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抬肘云片”,在起势处扣步回身向左走圈。当左足沿圈前行时,左臂外旋, 向左拧动,自右臂小臂下向前翻展,当翻成掌心向上时,二目向前平视。(图3-8-35)

沿圈上右足左臂继续向左拧动左掌向前下方缠沉(名曰“缠掌”),二目向前平 视。(图 3-8-36)

沿圈上左足,双臂屈肘,双掌掌背向下掌心向前向腹前推出。二目向前平视。 (图3-8-37)再上右足连续重复两次缠手掖撞。

在起势之处扣步回身向右走圈。当右足沿圈前行时,右臂外旋,向右拧动,自左 臂小臂下向前翻展,当翻成掌心向上时,二目向前平视。(图3-8-38)

沿圈上左足,右臂继续向右拧动,右掌掌背向下向前下方缠沉。(图3-8-39)

沿圈上右足,双臂屈肘,双掌掌背向下掌心向前,向腹前推出,二目向前平视。 (图3-8-40)再上左足继续重复两次缠手掖撞。

图片130 图片134 图片132 图片133 图片135 图片131

要点:(1)左走圈右走圈各练习3次“缠手掖撞”,双手向前掖撞时要沉肩坠肘, 意在双掌,要含有沉撞推托之力。(2)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四)沉掌

接“缠手掖撞”。在起势处扣步回身。当左足沿圈而行时,上身正直,双肩松垂, 双臂自然弯屈,双掌掌心向上,掌背向下,双掌掌指向前,沉于腹前,二目向前平视。 (图 3-8-41)

上右足,沿圈而行,上身正直,双肩松垂,双臂自然弯屈,双掌心向上,掌背向 下,双掌掌指向前,沉于腹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42)如此左足右足交替走圈, 共走五圈。

在起势处,右足足尖朝向圈心在左足前扣成丁字步,向下坐身,双膝贴拢,向左拧 身回头,二目向前平视。(图3-8-43)

左转回身,上左足沿圈而行,上身正直,双肩松垂,双臂自然弯屈,双掌掌心向 上,掌背向下,双掌掌指向前,沉于腹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44)

上右足,沿圈而行,上身正直,双肩松垂,双臂自然弯屈,双掌掌心向上,掌背向 下,双掌掌指向前,沉于腹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45)如此左足右足交替向右走 圈共走五圈。

在起势处,左足足尖朝向圈心在右足前扣成丁字步,向下坐身,双膝贴拢,向右拧 身回头,右转回身,向圈上上右足,二目向前平视。(图3-8-46)

图片136

要点:(1)向左向右各走5圈。走转时二目向前平视,不需拧腰,目的是为了全身 放松,行走自如,双臂松垂,双掌掌背向下松沉(故名“沉掌”)。(2)要自然呼吸,意 守丹田,达到气沉丹田的目的。(3)双掌五指自然弯曲,双掌掌背向下松沉,越走越感 双手热涨,气血通达全手。

(五)掌法

1.青龙探爪

接“沉掌”,在起势处上左足,双臂外旋,双掌掌心向上,左掌在前,右掌贴在 右小臂内侧,沉肩坠肘,双掌自下颚部向面前伸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47)

沿圈上右足,上左足,双臂内旋里拧,拧成左掌在前,掌指向上成龙爪掌,后掌 成龙爪掌置于左肘下一寸之处,左掌高与眉齐,向圈心拧腰转体90度,二目向圈心平视。 如此左足右足交替向左走圈。(图3-8-48)

要点:共走10圈。走 圈时自然呼吸,以意领气, 气沉丹田,意守双掌。前5 圈时双掌可以五指伸张,虎 口圆撑,力量到手;后5圈 时双掌可以五指弯曲,双掌 松柔,气血通达全手,双掌 各自仿佛握着一个热乎乎圆 球一般。

进步穿掌

在起势处,右足在左足前,足尖朝向圈心,扣成丁字步,双掌不动,二目向前平 视。(图 3-8-49)

向左转身,当面对圈心,向圈心上右足,同时右臂外旋,翻成掌心向上时自左臂 下向面前穿出,五指朝前,高与眉齐,二目向前平视。(图3-8-50)

