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是指导比赛的法则,也是指导训练工作的依据。如何 利用规则指导比赛和训练,是教练员智能的具体体现,也是教 练员文化素养的一种表现。

利用犯现与不犯现的边緣技术

任何竞技体育项目的技术均须在本项目规则许可范围内运 用,凡是超过本项目规则规定的技术运用,如可能造成对方受 伤的技术,各项目都有禁止使用的规定,摔較规则有对犯规者 给予警告、罚分、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的规定。

由于摔跤规则具有不完备性特点,所以摔跤规则经常修 改。这就为教练员如何利用规则的不完善性为自己服务提供了 条件,如介乎犯规与不犯规的技术动作。在运用介乎犯规与不 犯规的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目的不是伤害对方;②速 度要快;③隐蔽性要强;④要给“出路”。

在运用所谓的“边缘”技术时,必须遵循上述4点要求, 否则就要按犯规处理。例如,自由跤的“反抱大腿翻”和古典 跤“反抱躯干翻”这两项技术在运用时均有蹩腰的过程,“蹩 腰”主要是使对方难受,但不是伤害对方,而且速度要快。要 给“出路”,就是使对方难受的同时让对方翻过去,决不能往 头部蹩,否则就犯规。但是作为一名教练员,不宜过多地研究 “边缘”技术而轻视基本技术,相反,应扎扎实实地培养运动 员掌握基本技术,惟有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利用积极与消极的斯证关系

现代摔跤要求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积极进攻,使比赛更加 摔激烈。如果某方运动员在比赛中消极,就要给予处罚。但是, 一场比赛中一味地积极进攻,毫无消极,也是不现实的。与此 同时,在战术运用中也有消极防守这一战术的内容。这样,消 15 极在比赛中就不可避免。但是规则规定消极就要给予处罚,而 消极处罚是对方得分的最好机会。第8届全运会对消极处罚的 统计结果表明,在91场古典跤比赛中,因消极共处罚 203次,直接得分196分,占总得分的34%,占跪撑得分的 66%。在98场自由跤比赛中,因消极处罚共129次,直接得
分113分,占总得分的20%,占跪撑得分的你%。上述统计 结果表明,消极处罚在比赛中得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 古典政。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如何去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 积极进攻,迫使对方消极。同时,也应培养运动员如何利用规 则合理地消极防守,并且不受消极判罚。积极与消极是一对矛 盾的统一体,积极进攻并不意味着不停顿地使用技术,在积极 进攻中应包含消极成分,消极防守必须为进攻做好准备,一味 地消极防守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在安排训练时,必须处理 好积极与消极的辩证关系。

利用场地

摔跤比赛是在以9米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进行,边线为1 米宽的圆圈是消极区,消极区外为保护区。规则规定,在比赛 中站立时运动员进人消极区被视为消极,场上裁判员就大声宣 告“ZONE”,令其进人比赛区,如果运动员进入保护区就应 中止比赛。不论是站立摔还是跪撑角斗,凡是逃入保护区者, 均应给予警告和罚分。规则还规定,不论是站立摔还是跪撑角 斗,凡是进入保护区时,一方运动员被另一方运动员控制在跪 撑状态或者是危险状态,均应回到场地中央,从跪撑姿势开 始。这些规定,在训练中应充分加以利用。例如,当对方进入 “消极区”时,是进攻还是想方设法迫使对方逃出界外,如果 我方在“消极区”时,如何利用对方进攻使用反攻或顺势出 界,或想方设法进入比赛区。又如,在“消极区”内跪撑角斗 时,进攻者如何使用技术迫使对方出界,然后回到中央从跪撑 姿势开始;被控制方如何使用反攻技术或者想方设法脱离跪撑 姿势,而不进入保护区。上述这些问题,作为教练员都应在训 练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小结:

规则是指导训练的重要依据,训练和比赛必须在规则指导下进行,任何超越规则的行为都应受到限制。所以,作为一名 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必须按规则的规定来指导训练。同时, 还应及时了解、掌握规则的变化信息,使训练工作更具针对性 和实效性,使我国摔跤运动尽快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摔跤运动技术的基本常识

