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雷霆万钩;腿,横扫千军;肘,泰山压顶;膝,力挺山河。”泰 拳,作为泰国的一项国技,以其凶狠、惊险、雄劲而著称。在泰拳存在的 500余年里,这项拳术曾经力克世界上诸多技击术。泰拳因为灵活地运用 了拳、肘、腿、膝这人体上的8个部位对敌人要害进行攻击,所以也被称 为“八臂拳术”。

在泰拳技法中,拳法是很重要的武器,特别是左手刺拳,可灵活地 引诱、扰乱对手,使对手做出错误的反应,从而为各种进攻技术创造条 件。左手虚出刺拳,紧接低扫腿或右手重拳攻击,是泰拳常用的战术。

腿法在泰拳中可谓独树一帜,常常能够一腿定乾坤。腿法运用多是 通过其它技法的佯攻,再配以快速的腿法猛击连击,常使对手防不胜防。 泰拳腿击主要以强攻、抢攻或防守反击为主。在对付檀长近战的拳手时, 还可将对手“拒之门外”,保持安全的距离,使对手的战术意图落空。

膝法是泰拳中非常凶狠的武器,膝法的战术运用,莫过于与对手拉近 距离,将精妙膝法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近战才是膝法的用武之地,且 多配以连环膝攻或紧接时法猛击,其势难挡。在泰拳膝法中,箍颈膝撞 可谓是最可怕的技术。据称,无论哪国搏击高手,一旦被泰拳手箍住颈 部,无不惊恐万分,因为接下来的一记膝撞,可让任何高手在瞬间惨败。 所以泰拳手大多檀长通过拳腿掩护,迅速贴近对手进行膝攻,也常用佯 攻、强攻、闪攻来实施近身膝攻。泰拳手大多檀长通过拳腿掩护,迅速 贴近对手进行膝攻,也常用佯攻、强攻、闪攻来实施近身膝攻。

在泰拳中拳、腿、肘、膝等技术灵活且威力大。每个泰拳练习者都有 自己的技术特点,其擯长的技术也不一样,也就各有不同的绝招。下面我 以泰拳的蹬腿为例。

蹬腿是泰拳主要腿法,是泰拳师在实战中千锤百炼所得的精华,属直 线性腿法。泰拳史上檀长用蹬腿者众多,最著名的有20世纪50年代的“踏面将”蓬猜、70年代的“泰南慧星”乃佛和80年代的“穿心腿”沙玛。 蓬猜的蹬腿最灵活,惯用脚蹬对手面部,出神入化;乃佛技术全面,是20 世纪70年代技术型选手的典型,他蹬腿运用巧妙,经常能从不同角度出 腿,令人招架不及;沙玛以蹬腿狠毒著称,曾用蹬腿把对手上臂肌肉踢成重伤。

蹬腿招式较多,运用很广,既可用来进攻,也可用来防守。泰国雏量 级高手信拉巴泰,曾在5个回合的比赛中,总计使用116次蹬腿,暴风骤 雨般的蹬腿使对方无力还手,从而获得了“蹬腿王丨16”的赞誉。蹬腿的 基本方法是:双手护头,支撑腿稍屈,另一腿提膝由屈到伸向前蹬出。左 蹬腿时,身体稍向右转送髓,右蹬腿时,身体则稍向左转送髓,此乃泰拳 蹬腿发力奥妙所在。蹬腿的使用部位有:脚尖、脚掌、脚底和脚跟。在泰 拳中最为常用的是探蹬、封蹬、阻蹬、猛蹬、后蹬和冲蹬。

(一)探蹬

泰拳手在使用探蹬腿法时,用脚尖轻击对手的大小腿、膝部、腹部, 干扰和试探对手的动向,观察对方的反应,为下一步主攻腿法做辅攻。“踏 面”是探蹬中最有名的一招,即用脚底或脚尖在对手脸上擦过,挑逗和激 怒对方,使其失去理智,以便有机可乘。探瞪虽然攻击力和杀伤力较弱, 但具有非凡的战略意义。

