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速示范
对学生所学动作进行正确的常规速度的示范,使学生大脑中建立动作的最初 印象。
慢速示范
为了便于学生认真、全面的了解动作,需放慢速度进行示范,比如完成动作 过程中的运行路线、运动轨迹、关键环节等都要放慢速度。
分解与完整示范
为了便于学生掌握动作,对于一些技术过于复杂、细节较多的动作,可把动 作分成上肢动作、下肢动作或左右侧动作,待局部动作掌握以后再连贯完整进 行。教学时一般采用完整——分解——完整的步骤进行。如教“接腿抹脖勾踢 摔”时,可先做完整的动作示范,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然后分解成接 腿、进步、抹脖、勾踢这三个环节分别教学,使学生能够看清和学会动作细节, 最后再通过完整的教学使动作一气呵成。
示范位置的选择
讲解时的示范位置
教师可站在横队的排头、排尾连线所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进行示范(如 下图)。
教师还可以站在相向而立的二列横队之间的空地进行示范(如下图)。
另外,也可以让学生站成半圆形或马鞍形,教师在中间示范(如下图)。
领做的示范位置
可根据动作的运动方向站在队伍的正前方、左侧或右侧。
二、练习法
(一)空练
是指学生在初学基本动作时,所采用的集体或个人练习的方法。集体练习 时,学生排成几列横队,通过教师统一口令的指挥,学生进行集体练习;个 人练习是学生自己单独进行的练习,通过意想假设敌,假想诱惑对手进攻, 从而采用进攻或防守,在对空搏斗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动作的速度 及准确性。
(二)配对练习
这是熟练掌握动作的重要环节。两人通过攻防、“喂招”等方法进行练习, 一般可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集体(配对)练习动 作。开始时,两人可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教师的统一口令下,一方做“进攻”动 作,另一方做不接触式的防守,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及次数后,交换动作,以便使学生双方都能体会到不同性质的技术动作要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实战动作 之后,可以进行两人保持一定距离的不接触式的假想实战,按照教师教给的各种 手段练习,使学生有可能避免最普遍的最基本的错误动作,一般可规定5分钟左 右交换一次攻守,练习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动作的复杂程度。练习时谁进攻谁防守 要明确,但要求学生在接近真正实战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对动作的速度、幅度、 方向都要提出明确要求,最能使学生认真练习和完善掌握实战时所需的技术动 作。可规定只需使用某种技术的两人相互攻守练习,或规定一方主动进攻,另一 方只能防守反击等。
三、预防和纠错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动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错误,教师善于及时发现和纠正 学生的错误,一般预防错误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集中练习法
容易出现错误的关键部分的局部动作,按照动作规格反复进行练习,使学生 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完整的练习,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未出现错误动作或错误动 作未定型时采用<^
(二) 分解教学法
把出现错误的动作按动作要领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然后逐个纠正,反复练 习,再把动作连贯起来进行练习。
(三)强制措施法
对学生经常出现的习惯性的错误动作,比如,基本姿势的后手过低,头部易 暴露给对手,教师就有意识的击打他的头部,使其在实战中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从而强制其改进技术动作。
(四)对比求异法
通过正确动作与错误动作的比较,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异,从而帮助其纠 正错误,改进技术。
第五节散打教学课的任务与结构
_、教学课的任务
教学课的任务是由本课程的教学进度所决定的。课的任务的提出,要符合体 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散打技能形成的特点,要针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切实可 行。如果任务要求过高,学生容易失去信心,甚至形成空话;任务要求过低,则 不能发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课的结构
教学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 教法、时间与量的安排等。根据人体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一堂散打教学课一般 可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也有把准备部分细分为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 的),各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组织教法与形式。
(一)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开始一般是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宣布本课的教学任务和 要求等。
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通常是走跑练习、徒手体操(或武术操)以及活动量较小的一般性游戏练习,使全 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等部位都得到充分活动;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采用 与基本部分的内容相类似的练习,或者安排一些散打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基本功、 基本动作进行练习,使身体各肌肉群、关节、韧带、器官以及各主要系统的机能 做好充分准备。
