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腰部的扭转

腰部技术是空手产、生爆发力的重要因素。通过腰部的扭 转,把动力传给了背部,再由背部传到肩部,最后传到胳臂。 可见,上身的运动要依靠腰部的扭转。

在保持上身平稳的基础上,腰部的迅速扭转,能产生空 手的爆发力。可以说这种来自于腰部的爆发力对于何种体育
运动都是至关電要的。如:捧球的投和击,掷手榴弹,抡杆 击打高尔夫球以及空手的冲拳击打等等,仅仅依靠手臂的力 量是远远不够的。

从腰到背,以背到肩,然后到手臂,整个过程是旋转力 的传递,正象脊椎骨起转动轴的作用一样。-个人出拳时总 是从腰部开始扭动的同时胳臂伸出,旋转力通过腰、背、肩、

臂而传到拳,从而产生了加速度,增加了出拳力量,最后, 能以最大力量击打目标。

一、腰部旋转的练习方法

应注意的问題〔图2 - 55〕

腰部保持水平,才能平稳地旋转。

双肩不能扭动,始终保持上身整体转动。

不要撅臀。

前后大腿内侧相互夹紧。

用逆向冲拳练习腰部旋转的方法〔图2 -561 用劈掌练习腰部旋转的方法〔图2 _57

图片72 图片73

二、顺向旋转

腰部旋转的方向与技术动作的方向相一致时,就是顺向 扭转。腰部向左扭转,就要出右拳,如右直拳、右摆拳、右 勾拳等。而腰部向右扭转时,则可做左臂上架防守、左拳向 内防守等技术动作。〔图2 -58〕

图片74

三、逆向扭转

—般情况下,下段防守、中段向外防守、砍掌防守时常 利用腰部的逆向扭转。腰部向右扭转,技术动作则向左。当 然,哂向扭转、逆向扭转与技术动作方向的配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图2 -59〕

实际上在组手中,下段防守、中段向外防守、砍曹防守 也有运用腰部颗向旋转的情况。腰部逆向旋转主要用于钻到 对手身下进行防守。

图片75

第四节腰部挺出

腰部挺出和腰部旋转相比对发力同样具有很大作用。能 否从容地向对手反击,能否积极地去进攻,腰部挺出适当与 否是十分关键的。腰部挺出是指前腿做支撑腿,后腿绷直, 脚掌用力向后蹬地,腰部就势向前挺出。

为了使后腿蹬地有力,需要臀大肌、股四头肌、比目鱼 肌、腓肠肌参与工作。腰部的力量是通过脊柱传到肩部,再 由肩部传至手腕的,为此腰部与上身必须保持相对的固定。 腹肌的运用十分重要,在腹肌紧张的同时也应使背肌紧张。 如果腹肌力量弱,腰部及上身就会发软,积蓄于腰部的力置 无法传到上身其他部位,自然就会影响冲拳的力置。

在顒向冲拳时,只有将腰部扭转力与前挺力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并发挥最大的力置。后弓步也一样,如果把一支脚 做为轴脚向前方用力蹬踏地面,利用其反作用力,才能使腰 部与上身向后方移动。〔图2 -60〕

图片77 图片76

综上所述,轴脚向身体移动的反方向用力蹬踏地面,利 用其反作用力,使腰部挺出,这就是促使身体移动的关键3 顺向冲拳腰部随上身移动的正确姿式。〔罔2 -61〕

移动时腰部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图2 -62〕

图片80 图片79 图片78

第五节半转身

以前弓步为例,上体从朝向正面姿式起,依靠腰部带动 上身使上体转向斜前方的姿式叫半转身这种姿式常常用于 防守。前脚一侧的腰部冲前的叫顺向半转身,后脚一侧的腰

一、顺向半转身的运用

如果身体做左 侧向外防守,腰部 左侧很容易向后 移,时常造成上身 前倾。因此腰部左 侧必须冲前进行积 极主动地防守,形 成顺向转身姿式 「图 2 - 63〕

二、逆向
半转身的运用

如果身体做右 侧向内防守,与后 脚词侧的腰部右侧 就要用力向前扭 转.从而形成逆向 半转身。〔图2 -64〕

不论是运用顺 向半转身还是逆向 半转身,前后开立 的两腿,要自然地 向内掩档,也就是 说两大腿略向内侧 夹。

图片81

第三章空手的实践
第一节冲拳

冲拳一般情况下是直冲拳。冲拳时刖部伸直,小臂内旋, 拳冲向正面目标。拳冲向目标的面部的叫上段直拳,冲向目 标躯干的叫中段直拳。为达到冲拳的效果,勿必记住以下要

素。

一、冲拳的要素

正确的冲拳路线:

冲拳的移动路线如果是最短距离,也就是直线,那即是 冲拳的正确路线。冲拳时刖部离肋向前伸出,同时小臂向内 侧转,迅速冲出拳头。

冲拳的速度:

冲拳的效果如何,拳速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冲拳时不 仅要向前送出胳膊,另一侧手臂还要快速咮到腰侧,利用力 偶的原理使出拳增加拳速。

力的集中:

出拳时从松驰状态到手臂迅速前伸到击中目标的瞬间, 要把全身的力包括腰腹的力集中到拳头上并使手腕绷直。为此应该将两拳置于两肋做全身肌肉收缩和放松的练习,体会 力的集中的要领。

二、冲拳的方法

逆向冲拳

用与踏出脚异侧的拳进行冲拳叫逆向冲拳。常用于防守 后的反击。这种冲拳力量较大。必须利用腰部的旋转动作做 为辅助。

顺向冲拳

在卩然站立或前弓步的基础上,后脚向前迈出一大步成 前弓步的同时。与迈出腿同侧的拳以正拳方法冲出。顺向冲 拳是一种比逆向冲拳加速度更大,击打效果更好的冲拳。运 用这种冲拳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前脚用力踏出,另一方面 后脚用力蹬地,利用蹬地时的反作用,迅速向前送腰。出脚 时不是用脚掌接触地面,而是用脚底的全部擦滑地面出脚。

交替冲拳

左拳与右拳交替地连续冲拳两次以上。

刺拳

用同一只拳,以胳膊財关节的迅速伸屈连续进行冲拳的 方法。

双手冲拳

两只拳头或平行或上下同时冲击目标的冲拳方法。

移动冲拳

根据身体移动时的需要进行冲拳,在半转身的基础上或 是向斜前方出脚同时出拳,或是向斜后方撤步同时出拳。这 种冲拳方法是根据对手的攻击情况灵活地进行反击。

点拳

是顺向冲拳的一种,轴脚不能移动,利用后脚的支撑与 腰的旋转,向 对手短促冲 拳,这种冲拳 常用于吸引和 牵制对方注意 力,然后以另 一只拳头迅速 而有力地冲击 对方。

三、冲拳 的要领

为协调动 作,冲拳要尽 量向前送肩, 同时另一只手 应向后拉,还 要充分利用 肘、腰、腹的 力量,冲拳过 程中小臂向内 旋转以增加向 前的冲击力夕 〔图 3 - 1〕

图片83 图片84 图片82

四、冲拳的种类[图3 -2]







































手冲拳双手冲拳
直线过程曲线过程上下左右
重拳摆拳山拳平行拳
立拳钩拳合拳挟拳
背拳扬拳

 

图片85

立拳

〔图 3 - 3〕 正拳捤 法,拳头立 起,拳眼向 上。用于直 冲拳扬拳 图 3 - 4〕

正拳握

法,以下向 上冲击对方 面部、下颏。〔图 3 - 4〕扬拳的击打 过程和方法 见〔图3 -5)

图片86 图片87 图片88 图片89 图片90

背拳

〔图 3 - 6〕 正拳握法, 拳心向上,出拳 路线成直线。常 用于冲击对手的 腹部、肋部等, 特别是击打对手 肋部效果最好。

摆拳

(图 3 - 7〕正拳捤法,出拳 后拳从身体外侧向内 划过一段弧度,用于 击打对手的面部.太 阳穴、腹、肋等部位。 摆拳_的击打过程和方 法见〔图3 _ 8〕

图片92 图片91 图片93 图片94

钩拳〔图3 - 9〕 【图3 - 9 】

肘关节弯曲成

直角,用正拳横向 击打对手的侧面、

叻、腹等部位。如 加上横向的步法效 果更好。由于对手 的肋部很难暴露出 来,所以要善于捕 捉战机。注意出拳

后刖关节弯曲成直角,小臂平行于胸前。

钩拳的击打过程和 方法见〔图3 -如〕

合拳〔图3 - 11〕双手正拳握法并分别采用上段直拳(拳背 向上),中段背拳(拳背 向下)同时直线冲击对 方。直拳击打对方面部、颏,背拳击打对方肋、腹部位。

图片95 图片96

山拳

.〔图 3 _ 12〕

是合拳的变化 动作。半转身,前 肩下垂,上段拳高 举过头顶(拳心向 下),中段拳成背拳 (拳心向上),两拳 同时击出,上段拳 走曲线,击打对方 下颌部,中段拳走 直线,击打对方腹 部。