(二)封蹬

封蹬腿法是防守性腿法,当对手贴近缠打时,用脚底蹬对手腹部,从 而拉开距离;或者对手用膝法进攻,可用脚底蹬其腰部或大腿,从而瓦解

其膝攻。

(三)阻蹬

阻蹬是阻截对手进攻的腿法。多在对手向前猛冲攻击时,利用其在攻 击中瞬间出现的破绽,起腿蹬对手,以攻制攻。攻击目标一般为胸部、肋 部、腹部,当对手用横扫腿时,可用蹬腿以直破横,抢先击中对手。当对 手用拳攻击我头部,可用腿蹬其腹部,使其不能近身。2003年8月8日, 中泰对抗赛70公斤级的比赛时,泰国亚运会散打冠军帕辰社•陆帕巴对 阵中国散打名将林建申。林建申技术全面,经验丰富,此前几次与泰拳手
交锋,都以绝对优势取胜。他的侧踹腿是散打破解泰拳横扫腿的制胜法 宝,曾令对手十分头痛。不料,帕辰社•陆帕巴运用了泰拳的封蹬和阻蹬, 有效地防守和压制了林建申的侧踹法,干净利落地击败了中国散打高手, 使我们大吃一惊。观看比赛录像可以发现,当林建申想用侧踹腿攻击,刚 提膝起腿或出腿时,就被帕辰社•陆帕巴的封蹬、阻蹬所堵截,有效地破 坏了林建申的侧踹腿进攻。林建申出腿不便,犹如老虎锋利的爪子被绳子 捆起来,有劲无处使,因此以大比分败北。

(四)猛蹬

猛蹬是攻击性腿法,使用时,身体侧转,充分送髓,脚掌内旋成横向, 发力凶猛,类似散打的侧踹腿。在使用猛蹬腿法时多为主攻或对攻,攻击 目标一般为胸部和心窝,攻击力和杀伤力较大,如运用得当可重创对手。

(五)后蹬

后蹬是泰拳高难度技术动作,有“鳄鱼摆尾”之称。“鳄鱼摆尾”是 模仿鳄鱼十分凶残的动作,特别其尾部扫摆威力惊人,击人如有千钩之 力,杀伤力巨大。后蹬一般用脚跟击打对手,要领是转身拧腰,提腿蹬 摆,迅速流畅,力点准确。后蹬使用要把握时机,当对手盲目猛攻,放松 防守时,突然转身后蹬,常能命中目标。或者自己出腿落空后,借势转身, 快速用另一腿后蹬对手。“鳄鱼摆尾”动作优美,威力巨大,是泰拳艺术 的象征。由于现在泰拳手多注重体能和简单实用的招数,后蹬动作复杂, 难以运用自如,所以,在比赛中使用越来越少。

(六)冲蹬

冲蹬是比赛中腾空而起,在空中用腿蹬对手的胸腹部。冲蹬动作幅度 大,前冲力量极大,常能蹬倒对手。泰拳高手可以凌空用两脚同时或连续 蹬击,使对手促不及防,招架不住,通常会被击倒。泰拳手通常用以下方 法练习蹬腿:

长跑——增加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耐力。

踢空腿——培养腿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有助于蹬腿收放 自如,任意运用。

踢树干、沙袋——锻炼脚的硬度,承受踢树和沙袋的反作用力,
加强蹬腿的威力和速度。

踢靶——由教练手持脚靶,不停地移动,练习者用蹬腿追击脚靶。 经过踢靶训练,使泰拳手习惯追击活动目标,还有助于踢腿的连贯性和准 确性。

五、泰拳比赛中拳手如何分配沛力

泰拳运动深受全世界各个年龄层人们的喜爱,国家体育总局也十分重 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多次举行了泰拳的表演和比赛,大部分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犹如下山的猛虎、翻海的蛟龙,进攻凶猛,但 是在最后两局的比赛中体力大多下降十分明显,有的运动员甚至连防守 的气力都没有了。例如:在一场比赛中队员甲以高超的技术不断进攻,以 绝对优势占上风。队员乙顽强应战,体力分配合理,在第3局比赛中越战 越勇,体力不减,进攻有力,最后,终干战胜了甲,赢得了本次比赛的 胜利。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说明了运动员在体力分配上还存在着各种 各样的问题。如有些运动员在体力分配上往往出现虎头蛇尾,只顾猛打 猛冲,既不分析对方的战术和体力,也不考虑自己的体力如何,其结果 必定一败涂地。

(一)根据双方的情况分配体力

若对方体力比你强,千万不能硬拼,应采用防守反击的战术,以 防守为主,并避开对方的重击寻找机会反击对方,进攻力求准确。

若对方体力和你相等,应先采用先防守再反击的战术,要千方百 计消耗对方的体力,并保持自己的体力,在第3、 4局比赛中要主动进 攻。第5局比赛开始时,注意防守一段之后,全力反击。根据双方的体 力情况掌握反击的时间。如果反击过早,体力用尽,则不能坚持到底,这 时,在几秒钟时间内就可能前功尽弃。如果进攻过晚,比赛结束还有体 力,则表明你没有做到全力以赴。

若你比对方体力强,就要主动进攻,但不是蛮干。在第3、4局 比赛中调整一下,第5局进攻要猛烈频繁,不给对方以喘息的机会。注 意要根据对方的体力和场上的变化,灵活运用。

浏览1,09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