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战对抗训练法
实战对抗练习是李小龙在实战教学中,用以全面检查和提高拳手技战术运用能力,并获得临场 比赛经验的有效方法之一。
1.规定条件的对抗训练
李小龙说,由于规定条件的对抗训练的侧重面不同,故在遵守必要的竞赛规则的基础上,可附 加一些新的规定,并逐渐加大难度,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在实战训练初期,拳手由于对技击实 战的运动规律、特点还没有切身体会,一般会出现怕挨打的现象。对此,教练员一方面要加强其心 理品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对采用规定条件的对抗训练进行引导,以消除拳手的顾虑。
实战搏击训练
所谓实战搏击训练。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真打实摔训练,训练时要配备不同的对丁^注行实 战。截拳道的实战技术训练,可参考当今国际搏击赛的规则进行,并注意战斗作风及品质的培养。 在实战搏击训练中教练员还要尽量让拳手模拟正式比赛时的情景。在这里,实战技术、距离的运 用,时间的判断,战术的感性的发展都应包括在内。
自由实战训练
自由实战近似于比赛情况,甚至有时会比比赛更加激烈。由于它不强加条件,故拳手可放手一 搏并对所出现的情况可随机应变。尽管拳手在前两种训练方式中,能相当漂亮地进行技击示范并 说明其技击作用,但在变化的情况下就不一定能随心所欲地、随时抓住有利战机地运用技击法。
在自由实战练习中,要充分发挥拳手个人的才能,教练员不要把自己对技战术的观点强加给拳 手,而应鼓励拳手去创新。到了这一阶段,拳手在擂台赛或巷战中一般也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 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截拳道的训练计划进行不同的分类,而且按时间跨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多年 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及课时训练计划等数种。
第一节截拳道课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训练课是截拳道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保证各个训练过程的训练计划实施 的基础。
(一)课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
一堂训练课通常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
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任务是使机体逐步进人工作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上做好承受本课训练计划负荷的 准备。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一般按本课的训练任务及训练内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其间,运动负荷逐渐增长至 本课的重点训练内容时会一次或几次达到高峰,而且基本部分的时间通常在全课中占的时间最多, 约为70 ~ 80% ,为训练课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教与学均应全身心的投人。
结束部分
该部分的目的是为了加速排除负荷时体内积存的乳酸,使参与运动的肌肉尽早恢复到运动前 的状态,同时使拳手的心理过程从应激状态中逐渐退出。
(二)训练计划的格式示例
作为训练课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要求将更为具体
第二节截拳道曰训练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传统的训练计划把日计划包含在周训练计划中,这已不能适应现代训练的需要了,日训练也是 一种训练周期,称之为日训练周期。
(一) 日训练计划的类型
从训练日的任务方面分为引人性训练日、准备性训练日、赛前诱导训练日、比赛性训练日和恢 复性训练日;从负荷与恢复关系上看又分为大负荷训练日、中小负荷训练日和加强训练日;从训练 内容上看,又分为力量训练日、技术训练日、战术训练日及心理训练日等。
(二) 日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
日训练的主要任务与目的。
日训练的课次数及其主要任务与内容。
日训练和各次课的时间安排。
日训练的各次课的主要训练手段与方法。
日训练的各次课的负荷水平。
比赛日的时间、地点及赛前准备。
恢复措施与安排。
(三)日训练计划的格式示例
日训练计划可以结合到周计划中去进行安排,当然也可单独制定,其具体格式见.
第三节截拳道周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周训练计划是指以一周中的一系列训练课为基本单位安排的训练,它属小周期训练计划。
(一)周训练小周期的类型划分
周训练小周期的类别主要是根据不同小周期训练任务来确定的。主要分为基本性小周期、赛 前诱导性小周期、比赛小周期与恢复小周期四种。
基本性小周期
此计划的任务是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以获得竞技能力的提高。在全年训 练中,基本训练小周期被采用得最多,而且在比赛时期中的赛前阶段和赛间阶段也主要按基本训练 小周期的模式组织训练。
赛前诱导性小周期
赛前诱导小周期的任务是力求使拳手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在长期训练过程中所 获得的各个方面的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所确定的方向中去。它主要用于比赛周之前,有时可安排 一周,也有时安排数周。
比赛小周期
比赛小周期是指即将参加的主要比赛所在的小周期,其主要任务是为拳手在各方面进行最后 的和最直接的调控,使之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此外,一般性的中小 型比赛不必做专门的准备,因而无须安排比赛小周期,只有在一些主要的比赛时才安排比赛小周 期。
恢复性小周期
该周期的任务是通过降低运动负荷及采取各种恢复措施消除拳手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以求 尽快地实现能量物质的再生,促进超量恢复的出现。
(二)周训练小周期的格式示例
周计划的格式参看,这个计划表是将周计划与日计划混合设计的,因而比一般设计的周 计划要具体些。
(三)周训练小周期的训练次数与比赛的调控周训练小周期的训练次数
周训练次数在不同的小周期中是不同的,在赛前小周期中适应或恢复性小周期内5~ 10次,诱 导性小周期为5 ~ 10次,加量小周期为10 ~ 20次,减量小周期为5 ~ 7次。一般说越临近比赛,负荷 强度越大,课训练次数越少,这样便越容易出现最佳竞技状态。
周训练小周期的比赛的调控
重大比赛应安排在比赛小周期的最后一两天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曰。
在赛前小周期的前几天可安排一次比赛强度较大的热身赛。比赛强度可接近或达到以往 的最高状态,以便最佳竞技状态和最佳成绩在比赛日出现。
赛前诱导小周期多次重复与比赛小周期相适应的相同的小周期训练安排,有利于使拳手正 好在参加比赛那天的比赛时刻达到最高工作能力。
第四节截拳道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阶段训练的中周期训练计划是指为保证年度大周期训练计划目标的实现所安排的时间相对较 短的训练计划。它是处于各种训练计划的中间层次的训练计划,它可起到承上(全年、多年训练计 划)启下(周、日、课)的重要作用。
(一) 周期训练计划的类型划分
阶段中周期的基本类型,大体上可分为准备性中周期、比赛性中周期及休整性中周期。细分时 则可将其分为诱导中周期、基础中周期等,现简述如下:
诱导中周期
其主要任务是逐步把拳手引向有效地完成专项训练。其训练负荷一般是逐步加大。
基础中周期
其主要任务是提高拳手机体主要系统的机能水平,其特点是广泛采用大负荷量和大负荷强度 的大负荷训练。
准备中周期
其任务是针对比赛的特点,把拳手在前两个中周期中所获得的能力综合起来。
赛前中周期
其任务是克服拳手在训练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小缺点,改善技术能力,以及用加强负荷的小周期 去促使专项能力的提高和以轻负荷的小周期去加速恢复过程。
比赛中周期
其任务是作好最后的赛前小周期调控,以最良好的竞技状态完成比赛任务。
恢复——调整中周期
其任务是在比赛中周期之后进行恢复和调整,有时也安排在年度训练的最后,用以取代休整 期。
赛后中周期
在一次大赛之后,用以恢复、巩固竞技能力与消除弱点。
周期训练计划的格式示例
阶段训练中周期是由若干个相同或不同的小周期,按照某种特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因此具体 设计时必须考虑到专项的特点,其具体格式见(表4)。
浏览1,3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