向圈心上左足,同时,左掌掌心朝上,自右臂下向面前穿出,五指朝前,髙与眉 齐,沉肩坠肘,二目向前平视。(图3-8-51)

过圈心,向对面圈上上右足,同时右掌掌心朝上,自左臂下向面前穿出,五指朝 前,高与眉齐,沉肩坠肘,二目向前平视。(图3-8-52)

要点:进步三穿掌时可以自然呼吸, 气沉丹田,也可以在最后穿掌时腹式呼吸, 气沉丹田,松肩坠肘,穿出“寸劲”,意在掌 指,力达指梢。小臂要内旋,小指向上狩动, 于是穿掌时就能穿出螺旋劲。

图片140 图片137 图片138 图片139

行步撩衣

向左转身90度,右足在原地扣步,双掌握拳,合抱于胸前,拧身回头,二目向 圈心方向回视。(图3-8-53)

向圈心方向上左足,同时左手变掌,向腹前画弧,五指朝前,用小指外沿向身前 弧线撩出,高与肩平,二目向前平视(名曰“行步撩衣”)。(图3-8-54)

要点:可自然呼吸,也可腹式呼吸,气沉丹田。“行步撩衣”时要尽力向前松肩, 意在指端。

白猿托桃

面对圈心,双臂外旋,双掌掌心向上,腕部贴拢自胸部向面前托起,同时右足搓地 面,提膝,向圈心方向蹬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55)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搓起的腿不可蹬直。要上下协调一致,练习膝胯腿的 力量。

阴阳鱼

在圈心落右足成摆步,同时左臂内旋,向外翻拧成掌心朝外时向右肩前推出,右 臂内旋,翻拧成掌心朝外时置于左跨后方,二目向右前方平视。(图3-8-56)

 

图片141 图片142 图片143

向右足前扣左足,向右拧身转体,双掌不动,前掌髙与肩齐,右掌置于身后,二 目向右前方平视。(图3-8-57)

向右拧身转体,向圈心大摆右足,双掌不动,左掌向右肩推出,右掌推至身后, 二目向右前方平视。(图3-8-58)

图片144 图片145 图片146 图片147 图片148

左足向圈上,在右足前扣成丁字步,双掌不动, 前掌高与肩齐,右掌置于身后,二目向右前方平视。(图 3-8-59)

要点:以上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目的是练习松 胯,练习膝胯足的灵活性。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白蛇伏草

接上势,双臂在胸前合抱,随之在圈上向身右扑右 足成半扑步,同时双掌掌心向下,自胸前分别向身体两 侧按出,右掌指于右足面,左掌按的偏髙,二目注视右 掌。(图 3-8-60)

要点:要尽力下身,扑步要低,意在右手。要自 然呼吸,气沉丹田。

摆扣翻身

在圈上原地摆左足,向左拧身,右手不动,自然停于身后,左臂内旋,屈肘屈腕 屈五指向左肋掖插,目视左掌。(图3-8-61)

向左转身,右足绕左足360度,弯腰俯身低头,扣成丁字步,同时右掌向左腋下 插出,二目注视右掌动作。(图3-8-62)

向左尽量拧身,拧腰仰身,同时右掌掌心朝上,向身前穿出,左掌向头后伸出。 左足尖点地成虚步。二目向上注视。(图3-8-63)

要点:自然呼吸,意在翻身,练习腰的柔軔和灵活性。几个动作要綿綿不断,一气 呵成(名曰“翻身掌”)。

图片150 图片148

提膝下切

在弯腰仰身的状态下突然挺身而起提右膝,在右膝 前向下切左掌,右掌自然抬至头顶之上,二目向前平 视。向下切掌时呼气松腹,气沉丹田。(图3-8-64) 要点:左掌用小指外沿尽力下切,右掌尽力上抬, 伸长腰身,与翻身掌之弯腰俯身形成鲜明对比,目的练 习身法和腰力、膝部力量。

指天插地

在圈上右足足尖朝向圈外落扣步,同时左掌不动,右掌掌心向内落至胸前,与左 臂成合抱姿势,二目向前平视。(图3-8-65)

