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武术套路以具有攻防含义的动作为技术核心编排而成,具有丰富 多样的表现形式,同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形神兼备的特色。我 们可以用“技击为核,表现百态”、“武为外形,形神兼备”、“文为内涵,内外合 一” @来概括。
技击特点是武术相对于其他项目的本质特点,同时也是竞技武术套路 的本质特点。它通过动作劲力的刚柔相济、虚实相间,身法的吞吐开合、起 伏拧转、上下相随,整体演练节奏的快慢相间、疾缓适度、动迅静定、形神兼 备,以及无数个动作的攻防转换等许多矛盾转换将武术的技击特点表现得 淋漓尽致。
竞技武术套路不仅有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节奏分明的长拳,还有气势 浑厚、步稳势烈、刚健有力的南拳,也有上下相随、柔中寓刚、绵绵不断的太 极拳,另外,还有表现不同风格的各种器械以及其他拳种。这种丰富多样的 表现形式是其他表现难美类体育项目诸如体操、跳水、艺术体操、花样游泳、 花样滑冰、技巧等所不能比拟的。
武术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那种以深远的全幅天地为境界,在天人合一、 物我两忘的环境中,以动作的点线飞动、别致有韵为美的标准而外取神态、 内表心灵,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充满了含蓄的象征气息和超象虚灵的诗情画 意的运动美®,充分体现了武术的“内外合一”、“身械合一”、“形神兼备”的文 化特色。
(二)竞技武术套路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的共同点
竞技武术套路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具有明显的竞争性、规范性和观赏性等特点。
竞技武术中的“竞”是指比赛和竞争,“技”指运动技艺,竞技武术可以简 单地理解为比较武术水平高低的体育活动,竞技散打比直接的技击水平,竞 技套路比间接的技击表现,即表现技击的能力。相对其他武术而言,激烈的 竞争性就成为竞技武术的最主要特点之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力求通过 套路演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表现潜能去战胜对手。竞技性是竞技武
肖红征:《试论武术的特点》,《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午第2期。
司马蓉:《武术应如何走向世界》,《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术套路不断发展的杠杆,它既增加了比赛胜负的不确定性,也使得竞技武术 套路更具魅力。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高度完美的技艺,否则难以 取得比赛的胜利。高度的技艺性是竞技武术套路赖以存在的基础,而高度 的技艺又以技术的规范性为前提。最新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将动作质量分的 分值定为5分,占总分的50%。动作质量优劣实际上主要指动作的规范程 度,这足以说明竞技武术套路对技术规范的重视程度。例如,最普通的马步 就有4个扣分点,脚跟离地扣0. 1分,大腿未达水平扣0. 1分,两脚间距过小扣0. 1分,上体明显前倾扣0. 1分®。这样严格的技术规范,在其他竞技体 育项目中是很少见的。另外,统一的竞赛规则和规程,公正公平的裁判执法 队伍,以及规范的组织形式,也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之一。
可观赏性是表现难美类项目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表现什么,如何表 现”是其最主要的问题。如上所述,每个事物的发展都由其特殊矛盾所规定 着,同时又离不开矛盾普遍性的指导。竞技武术套路除了表现武术的技击 特点及文化特色这些特殊点以外,也不能脱离表现难美类项目的共性化特 征。竞技武术套路在能充分表现武术特色的基础上,应该突出强调动作难 度。要想实现这一点,许多表现难美类项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增加翻 转周数、度数,减少高难动作前的预备动作,发展新动作类型,强调动作质 量,注重个人艺术修养等。近几年来,竞技武术套路从规则到技术,正是从 这几方面入手,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前几年,很少有运动员能完成旋子转 体720°、旋风脚720°,而现在不仅大部分运动员能够完成,而且有的还能超 过。竞技武术套路演练和难度动作的新颖性,运动员所得分数的差异,致使 赛场上的气氛瞬息万变,争夺扣人心弦,比赛结果出人意料。另外,以前的 武术比赛,服装统一,而现在自行设计,量体裁衣,这更进一步体现了民族特 色、项目特色、运动特色和时代特色。这样,大大增加了该项目的观赏性。
三武术运动的价值
在古代,技击价值一直是武术的主体价值,随着以后的发展,武术的健 体强身、娱乐审美等价值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经过20世纪一百年的演进, 受西方体育的影响,武术的其他价值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到现在,武术 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价值多元化的集合体。下面我们从不同方面对其加以总
①《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附则)>),中国武术协会审定,2003年12月。
(一)技击价值
