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发育程度的鉴别
骨龄是当前鉴别发育程度最准确的方法。国内主要有CHN法,国外有 TW、TW和G-P标准。
运动员青春期发育高潮持续时间长短的鉴别与发育分型
鉴别了运动员的发育程度,评价了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素质、运动成 绩的水平,这只能说明现在的情况,还不能进一步预测与估计未来,更不能 预知运动员内在发育潜力的大小,也就是说,在选材时,还须对被选者进行发育程度的鉴别。鉴别与分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
青春发育期到来的特征
拇指籽骨骨化中心出现,乳房开始发育出现第一次乳节,这标志着进人 青春发育期高潮阶段。根据这些现象出现的早晚,可将开始进人青春发育期 时间分为三种情况:
凡是男性在10~ 11岁、女性在8 ~9岁(或更早)开始出现以上标 志,一般认为是提早开始发育。
凡是男性在13 ~ 14岁、女性在11 ~ 12岁开始出现上述标志,一般认 为是正常时间开始发育。
凡是男性在15 ~ 16岁、女性在13 ~ 14岁(或更晚)开始出现上述标 志,一般认为是推迟开始发育。
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
从进人青春发育髙潮至发育趋于稳定,一般历时4年左右,有少数人可 能更长或更短,而每个人之间均存在差别,这可从他们的骨骼发育的变化反 映出来。
青春发育期分类对成材的影响
虽然在青春发育期中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别,但仍然可根据开始发育时 间的早晚和发育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这两个因素,将在青春发育期中的儿童 少年分成九种不同发育类型(表10-2)。
表10-2儿童少年分成九种不同发育类型
生长发育的类型 |
提早开始发育 |
缩短型 |
正常型 |
延长型 |
正常时间开始发育 |
缩短型 |
正常型 |
延长型 |
推迟开始发育 |
缩短型 |
正常型 |
延长型 |
运动实践证明,提早开始发育和推迟开始发育的六种类型中,最后成材 率都很低。只有正常发育的儿童少年成材率最高。在正常年龄开始发育的少 年儿童中,第一种类型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选拔来说应引起特别注意,此 种类型尤其对中、小级别的选拔有利。当然,对正常发育的后两种类型也不 能放过,在其中应注意选拔中、大级别的中国式摔跤运动员。
发育分类的确定及不同项目对发育分型的要求
发育的不同类型不是一次检查就能确定下来的,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 察才能最后确定。主要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男性进人青春发育期的骨龄是13岁, 女性是11岁。在体征上,男女都出现乳节,虽然男性是一次性的,时间很 短,但出现率在70% ~ 80%以上。当男、女儿童、少年出现上述情况时, 就是进人青春发育期的信号。此外,观察第二性征也很准确。若这些标志提 早或推迟出现,即表示青春发育期的开始提前或推迟。可以通过以上标志的 变化,来确定进入青春发育期的时间。
确定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的长短。判断青春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 的长短,要在进人青春发育期后1~2年的时间内,通过骨骼发育的变化情 况或第二性征的变化情况、身高年增长百分比等情况来分析确定。
用骨龄来鉴别。在进人青春发育期后,骨骼发育在两个生活年中跨过4 个G-P标准年更多者,是发育期高潮明显缩短的表现;骨骼发育在3个生 活年中跨过4个G-P标准年者,是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正常的表现;骨骼 发育在4个生活年中跨过4个G - P标准年或更小者,是发育期高潮延长的 表现。
用进入青春发育期后每年身高增长值的%来鉴别。将进人青春发育期第 一年的身高增长值定为100%,将第二、第三年身高增长值与第一年增长值 相比,当第二年的身髙增长值明显下降,只有第一年增长值的30%以下时, 在一般情况下表明,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将缩短,发育将加速完成;如果第 二年身高增长值在第一年增长值的70%以上,则表明发育期高潮持续时间 正常;如果第二年身高增长值在第一年增长值的90%以上,则是发育期高 潮延长。
(四)专项选材指标调查