原地摆左足,向左转身,同时在圈上扣右足,足尖朝向圈心。双掌不动仍成合抱 姿势,二目向圈心平视。(图3-8-66)

左足右移与右足并步,同时左臂外旋,屈肘,掌心朝内,五指朝上,横掩至右肩 前向上穿起,二目向前平视。(图3-8-67)

双足并立不变,右掌掌心朝内,五指朝上,在左臂内侧尽力向上指出(名曰“指 天”),此时吸气收腹,二目向前平视。(图3-8-68)

双腿屈膝,左足尖可以点地,同时右掌不变,左掌掌指朝下,掌心朝外在右腿外 侧尽力下插(名曰“插地”),此时呼气松腹,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3-8-69)

图片150 图片152

燕子抄水

面对圈心,在圈上迅速扑左腿成半扑步,同时左臂外旋,翻成掌心朝上时,掌背 贴左腿上侧迅速向左足面下插,右手掌心向下按于腹前,二目注视左掌动作。(图3-8- 70)

随之左掌小指外沿朝上,五指朝前,向前上方撩出,高与肩平,右掌自然下按, 二目注视左掌动作。(图3-8-71)

要点:尽力松左肩,意在指端。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走马活携

重心移至右腿,右掌掌心向下,随上体向右拧腰的动作在右腰前画一大平圆,随之右 臂外旋,右掌心翻上,向右腰际搂回,意在搂抱,目视右掌动作(名曰“走马活携”)。 (图 3-8-72)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走马活携时要尽量向右斜身,右手画大圆弧,练习腰 力。

图片153

迎门摆莲

重心左移,右掌掌心朝上,自左臂下向前穿出,同时,右足提起,屈膝,用足面自左 向右在右掌下拍击右掌,目视右足动作。(图3-8-73)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摆出之足要藏在右掌掌下,动作要敏捷,力在足面, 名“暗腿”。练习起腿、收腿、踢腿的灵活性。

青龙探爪

在圈上落右足,双臂内旋向内拧裹成右掌前左掌后的青龙探爪。右掌高与眉齐,左掌 置于右肘下一寸之处,向圈心拧腰转体90度,二目向圈心平视。如此右足左足交替向右 走圈,共走10圈。(图3-8-74)

要点:走圈时自然呼吸,以意领气,气沉丹田。意守双掌,气力通达全掌。前5圈 时,双掌五指伸张,虎口圆撑,力量到手;后5圈时可以五指弯曲,双掌松软,气血通达 全手。双掌仿佛各自握着一个热乎乎圆球一般,以来练习八卦掌的内劲。

进步穿掌

在起势处,左足在右足前,足尖朝向圈心,扣成丁字步,双掌不动,二目向前平 视。(图 3-8-75)

图片154 图片155

向左转身,当面对圈心时,在圈上向右移右足成半马步,双掌不变,二目向前平 视,做好进步穿掌的准备。(图3-8-76)

面对圈心,向圈上上左足,同时左臂外旋,翻成掌心向上时自右臂下向面前穿 出,五指朝前,高与眉齐,二目向前平视。(图3-8-77)

向圈上上右足,同时右掌掌心朝上,自左臂下向面前穿出,五指朝前,高与眉 齐,沉肩坠肘,二目向前平视。(图3-8-78)

过圈心,向对面圈上上左足,同时左掌掌心朝上,自右臂下向面前穿出,五指朝 前髙与眉齐,沉肩坠肘,二目向前平视。(图3-8-79)

图片156 图片157 图片158

要点:练习进步穿掌时可以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也可以在最后穿掌时腹式呼吸, 气沉丹田。穿出“寸劲”意在掌指,力达指梢。穿掌要小指向上拧动,穿出螺旋劲。主要 练习松肩坠肘,力量到手。

行步撩衣

向右转身90度,左足在原地扣步,双掌握拳,合抱于胸前,拧身回头,二目向 圈心方向回视。(图3-8-80)

向圈心方向上右足,同时右手变掌,向腹前画弧,五指朝前,用小指外沿向身前 撩出,髙与肩平,二目向前平视。(图3-8-81)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可腹式呼吸,气沉丹田。撩衣时要尽力向前松肩,意在指端。

