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甲用左侧弹腿踢乙肋部开始。乙立即用右手臂抱住甲左小腿;右脚向前上步,左腿抬起前伸,由前向后搂踢甲支撑腿;同时左手用力向前推乙左肩。 (图343〜图345)

要点:抱腿紧,搂腿、推肩协调有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抱腿不紧:接抱腿时要使对方腿贴近自己腹部,使其不能逃脱。

图片85 图片84

摔不倒对方:搂腿和推肩动作协调一致。 运用:

适用于防守踹腿的反击。

(十八)夹颈打腿

甲用左冲拳击乙头部•,乙右前臂外格甲前臂,左手由甲左肩上穿过,屈肘夹 甲颈部,•同时右腿背步与左腿平行,随即右转体用右小腿向后横打甲右小腿,将 甲打起。(图346〜图349)

图片86 图片87

要点:

格挡迅速,夹颈有力,打腿、转身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夹颈不紧:注意夹颈时步要向前跟上,身体贴紧对方。

摔不倒对方:打腿和转身要协调一致。

运用:

在对手用冲(掼)拳击打时,防守反击。

(十九)插抱打腿

甲用左冲拳击乙头部;乙立即用右前臂向外格挡,右脚背步,左臂由甲左臂 下穿过,右手臂夹、拉甲的左前臂,随向右转体、弓腰,左小腿向后上方打甲左 小腿,将甲打起。(图350〜图353)

要点:

格挡快,夹、拉臂紧而有力,打腿、转身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夹臂不紧:格挡动作要快并顺势成夹臂动作。

摔不倒对方:注意背步打腿的动作的连贯性。

图片88 图片89

运用:

适应于格挡防守冲拳的反击。

(二十)撞胸前切

甲用左冲拳或掼拳击乙头部;乙用右前臂向外格挡后撸抓其手臂;同时,右 脚向前上半步,随即,左脚向甲左腿后插步别甲左腿,左臂由甲右肩上穿过,屈 肘夹抱甲的颈部;上体前俯下压甲胸部,使甲摔倒。(图354~图357)

图片90 图片91

要点:

格挡上步快,撞胸有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摔不倒对方:注意上步要接近对方,同时使上体前俯撞胸。

运用:

对手实战姿势站立较高,身体直立时主动进攻或其运用冲(掼)拳时防守反击。

(二十一)顿手前推

乙右脚蹬地,向前上左步成弓步,同时两臂前伸,两手成立掌推甲胸部;上 体微前倾。(图358、图359)

要点:

上步快,双手用力一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推不倒对方:坐髋、沉腕双手用力一致,发力短促。

运用:

多用于对手临近台边时抢攻将其推下台去。

图片92

(二十二)拨颈勾踢

甲用右冲拳击乙头部;乙用左掌外格甲左前臂,伸右臂穿过甲的肩部,手拨 甲颈部右侧;同时右脚勾踢甲左脚的踝关节处将甲勾倒。(图360〜图362)

要点:

拨颈、勾踢协调有力。

图片93 图片94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摔不倒对方:注意右手拨颈、右脚勾踢动作配合一致。 运用:

用于对手冲(掼)拳击打时的防守反攻。

(二十三)穿腿靠摔

乙迅速向甲右腿外侧上左步别其腿;同时沉身,以左臂向甲两腿间插入;随 即上体左倾并向后仰,屈膝前顶,将甲靠倒。(图363~图366)

要点:

上步快,主动侧倒,靠腹有力。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靠不住对方:上左步控制对方右腿后撤,左臂控制其左腿后撤,及时向侧倒 靠其腹部。

运用:

对方站立姿势较高,身体直立时,主动伸腿插入对方两腿间,将其摔倒。

图片95

(二十四)侧倒推肩

甲用右冲拳击乙头部;乙后闪身,以左前臂格挡、抓带甲右前臂,右腿向左 前方伸出,身体侧倒;同时右手推甲左肩,将甲推下擂台。(图367〜图370)

要点:

伸腿要直,推肩有力。

图片97 图片96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推不倒对方:注意动作的连贯快速,主动侧倒并同推肩动作协调一致。

运用:

临近台边时,舍身主动倒地,把对手推下擂台。

(二十五)推膝拨腰

由甲两臂夹住乙颈部幵始。乙迅速下蹲,右手推握甲右膝外侧,左手环抱甲 腰部;右手向后推甲右膝,左前臂向外拨甲腰部。(图371〜图373)