竞技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复杂的人品塑造和身体加工的过程。人体机能及各种性状,将直接影响运动能力,而运动能力的髙低又直接关系到运动 员掌握运动技术的速度及其可能达到的最高竞技水平。人体各种性状的现实 表现和发展潜力受着人类性状遗传的影响,在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中,要成为 一名(单项运动)或一个群体(集体项目)的世界冠军是非常困难的。世界 冠军的培养过程,就是把受遗传性影响较大的运动员早期选拔出来并进行较 长时期的系统训练,以达到某项运动水平巅峰的过程。
运动员的体形特征和选材模式
根据生物学“机能与形态统一性”的法则,摔跤运动员的体形特点与其 专项有着内在的、重要的联系。摔跤运动员躯干相对地比较长;我国摔跤运 动员(与对照组比较)下肢长度和相对长度(下肢长/身高)都短,但高水 平的摔跤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对比)下肢长度相对比较长。下肢短固然是 重心低、稳定性大、动作幅度小而速度快的因素之一,但下肢短往往导致动 作幅度过小,移动距离短,对进攻和防守都不利。摔跤运动员与对照组比 较,其上肢趋向于短,而相对长度(上肢长/身高)较长,高水平摔跤运动 员与一般摔跤运动员比较,其上肢相对长度比较长。但上肢太长,则动作幅 度过大,影响动作速度,同时因受身体的限制也会影响上肢肌肉的发展。肩 和骨盆两者都宽大是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的突出特点。
运动素质特征和选材模式
中国式摔跤由于级别多,运动素质差别大,因此,要求运动员具备的专 项素质是多方面的。其共性和定性特性主要有:握力大,臂力大,背力大, 腿部力量强(首先要有较大的上臂伸肌、前臂伸肌、上臂屈肌、躯干伸肌和 大腿伸肌的力量),专项反应、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快,爆发力强,专项耐 力好,各种应变能力强,平衡能力强。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特征及选材模式
前庭分析器稳定性测定
令受试者坐在旋转椅上,闭眼、低头,然后以每周两秒匀速逆时针旋转 10周,停止后,令受试者沿7米直线行走。观察受试者偏离直线程度,并 按不同的偏离程度把受试者分为四种类型:
稳定型:在全程中完全沿直线行进,或是在全程中只偏离一步,偏离越小越好。
相对稳定型:在全程中偏离直线2~3步,并在5米以内。
不稳定型:在全程中偏离最远的距离在1米以内。
最不稳定型:在全程中偏离直线1米以外,或旋转后不能行走者。
关节敏感性测定
肩关节:受试者在仪器的中间站立,两臂伸直,两眼闭合,手抓把 柄,给予一定的距离让他连续拉动3次,把每次的差数记下来,取其6个差 数的平均值。
肘关节:测试方法同上,运动员取坐位,前臂搁在活动板上,分别以 左、右肘关节为圆心,旋内、旋外各3次,取其12个差数的平均值。
腕关节:方法同上,分别以左、右腕关节为圆心,屈、伸各3次,取 其12个差数的平均值。
踝关节:方法同上,分别以左、右脚踏在板上,踝关节踱屈3次,取 其6个差数的平均值。
反应时(视觉信号)测定
应用电子数字显示反应时测定仪,在见到灯光信号后,迅速用手指按下 电键,记录反应时间,单位为毫秒。连续做5次,取其3个中间值的平均数。
台阶试验指数测定
令受试者以30次/分的速度,上、下50厘米高的台阶,连续做5分钟。 负荷后,测量恢复期第一、二、三分钟后30秒钟的心率,并按标准评定法 公式计算指数。
5次肺活量的测试
让受试者连续测5次肺活量,每次间隔15秒钟(吹气时间在内),记录各次结果,取平均值。
握力测定
应用大型握力计,受试者以手深握握力计,臂侧平举,勿屈肘和弯腰, 用最大力量紧握,左、右手各测3次,取最高值。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及选材模式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摔跤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它对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 充分发挥技、战术和体能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进行心理素质的评价是高水平摔跤运动员选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高水平摔跤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主要有积极进取、勇敢顽强、情绪稳定、良好的注意和思维能力、平衡感、用力感等本体感觉好、自觉、自信、果 断、稳定灵活、胆大不怕风险、好斗、有强烈的获胜欲望、荣誉感强、坚强 的意志品质、不服输、总想赢分不愿倒地、抗释能力强、训练中能吃量而且 不易受伤、跤感好、能刻苦训练、独立性和忍耐性强,神经类型多为活泼型 或兴奋型、思想品质好、遵守纪律和法律。
浏览5,2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