图片161 图片159 图片160

白猿托桃

面对圈心,双臂外旋,双掌掌心向上,腕部贴拢,自 胸部向面前托起,同时左足搓地面,提膝,向圈心方向蹬 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82)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蹬出之足要搓他而起, 屈膝,腿不可蹬直。力在足心。练习腰腿的力量。

阴阳鱼

在圈心落左足成摆步,同时右臂内旋,向外翻拧成掌心朝外时向左肩前推出,左 臂内旋,翻拧成掌心朝外时置于右胯后方,二目向左前方平视。(图3-8-83)

向左足前扣右足向左拧身转体,双掌不动,前掌高与肩齐,左掌置于身后,二目 向左前方平视。(图3-8-84)

向左拧身转体,向圈心大摆左足,双掌不动,右掌向左肩推出,左掌推至身后, 二目向左前方平视。(图3-8-85)

右足向圈上,在左足前扣成丁字步,双掌不动,前掌髙与肩齐,左掌置于身后, 二目向左前方平视。(图3-8-86)

图片165 图片162 图片166 图片163 图片164

要点:大摆步大扣步的目的是松胯,练习摆、扣步的 灵活性。几个动作要一气呵成。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白蛇伏草

接上势,双臂在胸前合抱,随之在圈上向身左扑左足 成半扑步,同时双掌掌心向下,自胸前分别向身体两侧按 出,左掌按于左足面,右掌按的偏高,二目注视左掌。 (图 3-8-87)

要点:意在左掌。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也可腹式 呼吸,气沉丹田。

摆扣翻身

在圈上原地摆右足,向右拧身,左掌不动,自然停于身后,右臂内旋,屈肘屈腕 屈五指向右肋掖插,目视右掌。(图3-8-88)

向右转身,左足绕右足360度,弯腰俯身低头扣成丁字步,同时,左掌向右腋下 插出,二目注视左掌动作。(图3-8-89)

向右拧身,拧腰仰身,同时左掌掌心朝上,向身前穿出,右掌向头后自然伸出, 右足尖可地成虚步,二目向上注视。(图3-8-90)

要点:几个动作要柔软綿绵不断,一气呵成。意在翻身,仰身越多越好,练习身法 和腰力。

图片168 图片167

提膝下切

在弯腰仰身的状态下,突然挺身而起,提左膝在左 膝前向下切右掌,左掌自然抬至头顶让,二目向前平视。 (图 3-8-91)

要点:向下切掌时呼气松腹,气沉丹田。右掌小指 外沿尽力下切,左掌尽力上抬,尽全力提膝,伸长胺身 与翻身掌之弯腰俯身形成鲜明对比。目的练习身法和腰 力膝部的力量。

指天插地

在圈上,左足足尖朝向圈外落扣步,右掌不动,左掌掌心向内落至胸前,与右臂 成合抱姿势,二目向右前方平视。(图3-8-92)

原地摆右足,向右转身。同时在圈上扣左足,足尖朝向拳心。双掌不动仍成合抱 姿势,二目向拳心平视。(图3-8-93)

双足不动,右臂外旋,屈肘,掌心向内,五指朝上,横掩至左肩前向上穿起,二 目向前平视。(图3-8-94)

双足并立不变,左掌掌心朝内,五指朝上,在右臂内侧尽力向上指出(名曰“指 天”),此时吸气收腹,二目向前平视。(图3-8-95)

双腿屈膝,右足尖可以点地,同时左掌不变,右掌掌指朝下,掌心朝外在左腿外 侧尽力下插(名曰“插地”),此时呼气松腹,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3-8-96)

要点:可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也可以腹式呼吸,气沉丹田。 指天时尽力向上指,插 地时尽力下插,把肋部 舒开,双掌上下撑开,浑身上下都得到锻炼。

燕子抄水

面对圈心,在圈上迅速扑右腿成半仆步,同时右臂外旋,翻成掌心朝上时,掌背 贴右腿上侧迅速向右足面下插,左掌掌心向下按于腹前,二目注视右掌动作。(图3-8- 97)

