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7-19-1 )。先用左正蹬腿去佯攻对手,或是当对方猛冲过来时去 P且截其攻势(图7-19-2),左正蹬腿须快而狠的去踢击对方的腹部或心窝要害处(图7-19- 3),接下来,在左脚向前迅速落地的同时,立即将右手前伸去干扰对方(图7-19-4);在呼 气及转腰的配合与引导下,用右腿之胫骨狠狠向前踢中了对手的腰、肋部(或头部)致命处 (图7-19-5)。在右脚落地后,还可再连续向前攻出左横踢腿,以便彻底制服对手。
(图7-20_1~5)为我连续腿法攻击的一种灵活变化,也就是用左蹬腿去快速佯攻敌方前 腿,用以干扰对手,接下来,突然攻出右重扫踢去重创对手的头部致命处,在敌方的意料之 外巧妙得手。作为一种战术,还可以在左脚蹬击对方的膝关节后,再连续以右腿去横踢对方 的大腿外侧这一要害处。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连贯,腿需放松的踢出。左正蹬要快,用来打敌对方的防御计划;右横踢要果断、凶狠,予敌以致命重创。
要把握准时机再出腿攻击,踢击时上肢须同时进行良好的防御。
右低扫踢高扫踢7%层踢)连击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7-21-1)。我用上肢 佯攻对手,用以吸引其注意力(图7-21-2), 接下来,我在左脚前移的同时,果断出右腿踢 向对方的腹部(或大腿外侧)空当处,由此来 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图7-21-3),随后,将右 腿闪电般回收,用以蓄力(图7-21-4)t然后, 在右脚收回后略点地而产生一股反作用力后, 再立即向前反踢回去,以一记更快、更狠的右 横踢腿去重创对方的头部致命处,将敌踢昏或 重重击倒在地(图7—21—5)。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连续横踢脚粑来训练低、高位横踢连击或中、高位横踢连击的准确性、连贯 性与瞬间打击力量(图7-21_6~9)。
脚硬度(泰拳第一用腿高手乃佛便檀长此高度技巧性腿技)。
【动作要求】
假动作佯攻要逼真,出腿攻击要突然、果断、连贯,令 敌防不胜防。
要把握准时机再出腿攻击,踢击时上肢需同时进行良 好的防御,不得盲目出腿,以免为敌所乘。
膝技攻出时,应保持直线运动,以节省攻击时间与距离。
膝技是泰拳中的杀手绝招之一,在泰拳中它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致命攻击武器,如果一个拳手 能熟练使用和精通多种膝技,而且在运用时时机 又把握得恰到好处的话,那么,膝技的打击威力将 是无与伦比的。不擅长干运用膝技者,则绝无法成 为一流泰拳高手,诚如泰拳前辈所言“吾辈栖身拳 坛凡几十载,未曾见有用膝机会而舍膝用拳者”, 可见膝技在泰拳中的地位和威力确非同一般。
膝关节在泰拳中多用来重击对方的下巴、心 窝及软肋等致命要害处,所以极易杀伤对手,轻者 可使对方气劲大泄,败像顿呈。若被撞中面门,则 会视线昏花而当场休克。最重要的是,泰拳师均通 过狠顶沙包或硬耙来磨练膝关节硬度,使它具有 非凡的攻击力与破坏力。
如今凶狠的膝技已成为泰拳的形象品牌,事 实上泰拳的威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其坚硬如铁 的膝关节帮他们创出来的。例如上世纪80年代泰 国拳王“通天膝”狄西莲前往世界第一武技超级大 国美国挑战时,对手竟惧于其强大的威力而不敢 应战。日本空手道八段高手冈田前往挑战泰拳名 将曼斯乌安时,就被曼斯乌安用坚硬的膝关节撞 中面门,并顿时血肉模糊并倒地不起,险些丧命。
【膝技练习】先学会基本动作,使动作定型,然 后再对着脚粑或沙包来磨练膝关节杀伤力,增加 与强化膝关节的坚硬与尾利裎度,最后再进行实 战练习
【膝技要诀】
