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负荷变换训练法是摔跤运动训练中最常用的训练方法之 一。在摔跋运动中,负荷变换训练法不仅能用于体能训练,也 能运用于技能训练。负荷变化训练法的应用不仅体现在不同负 荷等级的变换训练上,而且体现在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不同的 搭配形式上。一般认为,负荷强度与负荷量度的搭配形式主要 有如下四种:
强度不变、量度恒定的搭配形式。这种负荷因素搭配 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使肌体某一运动机能或运动素质产生 适应,或者是使某项摔跤技术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
强度恒定、量度变化的搭配形式。这种负荷因素搭配 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量度发展肌体某一运动机能 或巩固、提高某项摔跤技术水平,或者通过减少量度以便肌体 恢复。
强度变化、量度恒定的搭配形式。这种负荷因素搭配 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强度发展肌体某一运动机能 或某项摔較技术的动作强度,或者通过减少强度以便肌体恢复 或者掌握某种技能。
强度变化、量度变化的搭配形式。这种负荷因素搭配 形式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提高强度、减少量度以提高某一 运动机能或摔政技术的动作强度,或者通过减少强度、提高量 度以发展肌体某一运动机能或熟练某项摔跤技术。
内容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内容变换训练法也是摔跤运动广泛应用的一种训练方法。 内容变换训练法应用于摔跋运动技能训练中的精髓之处是,将 各种抱、提、拉、扳、滚的摔政技术变异性地组合在一起进行 训练。它与重复、间歇、持续训练法中的组合练习最大的不同 之处是:内容变换训练法对各种技术的组合练习是以变异结构 的方式连接,而重复、间歇、持续训练法中对各个技术的组合 练习是以固定结构的方式连接。显然,内容变换训练方法对于 提高技术运用的应变性和战术选择的合理性更具有功效。此法 不仅适用于高水平摔跤运动的技术训练,而且更适用于高水平 摔跤运动的战术训练。它在摔政运动训练中的特点是:技术动 作变换较多、负荷性质变化较大、训练内容变换较广、战术意 识体现较强,从而使运动训练的内容变换符合实际比赛变化的 需要,训练内容的变换节奏适应专项运动技术和战术变化的基 本规律,训练内容的变化种类适合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应用要求。
形式变换训练法的应用
形式变换训练法是摔跤运动广泛采用的训练方法之一。高 水平摔政教练员采用形式变换训练法时,通常通过变换训练环 境、训练气氛、训练场地、训练时间和训练对手等方法进行训 练。例如:开放训练场馆,请人参观训练;偶尔在晚上开灯训 练;走向基层进行训练等方式,都是形式变换训练的手段。通 过变换训练形式,可以促使运动员产生新的刺激,唤起新的应 激反应,从而激发起较高的训练情绪,进而促使神经系统处于 良好的准备状态;可以促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激发 较高的训练热情,调动心理上的能量;可以促使运动员对特定 时间的比赛日程产生适应,并防止因时差原因致使比赛失常的 现象发生;可以防止由于训练气氛过于单调,影响训练质量。 显然,适时地采用形式变换训练法对于提高训练质量是颇有益
变换训练法的应用要求
搭配不同的变换方法
摔跤运动的教练员应根据不同训练阶段的具体任务和存在 的主要问题,有目的地变换训练内容、负荷及形式。一般来 说,初级训练阶段,应以降低负荷强度为主,以巩固技术动作 为目的;专项提髙阶段,在不断提高运动负荷的前提下,应逐 渐通过变换训练内容和形式,以适应专项比赛的需要;高级训 练阶段,则应在适应不断变换训练内容和形式的条件下,通过 加大运动强度进行训练。
制定明确的变换方案
在运动训练中,应从专项比赛的实际出发,确定运动负 荷、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变换的基本方案及其参数,以便使变 换训练法的应用效果更符合实际比赛的需要。变换训练法的各 类变换参数一般应在训练计划中预先确定,也可根据练习时的 具体情况临时变更。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变换的目的都 要明确,变换的任务都要具体,切不可随心所欲。
辩证认识各变换方法
变换训练法的三种类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实践 中,训练内容的变换往往伴随着运动负荷的变换,训练形式的 变换往往伴随着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变换,而运动负荷的变 换又会引起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的改变。因此,采用变换训练 法时,既应侧重运用某一变换训练法,又应辩证地看待这一变 换训练法的运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变换训 练法的功能。
循环训练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请环训练法的篇康理