平行拳

〔图 3 _ 13〕

是双手冲拳的 一种。两手正拳梶 法.以直拳同时平 行击出.击打对方 的胸部,出拳路线 成直线。

挟拳

〔图 3 - 14〕

是双手冲拳的 一种。两手正拳捤 法,同时从外向内 相向击出,主要挟 对方的两肋

图片97 图片98 图片99

五、冲拳

的实践顺向

冲拳(图3 -15〕

〈顺向冲拳的要领〉

左臂向前 平伸,右 拳畀于右 肋下。

右腿向前 迈出一步 同时。

左掌一边 收回到左 肋下-改 捤拳,右 拳-边迅 速旋转击 出。

成右前弓 步的同时 右拳已击 出。

图片101 图片100

逆向冲拳

〔图 3 - 16〕

〈逆向冲拳的要领〉 〔图 3 - 16〕

左前弓步,左掌 伸向前使上体成半转 身,右拳置于右腰侧。

左亨收冋至左腰 侧改梶窄.同时腰部由 右向左水平扭转。

邊)后腿用力蹬地、 右拳旋转向前击出

从点拳到逆向冲拳〔图3 - 17〕

图片103 图片104 图片105 图片106 图片102

在点拳完成的一瞬间,手臂已伸出到最大限度,腰也已 扭转到最大限度。此时利用后脚蹬地,突然改由另一只手逆 向冲拳,腰迅速反方向转动,要具备动作连接的技术。

图片107 图片108 图片109 图片110

正确的冲豢路线

「图 3 - 18〕

如果冲拳路线不正确,就不会 产生良好的冲拳效果。运用直拳时, 从出拳到击中目标,只有最短距离 也就是拳走直线,才是正确的路线。 为此,出拳时肘部应从肋部轻轻擦 过.小臂连同拳向内侧旋转,以保 证不改变力的方向,这一点是十分 重要的。

所以,冲拳走直线,才能不改 变命中目标的方向,使力沿着直线 冲击才具有实际意义。

图片111

冲拳强调肘关节体展,而击打则是先使刖关节弯曲,再 利其伸展时小臂的快速摆动,使拳或掌划过-段弧后打击对 方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用于进攻,还可以•在防守时击打对方进攻 过来的手、脚,故击打具有多种用途。

一、击打的方法

击打有用拳击打.用掌击打,也有直接用肘击打的〔图

图片112

二、击打的关键[图3 _21]

击打是利用肘关节屈伸时的弹力,使手臂向横向、纵向、 斜方向击打时,关节可向前、向后、向侧、向上、向下顶击。

以肘关节为中心大臂带动小臂迅速伸展,释放出肘关节的 力量。

释放肩关节的力量,从而产生拳或劈掌击打的力量。

③小臂摆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力量越大。另外速度对完成击 打动作具有很大作用,迅速摆动小臂,可使背拳击打及臂掌 的力景增大。

图片113













用拳击打用掌击打直接用刖顶击
背拳击打 (纵向/横向) 砸拳击打 (纵向/惲向)劈掌(向内/向外) 纵向劈掌 向外挑掌击打 向内挑掌击打 双拳击打前撺躬.侧撺肘 后掩W.前抬肘 下砸刖,横向前撺射 (刖击也叫猿臂击打)

背拳击打/砸拳击打

击打是利用肘关节伸展的力量,以肘关节为中心拳心划 过一段弧.横向或纵向打击目标的技术。采用背拳叫背拳击 打〔图3 - 22〕,采用砸拳叫砸拳击打〔图3 - 23]。主要是反 击对方的面部、胸部、腹部。

能否利用肘关节伸展的力量.是击打的关键。拳头要 握紧,并尽可能地释放出肘关节的力量。

运用横向击打时,小臂保持水平,运用纵向击打时, 小臂与地面垂直,[图3 -24〕

不论是横向击打还是纵向击打,动作开始时肘关节要 指向打击的目标.拳头通过正确的路线,小臂最大限度地划 弧方能产生最佳效果。〔图3 -25〕

图片114 图片115

劈掌

劈掌有从身体内侧向外和从身体外侧向内之分。

向外的。腰逆向旋转的同时小臂先身体内侧弯曲,然 后刖关节迅速伸展,掌由内侧向外劈击对方。〔图3 -26〕 '向内的。腰顺向旋转时小臂仍是先弯曲,然后肘关节迅 速伸展,掌由外侧向内劈击对方。〔图3 -27〕