当你运用膝技之前,最好先用上肢控制住 对方头颈或肩臂,以利于膝技的顺利施展(图8- 卜1~4)。
膝法前顶时要善用身体前冲的惯性去全力 狠击,同时需做好膝盖顶落空后的补充打击准备, 用踢技或拳打重击来进一步重创对手,或借势扭 倒对手。
应先使膝关节具备一定的硬度与杀伤威 力,这样才能保证在打中对手时能令其立刻倒下 或瞬间丧失战斗力。
膝技是在近距离内使用,距离越近,打击 效果就越好,因为膝撞力量的大小与距离成反比。
膝技攻出时,应保持直线运动,以节省攻 击时间与距离。
第一节
泰拳的B膝涵
正顶膝又叫“直膝”,是泰拳中最基本的膝招之一,它与直拳、横扫踢构成了泰拳三大主 力武器。
【作用】正顶膝主要用于近距离缠斗中,主要用来重点打击对手胃部、肋骨、下巴等 要害处,这些部位如被击中,可立即结束战斗。
【经典战例】
1978年,“通天膝”狄西莲在接受廊开挑战时,就是以正顶膝击中对手方下巴而令其 昏倒。
1980年,“通夫膝”狄西莲在接受另一泰拳名将巧碰挑战时,以正顶膝击中对手方下 巴而令其昏倒。
1982年,“湄江小英雄”廊开前往美国挑战世界空手道冠军庄士顿时,就是于第二回 合以膝顶中对方心窝而获得“击倒胜”。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先左脚向前移步贴近对手,迅速伸出双手去扣住对方的颈部(图8-2- 1),用力将对方的头颈向下压下来,并准备将右膝向前上方攻出(图8-2-2)t边用力下压敌 方头颈,边将膝迅速向前方攻出(图8-2-3);我右膝闪电般地向前迎撞对方的胃部或肋骨, 予敌以致命创击(图8-2-4)。
在搏击中,如时机得当,还可以正顶膝猛击对方的头、面致命要害处,以求取得一击必 杀的决定性效果(图8-2-5)。
作为一种战术,还可借向前冲击的惯性跃起来飞 顶敌方的胸部空当处,一招击溃对手(图8-2-6)。
(图8-2-7、8)为正顶膝的具体训练方法,也就 是一方双手干体前平行放置,另一方则拉住对方头部 并抬膝向前攻击,使自己的膝关节打在对方的双臂上。 这种训练方法是一方练习如何防御膝击,另一方则是 磨练如何进行膝击,刚开始练习时力度要轻,如此循 序渐进的进行接近实战的练习。
(图8-3-1、2)为正顶膝的一种变化动作,是用 双手由对方的头部一侧去控制住其头颈部位,然后在 手部用力向下拉压其头颈的同时,果断向上抬膝狠击。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快速顶击同伴手中的脚靶来训练 正顶膝的准确性、最大杀伤力与快速度,但需结合 双手向下拉压的动作来进行训练。
(图8-4-1)为国外著名泰拳王兼自由搏击高 手里克•鲁夫斯所示范的正顶膝击靶动作。
另外,也可通过快速向前顶击沙包来强化正 顶膝的攻击力和培养实战意识(图8-4-2、3)。
【动作要求】
虽然是膝技,但仍需手膝合一地去有效的 打击对手,这是本招法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所在。
膝关节前顶时需向前送髋以延长打击距 离,以便将膝关节的打击威力发挥到极限,而且这 种情况下对手还很难出拳进行反击。
泰拳酬涵無习 I
侧顶膝又叫“弯膝”,是泰拳中最基本的膝招之一,它多从侧面去狠击对方的腰部、软肋 与太阳穴等要害处。在泰拳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擅长用弯膝的高手,如“弯膝虎”实攀及“膝 虎”乃汪等等。侧顶膝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为它除了可充分利用身体前冲的惯性外,还可 再借助转体扭腰的势能而将膝上的打击威力发挥至极限。
【作用】侧顶膝主要用于近距离缠斗中,重点打击侧面要害处,如腰部、软肋与太阳 穴等。这些部位如被击中,可使对方立即昏倒在地而结束战斗。
【经典战例】
1958年,泰拳名将攀塞以重膝击倒另一泰拳高手乃劳。
