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与歹徒搏击中,可以用“摔”、“打”、“拿”等各种防身 的技法。但女性和男性犯罪分子相比,在力量、速度、体力等方 面实力相差悬殊,“摔”、“拿”技法在势均力敌的较量中也较难取 胜,就算一个女性掌握了摔跤与擒拿技术,把它用在身强力壮的 歹徒身上,由于双方力量相差太大,也是很难奏效的。因此,女 性与歹徒的搏斗,是以弱对强的对抗,只能极小限度地使用摔跤 与擒拿术。搏击术中的各种拳法、腿法、肘法、膝法等具有灵活、 机动的特点,在临场运用时既可以出其不意地主动打击,又可以 在歹徒攻击时防守反击,不管是何种情况,只要掌握好正确的发 力动作,对准歹徒身体忍受力薄弱的部位给予重重的一击,则可 使歹徒轻则疼痛难忍、休克昏厥而失去战斗力,重则伤残甚至致 死。因此,各种打法是女性防身的唯一选择。
女性防身的打法有拳法、肘法、腿法、膝法等。各种打法的 正确发力动作应该用全身之力,比如拳法与肘法,打击发力时要 蹬腿,并转动身体,最后加上手臂的力量,这样的打击力才大, 并且打击的穿透力也大;腿法、膝法打击时也应该发挥全身之力, 由于是单腿站立,用另一腿攻击,所以运用腿法与膝法时更要注 意身体平衡。
(一)实战姿势
实战姿势与实战篇中“生活中的各种防身姿势”的站立姿势 基本上是一致的,应该是动作自然、放松协调、进攻或防守时两 拳都能迅速有力地进行打击,在防守时使自己暴露的受击面积最 小,并不易被歹徒轻易地抓住空当而受打击。正确的实战姿势还应使身体重心稳固,以便脚步灵活移动,进退自如。实战姿势一 般都要求把有力的手放在后面。左手左脚在前,右手右脚在后的 称为右势(又称正架子)(图1-1)。相反,右手右脚在前,左手 左脚在后的称为左势(又称左撇子、反架子)(图1-2)。在本书 中均以右势为例。
I两脚站立姿势
两脚分开同肩宽,左脚向前迈一步,左脚尖向里内扣,左脚 尖(或右脚前掌内侧)点地,右脚跟翘起。左膝关节微屈,右膝 关节弯曲度则较大。左肩向右转约45°,身体左侧拉直,身体重心 在左脚上。这种身体斜对歹徒的实战姿势,有利于两手发挥攻防 技术,同时又可以减少受击面积,有很大的优越性。
身体各部位要求
躯干姿势:要求自然地含胸收腹,臀部略向内收,与武术 中“含胸拔背”的要求是-致的。
肩膀姿势:左臂稍弯 曲且前举,左拳高度略低于左 眼睛,右拳置午头則。肩臂要 “沉肩垂肘”(图1一3)。沉肩,是为了放松肩臂部的肌肉,在 击到歹徒的一瞬间,可充分发 挥肩臂的爆发力。垂肘,可使 两前臂形成两道屏障,起到保 护两肋和上体的作用。
拳的姿势和握法
拳的姿势:两拳都要 对着对手的头部,两手四指微屈,
掌心相对,空握拳(或称虚握拳),这样手臂肌肉较为放松,在打 击歹徒的最后一瞬间,拳头握紧,手臂的爆发力就能发挥得更大, 两拳可很快变为两掌做出防守的拍击动作来。两拳在身体垂直中 线的两侧与前后位置,打击时可“左右开弓”。
拳的握法:正确握拳方法是伸出大拇指,四指伸直并拢 (图1—4);四指弯曲,指尖触及掌心并向内紧握(图卜5);拇指横着 紧贴并握紧于食指及中指的第二指骨上(图1-6)。很多女性握拳的 常见错误如图1 -7,这样的握拳打击时容易使大拇指受伤。
(二)步法
实战步法不同于平时走路,也不是一般的跑跳动作。实战步 法是一种专门的脚步移动动作,移动步法要求两脚擦地滑动,动 作要连贯流畅,身体保持放松,这样才能更好地抗击歹徒的攻击。
步法移动快的女性,加上出拳速度快,能使打击力量大大地 增加。遭遇歹徒攻击时,运用灵活的步法快速移动,可使歹徒打 击落空,从而免受伤害;在与歹徒周旋时,有目的地不停移动, 会使歹徒陷于被动地位。前滑步与后滑步是一对使用最多的应对 步法。前滑步是用来接近歹徒,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攻击位置,寻 求攻击机会,迫使歹徒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后滑步用来拉开与 歹徒之间的距离,使歹徒打击落空,从而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 下面介绍4种基本的步法。
前滑步(图卜8①②③)
当向前移进时,右脚前掌用力蹬地,左脚向前滑进一步,要 求整个左脚掌擦地滑进,随之身体重心平稳前移,一般前滑移距 离在20~40厘米。左脚刚滑停,右脚则迅速跟上,右脚掌也是擦 地滑进,滑进距离与左脚上步距离相同,右脚滑进时身体重心已在左脚上(或两脚之间)(图l_9h在滑步时要保持身体姿势不 变,前滑步的距离不宜太大,根据个人身高而有所不同。