要点:

下蹲快,推、拨有力,上下配合。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推、拨不倒对方•.注意推膝、拨腰动作的一致,发力短促 运用:

主要用于在双方抱缠时,突然改变方法主动攻击对方^

图片99 图片98 图片100

(二十六)压颈推膝

由甲抱乙双膝开始。乙立即屈髋坐腰,微下蹲,左手压甲后颈部,右手向上推托 甲左膝关节,随沉身下坐,右手压,左手上托使甲向前滚麵地。(图374-图376)

图片101

要点:

下蹲快,压、推(托)动作协调一致。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对手不能倒地:下蹲要及时,压颈、推膝动作用力一致,不能有间歇。 运用:

多用于被抱双腿或单腿时的反击。

(二十七)折腰搂腿

由双方搂抱开始。乙两臂抱 住甲腰,屈抬右腿,小腿由前向 后搂甲左小腿;同时两手抱紧甲 腰部,上体前压其胸,使甲后倒。(图37;7〜图379)

要点:

搂抱要紧,搂腿、压胸协调有力。

图片103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搂不倒对方:抱腰要紧并向回拉,上体前倾带胸和搂腿动作一致。

适用于双方互相搂抱时,突然改变摔法动作。

第六节防鲁技术

一、防守的方法

接触防守

正架预备势开始(以下均同)。左手(右手)以拳心或掌心为力点向里 横向拍挡。(图380)

图片104

要点:

前臂尽量垂直,拍挡幅度小,用力短促。

图片105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防守时向前方迎拨,幅度过大。应注意只动前臂,不能伸肘、伸臂。 用法:

防守对方直线型拳法或横向型腿法对上盘的攻击。(图381、图382)

挂挡

左手(右手)屈臂向同侧头部或肩部挂挡。(图383)

图片106

上臂和前臂叠紧并贴于头侧,要含胸侧身,暴露面小。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抬肘向外格挡。可面对镜子检查动作规格,也可作攻防练习,检查防守的效果。

用法:

防守对方横向型的手法或腿法攻击上盘,如左右掼拳或左右横踢腿等。 (图 384、图 385)

图片107

(3)拍压

左拳(右拳)变掌心或掌根为力点由上向前下拍压。(图386)

要点:

拍压时臂要弯曲,手腕和掌指要紧张用力,臂内旋,虎口、指尖均朝右(左)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臂伸直,虎口、指尖朝前或朝下,手腕放松。纠正时多做徒手的强化练 习。

图片108

用法:

防守对方正面的手法或腿法攻击中盘,如下冲拳、勾拳、撩拳及蹬踹腿等。 (图 387、图 388)

图片109

外抄

左(右)手臂外旋弯曲,上臂紧贴肋部,前臂水平,手心朝上,同时右 (左)手屈臂紧贴腹部,立掌,手心朝外,手指朝上。(图389)

图片110

要点:

上臂护躯干,两手成钳子状。抱腿时,两手相合锁扣。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两肘离开躯干,两手防守不同时。纠正时,两人一组,一人横踢腿,用力要 小,另一人体会外抄接抱腿的方法。

用法:

接抱对方横踢腿对上、中盘的进攻,如左右横踢腿等。(图390)

图片111

(5)里抄

左(右)手臂微屈并外旋,紧贴腹前,手心朝上,同时右(左)手屈臂紧贴 胸前,立掌,虎口朝上,掌心朝外。(图391)

图片112

要点:

两臂紧贴体前,保护裆部和胸、腹部,抱腿时右(左)手掌心朝下与左 (右)手相合锁扣。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两臂离开躯干向前迎抱,防守不严密。应多做抱腿的模仿练习或两人一攻一 防的练习。

用法:

抄抱对方直线腿法和横线腿法由后向左攻击上、中盘。如正面的蹬、踹腿和 左横踢腿等。(图392)

图片113

外挂

以左手外挂为例:左拳由上向下、向左后斜挂,拳心朝里,肘尖朝后,臂微 屈。(图393)

图片114

要点:

左臂肘关节微屈,肘尖内收朝后,左臂朝左后斜下挂防。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左臂向外横拦,肘尖朝外,直臂。可让同伴帮助以左右横踢腿进攻,反复外挂防守。

用法:

结合左右闪步,挂防对方蹬、踹腿或横踢腿攻击中盘部位。(图394)