泰拳名将“璇冠拳王”阿仑的膝技亦极为精湛,曾于1962年以侧顶膝击倒另一泰拳 高手梭通里。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8-5-1)。在左脚向前移步的同时,右手向前伸出去拉对手的后颈 (图8-5-2),将支撑脚外转,并迅速向左侧转腰以带动右膝向左上方横顶攻出,同时还须将 右臂由前向后拽拉,用以强化膝关节上的打击力度(图8-5-3)
向下拉压敌方后颈与肩部,并迅速向上抬左 膝撞击的动作示范。记住,此时我左手与左膝 需相向用力,用以加大对方的受创击力度。
(图8-6-5、6)为我右手由对方头部右侧向己方右下方拉压敌方头颈部,并迅速向上抬 右膝撞击的动作示范。记住,右膝撞击需凶猛、强劲,并需与上肢动作配合好。
(图8-7-1 ~3)为弯膝的一种变型打法,也就是在贴身缠斗中我突然向上抬起右膝,用 膝关节内侧由外向里进行快速打击的技巧,目标是对方的侧腰或侧肋(软肋)等要害处。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连续横向顶击对方抱于胸前的双脚靶练习侧顶膝的准确性、杀伤力与快速度 (图8-8-1、2),此时需用手向下按压对方的头颈再进行快速膝击,熟练后也可进行连续膝击。 拳手也可通过向前横击沙包来强化侧顶膝的攻击力,进一步磨练其杀伤力(图8-8-3)。
【动作要求】
膝技需在双手向下按压敌方头颈的配合下果断施出,使膝关节的威力得以最大限度 的发挥。
双手向右下方猛力牵拉敌方头颈的同时,我须向左侧转体并挺胯来助力。以全身的 整体劲力于瞬间击溃对手。
扎膝是泰拳中的基本膝招之一,是动作幅度最小的膝技,不过它在搏击所起的作用却并 不小。它多在近距离内由侧面去突然狠击对方的大腿内侧或外侧等薄弱环节处。
【作用】大腿内侧或外侧等薄弱环节处被膝关节击中后虽不至于使人昏倒,但也可 以立即使对方丧失战斗力。所以是其他膝技的一种补充,也可以说是泰拳近距离搏击中的一 记暗招。
【经典战例】
1969年,泰拳名将盛猜于日本冲绳挑战当地空手道名家,就是以扎膝击中其支撑腿, 而使日将落畋。
1970年,泰拳名将威汗在近身战中以膝击中另一泰拳高手藩史的大腿内侧,令其丧 失战斗力而落败。
敌我双方在近身缠斗中(图8-9-1)。由于此时无法施展幅度较大的直膝与弯膝等技术, 因此可果断用扎膝去撞击对方的大腿内侧空当处,用以最大限度的削弱对方的战斗力(图8- 9-2)。如能以扎膝突然击中对方大腿外侧,同样可使对方立即丧失战斗力(图8-9-3)。
【动作要领】
(图8-9-4~7)为当对方起腿向我方上盘攻来时,我不退反进,贴近对方后突然起膝去 顶撞对方的支撑腿的大腿部位,用以摧毁对方的进攻。
【辅助训练】
可通过近距离顶击沙包来训练扎膝的准确性.杀伤力与快速度。
【动作要求】
要在双手控制住敌方上体的情况下果断抬膝攻击,动作要快,以免错失良机。
扎膝之后需连续以其他技法去继续攻击对手,直至其最终落败。
飞膝是泰拳中的经典攻击武器之一,也有人称之为泰拳代表作,由于集中了全身的力量 于膝关节上,因此一旦击中对手,当可立即结束战斗。不过,它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 运用者如果经验不够的话,可能会被对手避过后重击倒地。所以说,真正运用飞膝时需冷静、 果断,要求攻而必中。
【作用】飞膝主要用来重击下巴与胸部这两大要害处,由于身体腾空的冲击力极大, 因此只要击中此等部位就可使对手于瞬间向后倒下去。飞膝通常运用于对方疏于防御或仓促 后退时,尤其是被逼于绳角时,这时跃起飞撞,必使敌中膝瘫倒。
【经典战例】
1978年,美国第一格斗高手“喷射机”宾尼在东京以飞膝击倒了日本人心目中的偶 像藤本光男。
1983年,泰拳名将“雷神”奋特于香港迎战印尼凶狠拳师苏柏若,结果于第3局时将 对方逼至绳角,然后以飞膝将对方打昏。
1984年,泰拳名将“通天膝”狄西莲远征 美国,以飞膝击倒黑人空手道名将蒙佳奥。