摔跤的支撑面与身体重心

摔跤比赛,是两个人在比赛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面对面地 相互使用摔跤技术,把对方摔倒得分或压双肩着垫为胜的一种 运动项目。从进攻一方讲,在站立摔时,必须想方抓握、搂抱 住对方合理的有利于自己使用进攻技术的部位,同时还要防住 对方抓握、搂抱住自己的有利于对方使用进攻技术的部位。

在使用技术中,一是在站立摔时使用进攻技术,把对方直 接摔成危险状态,或转移到对方身后迫使对方成跪撑状态,或 直接压迫对方双肩着垫,才算得分或着地胜利。二是在跪撑摔 时把对方身体重心沿纵、横轴转动一周或迫使对方的肩背与地 面的夹角明显小于90°,或直接压迫对方双肩着垫。作为防守 一方,无论站立或跪撑,尽量不让对方把自己摔成上述两种姿 势才能不失分。

鉴于此,在比赛时双方同时处于进攻和防守状态之中,都尽量想方摔倒对方得分又不要被对方摔倒失分。所以双方都尽量想方保持身体重心相对稳定,不失去平衡。 篇从理论上讲,摔跤运动员要想保持身体重心稳定,有两种 方法,一是扩大身体重心的支撑面及降低身体重心高度,二是 不停地调整身体重心、支撑面和支撑点。

摔跋运动员的支撑面由支撑点组成,处于不同姿势时有不同的支撑面和支撑点,人们正常站立时,支撑面和支撑点如图 4.1。在正常情况下,人们站着不动,不需要调整支撑面,只 调整支撑点就能保持身体重心稳定。

摔跤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身体的支撑面大小、身体重 心高低与身体重心稳定关系很大。从理论上讲,身体支撑面越 大,身体重心越低,身体重心就越稳定。反之就越不稳定。站 立摔时往往只有两只脚支撑,支撑面变化不大。但两只脚作为 支撑点调整变化的余地很大。站立摔主要依靠两只脚变化支撑 点保持重心的稳定,身体重心高低变化不大;跪撑摔时身体支 撑面变化很大,支撑点变化余地也很大。

图片1

图4. 1、4. 2和4. 3的形式说明站立时身体支撑面与身体 重心稳定性的关系。图4.1是正常站立时采用的姿势。图4. 2 和4. 3是侧面与正面站立摔开始时一般采用的站立姿势,这种 站立姿势支撑面适中,优点是移动灵活,支撑点变化余地大, 身体重心较稳,进攻、防守、反攻都能快速移动,而且节省体 力;缺点是身体重心较高,对方使用抱腿技术比较容易。大部 分古典较运动员采用这种姿势。图4. 4也是站立摔开始时常采 用的姿势,优点是支撑面大,身体重心低,稳定性较好,防守 能力强;缺点是灵活性差,进攻、防守移动速度较慢,反攻能 力差,且易疲劳,不能持久。大部分自由跤运动员采用这种姿 势。图4. 5是少部分自由跤运动员比赛开始采用的姿势。

图4. 6和图4. 7是跪撑常采用的姿势,也叫规则规定开始 姿势。图4. 6比图4. 7的身体重心稍后移一些,臀部接近双 脚。其优点是移动灵活,活动余地大,有反攻能力,缺点是身 体重心较高。相比之下,图4. 7更容易吃对方的后抱腰滚桥、 推臂翻技术。

图片2

图4. 8和图4. 9是跪撑摔变化后的防守姿势,其中图4. 8 比图4. 9全身更贴紧地面,支撑面更大。其优点是身体支撑面 大,身体重心低且稳定;缺点是移动不灵活,没有反攻能力,只能防守。

图4. 10是跪撑防守姿势之一。其优点是身体支撑面较 大,移动较灵活,有反攻余地;缺点是身体重心髙,容易被对 方抱起做过胸摔。

图片4 图片5 图片3

古典跤都不采用这种防守姿势。

从图4.1到图4. 10的例子,说明古典跤、自由跤身体支 撑面与身体重心稳定性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无论采用什么 姿势,都有其优缺点。所以,在教学训练工作中要根据运动员 的运动素质、形态特征和技术特点,要求他们灵活运用和处理 好身体支撑面与身体重心稳定性的关系,不要强求一致,要因 人因对方使用的技术特点而异。自由跤、古典較是攻守兼备的速度力量与速度耐力性项目,在比赛时摔胶运动员要保持身体 重心稳定性,主要是快速移动支撑点,变化支撑面的用力点, 同时破坏对方的身体重心稳定性。