准备活动的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集体练习的形式,亦可分排、分组或个人分 散进行。队列、队形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活动的内容应由静到动,由小到 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全部,使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准备活动的 时间一般占全课的20%~30%。
(二〉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整个教学课的重点,也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安排的时间 一般占 60%~70%。
基本部分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安排的顺序问题。一般来说,重点的教学和复 习内容应安排在身体充分活动以后,身体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学生 此时的精力集中,体力充沛,能确保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练习的 数量和运动负荷,采用的练习形式是至关重要的。如集体练习,可以增加练 习次数;分排练习,既可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又能互相观摩学习。基本部 分的组织教法,要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主,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教学相长、取 长补短。
(三)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的 过程。
结束部分的内容应根据本课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如徒 手的放松练习、比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一些恢复性的整理练习等。教师要进行 总结和讲评本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生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等。有时也可 布置课外作业以k预告下次课的内容等。
三、教案示例
课的名称:散打教学课
第X周 第X次课 教师: 年月日
课的任务:1.复习巩固散打的基本拳法,重点要求组合拳法的连贯性和击打节奏 | |||
2.学习并初步掌握前侧踹腿的基本技术 | |||
3.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互助互爱的良好作风 | |||
课的 部分 | 课的内容及分量 | 时 间 | 教学组织与方法 |
一、课前组织 (一)整队集合,检查人数和服装, | 2 | 一、队形 XXXXXXXX | |
师生互相问好 | 分 钟 | XXXXXXXX | |
(二)宣布本节课的任务,并安排见 | |||
习生的见习内容 | |||
二、游戏:改换目标(贴膏药) | ▲ | ||
游戏规则 | 二、组织形式 | ||
1.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选一人为 | (一)队形 | ||
追者,另一人为逃者 | |||
准 | (1) 追者追逃者,追到则互相交换 (2) 逃者可在圆圈上任何人前站立, | 8 分 钟 | |
这时其身后的人或身后的最后一个人就 | |||
备 | 成为逃者 | ||
4.根据学生的实际人数,圆圈上可 | (二)练习要求 | ||
部 | 前后站立二人或三人,并选择两位学生 | 集中注意力,判断要快,并迅速做 | |
进行追逃 | 出反应,30秒内要换人或交换角色 | ||
分 | 三、关节的一般性活动 (一) 头部环绕运动(2x8) (二) 肩、胸运动 | 三、组织形式及教法 | |
1.扩胸运动(2x8) | (一)队形 | ||
2.振臂运动(2x8) | X X X X | ||
(三)膝胯关节活动 | 5 | X X X X | |
1.膝关节绕环运动(2x8) | ▲ | ||
2.弓步压腿(2x8) | (二)教学方法 | ||
1. 仆步压腿(2x8) 2. 前俯腰压腿(2x8) 3. 原地交叉步练习(2x8) | 镜面示范法:教师统一口令并领做 |
课的任务:1.复习巩固散打的基本拳法,重点要求组合拳法的连贯性和击打节奏 (1) 学习并初步掌握前侧踹腿的基本技术 (2) 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培养互助互爱的良好作风 | |||
课的 部分 | 课的内容及分量 | 时 间 | 教学组织与方法 |
(四)腰部练习 | 四、组织形式 | ||
1.涮腰练习(2x8) | (一)组织形式 | ||
准 | 2.转腰练习(2x8) | X X X X | |
3.前俯后仰(2x8) | X X X X | ||
(五)踝腕关节活动(2x8) | ▲ | ||
备 | 四、专项准备活动 | (二)组织形式(纵队行进间练习) | |
(一)步法练习 | X X X X | ||
部 | 1.练习散打的基本步法 | 10 ZV | X X X X |
2.根据信号做步法的快速移动练习 | |||
分 | (二)基本腿法练习 | ▲ | |
1.正踢腿(x 2) | (三)教学方法 | ||
2•侧踢腿(x 2) | 口令指挥、提示 | ||
3•里合腿(x 2) | |||
4.外摆腿(X2) | |||
一、复习提高散打的基本拳法 | 一、组织形式及教法 | ||
围绕冲、贯、抄等基本拳法的空击练 | 10 | 组织形式: | |
习,以组合拳为主 | 分 | 面对镜子进行统一的个人练习 | |
要求:必须结合步法,注重动作规范 | 教学方法: | ||
基 | 和发力要点 | 1.及时发现练习中存在的个性问题 | |
总量:150拳左右 | 并及时纠正 | ||
本 | 二、学习前侧踹腿的基本动作 | 2.寻找优秀者进行示范,有目的地 | |
(一)学习前侧踹腿分解动作 | 讲解 | ||
1.屈膝上提 | 二、组织形式及教法 | ||
部 | 要点:左腿迅速屈膝提起,同时小腿 | (一)组织形式 | |
微向外、向上翻起,膝微内扣,大小腿尽 | 20 | X X X X | |
分 | 量折叠 | 分 | X X X X |
2•端击 | 钟 | ▲ | |
要点:腿部由屈到伸迅速向左侧快速 | 教学方法 | ||
直线踹出,伸髋顶膝,力达脚底 | 1,讲解法:讲解动作路线、动作要 | ||
3.回收 | 领及发力顺序等 | ||
要点:屈膝,小腿迅速回收落地,即 | 2.示范法:采用慢速和正常速度的 | ||
刻恢复预备姿势 | 示范 | ||
3.分解教学法:将侧踹腿动作分为 |
浏览1,2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