此外,日本的踢拳高手泽村忠在败于泰拳后 苦练泰拳,并擅长飞膝,且成为绝招,号称“真空 飞膝”,称雄日本武坛,并以此技法击倒泰拳名将 蓬猜,而名震一时。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先看准时机或控制好距离 (图8-10-1)。随后,双脚用力蹬地快速向前上方 跃起,以右膝狠狠向前攻出(图8-10-2);借身 体前冲的惯性,将右膝狠狠撞向对方的头、面部或 胸部致命要害处,予敌以致命打击(图8-10-3);
(图8-10-4、5)为我方进行单人飞身膝撞的练习。
(图8-10-6、7)为飞膝在擂台实战中的具体运用练习。
【辅助训练】
可通过跃起后向前快速顶击脚靶或沙包,训练飞膝的准确 性、快速度与巨大杀伤力(图8-10-8)。
【动作要求】
起跳要快、要突然,落地要稳。当膝关节在空中掠过 时,双手已撕开对手的防线,以利于膝关节撞击;最低限度也 须用双手控制住敌头部,并需防止对方用拳猛推我胸部,将我 向后推倒。
我的弹跳力要好,要看准时机再果断跃起攻击。要有 一击制胜的决心、勇气与魄力。
第二节
泰拳尚组合膝运练习
在泰拳中膝技固然凶狠,但你并不能保证一次便可顶瘫对手,所以很多时候需要你连续 向前顶击最终制服对手。也就是说当一记凶猛的膝击击中对手时,这才是真正的攻击动作的 一个开始,接下来应施以致命地连环膝撞动作去彻底击畋对手。
【动作要领】
在近战中,我方先用双臂去锁紧对方头部,为膝击创造有利条件(图8-11 -1)。接下来, 在双臂向后、向下牵敌头部的同时,将右膝闪电般地攻向对方胸部(腹、肋)要害处(图8- 11-2);随后,在右膝顶完后向前顺势落地的同时,迅速向右侧扭腰,连续向前攻出左侧顶 膝(图8-11 -3),左膝快而狠地去撞击对手的胸(或肋骨、腰部)部空当处(图8-11 -4)。
在本招法的施展过程中,可以是右直膝/左弯膝组合,也可以是右直膝/左直膝组合, 应全面练习灵活运用。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连续顶撞脚靶来训练右、左膝连击的准确性、连贯性、瞬间打击力量与快速 度(图8-11 -5~7)。或通过向前连续撞击沙包来强化连续膝击的攻击力与破坏力。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连贯,膝关节应在双臂配合与引导下果断攻出。
每一次膝击均需借助扭腰、送髋的协调发力动作来强化打击力度。
右膝连续顶輕击
【动作要领】
在近战中,我先用双臂去锁紧对方头部(或肩 颈),为右膝狠击创造有利条件(图8-12-1)。接 下来,在手臂向右后方猛力牵拉敌头部用以破坏 对方重心平衡的同时,将右膝闪电般的迎撞向对 方胸部或腹部要害处(图8-12-2);随后,在右 膝顶完后回收蓄力的同时,双手继续向后牵拉敌 上体(图8-12-3),再将右膝快而狠的去连续顶 撞击对手的胸部或肋骨等致命处(图8-12-4)。
在本招法的施展过程中,可以是右直膝/右弯 膝组合,也可以是右弯膝/右弯膝组合,你可以灵 活运用与全面练习。
【辅助训练】
可通过向前连续顶撞脚靶来训练右膝连续攻击的准确性、连贯性、瞬间打击力量与快速 度(图8-12-5~7),或通过向前连续揸击沙包来强化单膝连击的攻击力与磨练杀伤力。
【动作要求】
动作要突然、连贯,膝关节 应在双臂配合与引导下果断、凶猛 攻出。
每一次膝击均需借助扭腰、 送髋的协调发力动作来强化打击力 度,并在膝击之后再连续以肘击去 重创对手。
泰拳在擂台上打了 500年,因此积累了相当丰 富的格斗经验,堪称泰拳格斗艺术的精髄,要想深 入了解与掌握到泰拳的哲学与科学性,就不可忽 视或漠视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你应该把这些建 议从始至终贯穿于泰拳训练的全过程中,并以理 论来指导实践。特别是对于一名优秀的教练来讲, 更不应该仅仅把这些知识保存在自己的大脑中, 而应该把他们传授给学员们。
重要性
