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搏击中,眼睛是观察对手的重要手段。因为通过眼神的注视,可目测、掌握和控制与对 手的距离,并可判断对手的战略意图和具体战术变化。
通过眼睛的观察,获得“情报信息”后,应迅速传给大脑使其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利用战机及 时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攻防搏击手段。上述这一过程,主要是靠眼睛观察在起作用,拳谚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目一闪,灵机万变”,就是形容这一点的。
经验丰富的搏击家在实战过程中,对于来自各种角度的攻防变化,都能做到利用眼睛观察到。 同时,能根据作用在对方身体所产生的不同力量效果,在对手的面部表情和不同的眼视中获得答 案,如急躁、冷静、激动、畏惧、犹豫等眼神变化,这些都是对手本能和不自觉的一种反应所体现出来 的。接下来,根据对手受击时的瞬间表情变化和不同程度的动作反应,迅速采取和调整有效的打击 方法,将有助于促进和缩短打斗过程,从而取得最佳的实战效果。
在攻防的关键时刻,有些拳手往往由于本能反应和产生恐惧心理,而不自然的扭头闭目,这样 不仅会贻误战机,且于瞬间会不清楚对手真实的战术意图,而遭到对手重击。所以,在平时的训练 中,要时刻注意锻炼和适应在险势多变状态下眼神的实战意识,并形成习惯和条件反射,进一步提 高冷静地观察对手和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
李小龙认为,在实战中,威严凌厉而具有“杀气”的眼神,往往在气势上能压倒那些经验不足的 对手,在心理上造成对手的紧张和畏惧,从而影响和干扰其技术的发挥。再者,在战术配合中,利用 眼光的有意识晃动所采取的战术上的假动作,往往能造成对手判断上的失误。例如,用目光注视对 方的眼睛,余光却已悄悄看谁了其下肢,当对手以一种本能的反应使其不自觉地将防御的重点移到 上体时,就在这一瞬间,可采取突然、迅猛的低位腿法去重创其下盘薄弱环节处,使敌遭到重力打 击。
视觉的练习必定是由最初仅能注意到的极小部分细微的征兆,一直到能本能而自然的注意到 对方整体的动作的情形。欲使视觉速度更快,必须专注于所注意的目标上。由经验而知,在近距离 时,听觉的知觉较视觉的来得快些。但是,倘能眼耳并用,自较单独使用时为佳。
眼法在实战中是如何运用的呢?李小龙在总结后说,归纳起来就是:“知彼意,识诈骗;眼注肩, 观眉尖;态威严,攻其心。所谓“知彼意,识诈骗”,是指在搏击中,贯穿于始终的是观察对手的攻击 意图,并针对对手的用心采取准确、猛烈的击打措施,力求制胜于对手的各种进攻与防守的征兆之 中。
所谓“眼注肩,观眉尖”,是指在搏斗中要刻意留心观察对手的左右两肩和双眼眉尖,如其左肩 低沉向下时,通常是其右膝或右脚要向我攻击;右肩动则相反。俗话说,眼为心之苗,对手的眉尖所 动,就可知其发力向我攻击的方向,从而使我方作好进行防御与反击的准备。
再有“态威严,攻其心”,是指在搏斗中双眼要始终盯紧对手的双眼,眼光要严厉,要有咄咄逼人 之感,因为严厉而犀利的目光,也是一种制敌的力量,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这种目光要镇定自若, 内含杀机。以求给对手以威慑,即在心理上、精神上给予猛烈打击,为将其制服创造有利的条件。
搏击运动均以对方作为攻击目标,而要及时准确地捕捉住战机,离开了眼法的训练是难以想象 的。拳谱云:“百拳者,诸家之拳也,以眼为尊,谓精神巧处全在眼上。”李小龙亦曾说过,世上之拳术 名家,视敌左肩一偏,即知其必发右腿;右手一扬,即防其发左拳。虽时时变换,却早有所料。由于 李小龙曾潜心研究过传统武学,因此对传统拳术中的一些理论要诀多有了解。他曾在笔记中记下 过这样一段话:“望风观色,见景生情;知彼强劲,我走偏门。我较敌强,始走洪(中)门,视其眸子,彼 注我左,可防其左攻,彼注我右,应防其右攻。张口之拳,其劲必松,闭口之拳,其劲必重。左腿在 前,防其后足,后足即来,备其再攻。凡此种种,皆赖于眼能明察之效也。”这些要诀除说明眼法是体现精神之重要环节外,还强调在临敌应战过程中,眼神所注视的角 度、方位是取得搏击主动权的关键。在长期的眼法训练过程中,由于眼肌张弛运动,局部血液循环 得以改善,供给眼睛的营养物质增多,眼睛的功能得以逐渐提高。再者,通过眼神的贯注,还有助于 精神集中,心神不乱,更能提高练功者的锻炼效果和技击功能
纵观眼法在搏击中的作用,为了提高实战技、战术水平,要求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 锻炼眼力,以提高搏击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准确打击的能力。
现将有关眼法的训练的方法介绍如下:
浏览1,0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