图片116 图片115

里挂

左臂内旋,左拳由上向下、向右 斜下挂防,拳眼朝内,拳心朝左。 (图395)

要点:

臂尽量内旋,略屈肘以桡骨侧为 力点挂防,幅度要小,同时上体应略 向右转。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左臂向外弧形绕圈,动作幅度过 大。面对镜子改进动作路线。

用法:

结合左闪步防守对方从正面或偏右,以腿法攻击中盘部位。(图396)

图片117

掩肘

以左掩肘为例,左臂弯曲,前臂外旋,在腰微向右转的同时向内、向腹下滚 掩,拳心朝里,以前臂尺骨下端(小指侧)为防守力点,含胸、收腹、低头。 (图 397)

图片118

上体含缩,两手紧护胸腹,以腰带臂,滚掩如关门闭户。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上体含缩不够,两臂防守不严密。纠正时两人配合做攻防练习,体会正确姿势

用法:

防守对方由下而上的手法或腿法攻击中、下盘。(图398)

图片119

阻挡

两脚蹬地,身体微前移,以肩部和手心阻挡对方直线拳法的进攻;以前臂阻 挡对方直线腿法的进攻。(图399、图400)

要点:

身体紧张、含缩,闭气,阻挡拳法要提左肩并收下颏;阻挡腿法要含胸、收 腹、沉气,两手紧护体前,尽量缩小被击面。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身体直立,仰头,两手保护不严密。可以静止体会动作为主,适当配合攻防练习。

图片120

用法:

破坏、阻挡对方的进攻,为反击做准备。

阻截

左腿屈膝略抬,脚趾翘起,以脚掌为力点前伸阻截,脚掌朝前下方。 (图 401)

图片121

要点:

提膝迅速,阻截要抢在对方进攻之前,支撑要稳。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支撑不稳,准确性差,迎截不主动。可两人一组做攻防练习。

作用:

以先发制人的方法,抢在对方进攻之前阻截其腿,破坏对方的进攻。

非接触式防守(闪躲防守) ⑴撤步前脚由前向后收步,接近后脚时脚前掌着地,重心落于后腿。(图402)

图片122

要点:

前脚回收迅速,虚点地面,上体正直,支撑要稳。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上体前倾,突臀,虚实不明。可多练习收步和进步的组合步法,强调上体保持正直。

作用:

防守对方以腿法攻击下盘部位,如低蹬腿、低踹、弹腿、低横踢或勾踢腿 等。(图403)

图片123

⑵后闪

重心后移,上体略后仰闪躲。(图404)

图片124

后闪时下颏收紧,闭嘴合齿,后闪幅度不宜过大,重心落于后腿。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头部后仰,挺肚。可面对镜子多做模仿练习。

用法:

防守对方拳法攻击上盘部位,为以腿法反击做准备,因此常常配合前蹬腿做 防守反击练习。(图405)

图片123 图片124

侧闪

两膝微屈,俯身,上体向左侧或右侧 闪躲。(图406)

要点:

上体要含缩,侧身不转头,目视对方。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身体向侧横移过多,歪头。纠正时 两人配合练习,一人以冲拳从正面攻击 头部,一个练习侧闪防守,互相检查动 作姿势。

用法:

向侧闪躲对方用手法下面攻击上盘部位,左右冲拳等。(图407)

下躲闪

屈膝,沉胯,重心下降,缩颈,弧形向下躲闪,两手紧护胸部。

图片128 图片127

下躲闪时,膝关节、髋关节和颈部要同时弯曲、收缩,目视对手。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只低头不屈膝,或只屈膝不含胸、沉胯,不缩颈。可面对镜子或同伴帮助以 掼拳进攻,反复体会正确姿势。

用法:

防守对方手或腿法横向攻击头部,如左右掼拳、高横踢腿等。(图409)

图片128

跳闪

两脚蹬地使身体向后、向左或向右跳闪。(图410、图411)

要点:

跳闪时,整体移动不能松懈;向左跳闪上体微右转,向右跳闪上体微左转, 眼睛始终盯着对手。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跳闪前先松胯,动作不整,迟缓。可多做跳绳闪躲,开始跳闪幅度小一些, 强调腹背肌保持适度的紧张。

图片128

用法:

在未清楚对方的进攻意图或应急防守时,为反击寻找适宜的位置和时机。 (6)提膝

后膝微屈独立支撑,前腿屈膝提起。(图412)