泰拳手在进行严格的技术训练之前,都要进行认真的热身,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接下来 的训练质量,最重要是可以避免内脏器官和肌肉与扨带受伤,所以热身一定充分,特别是身 体深层的肌肉一定要活动开,热身运动不可过于激烈,应该让身体流畅地、轻柔地活动,并 慢慢加速。直到体温上升到真正训练时所要求的温度与强度。整个热身过程大约是20~30分 钟。
泰拳手的热身方式通常有慢跑及跳绳,跳完绳后还可再进行压腿训练,泰拳手的腿功是 强项,所以需要拳手腿部要有良好的柔钿性。
不懂得热身是不科学的,不认真进行热身更是错误的。
刚开始练习泰拳时运动量不可过大,以免拳手因过度疲劳而产生厌倦情绪。练习时更要 有耐心,不要前面的动作还没有掌握好,就去练习下一个动作,这将不利于泰拳手磨练娴熟 而威猛的动作,另外,拳手还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练起。千万不要对新手制订高难度的训练 计划,以免他因压力太大而丧失热情与动力。初学者一次训练课通常不超过2小时,并尽量 去因人施教,发挥拳手不同的技术特点。
另外,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增加了泰拳手的训练强度,那么就需相应的缩短训练时间。用 以保证拳手的旺盛的斗志和激情,使所有学员不会因为枯燥与压力太大而对训练产生厌倦。
是最歷防守二
不积极进攻的泰拳手绝无法掌握到主动权,所以要抓住一切机会去攻击与反击对手,一 味的被动挨打是不可能赢得胜利的。你要通过猛烈地攻击来控制对手(图9-1-1 ~3),而不 要成为被对手攻击的靶子。要学会在对手发起 攻击之前抢先出击,打乱其节奏和计划,也就 是学会利用自己的节奏去控制对方的节奏,让 对方来适应你的打法。在主动攻击的时候,不 要忘记保护那些极易被对手打到的部位,也就 是需要做到攻守兼备。
在擂台上,有效的防御是有必要的,但防 御不是目的,所以一旦有机会就需迅速由防御 转入攻击,从而变被动为主动。
不可低&步法的重要
泰拳虽不像其他武术那样蹦蹦跳跳,但也极为重视步法的作用。泰拳虽然面对面进行贴 身肉搏战的机会较多,但巧妙、迅速的步法仍是花最少的力气而避开对手的重击的绝佳方法 之一,由于对方的拳脚打击可能极重,所以你的格挡动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到你的格 斗武器或耗费你的体力,这时可灵活运用步法去使对方的凶猛攻击落空,而其攻击落空之时, 也正是我方发起致命地连续攻击之机。
利用步法移动时,千万不可使自己的两脚有交叉的动作,因为这将会使自己泮倒自己。 步法的移动动作不要过大,因为过大的跨步动作将极易使自己失去重心平衡。应该用小而快 的步法去果断、敏捷、恰到好处地避过对手的攻击。
要集中精力练习每一个动作,避免养成漫 不经心和懒散的不良习惯,否则将不利于培养 果断的作风与强悍的拳风。即使是进行最基本 的打沙包练习时,也要以正确的手形去击打, 事实上很多拳手都有打沙包时挫伤手指关节的 经历。每出一拳,另一拳都需进行良好的防护, 因为你面对的是极具杀伤力的拳手,而不是沙 包。任何掉以轻心的行为都可视为是“自杀”。 换言之,一旦踏入拳台,就需保持全神戒备的 姿势与状态(图9-2-1 ~3),并尽可能同对手 保持在适于发挥自己的技术的距离之内,而不 可被对手控制或牵制住。
利用全面的技术去搏击
出拳打击时,另一手需进行良好的防护,并防备来自对手下盘的踢击动作。踢完腿后需 连续以拳法去重击因腿法进攻而使对手暴露出来的空当,而且踢腿攻击之时,上肢需进行全 面的防护,因为对手可能是那种以静制动的凶狠的“反击型拳手”,一旦被这种人他抓住机会 便可K0对手。也正因如此,拳与脚打完后要快速收回,而且出招时要突然而无预动,以减少 对手闪避与反击的可能性。对此,你可对着镜子进行训练,这样可随时纠正自己的动作。找 同伴来进行共同训练的时候,要找一些水平略髙过自己的人,因为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动力, 并使自己的技术得以迅速提高。
眼睛要留意鹏好手 !