与以上要领相同,掌由头顶向下劈击对方的叫向下劈掌。 〔图 3 - 28〕

图片116 图片117

〈向内、 向外劈掌的过 程〉

腰部旋 转,向外劈掌 时腰要逆向转 动,向内劈掌

时腰要I顺向转 动。腰部转动 的速度不够, 劈掌的效果就

差。〔图3 -29)

图片118 图片119 图片120

前撞肘〔图3 -33〕

用于掩击正面对手的胸部、腹部-特别是在被对手正面 抱住的情况下使用它效果最好。右拳及小臂贴于胸前,肘关 节向前顶出。

侧撞肘〔图3 -34)

用于撺击侧面对手的胸部或腹部特别适用于对手从侧 面抓抱过来以及从前面攻击过来的场合,可迅速进行反击。 掩击时,小臂,应水平贴于胸前.从侧面击对手。

图片121

后撞射(图3 -35)

用于掩击身后对手的胸部.腹部,特别适合于对手从身 后抓抱过来的情况刖关节轻贴肋部用力向后顶出,这时拳正处于肋侧

前抬肘〔图3 -36〕

用于顶击正面对手的下颚、胸部这是一种在对手攻击 过来时上前一步近距离迎击对手的技术它通过腰部水平向 左转动变上体为直立小臂轻贴肋部抬起,肘关节尽可能地前 伸才能达到顶击对手的效果

图片122 图片123 图片124

下砸肘〔图3 - 37〕

用于砸击身下对手的面部、后脑以及其他部位。在防对 手进攻时将对手拉倒或把对手摔倒的一瞬间,肘关节迅速从

上向下砸击对方。小臂要垂直,腰也应配合肘关节一起向下 用力。注意两腿要站稳,保持重心平衡。

11.逆向侧撞肘〔图3—38〕

用于撞击对手侧面部、侧胸部。右(左)拳置于右(左)

胸前,配合腰的转动肘关节由外侧向内经大幅度划弧后撞击

图片125

四、击打的实际运用

横向背拳击打〔图3—39〕

在自然站立的基础上,头转向右侧,右拳置于左胸前。 左小臂抬于下颚部。

左拳用力拉回至左腰部的同时右肘横向外展,这时右 拳通过右胸前。

右小臂带动右拳向右横向击出。

图片126 图片127

纵向背拳击打〔图3 —40〕

右拳置于腰部左前方。

右脚横向迈出一步的同时,左拳迅速从腰部左侧抬起, 右拳上抬从下颚前划过,肘关节立起。

小臂带动右拳用力从上向下击出。

图片129 图片128

右脚向侧前方跨出一步的同时,左肘抬起,右掌置于 左耳侧。

左掌拉回至腰左侧改握拳,腰向左转动,右手腕关节 绷直,肘关节外展。

上体成半转身姿式,右掌由上向斜下方劈击。

图片2 图片1

向内劈掌(图3 —42〕

右脚向前跨出一步的同时.,右掌抬至右耳外侧,左手自然置于体前。 .

左手改握拳,腰部带动身体向左转动的同时,右大臂带动小臂从外侧向内用力抡动,肘关节伸展。

左拳收回置左腰间,右掌劈下。

图片3 图片4

侧撞肘〔图3—43〕

自然站立变马步站立的同时。

头转向左侧,右拳置于腰部左侧,左拳置于右耳侧,右小 臂贴于胸前,拳心向上。

'③右肘带动右拳向后用力回收的同时,左小臂边内旋(成拳 心向下),左肘边水平向外侧撞出。

图片5

五、 击打的要点

特别注意腰部的转动。向外击打时,腰逆向转动, 向内击打时,腰顺向转动,转动的速度不够,击打的效果就

差。

劈掌时,要充分利用小臂摆动的力量,用拳背时背 拳击打效果最好。

不仅要挥动大臂,而且要利用肘关节的伸展力量。

六、 击打时的不正确姿式

身体重心过于前倾。〔图3-44

不仅重心前倾而且腰部前挺必然失去攻击效果。〔图3-45〕

图片6

第三节踢

踢的威力比冲拳的威力大,但踢的技术较冲拳技术难。 这是由于踢丨不仅要一条腿支撑身体,而且踢出的一刹那,

必须承受强烈的冲击,踢出时还不能被对手抄抱住脚。因此 必须注意膝关节的弯曲与快速伸展以及腰和脚尖的配合。

7-、踢的方法

踢大致分为快速弹踢,使膝关节伸展的前踹,以及脚在 空中划过一段弧的摆踢。

图片8 图片7











二、踢的种类













前踢(弹踢、前踹)