图片131

重心后移,提腿迅速,根据对方腿法进攻的路线、方位,膝关节分别有里 合、外摆或垂直向外的变化。

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身体前倾,支撑不稳。可多做快速提膝平衡后静止的练习。

用法:

防守对方正面或横向腿法攻击下盘部位。如低踹腿、弹腿、低横打和勾踢腿 等,若对方的腿法攻击的是大腿或腰腹部,则可用小腿阻挡,做成接触防守。 (图 413、图 414)

图片132 图片133

二、防守技术的训练方法

防守技术是散手技术¥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防守技术运用得好,一则能保 护自己,二则能减少输分,为反攻提供有效的保证。而科学的练习步骤与方法又 是掌握防守技术的重要条件。

个人模仿练习

在教师讲解示范或个人自学教材之后,首先个人应模仿体会动作。有条件的 可面对镜子或与同伴配合,边做边检查,使开始就建立正确的动作。

假设性练习

自己想象对手的进攻。练习相应的防守动作,经过反复强化,建立正确的条 件反射,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

不接触的攻防练习

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以规定进攻动作为信号,间隔一定距离,不接触身 体,自己根据信号作出相应的防守动作。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消除练习者的害 怕心理,降低紧张情绪,既保证动作质量,又能提高反应能力。

接触的攻防练习

两人一组,一方进攻,另一方防守,互相接触,进一步提高防守的实效• 性。进攻一方用力的大小,速度的快慢以及运用方法的简繁等都要根据练习者 的实际能力来控制。两人练习可以釆用原地和移动的两种,原地练习可以节省 体力,增加练习密度,而移动性的练习可以兼练习步法,判断距离,更加符合实战。

进攻与防守反击练习

专门性练习防守,在训练的初级阶段是非常重要的。但到了基本掌握动作之 后,应尽量把防守与反击结合起来,避免形成单纯的消极防守而被动打法。防守 是途径,反击是目的。

实战练习

实战是双方在紧张、激烈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运用方法、提高技术,不仅要 求练习者要有娴熟的技术,更需有灵活多变的战略技术,所以实战检验和提高自 己防守能力的重要方法。

第七节防#反击

防守反击技术是武术散打技术中的一种主要技术,是在练习者掌握了进攻技 术与防守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一种复合技术。在比赛或实战训练中,运动员 在防守的同时不失时机的反击对手,或者在进攻对方的同时,做出相应的防守再 予以反击,才能在比赛中变被动为主动,时刻控制比赛的节奏。

防守反击技术运用得成功与否,除正确、熟练的掌握防守与进攻技术使其达 到自动化程度外,还要把握防守反击的时机和培养防守反击的意识。防守反击的 时机主要有:一是在对手将要进攻或已暴露意图,但未出击动作之前。二是在对 手进攻落空尚未转入到防守的瞬间;防守反击的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克服心理上的 不利因素,有的运动员在实战时缺乏自信心,使用方法犹豫不决,往往错过了反 击的最佳时机;也有的运动员由于胆怯、畏惧对手的进攻,消极逃避、一味退闪 等,都需在训练中加以克服9

在比赛或实战训练中,防守反击技术的一般形式有以下三种:一是先防守后 反击;二是防守的同时反击;三是以攻代防。以下将从拳的防反、腿的防反、手 加腿的防反和加摔的防反四个方面,用组合技术的形式对防守反击技术的教学加 以诠释。

拳的防守反击

(一)后手拍挡—前直拳

动作要领:对手以前手直拳进攻我头部,我采用右手拍击防守,左直拳随之 进攻对手头部的反击。

动作要点:拍击不宜过早,动作要短促有力,反击要快速。

(二) 前手拍压防一一后手掼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手用右直拳进攻我腹部,我前手向下拍压防 守,随后用后手掼拳向对方头部反击。

- 动作要点:拍压防守与进攻动作尽量同时完成。

(三) 左侧闪——前直拳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手用直拳进攻我头部,我向左侧闪,同时出 左直拳攻击对方头部。

动作要点:侧闪与进攻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

二、腿的防守反击

(一) 前腿提膝一一后鞭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方用前低鞭腿进攻我前小腿,我迅速提膝防 守,随后用后鞭腿进攻对方腰背部。

动作要点:提膝防守要及时。快速,反击要快。

(二) 前膝提膝——前侧踹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手用低踹腿进攻我前腿,我提膝防守阻挡, 随后脚落地,用侧踹腿攻击对方胸腹部。

