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散打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确定的组 织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散打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散 打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散打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是指散 打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 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在散 打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或决定着散打运动训 练的过程。
散打运动训练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散打运动训练规律 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为散打运动训练原理。散打运动训练活动 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应该深刻理解和认识其运动训练规律,严格遵循散打训 练规律去组织运动训练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优异的竞赛成 绩。任何违背散打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和实践,都必然会受到散打运动训练 规律的惩罚。
指导散打运动训练实践的基本训练原则,主要有从实战出发原则、动机激励 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适宜负荷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有效控制原则。
第一节从矣成出发原则
一、从实战出发原则释义
散打运动本身就是竞赛双方搏击的对抗性项目,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每一个基本动作都要从实战的需要去考虑,而且要在实战中经受检验,一切不符 合实战要求的花架子都应予以剔除。例如,双手在实战中的位置,一般应一只手 放在胸部前方,另一只手放在额下,但有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还能保持这种姿 态,一临实战,就顾及不到手的位置而松垂下来,这样很容易被对手抓空击打胸 部。这时就应该总结训练或比赛等实战中被击中的原因,加强和提高实战防守姿 势练习,建立切合实际和正确的动作定型。为了适应中午或晚上比赛,还要安排 这一时段的训练。有时为了适应一天多场比赛的需要,在短时期内也应该对应地 安排一天多次的训练活动。
从实战出发原则,是指依据提髙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运动成绩的需要, 从实战出发,科学划分训练的阶段及安排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 的需要,从而提高运动训练的专项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争取获得教练员和 运动员都满意的竞技比赛结果。
二、从实战出发原则的科学依据
(一) 散打运动训练目标和任务的导向性
目标和任务是相伴而生的,目标达到了,任务也就完成了。目标是人们行 为的终点,它为散打运动训练过程指明了方向。散打的一切训练活动都应该服 务于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从而在比赛中实现预期的成绩。因此,所有散打运动 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以及节奏的安排都应 该以成功完成比赛为中心而组织实施,否则就会迷失训练的方向而遭受失败的 痛苦。 .
(二) 散打实战需要的特异性
散打运动项目有着实战的特异性,这就要求运动员具独特的实战竞技能力 结构。实战竞技能力结构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 等。它们在散打运动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在训练和比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身体的机能同 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实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 异性,才能做到准确地选择与实战竞技需要相匹配的训练内容、手段,以及制 定相应的运动负荷安排,从而有效地组织训练过程。针对散打实战竞技需要科 学组织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运动训练的工作效率,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付出的艰 辛劳动和汗水,在实战竞技比赛中得到充分地回报。如果对散打实战竞技的需 要考虑得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充分,将会给训练工作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事 倍功半,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但不能如愿以偿地取得训练效果和 比赛成绩。
(三)散打训练进一步专颂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运动竞赛的激烈性、对抗性和竞争性日益发展,迫使教练员和运动 员将提高散打比赛能力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散打运动训练的 内容、方法、手段以及量和强度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儿童少年的早期基础阶 段的训练也应以将来高水平实战的需要为导向,为高水平实战竞技阶段的训练和 参加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将早期基础阶段的训练同优秀运动员的训练 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适应现代散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专项化、实战化等日趋发 展的需要。
三、贯彻从实战出发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在安排训练和竞赛时要以基本目标为导向
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而集中地反映了实战的需要,是组织好运动训 练的至关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制定专项运动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应该对运动员 的客观现实情况作出科学地分析和诊断,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进行全面合理的探 讨和研究,对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潜力和训练潜力作出客观地评价,从而进一步确 定经过艰苦努力并有较大概率可能实现的训练目标,而后,据此科学地安排好运 动训练和比赛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散打教学与训练
(二) 正确分析散打实战竞技能力结构特点
散打项目具有特异性,这一特异性决定了其实战竞技能力结构同其他运动项 目的差异性。只有对散打运动项目的特性作出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才可能选择适 宜的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由于散打运动训练必须从实战出发,因此,准确分 析运动员竞技能力中哪些因素在比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十分必要。对散打实战竞 技特异性和运动员实战竞技能力的结构因素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是教练员确 定运动训练内容、方法、手段以及负荷的重要依据。
(三) 依据从实战出发原则确定负荷内容和训练手段
按照从实战出发原则的要求,散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和其自 身的具体情况,决定了运动训练负荷内容和手段的选择。由于对抗性的技击内容 是散打的基本特征,因此,比赛双方运动员无固定的动作顺序,而是以对手技击 动作随机转移,互相指向对方的薄弱环节而斗智较技。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必须熟 练地掌握散打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形态,还要有 敏捷的应变能力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所以,教练员要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和安排 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内容和手段。
(四) 注意运动训练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总体上讲,负荷内容由发展 体能的练习、发展技能和战术能力的练习、发展心理能力和智能的练习组合 构成。确定不同负荷的比例要考虑运动员的年龄、训练水平、运动训练过程 中的不同阶段,以及运动项目的特质性等因素。因此,散打运动要求运动员 具有大量的技术储备,并且在竞争双方不断变换技战术的比赛中,能够保持 良好的心理和体能的稳定性,以及敏捷的反应能力。同时,对于不同的运动 员,还要求依据其自身实战能力特点和对手的特点,安排好心理和智能训练 的内容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从实战出发的原则,取得优异的训练 效果和比赛成绩。
第二节动机激勒廣则
一、动机激励原则释义
动机激励原则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运动训练的动 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遵循这一原则,可启发运动员产生更高的训练积极性和主 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促使其以最大的动力, 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运动训练任务。为此,首先必须明确散打运动训练的目的 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敢顽强富于拼搏的精神和防身自卫的技能,提高运 动技术水平。通过国际比赛,进行国际交往,发展与世界各国武术界朋友的友 谊,增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浏览2,2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