眼睛也是取胜的关键之一,优秀拳手的眼光不仅具有“杀气”,能先从心理上去震慑对 手,而且还可做为一种战术来迷惑对手。例如先盯紧对手下盘,但却突然去袭击对手上盘,从 而攻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当然,当你去观察对手时,也不要将视线固定在对手的某一个点上, 而应在盯紧其眼睛的同时,再去留意对手的其他部位,以便对对手的任何突然打击动作都有 时间进行防范。同时,眼睛盯紧其全身的方法还可用来迷惑对手,因为他将不知道你要具体 攻击其什么部位。
冷静、理智的拳手才是高手
在擂台上面对对手的挑衅时要冷静,不要轻易向前猛攻而失去理智——而这正是对手所 盼望的。那些头脑容易发热的拳手通常都是新手或是失败者,因为他极易被对手的凶狠反击 或迎击动作打得昏倒在地。所以说沉着、冷静与果断、机智是优秀拳手的标志。你的每一个 动作都应有自己的目的,这不是说不要发起攻击,而是要选择好时机再去攻击,也就是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同时还要学会去引诱对手(图9-3-1、2),要尝试激他去愤怒,这将为你创 造重重击倒他的机会。
靠蛮涯搏击 :
很多拳手都想一击制胜,这在实际中是不现 实的,因为双方的水平可能都差不多,只是看谁发 挥得更好。一旦你只注重以力量去取胜时,那么对 手可能在闪过你的重击后将你击倒在地,因为这 种攻击动作将会是既慢又有预动的,那种在比赛 的一开始就全力强攻的策略是错误的,因为此时 对手的体力正相当充沛而且精神也相当集中,他 有绝对的把握闪过你的笨重的攻击动作。事实上, 大多数泰拳师都是慢热型的,他们刚开始会慢慢 地试探,然后越打越勇,即使你先打中他几下而得 几分,他都不在乎,但只要被他抓住一个机会,他 一定会乘此机会一举击倒对手(图9-4-1~3)。
善于了面对更丽势与弱点
兵家曰知已知彼,百战百胜,只有洞悉了对手的优点和弱点后,才可对症下药地一举击 溃对手。例如,当你了解到对手檀长于右拳、右脚或右肘重击时,你就需用左手或左肘进行 良好的防御,同时运用自己的右拳、右脚或右肘去狠击对手的身体左侧要害处。或在其发起 攻击时迅速向其左侧的“死角”处进行闪避,并在避过其正面锋芒的同时,由其身体一侧进 行巧妙而凶狠地反击。如果面对一名身材较高的对手时,就要习惯去快速贴近他,也就是集 中精力打近身战(图9-5-1),用以限制其远程武器的有效发挥。
(图9-5-2)为著名拳王汤姆•琼斯所示范的在避过对方的拳法攻击后的“砍”踢重击。
要学会控制时间与节奏
有经验的拳手要对时间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并合理地分配。例如,在比赛的开始阶段,可 利用假动作去快速、灵活的主动攻击,在比赛的中间阶段,节奏可以适当放慢,但在毎回合 即将结束时应该加快节奏,向对手施加压力,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就需要在安全防护的基础 上去全力搏击了。而且无论是在开始阶段还是最后的关键阶段,在假动作引导下的快速攻击 动作都是极为有效的,你应该通过连续攻击来掌握主动权,并且每一击后都需有后续打击手 段,直至最后彻底击溃对手。
在你的严密、快速的连续冲击之下,对手必会暴露出更多的空当来,所以你应密切注意 对手是否有疲惫不堪的征兆,如果一旦发觉到对手斗志已无,便应果断地抓住这一良机,去 K0他,这正是泰拳的真正可观之处,也是泰拳的真正魅力所在。