动作要点:提膝要及时,连接侧踹动作要连贯,有力。

(三) 换跳步一后低鞭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手用前腿低鞭腿攻击我前小腿,我采用换跳 步躲过对方攻击腿,同时用后低鞭腿反击对方大腿。

动作要点:换跳步与攻击动作要同时完成。

三、手加腿的防守反击

(一)前手外挂一后腿鞭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方用后鞭腿攻击我肋部,我用前手向外做挂 防,随后鞭腿攻击对方的胸腹部。

动作要点:挂防有力,动作转换要快。

(二) 前腿提膝——后直拳一前低鞭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方用前低鞭腿攻击我前小腿,我提膝防守 后,用后手直拳进攻对方头部,然后用前低鞭腿攻击对方小腿部。

动作要点:提膝防守判断要准,反击的组合技术要连贯有力。

(三) 前手下拍压——后手直拳一后正蹬腿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方用侧踹腿进攻我胸部,我用前手臂向下拍 压防守,随后用后直拳攻其面部,用正蹬腿攻其胸部。

动作要点:拍压要有力,直拳与正端要连贯。

四、加摔的防反

(一)拍击——下潜一抱腿摔

动作要领:从预备姿势开始,对方以左右直拳向我进攻,我用右手拍击防守 对方直拳,随即下潜防守对方右拳,同时抱对方腿部,将其摔倒。

动作要点:判断要准确,下潜与抱腿要同时完成。

(二) 格架防——夹颈过背摔(见摔法)

(三) 抄抱鞭腿——压颈勾踢(见摔法)

第八节攻中反击

“攻中反击”也称“反反击”,是散打技术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是现代散打运 动员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技能,它是在积极主动的进攻对方的过程中,能够根据 对方的反击动作,再伺机反攻对方的一种打法。体现出了第一击和最后一击的攻 击技巧,以攻取最佳得分效果。在激烈的散打比赛或实战训练中,双方始终贯穿 着发挥与反发挥、制约与反制约的剧烈争夺,攻防转换极快。如你进攻对方,对 方势必反击你,如果你不能避开或化解对方的反击就不能得分。所以必须再反击 对方,才有可能得分,这样就摒弃了单一的“进攻型”或“防守反击”型打法, 才能在激烈的对抗条件下达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目的,因此,提高“攻中反 击”能力对运动员提髙技术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比赛或实战训练中,运动员运用“攻中反击”的技术过程,是一种极快的 反射形式,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散打运动员“攻中反击”能力的提高和培 养应是教学训练的一项主要任务,必须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和练习方 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培养。

以下便例举两种常见的“攻中反击”技术加以说明。

(一) 左直拳一拍击防——右直拳^下潜~抱腿摔

动作说明:从预备姿势开始,出左直拳进攻对方头部,对手左手拍击防守后 用右直拳反击我头部,我则迅速下潜躲闪防守,用抱腿摔技术再反击对方。

(二) 左正蹬——后退闪——左側踹——外挂防——右直拳

动作说明:从预备姿势开始,我以左正蹬腿进攻对方胸腹部,对方采用后退躲闪后,随即起左腿侧踹腿反击我胸部,我则采用外挂防住对方侧踹腿后,再以 右直拳反击对方头面部。

第九节专门補助练可的由表与方法

在散手的教学和训练中,为提高和加强攻防格斗的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的抗击 能力,需进行一些辅助性练习,以便适应激烈的实战对抗。辅助练习是散手运动 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击靶和抗击能力的练习方法。

一、击靶练习

击耙练习在散手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技术和训练手段。通过击打固定靶(沙 袋)和移动靶,可练习多角度的攻击技术,检验进攻技术动作的规范程度。击耙 能保证练习者最大能量的击出从而提高攻击效力和击打的功力。

击粑的动作技术,是按照拳法、腿法等各种技术的动作要领完成,要求拳脚 与靶的接触面要正确,把握好击靶节奏。根据训练的目的和个人的能力,可采用 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击靶练习。

击固定靶(也称死耙)练习

固定靶:悬吊不同重量的沙袋、吊球或吊袋、拳击训练用的梨球,固定 不变的手、脚靶,武术的传统形式在墙壁上装钉上草纸,俗称“打千层纸”等。

练习方法:①运用各种拳法和腿法单击或组合动作击打沙袋或千层纸 (图415、图416)。以此提高拳腿的攻击力量和速度,体验击打实体时的肌肉 感觉。②运用各种拳法腿法击打吊球或吊袋(图418、图419),以此提髙拳 腿的攻击速度和准确性,并通过吊球的摆动规律,练习躲闪和寻找出击的准 确时机。