循环训练法的基本含义及功能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根据训练具体任务,建立若干练习站 (点)后,按照既定顺序、路线,周而复始地依次完成每站(点) 练习任务的训练方法。循环训练法是根据运动能力的多样性、 运动部位的多元性、负荷性质的多重性、运动方式的多变性和 运动技术的多种性等一般竞技运动项目的运动特性而提出的。 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结构因素有: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运动 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 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的遍数。通常,循环训练法基本结 构因素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循环训练法功能上的 变化。一般认为,循环训练法的基本功能集中体现为:由于循 环训练法的站数、各站的练习内容和运动负荷,均可根据训练 目的及对象水平而灵活掌握,因此,可以广泛地运用于身体训 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之中;由于循环训练法的练习过程生 动活泼、富有节奏、情趣多样,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不同层 次和水平的摔跤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由于循环训练法 要求全体摔跋运动员根据特定的规定,按照顺序一站接着一站 地练习,因此,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由 于循环训练法的站数、运动负荷和循环遍数可以预先设定,并 可在实施过程中加以变更,因此,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 调整,做到区别对待;由于循环训练法的练习内容可按肌体不 同部位或不同系统、器官的活动交替安排,因此,可以防止局 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的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实践 中,循环训练法中所说的“站”是练习点,如果一个循环内的站数中有若干个练习点是以一种无间歇方式衔接,那么这几个 练习点的集合可称之为练习“段”。因此,考虑循环练习的顺 序时,有时应以练习“站”为依据,有时则应以练习“段”为 依据。
2.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循环重复训练 法、循环间歇训练法和循环持续训练法。其中,循环重复训练 法是指按照重复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循环之间的间歇 时间不作特殊规定,使肌体得以基本恢复,以便全力进行每站 或每循环练习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站练习的负荷强度大, 负荷量不大,各站和各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充分。它的功能主 要是发展最大力量、爆发力、速度和速度耐力,有助于提髙负 荷强度较大的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循环间歇训练法是指按照 间歇训练法的要求,对各站之间和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做出特 殊规定,使肌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的状态下进行每站或每循环练 习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站练习的负荷强度较大,负荷量较 大,各站和各循环之间的间歇时间不充分。它的功能主要是发 展乳酸能供能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速度 耐力以及身体抵抗疲劳的能力。循环持续训练法是指按照持续 训练法的要求,用较长时间,各站之间和循环之间不安排间歇 时间,进行连续练习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每站练习的负荷量 较大,负荷强度不大,但是,站数或循环遍数较多。它的功能 主要是发展有氧代谢系统供能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 —般耐力、力量耐力,以及有助于提高强度不大的基本运动技 术的熟练程度。这三种循环训练法的组织形式共有两类,即流 水式循环形式和轮换式循环形式。其中,流水式循环形式是 指:建立若干练习站(点)后,摔政运动员按一定的顺序,一站 接一站地周而复始地进行单个练习。它的功能是:可以有效地全面发展多种运动机能,并可使肌体各个部位以及内脏器官得 到训练。轮换式循环形式是指:建立若干练习站(点)后,将摔 政运动员和练习站分成相等组数的若干组,每组摔胶运动员开 始相应地各在一组练习站中练习,然后,在规定的要求下,依 次轮换练习组。它的功能是:可以有效地集中发展某一运动机 能或肌体的某一部位,使身体局部的反应深刻。
浏览2,0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