随之,右掌小指外沿朝上,五指朝前,向前上方撩出高与肩平,左掌自然下按, 二目注视右掌动作,(图3-8-98)

要点:尽力松右 肩,扑腿伏身,意在指 端,自然呼吸,气沉丹 田。意在长身伸筋拔骨。

图片170 图片171 图片169

走马活携

重心移至左腿,左掌掌心向下,随上身 向左拧腰的动作在左腰前画一大平圆。随之 左臂外旋左掌心翻上,向左腰际搂,意在搂 抱挟起对方。目视左掌动作。(图3-8-99)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手掌要 随拧腰动作画平圆,搂回时要用腰的力量带 动。练习腰的力量和整个身体的协调性。

迎门摆莲

重心右移,左掌掌心朝上,自右臂下向前穿出,同时左足提起,屈膝,用足面自右向 左在左掌下拍击左掌,目视左足动作。(图3-8-100)

要点:自然呼吸,气沉丹田,摆出之足要藏在左掌下,摆腰敏捷,力在足面(名暗 腿)。练习腿足的灵活性。

青龙探爪

在圈上落左足,双臂内旋向内拧裹成左掌前左掌后的青龙探爪。左掌高与眉齐,右掌 置左肘之下,向圈心拧腰转体90度,二目向圈心平视。(图3-8-101)

(六)腿法

1.弹腿

接上势“青龙探爪”。在起势处双掌下落,双手半握拳按于腹部,上身正直,不 前俯后仰,重心落于右腿,左腿膝微屈,左足足面绷直用足尖向前弹出,二目前视。(图 3-8-102)

重心落于右腿,把弹出的左足立即抽回,左足内踩骨在右腿小腿内侧停住,以免 身体站立不稳,二目前视。(图3-8-103)

双掌握拳仍按于小腹部,把抽回之左足向前伸出落于走转的圈上,二目向前平 视。(图 3-8-104)

双掌半握拳仍按于小腹部,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膝微屈,右足面绷直,用足 尖向前弹出,如此右足左足交替踢出,向左踢一圈,一共踢出8腿,二目向前平视。(图 3-8-105)

图片172 图片173 图片175 图片174

在起势处弹出的第8腿不再立即抽回,而是落于圈上足尖朝向圈心,成丁字扣 步,向左拧身回头,二目平视。(图3-8-106).

左转回身,重心落于右腿,上身正直不前俯后仰,提起左腿,膝微屈,左足足面 绷直,用足尖向前弹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107)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半握拳仍按于腹部,把弹出的左足立即抽回,左足内踝骨贴 在右腿小腿内侧停住,以免站立不稳,二目前视。(图3-8-108)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半握拳仍按于腹部,把抽回之左足向前伸出,落于走转的圈 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09)

双掌半握拳仍按于小腹部,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膝微屈,右足面绷直,用足 尖向前弹出,如此右足左足交替沿圈踢出一圈,共踢8腿,二目向前平视。(图3-8- 110)

重心仍落于左腿,在起势处第八腿弹出后不再 向圈心扣步,而是向右转身180度,松胯掰右腿,足尖 朝前落于圈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11)

要点:(1)双掌半握拳按于腹部,意守丹田,并 含有双手捋带之意。弹腿时,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2)弹出之腿不要过高,力在足尖但力量不要过大,只 要把小腿绷直即可,抽回要迅速。目的练习腿的前部和 腿脚的灵活性。

图片177 图片178 图片176 图片179

踹腿

起势处,双手半握掌,上身正直,重心落于右腿,左腿提起,屈膝,足尖外展, 左足成横足向前方踹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112)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半握拳捋于左腰前不动,把横踹之腿立即抽回,左足足跟贴 于右膝下部停住,以免身体站立不稳,二目前视。(图3-8-113)

重心仍落右腿,双拳不动,把抽回的踹腿向前伸出,落于走转的圈上,二目向前 平视。(图 3-8-114)

双掌半握拳左前右后,掌心向对,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右足尖外展成横足,向前方横踹而出,再抽回,换足再踹出,如此交替向左一圈共踹出8腿,二 目向前平视。(图3-8-115)

