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技术分析

开始姿势的技术分析

摔跤比赛从站立开始。运动员的站立既是比赛开始时的姿 势,又是贯穿比赛全过程的动作。站立姿势受规则的限制,古 典较和自由跤的站立姿势有所不同。

现代自由跤比赛,站立的进攻、防守、反攻技术主要是抱 腿及其各种变化。所以自由跤的站立姿势既要有利于我方抱上 对方的腿,又要不利于对方抱住我方的腿。

两名自由跤运动员比赛时,一个站得低一个站得高,两人 从互相抱腿的距离来看,虽然水平距离相等,但是由于两人站 得高低不同,所以两人的手与对方的腿的距离就不同。站得高 者抱对方腿的距离较长,动作自然慢;站得低者抱对方腿的距 离较短,动作自然较快。

站立姿势高,暴露的身体面积大,受攻击的面大,防守面 也大,不易防住对方的抱腿动作,容易被进攻;站立姿势低, 身体暴露面小,受攻击面小,防守面也小,容易防对方的抱腿 动作,不易被进攻,利于防守。另外,站立姿势低,利于蹬腿 发力,就像蹲踞式起跑比站立起跑便于发力一样。

自由較运动员比赛时比较适合的站立姿势是两脚开立,左 右间隔比肩稍宽。两脚平行时脚尖自然外展,或是一脚向前踏出一脚远,脚尖稍向内收。左脚在前为左架,右脚在前为右 架。屈膝,大腿和小腿间的夹角为120。左右(两脚前后站立 时,后腿的大腿与小腿的夹角略大些)。上体自然前倾,与大 腿的夹角为60。左右,重心在两脚之间。抬头,目视对方,观 察对方的行动,判断其意图。上臂与躯干的夹角为30°左右, 屈肘夹角约100°,两肘内收(不要外展,以防对方的插捧),两 手半握拳。两脚无规律地不停地前后、左右、斜方向移动,使 '对方捉摸不定,难于预测,以取得有利进攻的位置。两手不停 地做推头、拉头、摁头、扭头、砍颈、接臂、摘臂、托臂、抱 臂、手扶地等准备进攻动作或防守动作。

无论两脚如何移动,两手做任何动作,都要保持低站立姿 势,不能随便起伏。

自由跤的中小体重级别运动员要如此做,大体重级别运动 员虽然可以高些,但是也要争取这样做。当然,要顾及个人特 点和习惯以及战术需要。

站立姿势低有利,但是消耗体力太大,两腿长时间屈膝腿 部肌肉会酸痛,身体前倾时间长了腰也酸累,这就需要进行严 格的艰苦的训练。

古典跤不许抱腿,运动员比赛时可以站高,站立姿势可分 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进攻型的高站架。两腿前后站立,微收腹含胸, 身体重心稍向前倾。膝微屈,上臂前伸与躯干夹角为20。~ 30°,屈肘夹角100°左右,左架者左臂高,右架者右臂髙。这 种姿势进退快、灵活性好,适于中级别体重运动员采用。

第二种,防守反攻型的高站架。两脚基本平行站立,微收 腹、含胸,身体稍前倾,膝微屈,上臂在身体两侧,肘屈成 90°左右。这种姿势易防守反攻,但进攻慢。力量大的、体重 大的运动员宜采用这种姿势。

第三种,进攻防守型的较低站架。两腿弯曲前后站立,上 体前倾,收腹、含胸、抬头,上臂前伸与躯干夹角为30°左 右,屈肘成80。左右,前手略高后手臂略低。速度快的、体重 小的运动员适于采用这种姿势。

一名古典跤运动员习惯采用一种站立姿势,但是比赛中, 根据战术的需要,经常采用不同的站立姿势。

准备进攻动作的技术分析

运动员在比赛中抓住进攻的机会非常重要,抓住使用进攻 技术的战机,等于这个技术成功了三成。经常采用的准备进攻 动作有:

诱导

诱导是为了诱使对方站成适合自己应用某个进攻技术的姿 势而采取的行动例如,对方右脚在前站立时,我方向后移 动,这样可以使对方左脚向前上步;我方向右移动,就会引导 对方向左移动。

强迫

对方可能不随诱导而动,那就采取强制手段,迫使他站成 适合我方进攻的姿势。其主要方法有:

拉:以迅速的动作向自己方向拉对方。做这个动作 时,由于对方身体重心垂线接近支撑面边缘,甚至超出支撑 面,所以多数情况下,对方会向拉的方向移动脚以恢复身体重 心平衡。这时,假如自己进攻的技术动作比对方移脚的动作 快,那么这个进攻技术就可以成功。为了使“拉”有足够的力 量,不能只用手臂力量,而是要用全身的力量,甚至用自己失 去身体重心平衡的重力带动对方。所以,要善于调动更多的肌 肉群参加工作,并使自己身体重心的移动带动对方,动作还要 急剧。

推:是和拉的方向相反的动作。手臂或身体任何部分

同对方接触,有力而迅速地推撞对方。推和拉一样,都要用全 身力量和身体重力。

扭:一手拉、一手推,使对方身体沿垂直轴转动,改 变其稳定程度。例如,一手拉,配合腿和躯干向后移动,这时 对方就不得不向前上步。而另一手推,这就使对方另一脚向后 移,以便保持身体重心平衡。这样,对方的两脚就前后站在一 条直线上,甚至两脚交叉,极易被进攻。

按:用手臂或身体某一部分向下按压对方的手、臂、 肩、背、腿,使其身体重心垂线接近支撑面边缘,这样对方会 受到牵制,行动不便,容易被进攻。

假进攻

采用假进攻的动作诱惑对方,对方为了防守进攻动作而改 变自己的姿势,站成适合我方进攻的姿势。例如,背转向对方 好似应用“揣”时,对方推测到这点而把身体向后移进行抵 抗,正好我方用“抱折”。要使假进攻产生效果,能诱使对方 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就要给对方真实进攻的威胁。否则对方不 会有明显的反应。最好的假进攻是能引起对方的防守或反攻行 动,这种防守或反攻行动正好适合我方采用的下一进攻技术动 作的态势。由此看来,进攻需要真假、虚实兼备。假进攻和真 进攻并用,目的是一致的。

握抱

摔跤比赛是从两人接触的握抱开始,使用进攻技术先握抱 住对方,即所谓“手要先行”。摔跤技术的用力多用杠杆原 理,握抱是杠杆三点的力点,有时还起到支点的作用。握抱要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出手走最短距离。如抱腿,两手要向前直进,两臂不 要先向后撤再向外画弧去抱。

把位准确。如滚桥,要抱软肋部分,“抱胸滚桥”要向

上抱胸背部。

松紧适当。握抱住合适把位,在施技之前,适当放 松,不抱很紧,施技时再勒紧,用出爆发力,以免发僵,消耗 体力。要会在进攻中休息。

夹肘抱。抱时两肘内收,两臂用力勒。不仅两手臂用 力,还要用背扩肌等肌肉力量。

换把及时。根据技术动作的变化,及时换握把位。

步法

步法是维持人体重心平衡,配合进攻、防守、反攻,迅速 移动身体的一种技术。

摔跤时,两脚移动多同走路相反,不是先移动身体重心后 再迈步,而是先移动脚步,再移动身体重心。移动时,前脚掌 着地,蹬地用力,多沿地面滑行,腿脚不宜抬高,以免身体重 心升高,站立不稳。移动要迅速,缩短移动过程中身体支撑面 小的时间。两脚可前后、左右或斜方向移动,一般直线移动 少,多走弧线。摔跋讲“会用腿赢人”,不仅是指用腿去绊对 方,而主要是用腿脚的移动决定技术的成败。进攻时步子要迈 到合适位置,以便于接近对方,施展技术发力和省力。防守 时,步法正确,可以扩大支撑面,降低身体重心,保持身体重 心稳定,不易被摔倒。

身体接触部位

古典跤只允许手臂、头颈、躯干互相接触,自由跤除此之 外还可以用腿脚接触。

每项技术有不同的身体接触部位,身体接触对方的部位合 适,越贴近、靠紧对方,越便于发力、省力。

进攻施技进去时,低头、含胸、缩背,使进去的面积缩 小。身体到位后,再抬头、挺胸、展体发力。向前摔时,例如 “揣”,要蹬腿、提臂、长腰、甩脸。向后时用过胸摔,要后倒、蹬腿、挺跨、挺胸、抬头、转体。

防守中要离开进攻者时,多收腹含胸,下降重心。运用冲 撞动作破坏对方身体重心平衡时,则蹬腿、挺跨。

要善于运用腰胯的转动靠近对方或离开对方,例如对方运 用接臂后一手抱腰时,可以用腰的扭动甩开对方。

身体接触对方时,靠触觉和体位感觉可以判断对方身体的 位置和姿势及其行动,根据需要随时变换身体接触部位。平时 要培养、发展身体的触觉和体位感觉。

浏览4,41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