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稳定的基本方法

摔跤运动员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不给对方进攻的机会, 是比赛取胜最基本的条件。保持身体重心稳定的最基本方法, 一是扩大身体的支撑面,降低身体重心高度;二是不停地调整 支撑点,移动身体重心的位置,使身体重心始终处于最佳稳定 状态。高水平摔政运动员都善于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即使 被对方破坏了身体重心的稳定性,也会很快地调整支撑点,恢 复身体重心的稳定状态。高水平摔政运动员不仅要善于保持自 己的稳定性,而且要善于破坏对方身沐重心的稳定状态,找机 会使用技术,把对方摔倒。

在实战和比赛中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稳定的方法很多,经常 使用的有以下六种:

推。推就是用手推对方的头、颈、肩、臂等部位,使 其身体重心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身体重心不稳定,借对方 调整身体重心之机使用技术,从而把对方摔倒。在实践中只是 用推的力量往往不能直接摔倒对方,还必须推拉结合或推绊结 合才能摔倒对方。图 11是用推拉结合的方法摔倒对方的。

拉。拉是用手拉对方的臂、颈等部位。拉有两个目 的:一是拉对方身体某一部位使其身体重心前移,破坏身体重 心的稳定性,以便借机使用技术;二是拉对方身体某一部位使 其身体重心左右移动,从而破坏稳定性。比赛中只靠拉的动作 往往不能摔倒对方,只有拉绊、拉推结合才能摔倒对方。图12是用拉绊结合的方法把对方摔倒的。

图片6 图片7 图片8

扭。扭就是一手拉一手推,使对方身体重心沿纵轴转 动,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的稳定性。这种方法也可直接摔倒对 方,图4. 13就是扭倒对方的。

图片9 图片10

按压。按压是按压对方身体某一部位,破坏对方身体 重心的稳定性,借机使用技术摔倒对方。图 14就是按压对 方头颈后部,使对方身体重心不稳定,借机转移得分。

图片11

假动作诱骗。摔跤运动员使用假动作诱骗对方,破坏 对方身体重心的稳定性,借机使用技术摔倒对方,这种常用的 方法也叫声东击西。图 15就是以做动作诱骗对方,然后使用技术摔倒对方。

图片12

抱提。抱提就是抱住对方身体某部位,破坏对方身体 重心的稳定性,借机使用技术摔倒对方。图 16就是抱提起 对方,使其身体重心失去支撑点摔倒对方。

图片13

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很多能破坏对方身体重心稳定性的方 法,可在摔跤训练比赛的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几种方法

在规则中规定使用得分的技术有三大类:一是转移类技术 (图4. 17);二是迫使对方直接成危险状态类技术(图4. 18); 三是迫使对方的身体重心沿纵横轴转动一周或转动对方的肩背 与地面的夹角明显小于90。类的技术(图4. 19 ~图4. 21)。每一 类又可分为几种。

图片14

中国式摔跤比赛中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解释是身体三点 着地,也就是说,比赛中谁三点着地谁就失分,就算输了一跤 (除了主动使用跪腿外)。自由跤、古典跤就没有这条规定,在 比赛站立摔时,任何一方三点(两手一脚或两脚一手)或四点 (两手两脚)着地也不算失分,也不算输了一跤,如图4. 22所 示,一方被摔倒坐在地上也不失分。若从身体重心失去平衡角 度讲,这是很典型的身体重心失去了平衡。

然而在古典跤和自由跤比赛中就是被摔成坐在地上的姿 势,不但不失分,还可能反攻得分,如图4. 23所示还可向两 个方向反攻得分。所以在自由跤和古典跤中只讲使对方身体重 心失去平衡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和得分结合起来才能有使用价值。

古典跤、自由跤运动,不但有站立摔技术,还有跪撑摔技 术。在比赛中获得技术分的比例中,跪撑摔得分能占总得分的 60% ~ 70%。

图片15

摔较比赛中,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就 是,使用摔政技术在对方身体上产生力偶和翻转力矩,使对方 身体重心沿着纵轴、横轴转动或沿着支撑面边缘旋转倒下,其 形式有四种:

第一种形式是使对方身体重心沿支撑面边缘旋转摔倒,如 图4. 24 ~图4. 28所示。其中图4. 24是沿着后脚跟支撑边缘 向后倒下,图4. 25是沿着一只支撑脚支撑边缘向侧旋转倒 下,图4. 26是沿着头部支撑边缘前滚翻倒下,图4. 27是沿着 双手支撑边缘向前滚翻倒下,图4. 28是沿着双手支撑边缘向 前左右滚翻倒下。

第二种形式是手拉脚绊或转体。使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作 用于对方身体重心上,产生力偶和翻转力矩,使对方身体重心 离开地面旋转倒下,如图4. 29和图4. 30所示。其中图4. 29 是使对方身体重心沿纵轴旋转倒下,图4. 30是使对方身体重心沿横轴旋转倒下。

图片17 图片20 图片19 图片18 图片16 图片21

第三种形式是抱起,使对方身体重心腾空失去支撑点后, 再变向用力使对方旋转倒下,如图4_ 31所示。

第四种形式就是借力向对方身体重心最不稳定的方向扭 动,使对方沿着失去支撑面的方向倒下。图4. 32就是借对方 上步抱腿另一腿没有及时跟上的一瞬间,一手拉臂一手推颈向 上步方向扭动借势摔倒对方的。

上边介绍了什么叫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和使对方身体 重心失去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下边介绍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主要方法。

图片26 图片24 图片25 图片23

方沿着失去支撑面的方向倒下。图4. 32就是借对方 上步抱腿另一腿没有及时跟上的一瞬间,一手拉臂一手推颈向 上步方向扭动借势摔倒对方的。

上边介绍了什么叫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和使对方身体 重心失去平衡的生物力学原理,下边介绍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主要方法。

图片27

推。有的推可以直接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有的 推要与拉结合。图 33是直接用推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 衡。

图片28

拉。从生物力学原理讲,光靠拉是不能使对方身体重 心失去平衡的,必须拉推、拉挡绊结合才能产生力偶和翻转力 矩,使对方身体重心沿支撑面边缘或身体重心离开支撑点旋转 倒下。图 34 ~图4. 36就是用拉推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 的。其中图4. 34是用拉臂转体用臀顶撞对方的重心产生力 偶,使对方向前翻转倒下。图4. 35主要是双手拉、胸顶产生 力偶使对方重心沿着支撑面边缘倒下。图4. 36主要靠一手推 颈部一手拉腿使对方身体重心沿着支撑面倒下。

图片30 图片32 图片29 图片34 图片33 图片35 图片31

扭。扭就是一手拉一手推再加腿绊,产生一种使对方 身体重心沿纵轴转动的力而倒下,图 37 ~图4. 39就是用拉 推绊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的。其中图4. 38是一手推一手 拉加腿绊,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旋转向侧倒下,图39是一手拉一手绊,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旋转倒下。

图片36 图片37

按。按就是按压住对方身体某一部位,使其失去活动自 由,再用技术。图 40就是按压住对方头颈后部,使其固定住后 再转移。

图片38

提。提就是抱住对方身体某一部分高高地提起来,使 其重心失去支撑,把对方身体翻转摔倒。图 41就是反抱对 方大腿高高提起,使其身体只剩两只手支撑,身体重心向前滚 翻得分。

抱。抱就是搂抱住对方身体某一部位并高高地抱提起 来,使对方身体重心失去支撑点,再使用技术将对方摔倒。图42和 43就是把对手高高抱起来,使其身体重心失去支撑 点,再旋转倒下得分。

滚。滚就是抱住对方身体某一部位,用自己主动滚动 之力带动对方的身体重心滚动,图4. 44是后抱腰滚桥翻。

图片40 图片39 图片43 图片41 图片42 图片44

转。转就是以对方身体重心为轴,自己主动转向对方 身后把持住,如图4. 45所示。

图片48 图片47 图片46 图片45 图片49

摔較运动基本技术
及其教学方法

摔跤运动是两人徒手直接接触,在运动中克服活动的阻 力、相互搏斗的一项竞技体育项目。摔跤是集技术、战术、运 动素质、意志品质、心理素质为一体的全身性运动,其技术种 类繁多。国际摔联主席阿尔采干曾经讲过:“摔跤是一个罕见 的宝库,这个宝库里有几百种、上千种的攻防方法。”

