基本的动作去进攻、防守、反击,直到与战术配合进行实 战,是一个全面、系统、长期的训练过程。单以散手的基本动作看,就有步 法、拳法、腿法、跌法和摔法,而每一种方法里又包括许多动作,从而使各方 法、各动作之间又能组成众多的不同组合。所以各种运动技能在不同条件下的 发挥和变换运用,都要求运动员有较高功能的神经系统,这样才能反应灵敏, 动作敏捷。

 

 

二、感觉器官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员经过散手训练后,会出现视觉运动反应时间缩 短,皮肤痛觉和触觉的敏感性明显下降,前庭机能稳定性提高等。但是一旦训练 中断,他们感觉器官的敏感性会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视觉是散手运动的主导感觉。运动员通过视觉观察对手的意向和行为,作出 视觉信息的反馈,加之其他感觉器官的信息反馈参与活动,就会综合激发和影响 下一个动作技能的正确实施。所以在散手运动中,运动员的视觉和肌肉感觉负荷 是很大的。

三、 运动器官

运动器官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等组成。散手运动是人体全身的活动,通过训 练,可经常地对骨骼进行机械性刺激,增进其坚固性,并能刺激骨质密度增生。 受过训练的运动员关节软骨的接触面会增大,从而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单位表 面积承受的力量就会降低。

散手运动需要力量、柔韧、速度等素质来保证技术动作的发挥。所以通过散 手训练,可使肌腱和韧带体积增大、增强、靭性好,从而提高其牵强力量。而在 骨骼——郁带——肌肉系统中,韧带与骨骼的附着点是最薄弱的环节,经过训 练,这些附着点会变得更牢固些。

四、 心血管系统

长期进行散手训练,可以使人的基础心率和运动心率均减慢,而心搏量增 大。其原因是训练可引起中枢性迷走神经冲动加强,并伴随交感神经抑制提高。 研究证明,经过训练可加强心脏对全身的血液供应。

训练后血压的变化尚未得到一致的看法,但经过训练后,心脏体积增大、心 肌血管分布增多、心肌收缩力量增强等一系列的变化,已得到充分证明。

 

 

五、 肺通气机能

对于散手运动员来讲,训练对肺活量的变化不大。但散手是对抗性项目,它 不仅要求出击快,而且还能承受打击,这样在进攻与防守挨打的瞬间呼吸要产生 暂时的屏气。如果运动员长时间屏气会造成氧消耗减少,氧债增加,从而影响到 整体工作能力下降。另外,屏气结束后,人体会出现反射性的深吸气,胸内压骤 减,胸内静脉血流迅速涌入心房,使心肌过度伸展,血压猛增,这对缺乏心力的 人十分不利。

因此,散手运动要有合理的屏气,要求屏气前吸气不要太深。在吸气后可微 启声门,使呼气肌在强力收缩压迫胸腔时,让少许肺气有节制地从声门挤出,做 “嗨”声呼气,如同打夯时的吆喝声,这样可相应地增强肌力。另外,呼吸要与 动作配合,原则上是两臂前屈、外展、外旋、扩胸、提肩或展体时吸气,在完成 与上述动作方向相反的练习时呼气。从事散手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调整好 呼吸,是保证击打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六、 排泄系统

散手运动员参加激烈紧张的比赛后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多,尿液中各种中间 代谢产物含量升高。

七、体重

参加一场散手比赛后,运动员的体重一般要减少1~2公斤。

 

 

第二章学习散打的常识

第一节散打的学习方法与要领

一、武术散打学习各阶段目标及任务

根据武术散打的学习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规律,武术散打的学习可 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型概念期

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功、基本技术动作学习和掌握阶段。此时应加强基本功 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动作原理,特别是掌握正确的基本动作,这是非常关键 的,它是决定着击打力量、速度及攻防转换等制胜对方的重要因素。

第二阶段:攻防意识和战术意识形成阶段

在巩固基本动作、不断提高专项素质、熟练掌握多种技术动作及组合的前提 下,通过进攻、防守及反击的训练,逐渐培养攻防意识,为进一步提高竞技水平 做好准备。另外在此阶段还要注重战术意识的培养,因为战术意识的培养与练 习,对提高运动员自身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提高个人技术特长、形成个人技术打法阶段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运动员的个人技战术水平有所提高,形成了个人的 技术特色,这时教练员应因材施教,培养个人技术“绝招”,在全面提髙掌握攻 防技术的前提下形成个人技术特长,不断提高专项素质及增强打击力量,从而逐 步走向成熟。

 

 

二、各阶段学习要求

(一) 第一阶段的要求是打好基础

学习武术散打首要的一条是练好专项素质和基本功。专项素质包括:力量、 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基本功包括:基本的站立姿势、步法、基本拳法、腿 法、摔法、防守技术等。在练习专项身体素质之前,首先要提高一般身体素质 (内容包括跑、跳、力量等)。在具备一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严格散打的基 本功、基本技术训练,一定会提高专项素质。在掌握了正确的基本动作和具备了 专项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拳腿的速度、力量,增加攻击实效性,提高抗击 打能力的实战意识,为进一步强化学习和深入学习做好准备。 .

(二) 第二阶段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攻防技术

有了一定的散打基础后,在继续巩固技术动作的前提下,逐渐过渡到攻防技 术阶段,全面系统地学习散打实战的攻防技术及战术。由简单的单个技术练习进 入组合的攻防技术练习,形成个人的技术特点。学习时要从动作原理人手,了解 动作的本质,体会攻防含义,从理论上去认识和掌握招式组合规律。还要根据自 己的不足进行一些针对性练习,如:力量弱者要安排一定时间与数量的力量练 习,技术动作不规范者要反复纠正错误动作,直到能够完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为 止,为进一步的学习及实战训练打好基础。

(三) 第三阶段的目的是通过实战积累经验、检验成果、形成个人 技术专长

武术散打是双方斗智、较技的对抗性项目,是以击败对手来取得比赛胜利 的^练习的效果与水平都要通过实战来检验。实战的原则是要先从本队与自己水 平相近的队友进行交手,以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在实战中通过自己的感觉及教 练的提示来发现问题,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正,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 善自己,提高技术水平。当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再过渡到与其他运动队之间

 

 

或与优秀选手之间进行交手比赛,学习他人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不足。要善于总 结和发现,针对自己的特点形成个人的技术风格,也就是所谓的“绝招”。这样 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散打运动员。

三、自学散打的几点方法

(一)掌握看图的方法

当你在无人帮助下学习散打时,看图自学是一种好的方法。在看图自学时,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字说明,分清哪几个图是一个动作,并按照文字要求先进行分 解练习,待能够规范掌握分解动作时,再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其次,要了解动 作路线方位,边看边做,逐步体会,琢磨练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习直至掌 握技术要领。

(二)互相交流

在自学中,如果是两人结伴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人按照文字说明慢说慢 讲,一个看图后按照要求进行练习,互相观摩纠正,体会技术动作。这种方法 在学习攻防技术动作时更为重要。在学习攻防动作时可以两人一组,一人为攻 方,另一人为守方,逐步体会技术动作原理,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以达到学 习目的。

浏览1,121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