从武术的起源、发生、发展而言,技击价值一直是武术的主体价值。在 当今社会,武术的这种价值虽然已经大幅度地削弱,但是在很长的时期内, 它仍将发挥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在武术对抗性比赛的竞^^场,通过参赛者 比武较艺,不仅可以提高技艺,而且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和拼搏向上 的精神,这不仅有益于参赛者,同时也可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另一方面,在 现实生活中,武术作为一种防身自卫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防身制敌,主持正 义。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转型期,许多危险与不安定的因素呈上升 趋势,这使人们不得不增强防卫意识。社会上各种保安公司的纷纷成立和 女子防身术班的火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毋庸赘述,长期以来武术在 公安部门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技击价值作为武术的主要价值之 一在很长时间内仍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二)健身价值
练习武术能提高素质,强健身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武术套路运动 的动作包含着屈伸、回环、平衡、跳跃、翻腾、跌扑等,人体各部位几乎都要参 与运动。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巧,耐力、柔軔等身体 素质都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运动过程中,人体“一动无不动”,各个部位 几乎都参加运动,这样,人的身心都能得到全面锻炼。实践证明,武术对外 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武术运动讲究 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改善人体机能,健体 强身十分有益。许多老年人通过坚持练太极拳而常年不生病或使一些慢性 病不治而愈,正说明了武术的防病治病效果;许多青年人通过坚持练习武术 而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正说明了武术的健身效果。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生活基本需要以后,开 始注重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随着中国步人老龄化社会,对健身的需求将 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主要需求。而武术相对其他体育项目而言具有独特的 健身价值,它那种自然和谐的运动特点,内外兼修的运动特色具有极高的健 身养生价值。
(三)艺术价值
技击本来就是一种艺术,而武术的技击又是一种高层次的技击艺术。 高水平技击场景中,运动员那机智灵活、闪展腾挪的步法,类似“百折连腰尽 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的身法,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的整体劲力,勇敢无畏、 无坚不摧的气势无不表现着武术这种独特运动的力量美、速度美、技巧美和 神态美。以艺术表现为主要特色的竞技武术套路更是东方艺术美的完好体 现。身着民族服装的运动员通过动作的点线飞动、别致有韵,而外取神态、 内表心灵,所创造的那种超象虚灵的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那种特 有的含蓄美、象征美、和谐美。演练者不仅自己乐在其中,而且能给观赏者 以美的享受。相对其他项目,武术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四)教育价值
20世纪武术开始走进学校,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其教育功能受到越 来越多的人的重视。通过练习武术不仅可以使人增强体质、强健身体,而且 还可以开发智力、增强活力,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谨慎谦虚的态度,坚忍不 拔的恒心,质朴干练的作风。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极佳途径。如练习 基本功,需要不断克服疼痛关,“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磨炼常年有恒、坚持 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吃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 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 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 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另外,武术不同于其他项目,它特别注重“德艺 双修”。“文贵文风,武重武德”,“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是历来 习武者所强调的。技艺的提高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习武者的 武德教育。“尚武崇德”包含了深刻广泛的道德内容,诸如尊师爱友,互教互 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不逞强等。武术的本 质是一种搏杀技术,是一种暴力,如果对其没有一个约束机制,任凭拳脚横 飞、刀光剑影,那社会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因此,对习武者的武德教育自 然成为习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类似于一种“法”的规约,一种习武者的戒 束,正因此武术活动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也正因此才使武术具有更丰富的 教育价值。
浏览1,98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