摔跤基本技术的概念

摔跤基本技术是指应用准备姿势、手法、步法、站立技 术、跪撑技术,将对方逼人危险状态,直至两肩着地的动作过 程,如表5. 1所7K。

图片50

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开始时所采用的基本姿势。基 本姿势分为站立姿势和跪撑姿势。

站立姿势

站立姿势是指运动员两脚着垫的姿势。正确的站立姿势既 有利于完成进攻动作,又有利于防守反攻。站立姿势又分左站立、右站立及平行站立。

左站立。动作方法: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左脚跟与右脚尖落在一条横线上。两臂微屈并略前 伸,左臂置于左腿的前上方,右臂置于右腿的前上方。左臂稍 高于右臂。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尽量使体重平均分配在两 腿上。

右站立。动作方法:基本姿势与左站立相同,只是右 脚和右臂在前。

平行站立。动作方法: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膝 微屈,上体略向前倾,两臂微屈而前伸,体重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

左站立、右站立和平行站立的姿势又分为高、中、低。站 立姿势高,有利于进攻,但不利于防守;站立姿势低,有利于 防守,但限制了进攻幅度。

从古典胶和自由跤两个大项目上看,因为古典跤只能进攻 跨关节以上的身体部位,不允许进攻下肢,所以古典跤的站立 姿势相对就比较高。自由跤可以进攻对方身体任何部位,而主 要攻击目标是下肢,所以自由跤的站立姿势要比古典较的站立 姿势低一些。

另外,站立姿势的选择还应根据自己的体型特点进行。优 秀运动员应对所有的站立姿势都非常习惯和熟练,这样才能在 比赛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跪撑姿势

动作方法:两膝跪在垫子上,两手撑垫,手与膝间距离不 得小于20厘米,两臂伸直,两脚不能交叉。

运动员在选择跪撑姿势时,除了上述要求外,最重要的一 点是要使自己接触垫子的支撑面积大,这样更有利于防守。

手法

常言道:“手是两扇门”,这就说明了手法在比赛中的重 要性。手法是有一定规律的,它与摔法直接相关。比赛中,对 方抢握什么部位,你就能够知道他准备使用什么类型的技术, 以及你采用什么样的手法解脱,或防守或反攻。所以要想快 速、准确、及时抓住战机将对方摔倒,必须将手法与摔法训练 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手法要求动作幅度小、速度快、变化多,而且连贯。常用 的手法有绕臂、接臂、摘臂、握单臂、推压头、外拿臂和锁臂等。

步法

步子走对了才能贏人,走错了就可能输跤。从这个意义上 讲,步法的重要性要胜于手法。

摔跤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其技术千变万化,步子不灵活, 身体重心就难以调整,技术就很难发挥。所以步法是摔较攻守 的基础环节。

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必须不停地进行步法移动,调整与 对方之间的距离,捕捉和寻找适宜的进攻机会。进攻时,要上 步到施展技术最适宜的位置;防守时,应根据对方的上步来变 换自己的步法,以便于自己的防守与反攻。步法移动时,应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移动时,必须全脚掌着地。向左移动时先移动左脚, 向右移动时先移动右脚,向后移动时先移动后脚,向前移动时先移动前脚。

移动时,始终保持上体前倾、两膝微屈的姿势。

移动时,尽量不要走交叉步,不要使两脚并拢。

移动时,脚不宜抬得过高,稍微离地即可。

倒法

摔跤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其目的是要将对方摔倒。 常言道:“要想摔人,必须先会挨摔。”练好摔跤倒地的功 夫,可以避免受伤,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练习倒地功还可 以发展灵敏协调的运动素质。

练习倒地功时,必须注意:

倒地时,身体接触地面的面积要大。

倒地时要憋气、团身、全身紧张,以免内脏受到震 动。

手撑地时,手指稍向里扣,屈肘。

倒地的方法有:

前倒。同前滚翻动作。

左前倒。由左架开始,上体前倾,两膝弯曲,左手在 前右手在后。左手指向里撑地,接着迅速屈肘、低头、团身左 前滚。左肩先着地,然后右肩着地。

右前倒。方法与左前倒相同,只是向右前方倒地。

左后倒。由左架开始,低头、团身、屈膝、身体向左 后方倒。左手指向里扣,并在身体左侧撑地,然后迅速屈肘, 使身体向左后方着地。

右后倒。方法与左后倒相同,只是向右后方倒地。

后倒。同后滚翻,但是手臂与后背要同时着地,低头、含胸、憋气。

直立前倒。身体直立前倒,两臂微屈,两手手指向里 扣,两手撑地后,以迅速屈肘的动作来缓冲落地的冲击力。整个动作过程中,要抬头、愁气、全身紧张用力。

在练习倒地时,一定要从原地练习开始,根据掌捱倒地的 情况,可以改变姿势,或在活动中练习,逐渐增加难度,以适 应比赛时的情况。

技术基本技术分类

摔跤技术繁多,而且日趋连贯复杂。根据摔的方向、抱握 (或抓握)的部位、技术本身的特点和进攻的部位等,古典政和 自由跤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站立技术、跪撑技术。其分类情 况如下:

古典跤技术分类

站立技术:站立技术可分为转移技术、过背摔技术、过肩摔技术、抱折技术、钻扛技术和向后摔技术。

跪撑技术:跪撑技术可分为进攻上肢头颈技术、进攻 躯干(腰腹部)技术和抱提技术。

自由跤技术分类

站立技术:站立技术可分为转移技术、腿攻腿技术、抱腿技术(手攻腿)、头在里抱单腿、头在外抱单腿、抱双腿、穿腿、抠腿和手脚并用技术。

跪撑技术:跪撑技术可分为进攻上肢躯干(古典跤跪 撑)技术、逆攻下肢技术、进攻上下肢技术和下肢进攻上肢技术。

技按握抱身体某一部位分类的技术

站立技术。①抱单臂类技术:抱单臂揣、抱单臂背、胃抱单臂折、抱单臂手别、抱单臂腿别、后倒背、抱单臂挑、抱 单臂穿腿、抱单臂转移等。②抱腰类技术:正面抱腰过胸摔、

正面抱腰折、抱腰转移、侧面抱腰过胸摔、正面抱腰搂、正面 抱腰里勾腿、后抱腰搂等。③抱腿类技术:头在里抱单腿摔、

头在外抱单腿摔、抱单腿转移、抱双腿向前摔、抱双腿向后 摔、抱双腿转移、抱双腿搂等。④抱肩颈类技术:抱肩颈过背 摔、抱肩颈过胸摔、抱肩颈转移、反抱肩颈过胸摔、反抱肩颈 向侧摔等。

跪撑技术。①抱腰类技术:后抱腰滚桥、后抱腰推臂 翻、后抱腰向后翻、反抱躯干翻、正抱捉过胸摔、反抱提过胸 摔等。②抱腿类技术:反抱大腿翻(摔)、压颈握腿翻、交叉握 小腿翻、骑缠(单、双腿)、勾同名腿抠下颁侧翻等。③肩腋类 技术(包括肩颈):里面腋下握颈翻、外面腋下握颈翻、里外腋 下握颈向侧翻、杠杆翻、侧腋下拉臂抠大腿翻、前腋下拿腕压 头翻、前腋下拿腕抠大腿滚桥翻、侧腋下拿腕压臂抠腿翻。另 外还有前面抱肩颈滚桥、前面抱肩颈转移等。

摔跤的基本技术,有些既是进攻的,又是反攻的技术。如 进攻者使用“抱单腿摔”的技术,那么防守者使用“挑勾子” 反攻,•如进攻者使用“抱腰折”,那么防守者使用“反挟颈向 后摔”。这时的“挑勾子”、“反挟颈向后摔”的技术,就变 成了反攻技术。

目前在国际、国内比赛中经常使用的技术

古典跤

站立主要技术:各种手法抱腰转移,以及抱肩颈过胸 摔、反抱肩颈撅、后倒背。

跪撑主要技术:后抱腰滚桥翻、抱提,以及滚桥和抱 提组合技术。

自由跤

站立主要技术:抱单腿摔(头在里、头在外)和抱单腿 转移、抱双腿向前摔、抱双腿转移、抱双腿搂、穿腿及其变 化、前抱肩颈撅等。

跪撑主要技术:后抱腰滚桥翻、前抱肩颈滚桥翻、反
抱大腿翻(摔)、交叉握小腿翻、前抱肩颈转移、骑缠(单、双 腿)等。

教学方法

讲解与示范法

在教学过程中,讲解与示范是为了使练习者建立正确的技 术概念。它对掌握摔跤技术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儿童少年学 习的最初阶段(或教授新技术时),正确的示范与讲解,往往对 以后的学习效果有较好的作用。

