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散打是运用踢、打、摔的方法全方位进行攻击的激烈对抗性项目,运动 损伤时有发生。因此,尽量减少和杜绝伤害事故是散打教学课中的主要任务之 一。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严格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严守课堂纪 律。在练习时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任务、方法和要求。无论是教学的组织还 是釆用的练习形式和方法,都要落实安全措施,如认真检查场地器材;充分做好 准备活动;在双人配合练习时,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杜绝“求胜”和“怕 吃亏”的心态;在条件实战或实战时,要合理安排配对的对手等等。
第三节散打教学的阶段和步腺
―、散打教学阶段的划分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教学活动掌握知识、技术和技 能的过程。由于散打的激烈对抗性,决定了散打教学必须从实战出发,使初学者 在反复实践中掌握和提高技能。散打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建型阶段(泛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感性认识,粗略地 掌握动作。对一项新的技术内容,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等,先形成一个粗略的 概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初步形成有关动作的表象。
在这一阶段,学生大脑皮质的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动 作定型,动作表现紧张不协调,容易出现多余动作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不应过多地强调动作细节,应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要掌握动作中出现 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讲解要简练,示范要正确,要从不同部位\不同方向, 让学生看清动作的起止路线、动作力点、击打的部位等,达到初步掌握动作的 目的。
(二)配合运用阶段(分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巩固正确的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质量,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二人在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下进行配合练习,不断提高对 技术动作的运用能力,包括对时机、距离、空间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等,逐步 培养进攻、防守和反击的实战意
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初学者对运动技能的内在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一些 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这时大脑皮质的条件联系由泛化进人了分化阶 段,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连贯地完成动作,初步建立了正 确的动作定型。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重新 出现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反复强调、反复练习。 对错误动作的纠正,可采用对照和综合分析的方法,适时进行“喂招”和“引 招”的方法,帮助学生体会动作细节,促进分化抑制的进一步发展,使动作日趋 准确,并结合技术分析,提高对动作技术的理性认识。
(三)实战提高阶段(巩固和自动化阶段)
通过进一步的反复练习,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不断巩固,建立了良好的动作 定型,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作准 确、熟练,有较好的协调性、连贯性,而且随着运动技能的巩固和发展,暂时练 习达到非常巩固的程度后,动作可出现自动化现象。这对于散打技能的提高是非 常重要的。赛场是瞬息万变的,动作的自动化可使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摆脱第一 信号系统的束缚,专注于战略、战术的变化,及时捕捉战机。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条件实战和实战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动作的稳定性 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动作运用的实效性,以培养学生在各种条件下运用动作的应 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和目的,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个体 配对实战,如按不同的体重级别、不同的技术状况进行配对,使学生尽快熟练技 术并不断提髙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动力定型达到一定程度后,仍要继续强化练习,使动力定 型更加巩固,否则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 更高层次的要求,加深理性认识,对动作要精益求精。
在散打教学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 各过程的出现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既与教学方法、训练水平 有关,又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有密切关系。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掌握动作 技能形成的不同阶段,选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法和练习手段,促使运动技能尽 早形成。
二、散打教学的步骤
(一) 学会动作
学生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动作,对动作的运行路线、发力顺序、击 打力点等有一个感性认识。这时学生的条件反射刚刚建立,尚不巩固,教师在教 学中不要过多强调动作细节,要抓住技术的关键,多运用示范讲解等方法帮助学 生对技术动作有一个初步体会。
(二) 强化体会技术及用力技巧
在初步掌握动作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动作要领和用力技巧,消除 多余动作,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动作细节,尽量避免动作的预兆,使动作做得更加 协调、完整和准确,并通过反复练习,不断强调攻防意识,强化条件反射。
(三) 配合运用
在初步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之后,为了达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的目的,必须 有针对性地进行两人配合练习,要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目的提出不同的条件限 制,从单个技术到组合技术、从单一战术到复合战术的运用,包括用力的大小、 速度的快慢等一定要适度,一定要符合对方的能力和水平,循序渐进。任何过高 或过低的条件限制都不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 条件实战
在对动作有了一定理解和掌握后,可在一定的条件下限制进行两人的实战练 习。条件实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练习的目的选择相应的实战内容。在不同 的条件下,培养学生对不同的技术、战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对距离、时 机、空间的精确感受和把握能力,培养在散打实战中特有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 力,进而为完全过渡到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实战
最后的一步是实战,实战是技术学习的最高阶段,也只有通过实战才能真正 检验动作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实战可以不断锤炼对技术动作的把握程度和运用能 力。在实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和提高总结的能力,找出自己的不 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实战技能。
第四节散打的教学方法
散打的教学方法是散打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现代散打在教学方法上是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觉钻研的主动性与积极 性,强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具体 情况确定教法的运用,力求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
一、讲解与示范法
(一)讲解教学法
讲解时要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并要注意讲解的层次和时 机。
讲解的内容
动作名称
如接腿摔中的“抹脖摔”、抢腿摔中的“穿袖”等具有形象化名称的动作, 要向学生讲清动作名称的深刻含义。
动作规格及运动规律
使学生明确动作的质量标准,所做动作应当正确、规范。使学生明确技术起 止点及运行路线、运动轨迹等一些规律性的基本方法。如正蹬腿属于直线性腿 法,由屈到伸,直来直去。
技击含义
讲解动作的攻防方法、着力点、打击部位以及击打时机等。
关键环节
学生掌握动作关键的能力如何,决定着能否较快正确的学会动作,因此这部 分要着重讲解,如直拳要“送肩”,鞭腿要“转髋”等。
易犯错误
讲解动作易犯错误,可以防患于未然,即使出现错误,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提 醒下较快的意识到存在的错误,便于及时纠正。
讲解的方法
形象化讲解
利用形象化比喻,如要求做侧踹腿时,小腿必须充分收回,这样端腿的力度 才会加大,可比喻成弹簧在压缩到最大限度时,所释放的弹力才会最大,使学生 充分理解到大小腿充分折叠时,出腿的力度及速度的加大。
启发式讲解
可以围绕动作的要点先提问,或先做示范。让学生自己分析动作要领,启发 学生的思维,最后做归纳性讲解,使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
口诀化讲解
为使语言简明易记,可以把所讲内容口诀化。如讲后直拳时,可以归纳为 “蹬地、转腰、送肩、力达拳面”。
(二)示范教学法
这是学生通过视觉接受技术最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以准确的动作为 范例,使学生通过直接观察了解动作的形象、结构、用力方法等。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浏览2,55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