图片135 图片134

击移动靶(也称活靶)练习

移动靶:由教练员或指定一人带好手靶或脚靶(也可用拳套代替),举放在 不同的部位,作为练习者的击打目标。

练习方法:①一方在相对固定的部位举示手靶(脚靶),练习者通过步法 移动调整适当的距离,以拳或脚击打手、脚靶。动作技术可用单击、重击、连 击等方法,以此提高拳腿的速 度和力量。②一方持手、脚靶,

根据训练的目的,随机举靶于 不同部位,通常称这种方法为 喂靶。练习时靶喂到哪儿,练 习者就以拳或脚打哪儿,并根 据靶的高低、靶面的方向角度 变化使用相应的拳法和腿法进 攻击打。以此提高练习者出击 的快速反应和拳腿的变化组合 能力,以及击打的准确性。

击移动靶的练习形式,见图417〜图436。

图片146 图片136 图片137 图片140 图片141 图片142 图片138 图片139 图片143 图片144 图片145

二、抗击能力练习

所谓抗击能力,就是人的机体各组织对外界击打的承受能力。在激烈的散手 实战对抗中被对方击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没有较强的抗击打能力,会导致技术失 调、体力下降,神经紊乱,而失去作战能力。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当注意抗击能 力的培养和训练。

抗击能力是通过承受不同的击打次数、重量而使身体各部位的适用能力逐 渐增强。训练中要注意掌握击打的力量强度,不可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讲 究科学性。抗击能力的练习包括多方面内容。主要是加强头部、躯干、四肢等 部位的抗击承受能力。通球练习提高机体承受对方重拳、重腿的攻击能力,防 止运动损伤。*

头部抗击练习:一方戴拳击手套,用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击打对方 头部面部,被击者牙齿紧闭,不要躲闪,不要闭眼,击打要由轻到重,逐渐增加 击打次数,身体不适,应停止练习。

上肢抗击能力练习:①双方相 对一臂站立,两手握拳,身体左转,右 前臂内旋在腹前相靠,接上动右臂弧形 上举外旋在面前相靠,然后接着弧形下 落在腹前相靠。连靠三次,交换左臂,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图437~图439)。

②双方相对站立,两脚左右开立,左脚 在前,双方上体相距半米左右。然后两后撤,再向前撞击,两肩及上臂 在体前相撞(图440、图441)。撞击力 度由轻到重,右肩臂撞击同左肩臂,唯 方向相反。

图片149 图片147 图片148

躯干抗击练习:①一方戴拳击手套,用直拳、勾拳等击打对方胸腹部。 被击者两腿开立,重心稍降低,气沉丹田,受击时向外鼓气(图442、图443)。 击打重量由轻到重,逐渐加力。击打次数视被击者实际情况而定,逐渐增加。 ②双方相对开步半蹲,一方两臂屈臂上举,气沉丹田。另一方用前臂从外向里 击打对方两肋部。击打力度由轻到重,两侧交替进行。当抗击能力增强些,可 采用横弹腿轻击对方肋部。击打者脚背要绷平伸直(图444~图446)。③一方开 步半蹲站立,收腹含胸,稍躬背,另一方用前臂砸击对方背部。抗击能力增强, 可采用横弹腿击打对方背部(图447、图448)。击打力度次数要逐渐增加。

图片153 图片152 图片151

下肢抗击能力练习:①两人搭臂相扶,同时左腿前抬,膝关节伸直, 向右侧摆动,小腿内侧相撞。然后绕摆至右侧,再向回摆动。小腿外侧相撞 (图449、图450)。右腿同左腿相同。②一方弓步站立,另一方用脚底踹击对 方大腿前部肌肉(图451)。受击者保持肌肉紧张,踹击者不要用脚跟,力度 由轻到重。③一方弓步站立,另一方用低横弹腿以脚背弹击对方大腿内、夕卜、 后侧(图452)。受击者站稳脚跟,肌肉保持紧张。踢击者用力要均匀,由轻 至重,由慢到快,逐渐增加次数。

图片154 图片156 图片155

膝、肘、脚的抗击能力练习:

①膝、肘在散手格斗的防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抗击能力的练习主要采用 击打重沙袋等方法(图453~图456)。

图片158 图片157

②脚的抗击能力练习,主要是提高脚掌的攻击强度,防止挫伤。其方法可采 用踹击树干、硬沙袋等(图457~图459)。

图片159 图片161 图片160

第五章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散打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确定的组 织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散打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散 打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散打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是指散 打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 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在散 打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或决定着散打运动训 练的过程。

散打运动训练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散打运动训练规律 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为散打运动训练原理。散打运动训练活动 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应该深刻理解和认识其运动训练规律,严格遵循散打训 练规律去组织运动训练活动,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和优异的竞赛成 绩。任何违背散打运动训练规律的认识和实践,都必然会受到散打运动训练 规律的惩罚。

指导散打运动训练实践的基本训练原则,主要有从实战出发原则、动机激励 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适宜负荷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有效控制原则。

第一节从矣成出发原则

一、从实战出发原则释义

散打运动本身就是竞赛双方搏击的对抗性项目,因此,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每一个基本动作都要从实战的需要去考虑,而且要在实战中经受检验,一切不符 合实战要求的花架子都应予以剔除。例如,双手在实战中的位置,一般应一只手 放在胸部前方,另一只手放在额下,但有些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还能保持这种姿 态,一临实战,就顾及不到手的位置而松垂下来,这样很容易被对手抓空击打胸 部。这时就应该总结训练或比赛等实战中被击中的原因,加强和提高实战防守姿 势练习,建立切合实际和正确的动作定型。为了适应中午或晚上比赛,还要安排 这一时段的训练。有时为了适应一天多场比赛的需要,在短时期内也应该对应地 安排一天多次的训练活动。

从实战出发原则,是指依据提髙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及其运动成绩的需要, 从实战出发,科学划分训练的阶段及安排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 的需要,从而提高运动训练的专项针对性、实战性和实效性,争取获得教练员和 运动员都满意的竞技比赛结果。

二、从实战出发原则的科学依据

(一) 散打运动训练目标和任务的导向性

目标和任务是相伴而生的,目标达到了,任务也就完成了。目标是人们行 为的终点,它为散打运动训练过程指明了方向。散打的一切训练活动都应该服 务于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从而在比赛中实现预期的成绩。因此,所有散打运动 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以及节奏的安排都应 该以成功完成比赛为中心而组织实施,否则就会迷失训练的方向而遭受失败的 痛苦。 .

(二) 散打实战需要的特异性

散打运动项目有着实战的特异性,这就要求运动员具独特的实战竞技能力 结构。实战竞技能力结构包括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 等。它们在散打运动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 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在训练和比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身体的机能同 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实战竞技能力结构的特 异性,才能做到准确地选择与实战竞技需要相匹配的训练内容、手段,以及制 定相应的运动负荷安排,从而有效地组织训练过程。针对散打实战竞技需要科 学组织训练,能够明显提高运动训练的工作效率,使教练员和运动员付出的艰 辛劳动和汗水,在实战竞技比赛中得到充分地回报。如果对散打实战竞技的需 要考虑得不够准确或者不够充分,将会给训练工作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事 倍功半,虽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但不能如愿以偿地取得训练效果和 比赛成绩。

(三)散打训练进一步专颂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运动竞赛的激烈性、对抗性和竞争性日益发展,迫使教练员和运动 员将提高散打比赛能力和为提高这一能力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散打运动训练的 内容、方法、手段以及量和强度都表现出鲜明的专项化。儿童少年的早期基础阶 段的训练也应以将来高水平实战的需要为导向,为高水平实战竞技阶段的训练和 参加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将早期基础阶段的训练同优秀运动员的训练 有机地衔接起来,从而适应现代散打运动训练和比赛的专项化、实战化等日趋发 展的需要。

三、贯彻从实战出发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一)在安排训练和竞赛时要以基本目标为导向

散打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而集中地反映了实战的需要,是组织好运动训 练的至关重要的依据。因此,在制定专项运动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应该对运动员 的客观现实情况作出科学地分析和诊断,对运动员的训练条件进行全面合理的探 讨和研究,对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潜力和训练潜力作出客观地评价,从而进一步确 定经过艰苦努力并有较大概率可能实现的训练目标,而后,据此科学地安排好运 动训练和比赛工作,这样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浏览3,449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