讲解是教练员在教学时,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技术名称、属 于哪一类的动作,以及要领、顺序、摔法和作用等,用概念的 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技术。

示范是教练员用具体的技术动作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和 看清动作的直观形象、结构和完成动作的顺序。因此,讲解与 示范是教练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基本途径。

在使用讲解与示范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讲解要正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语言 清楚。讲解技术动作时,要把关键地方讲出来。要富有逻辑 性、趣味性,还要有启发性。

示范动作要做得准确、协调、轻松,使学生看了觉得 这个技术很实用,对它感兴趣。正确的示范是使学生建立正确 动作要领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择最有效的示范面。示范面要根据不同的动作和不 同的目的而变换,可以采用正面、背面、侧面等多方向示范。 从不同方位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佳位置上看到动作,加深 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为了扩大直观效果,也可以采用挂图、电视、录像等教具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启发其积极思维,使他们生动活 泼地学习和掌握动作。

儿童少年时期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主宰地位,应更多 地应用示范法,帮助他们建立直观的动作表象。与此同时,在 应用讲解法时,一定要突出重点,发展他们的第二信号系统。

口诀教学法

口诀教学简单易行,容易记忆。例如头在外抱单腿向下摔 技术的口诀是“分手上步、跟步抱腿、撤步换手、肩压下 摔”,这十六个字,把动作的顺序、手法、身法、步法以及摔 法等全部包括进去,把一个几百字的动作过程,清楚地显示出 来,便于儿童少年记忆。如能把技术动作编成合辙押韵的顺口 溜,效果将更好。

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少年教学课中一种重要的练习手段。游戏的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儿童少年的喜爱,对提高教学的质量 有着重要作用。

游戏能有效地增强儿童少年的体质,培养和发展各种基本 活动能力。通过各种不同的游戏形式,能够提高儿童少年的柔 軔性、灵活性、协调性、速度、力量和耐力,使他们的运动素 质得到全面发展。

游戏的结果是胜负的判定,胜负意味着竞争,公平的竞争 对培养竞争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大多数游戏是以队(组)形式 S 出现的,并受规则约束,这样能很好地培养儿童少年的组织纪 15 律性、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勇敢、不畏艰难、敢 于胜利、勇于进取等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游戏的趣味性对提高儿童少年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起着良 好的刺激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与训练的效果。

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逐步提高教学与训练质量,在选用游戏时应注意:

游戏的选用既要考虑到锻炼价值,又要体现趣味性和竞争性。

选用游戏内容时要重视教育因素。

游戏的方法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事故。

游戏的种类很多,有跑的、追逐的、投远的、掷准的、单 人的、双人的和集体的,等等。

观孪和此赛法

由于在观摩训练和比赛中所提供的信息是平常练习所得不 到的,所以有助于帮助和提高儿童少年对技术、战术进一步的 认识和了解。在观摩和比赛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练员在观摩前要对学生讲清观摩训练和比赛的目 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吸收别人好的、优秀的技术动作、战 术、优秀品质、训练和拼搏的作风等。

教练员在学生观摩期间,指出一两名优秀运动员的动 作,并提出问题,结合教学给予启发和诱导。

观摩后,儿童少年会有许多问题和想法,教练员可以 组织讨论、研究,并帮助他们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加深印 象。

纠正错课法

由于儿童少年时期神经系统抑制过程不完善,精密的分化 能力较差,练习时经常出现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因此,必须 及时加以纠正。在使用纠正错误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纠正错误必须及时,一般应在练习后即刻进行。

当多数人出现同一错误时,可采用集体纠正的形式, 反之则采用个别纠正的形式。

应视技术错误的性质,相应地采用模仿、诱导、辅助和限制性纠正错误的练习方法。

小结:

摔跤技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但是,从技术结构来讲, 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我们把摔跋的技术按其结构进行分类, 不仅便于学习和掌握,而且便于把单个的技术组合起来,做到 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浏览2,315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