图片180 图片182 图片181

在起势之处,踹出的第8腿不再立即抽回,而是落于圈上,足尖朝向圈心成丁字 扣步,双掌不动,向左拧身回头,二目平视。(图3-8-116)

左转身90度,重心落于右腿,上身正直,不前俯后仰,提起左腿,屈膝,足尖 外展,左足成横足向前方踹出,双掌捋于左腰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117)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拳仍捋于左腰前,把踹出之足立即抽回,左足足跟贴于右膝 下部停住,以免站立不稳,二目向前平视。(图3-8-118)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仍捋于左腰前,把抽回的踹腿向前伸出,落于走转的圈上, 二目向前平视。(图3-8-119)

图片183 图片185 图片184

双掌半握拳,左前右后,掌心相对,捋于右腰前,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 起,屈膝,右足尖外展成横足,向前方横踹而出,再抽回,换足再踹出,如此交替向右一 圈共踹出8腿,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0)

重心仍落于左腿,在起势处,当第八腿踹出后不再向圈心扣步而是向右转身 180度,松胯掰右腿,足尖朝前落于圈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1)

图片187 图片185 图片188

要点:(1)双掌捋于腰部,意守丹田,并含有双 手捋带之意,踹腿时,自然呼吸,气沉丹田。(2)踹出 之腿不要过高,力在足心,但力量不得过大,只要把腿踹 直则可,抽回踹出之腿要迅速,目的练习腿内侧部分和练 习出腿抽回腿的灵活性。

切腿

在起势处,双掌掌心向下按向左腰前,上身正直,重心落于右腿,左腿提起,屈 膝,足尖里扣,左足成横足向前方切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2)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向左腰前,把横切之腿立即抽回,左足跟贴于右膝下 部停住,以免站立不稳,仍目前视。(图3-8-123)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仍按向左腰前,把抽回的切腿向前伸出,落于走转的圈上, 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4)

图片189

双掌掌心仍向下按向右腰前,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右足尖里扣 成横足,向前方横切而出,再抽回,换足再切出,如此交替向左一圈共切出8腿,二目向 前平视。(图3-8-125)

在起势之处,踹出的第八腿不再立即抽回,而是落于圈上,足尖朝向圈心成丁字 扣步,向左拧身回头,二目平视。(图3-8-126)

左转身90度,双掌按向左腰前,重心落于右腿,上身正直,不前俯后仰,提起 左腿,屈膝,足尖里扣,右足成横足向前方切出,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7)

图片192 图片191 图片190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向左腰前,把切出之足立即抽回左足足跟贴于右膝下 部停住,以免站立不稳,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8)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向左腰前,把抽回的切足向前伸出,落于走转的圈 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29)

双掌掌心向下按向右腰前,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右足尖里扣成 横足,向前方横切而出,再抽回换足再切出,如此交替向右一圈共切8腿,二目向前平 视。(图 3-8-130)

重心仍落于左腿,在起势处,当第八腿切出后不再向圈心扣步而是向右转身 180度,松胯掰右腿,足尖朝前落于圈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31)

要点:(1)双掌按向腰前,为配合切腿的下切之 力,并利于气沉丹田。(2)切出之腿高不过膝,力在足 的外沿,但不要力量过大要用暗劲,只要把腿切直则可 抽回,抽回时要迅速,以练习腿的外侧和腿的灵活性。

图片193 图片194 图片195 图片196

蹬腿

(1)在起势处,双掌掌心仍按于腹部,上身正直,重心落于右腿,左腿提起,屈膝, 足尖向上向回勾,用足底向前方蹬出,蹬出时双掌掌心向下,用掌指摸足尖,二目向前平视(图 3-8-132)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于腹部,把前蹬之足立即抽回,左足跟贴于右膝上部 停住。双掌掌心向下收于胸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133)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于腹部,把抽回的前蹬腿向前伸出,落于左转的圈上, 同时双掌掌心向下按于腹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134)

图片198 图片199 图片200 图片197

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足尖向上向回勾,用足底向前方蹬出,同 时双掌掌心向下用掌指摸足尖,再抽回再蹬出,如此交替向左一圈共蹬出8腿,二目向前 平视。(图 3-8-135)