挂踢

内摆踢

外摆踢

飞踢

连续飞踢
惻踢(侧铲踢、侧踹)

跃起铲踢
后蹬

后摆踢

(一)前踢

前踢就是使用后脚掌、前脚掌、脚尖、脚背踢击正面对 手的面部、胸部、腹部、挡部。踢击的方法有弹踢和前踹。 〔图 3 - 46〕

1.弹踢〔图3 — 47〕

一腿支撑,另一腿使用前脚掌、脚尖、脚背,借助膝关

节由曲变直时的弹力,以膝关节为中心纵向踢击对手面部: 下颚、胸部、裆部、大腿等则效果非常好。时机应选择在对 手处于自己身体正前方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撅臀,踢击后, 踢击腿要迅速从支撑腿内侧撤回,并保持重心也稳定。

图片9

前踹〔图3 —48〕

—腿支撑,另一腿使用前脚掌、后脚跟,利用膝关节, 伸直的力量,踹击对手的腹部、裆部、大腿以及大腿以下等 部位,脚部倾斜踹击,使用后脚跟效果更好。注意踹击前, 膝关节应抬至一定的高度后再踹出。不仅要用脚•而且还应 使用腰向前挺出的力置。

〈前踢的注意事项〉〔图3 -49、50〕

踢击时腰部上提是由于支撑腿的膝关节未伸直,所以从踢 击开始到结束,腰只能水平移动。

坌上身前倾不会有好的踢击效果,应该有一个腰部迅速前挺 的过程。

充分利用腹肌,从而协调躯干与下肢的动作。

支撑脚后跟提起是导致重心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所以支撑 脚的脚底要全部贴紧地面。

图片11 图片10

侧铲踢

侧铲踢从侧面能够防守对手击 来的拳,用小脚趾一侧从下向上能 够铲击对手的下顎、肋、腹、裆等 部位。踢击时踢击腿的膝关节应抬 高至胸部脚背绷直,脚尖回勾,小 脚趾一侧向外突出,注意支撑腿膝 关节不能打弯必须挺直。〔图3 51 ① © )

要领:〔图3 - 52〕 踢击过程中,支撑脚不能移动。 ②踢击的瞬间上身应倾向踢击的方向 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图片12

侧踹(图3 — 52①②〕

侧踹包括以提膝的准备姿式到膝关节用力向前伸直,用 脚跟及小脚趾一侧踹击侧面对手面部、胸部、腹部、大腿等 的过程。踹击时腿的膝关节必须充分伸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 果,膝关节抬得高,踹出的距离就长,产生加速度的效果也

明显。踹出去的路线与收腿的路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图片13 图片14

(三)摆踢

腿抬起后从身体外侧向内侧划弧,利用膝关节由弯曲到 充分伸直的摆动,配合腰部的用力转动,以脚背踢击正前方 或斜前方对手的耳部、颈部、胸部、肋部。另外还有从内侧 向外侧划弧踢击对手喉部、腹部的外摆踢。摆踢的过程不单 是腿的抡摆,还必须配合腰部强有力的转动以及膝关节的弹力,脚的甩动等技术动作。

图片17 图片15 图片16图片18 图片19 图片20

图片21 图片22

瞄着对手的肋部、腹部进攻。踢得过高或支撑脚脚跟抬起, 都会导致动作的失败。外摆踢的要领与普通的摆踢相比没有 什么不同,只是腰部不需转动,依旧是以支撑脚为轴,利用摆时的离心力踢击对手。〔图3 -60〕