制体重
一位优秀的泰拳手一定要学会控制体重,因为若超出了体重,你就不得不退出你所最擅 长打的级别。很多拳手没有在擂台上被对手打败,却是被自己的体重击倒了,因为他体重超 磅。体重超磅是拳手最苦恼却又经常面临的问题。
一旦你的体重超出了你所最适宜打的级别,你就必须进行减磅训练。在泰拳中,具体的 减体重方法有以下几种:按摩,通过按摩来直接或间接地消耗掉体内那些多余脂肪;排汗,即 进行有氧训练;降低流体的摄入< 饮食的控制。
请记住,体重不可降得太快,通常一个星期不可超过2磅,若体重降得太快,则会对身 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正因为泰拳是一种极为凶猛、残酷的格斗术, 所以对防御与防护技术的要求便相当高,因为任 何一位有经验的泰拳髙手都在寻找机会用自己的 钢拳铁腿去一举击溃对手,因此在未掌握好防御 技术之前便走上擂台者无疑于自杀。只有攻防兼 奋,技术全面者,才可临危不惧立于不败之地。像 泰拳第一髙手乃佛,虽身经百战,却一次也未被击 倒过,堪称武坛奇迹,其精湛之防守技术亦可称得 上是出类拔萃,很值得拳手们去学习。
泰拳的防守技术主要有格挡、拨防、?且挡及闪 避等几种类型,现分别详解如下。
第一节
泰拳格挡防御技巧
泰拳中的手臂格挡防御技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硬碰硬,但实际上它仍有自己独特的技 巧性。
【作用】主要用手臂下侧来向内或向外挡开对方的直拳或摆拳重击,也可以用来防御 对方的腿法或肘法。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0-1-1)。当敌方用右直拳发起攻击时,我速用左前臂由外向内进 行快速格挡,使其攻击落空(图1〇-1 -2)。
(图10-丨-3)为右臂向内侧挡开敌方的左手攻击的示范动作。
(图10-1 -4)为左臂向外侧挡开敌方的右摆拳攻击的示范动作。
(图10-1-5)为国外泰拳手示范的右臂抬起向上格挡敌方的肘法攻击的示范动作。
【动作要求】
格挡要快,时机要把握好,不可过 早或过晚,因为若过早对方会中途改变路 线,若过晚则来不及进行格挡了。
格挡幅度不可太大,以防止敌方乘 虚而入。
格挡的同时便需准备进行反击。
第二节
泰拳掩耳防御技巧
泰拳中的掩耳防御类似于格挡技巧,但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这还是一种攻防兼 奋的防护技术。
【作用】主要用于近距离内去格挡对方的突然打击动作,特别是对于格挡对方的弧线攻 击动作更是极为有效。
【动作要领】
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0-2-1)。当敌方用右摆拳向我头部左侧攻来时,我速向正前方抬 起左臂进行防护,用左手臂外侧挡住敌方的摆拳重击(图10-2-2)。
(图10-2-3)为左手向外侧挡开对方的 高腿重踢的动作示范,这属于一种应急防御 措施。
【动作要求】
格挡动作要快,时机要把握好,左肘 抬起后肘尖是向着正前方的。
左手臂抬起后,左手心应向着同侧耳 朵根部,大臂与身体呈90度。
浏览2,1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