在起势之处当蹬出第八腿时不再立即抽回,而是落于圈上,足尖朝向圈心成丁字 扣步,向左拧身回头,同时双掌掌心向下收于腹前,二目平视。(图3-8-136)

左转身90度,重心落于右腿,上身正直,不前俯向仰,提起左腿屈膝,足尖向 上向回勾,用足底向前方蹬出,同时,双掌掌心向下,双掌掌指向前摸足尖,二目向前平 视。(图 3-8-137)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于腹部,把蹬出之腿立即抽回,左足足跟贴于右膝上 部停住,同时双掌收于胸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138)

重心仍落于右腿,把抽回的前蹬腿向前伸出,落于右转的圈上,同时双掌按于腹 前,二目向前平视。(图3-8-139)

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足尖向上向回勾,用足底向前方蹬出,同时 双掌掌心向下,掌指前伸摸足尖,再抽回再换足蹬出,如此交替向右一圈共蹬出8腿,二 目向前平视。(图3-8-140)

重心仍落于左腿,在起势处,当第八腿蹬出后不再向圈心扣步,而是向右转身 180度,松跨掰右腿,足尖朝前落于圈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41)

要点:双掌掌心向下,伸掌指摸足尖,要松肩, 腿要蹬出高度。练习腿的后侧部分和腰的力量。不许俯 身,上身仍保持正直。蹬出之腿,力在足心。

图片202

点腿

在起势之处,双掌掌心仍按于臂部,重心落于右腿,左腿提起,屈膝,绷足面, 用足尖向前方的地面点出,点出时要溜臀松胯,身体可微仰,使身体的上身下肢足面成一 斜直线,二目向前平视。(图3-8-142)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仍按于臂部,把向前点出之腿迅速抽回,提膝与腹相平,二 目向前平视。(图3-8-143)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于腹部,把抽回的点腿,向前伸出,落于左转的圈 上,二目向前平视。(图3-8-144)

图片204 图片203 图片205

双掌掌心仍按于臂部,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绷足面,用足尖向前 方的地面点出,点出时要溜臀松跨,身体可微仰,使身体上身下肢足面成一斜直线,再抽 回再换足点出,如此交替向左一圈共点出8腿,二目向前平视。(图3-8-145)

在起势处,当点出第8腿时不再立即抽回,而是落于圈上,足尖朝向圈心成丁字 扣步,向左拧身回头,二目平视。(图3-8-146)

左转身90度,重心落于右腿,双掌仍按于臂部,左腿提起,屈膝绷足面,用足 尖向前方的地面点出,点出时要溜臀松胯,身体可微仰,使身体的上身下肢和足面成一斜 直线,二目向前平视。(图3-8-147)

图片206

重心仍落于右腿,双掌仍按于腹部,把向前点出之腿迅速抽回,提膝与腹平,二 目向前平视。(图3-8-148)

重心仍落右腿,双掌仍按于腹部,把抽回的点腿向前伸出,落于右转的圈上,二 目向前平视。(图3-8-149)

双掌仍按于臂部,全身重心移于左腿,右腿提起,屈膝绷足面,用足尖向前方的 地面点出,点出时要松胯溜臀,身体可微仰,使身体的上身下肢足面成一斜直线。(图 3-8-150)

重心仍落于左腿,双掌仍按于臂部,在起势处,当第8腿点出后不再抽回在圈 上扣步,而是向右转身180度,松胯掰右腿,足尖朝前落于圈上,二目向前平视。(图 3-8-151)

要点:双掌按于臂部,微向后仰身,送胯。 练习胯、腰的力量,也有利于气沉丹田。点腿的力 量在足尖,只有松垮才能点出腰劲。抽回时要高, 利于丹田的鼓荡,同时可以练习膝胯足的灵活性, 保持腿的轻灵敏捷,防止老化。

图片207 图片209 图片208 图片210

(七)插掌

接“点腿”。在起势处开始向左走圈时,重心移于右腿,上左足双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五指指尖朝下,自然弯屈,虎口微分,其余四指自然贴拢,尽力松肩向下伸臂, 五指尽力下插,仿佛要插入地下,二目向前平视。(图3-8-152)