外摆踢时,支撑腿的膝关节与摆动腿的膝关节要相互协 调,不要碰撞,否则将影响踢击的效果。〔图3 _61

(六)后摆踢

在不改变原身体方向的基础上,前腿或后腿做为踢击腿 从身体外侧向后上方划弧踢击。踢击脚的后跟要配合膝关节

图片24 图片23

伸直的力量,踢击后方对手的面部、太阳穴、腹部、裆部、 大腿以及大腿以下部位。这主要针对对手从后面抄抱过来时 运用由于对手在 身后,难以估计与 对手的距离,因此 就要做好随时后摆 踢的准备。〔图3 - 62〕

后摆踢必须伴 随着腰部的转动,

为确保后摆踢时身 体不失去重心,要 求支撑腿必须站立 牢固。

(七)后蹬

用于蹬击身后对手。蹬击时上身向前下压,蹬击腿膝关 节充分伸直,使力到达脚跟,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图3-63〕

图片25 图片27 图片28 图片26

(八)跃起铲踢

身体纵向跃起,在空中借助前冲力,用小脚趾一侧铲击对手。但没有必要从较远处助跑。〔图3 -64〕

图片30 图片31 图片29

(九)跃起连踢

身体纵向跃起,在空中两脚连续前踢叫跃起连踢。这种 踢法应在平地上充分进行跳跃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图3 _65〕

跃起连踢动作中,第一次踢与第二次踢有所不同。在刚 刚跃起时的第一次踢击幅度较小,处在腾空最高处的第二次 踢击幅度和力量均较大。但不论哪一次踢击都要利用膝关节 充分伸直的弹力。

图片34 图片32 图片35 图片33

提膝的练习

提膝的高度要达到胸部。〔图3-66〕

前踢的提膝练习〔图3—67、68]

侧踹、前踹的提膝练习〔图3 -67、70〕

图片37 图片38 图片36图片39 图片40 图片41

(十)跺击 .

跺击是使用脚掌或小脚趾一侧强有力地踏击对手的脚背。 它要求跺击腿提膝后,膝关节用力向斜下方伸展,借助身体 的重力,跺击对手的小腿、脚背等部位。

跺击多用于被对手抱住、勒住等受缚后的解脱,是牵制 对手的一种方法。当然要彻底解脱还需要有其他后续技术手 段的配合。〔图3 - 71〕

图片44 图片42 图片43

踢的要点

踢有力用膝关节弹力的弹踢和利 用膝关节伸 直的踹,但 无论使用哪 种踢法,都 需要用另一

只腿支撑身体,以确保身 体的平衡。由于踢时会产 生强烈的反作用力。因此 支撑腿必须具备良好的耐

力。故需以基本步型练习

图片45 图片46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高手在对手向自己踢来时,总是将 踢击腿向后撤,躲闪过对手的踢击,在对手踢击腿下落的一 刹那,瞄准对手突然起脚踢出即称躲闪前踢。这是防守反击 中一种有效的踢击法。运用这种技术必须具备良好的判断力 与反应力,使身体能迅速躲后再进攻,从而收到良好的效 果。〔图 3 - 73〕

图片47

当然也有不用撤步躲闪而直接起脚迎击对手的情况,这 时特别需要利用膝关节的弹力。

第四节防守

防守是防御中一项非常难掌握的技术。以下是防守的要

点:

有效的防守技术在防御对手进攻中起决定作用。/ 这防守到反击的转变是在一瞬间完成。

②扼制对手的锐利的进攻。

要做到有效的防守,就必须注意掌握使用力量的方向, 转身的时机,腰的转动与肘关节的配合以及腹肌的运用等环

节。

空手道防守的最大特点是它有拳击以及其他格斗项目所 没有的对付踢击的防守技术。它不仅使用拳、掌,而且还使 用腿、脚,这就是空手所特有的“防守技术

此外防守技术本身具有进攻性也是•大特征。

一、防守的种类〔图3 - 74〕











基本防守破坏对手进攻力的防守
上架防守,格挡防守(向外向 内),下拨防守,砍掌防守(向 外、向内),纵向砍掌防守小臂防守,撑肘防守,拨掌防 守,侧身砍掌防守,挂腕防守, 压拿防守,压肘防守,下切防守

使用特殊部位防守

鹤头防守,鸡头拳防守,掌背防守,推攀防守,青龟掌防守
















双 手防守
以上段为主的防守以中段防守为主的防守以下段为主的防守
交叉拳防守 双掌刺合防守 交叉拳:防守拳掌合并防守 搂手防守 双拳拨挡防守台掌推压防守 下交叉拳防守 抄取防守






