左足落地时五趾抓地,右足立即立即轻轻提起,微蹭左足内踝骨处沿圈而行,腿 脚都要放松,越轻松越好,如此左足右足交替向左走圈,共走10圈,二目向前平视。(图 3-8-153)

在起势之处,面对圈心右足在左足前扣成丁字步,足尖朝向圈心,拧身回头,二 目平视(图3-8-154)。随之左转回身90度,沿圈上左足开始向右走圈,动作与左走圈相 同。共走10圈。

要点:(1)肩臂极力放松,五指极力下插,意在指端,以意领气,气血通达全掌, 把气血贯达五指,仿佛五指变粗,热乎乎的。(2)走圈时一足五趾抓地,一足放松而行, 一松一紧,仿佛气筒给自行车打气似的,由于松紧交替变化,气血通达全足。(3)走圈 时也可以不拧腰转体,全身完全放松越放松越好,以意领气,气灌丹田。

图片211

(八)按掌

接“插掌”。在起势处开始向左走圈,向左走圈时,重心移于右腿,上左足,双 臂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微微上抬自然弯屈,虎口微分,其余四指微分,掌指向前,尽 力松肩松臂向下按,二目向前平视。(图3-8-155)

左足落地时五趾要抓地,右足立即轻轻提起,微蹭左足内踝骨处沿圈而行,腿足 越放松越好,如此左足右足交替向左走10圈,二目向前平视。(图3-8-156)

在起势之处面对圈心,右足在左足前扣成丁字步,足尖朝向圈心,拧身回头,二 目平视。随之左转回身90度,沿圈上左足用相同的动作开始向右走圈,共走10圈。(图 3-8-157)

要点:(1)肩臂极力放松,五指微分,微屈。意在掌心劳宫穴,以意领气,以气领 力,通达全掌,仿佛全掌变大变厚,五指变粗,双手各按一个热乎乎的圆球似的,含有暗 劲。(2)走围时一足五趾抓地,一足放松而行,利于气血通达全足。(3)走圈时全身完 全放松越放松越好。以意领气,气灌丹田,丹田充盈、饱满,仿佛在小腹前盖着个小铁锅。

图片212

(九)收势

接“按掌”,在起势处扣步回身,上右足,双足并立,双掌掌心向上,自身体两 侧徐徐托起,髙与肩齐,吸气收缩,二目向前平视。(图3-8-158)

双臂里旋,掌心向下,掌指向前,转体前徐徐下按,按于体侧,呼吸松腹,气沉 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3-8-159)

起身成立正姿势,双足并立,自然呼吸,气沉丹田,二目向前平视。(图3-8-160)

要点:收势时要凝神静气,全身放松。收势立正后,可以双眼微闭,静立片刻。

图片213 图片214 图片215

(十)收功

身体正立,双足分开,宽与肩齐。两手在身体两侧自然下垂,全身完全放松,气静 神凝,二目向前平视。

自双足开始,至小腿、大腿、跨、腰、肩臂有节奏地向左右抖动。当抖动到双臂 时,双臂向身前自然抬起,向左右抖动。抖动时可由轻到重,动作由小到大,二目始终向 前平视。

随后双臂手指朝上向上举起,全身有节奏的左右抖动,幅度由小到大。双手抖动时 头部也左右抖动,当双手向上抖动时,头部可随着上拨抖动,随着双臂落于胸前则可以前 后抖动,二目向前平视。

随后,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向下,也可五指微抬,劳宫穴朝下。膝部上下 伸屈,全身上下颤动,且幅度要大。伴随着上下的颤动,头部可以左右摇动,双肩前后抖 动。抖动次数越多越好,直至全身无比舒服时为止。

要点:(1)左右的抖动和上下颤动时要全身完全放松,抖动的幅度要由小到大。 可以二目前视,也可以双目微闭,处于半入静状态。(2)抖动时要自然呼吸,气沉丹田。

抖动完毕后,可闭目入静片制,会感到舒服无比,其乐无穷。

浏览1,122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