对踢防守
脚掌横拨防守丨k脚防守振臂防守
挂腿防守铲脚防守抄脚防守
挂脚防守抄拨防守挂手防守

图片50 图片51 图片48 图片49

(一)单手防守

1.上架防守〔图3—75〕

是针对上段进攻的基本防守。利用小臂及手腕从下向上

进行架挡。

双拳交叉置于下颚前,肘关节均弯曲大约成直角,右 小臂从左小臂外侧向上抬起,同时^小臂落下,如此做双臂

交替上抬下落动作。

②腕部按规定位置抬至额前(距额头约10公分)。拳心迓防守的一瞬间双手紧紧握拳,使从小臂到肩部直至腹 部的肌肉紧张起来。向 外,肘关节略微向下倾斜。

图片54 图片52 图片53 图片55 图片56 图片57

格挡防守

格挡防守有向外格挡防守和向内格挡防守。

《中段向内格挡防守〉〔图3—79〕_

竖起小臂,用小手指一侧的手腕部分从外向内用力横向 挡击对手向自己胸部击拳的手腕。这是针对中段进攻的基本 防守技术。防对方向自己面部的进攻叫上段向内格挡防守。 通常小臂竖起、肘关节弯曲成直角。

②肘部距离腹部约10公分为宜,拳置于下颚前,同时收

③左拳从体外用力收至左腰间,并借此力腰部迅速向左 扭转,同时利用腰的转动用右小臂横向挡击对手。

图片58 图片59

〈中段向外格挡防守〉

竖起小臂用拇指一侧的手腕部分,以肘关节为中心从内 向外用力横向挡击对手向自'己胸部击拳的手腕。防对手向自 己面部进攻的叫上段向外格挡防守。〔图3 -83〕

4小臂竖起,肘关节大约成直角,小臂不低于腹部。

乜腰部迅速转动的同时,另一只手从格挡的肘部下方收 回至腰间,有一个双臂向外振的动作。

〈中段向外格挡防守一1> 〔图3-84)

图片61 图片63 图片64 图片62 图片60

砍掌防守

用手掌小指一侧从上向斜下方砍击对手向自己胸部攻击 的手腕,是一种独特的针对中段攻击的基本防守技术。防对 手向自己面部进攻的叫上段砍掌防守。〔图3 -87〕

砍击掌抬起,置于异侧耳后,另一只手开掌,掌心向 下紧贴于异侧腋下,一方面保护胸、腹,一方面待砍掌防守 后迅速反击对手胸部。

砍击掌向斜下方砍击对手进攻来的手腕,同时另一只 掌从砍掌的肘关节下拉回至胸腹部,有一个双臂向外振的动 作。

这种方法很难防来自身后的攻击尤其是来自于正后方的攻击。

图片65 图片66图片68 图片67

下拨防守

用小臂及腕部拨挡对方向自己腹部、裆部击来的拳或踢 来的脚,是针对下手攻击的基本防守技术,也是基本练习的

准备姿式之一。〔图3 -91〕

(通常肘关节伸展,拳落至前弓步的膝关节上大约15米处为适宜。

②在下拨过程中,防守的小臂与另一侧小臂在_前交叉,有一个双臂向外振的动作。

(E为了对抗踢的力量,.防守时必须以肘关节为中心,做 大臂带动小臂由上向斜下方的抡摆动作,用小臂或腕部拨招 踢击脚的踝关节效果最好。

图片71 图片70 图片69

纵向砍掌防守

立掌,纵向砍挡从正面攻击自胸部的对手的大臂内侧, 肘关节要伸直,并且—条腿顺向迈出成前弓步。〔图3 _95

图片72

侧身砍掌防守挂手防守

开掌,腕部略微上挑,横向击挡对手攻击来的拳,并顺 势牵'住其腕部。与纵向砍掌防守一样,可以貧守来自正面的 攻击,也可防来自侧面的攻击,防来自侧面的攻击效果更好。

〔图 3 - 96〕

使用掌背利用肘关节伸直的弹力横向贴打对手向胸部攻 击来的腕关节、小臂及肘关节。腕关节绷直,集中掌背的全部力量进行贴打。〔图3 _97

图片74 图片73

撑肘防守

针对向自己面部的攻击,腰部迅速转动,并向斜前方上 步成前弓步,肘关节弯曲,小臂立起,拳置于耳侧,用小臂 外侧撑挡对手的小臂。〔图3 -98〕

图片76 图片75

 

浏览2,936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