后滑步
参见图1_8,当向后移动时, 左脚用力蹬地,右脚先向后滑 一步,左脚跟着迅速向后滑一 步,身体重心仍在左脚上(或两 脚之间)(图1 — 10)。其余同前滑步。
向左横滑步(图1—11①②③)
当向左移动时,右脚掌内 侧用力蹬地,左脚刚向左滑停,右脚则迅速跟上,身体重心在左脚(或两脚之间)(图1-12)。其余均 同前滑步。
向右横滑步
参见图1 -11,当向右移动 时,左脚掌内侧用力蹬地,右 脚前掌刚向右滑停,左脚则迅速跟上,身体重心在左脚(或 两脚之间),其余均同前滑步 (图 1—13)。
(三)防身的幸法
防身的拳法可以在主动进 攻或防守反击时运用。主动攻 击就是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在歹徒暴露侵害意图,但又疏于防范的情况下,以迅雷不 及掩耳之势,主动出击,并力求一拳或两拳把歹徒打得失去战 斗力。主动进攻体现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守”的思想。防守反 击一般是针对歹徒发起的进攻采用实用简洁的防守后,立即用 拳法给予反击,在数招内将歹徒制服,这样的防守反击具有 “后发制人”的效果。
直拳
直拳是远距离拳法。它是从出拳到被击目标,拳头作直线运 动的一种打击方法。直拳有左直拳和右直拳两种,均可用来打击 头部与胃部(或裆部)。左直拳打击的预备姿势与实战姿势相同, 歹徒不能预测左直拳何时出击,出拳时身体转动角度很小,因此 它的打击具有突然性。左直拳打击时身体斜对着歹徒,因此左拳 与歹徒的距离较近,容易击中歹徒。右直拳打击力量大,通常被 称为远距离的重拳或主力拳。右直拳打击时要把体重“摔”出去, 这样参与打击的力童大,加上右直拳打击速度较快,可以“一拳 定乾坤”,把歹徒击倒击昏,对歹徒具有较大的威胁。但身体的姿 势决定了右直拳离歹徒较远,右拳打击到歹徒的距离亦较远,打 击时身体转动角度较大,因此打击时易被察觉,也没有左直拳那 样的突然性。有经验的女性不轻易击出右直拳,只有距歹徒较近 时,在右直拳的有效打击范围内,才果断、迅速地用右直拳予以 重击,击打歹徒的眼睛或生殖器等要害部位,使歹徒不得不中止: 犯罪,从而在与歹徒的搏斗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左直拳击头部:预备姿势与实战姿势相同。左直拳打击 时,左脚快速蹬直,身体向右前转动,左肩积极向前面的打击目! 标顶出,身体重心略前移,左臂随左肩向前转动而放松地向前直 线伸直,左臂的各关节(肩、肘、腕和左拳)伸直,在击到目标(歹 徒下颌或眼睛)的一瞬间,拳头握紧(图1-14①②③)。左拳击到目标的瞬时姿势见图1-15。左直拳击中目标后左臂迅速直线收回, 还原成实战姿势。
左直拳击胃部(或裆部):预备姿势与实战姿势相同。左 直拳打击时,两脚用力蹬地,上体以髋为横轴向右前猛力冲倒 (就像弯腰鞠躬动作),同时两膝和髋部积极弯曲' 左拳对准目标直线打出,在左拳击到目标的一瞬间,左臂伸直,左拳内转90°, 拳心向下,拳头握紧(图1-16①②③)。左直拳击胃部(或裆部) 的瞬间姿势见图1 -17。左直拳击胃部(或裆部)时,上体前倾,两 肩处于同一平面上,左臂向头部靠拢。打击后,左拳迅速按原线 路收回,身体站起还原,并立即恢复实战姿势。
右直拳击头部:预备姿势与实战姿势相同。右直拳打 击时,右脚前掌蹬地,左脚跟用力向外转动,身体右侧快速有 力地向左前方转动,身体转向正面后,身体右侧继续向左转出, 右肩超越左肩,右臂随之放松,快速地向前直线伸出,在击到 目标的一瞬间,右臂伸直,右拳向内转动45° ~90°,拳头握紧, 身体重心落在左脚上。(图1-18①②③)。随着右拳的打击动 作,左臂弯曲于胸前。右直拳击头部时的瞬间姿势见图1-19。打 击后,右臂迅速直线收回,身体还原成实战姿势。
右直拳击胃部(或裆部):右直拳击胃部(或裆部)时,上体除向左前方猛力冲倒外,其余发力动作均可参照左直拳击胃 部(或裆部)(图1-20①②③)。右直拳击胃部(或裆部)的瞬时 姿势见图1-21。
侧勾拳
侧勾拳属于近距离拳法。它是近身对抗中打击歹徒头部侧面 (下颌、太阳穴、后脑等)最有效的拳法,又因手臂形状似“钩” 状,且打击对手侧面而得此名称。拳击规则只允许侧勾拳打击耳 朵与下颌之间的侧面部位,女性防身时以打击歹徒后脑、太阳穴 等部位为主。侧勾拳打击时,拳头运行时呈弧形线路,上臂与前 臂的夹角取决于与歹徒的距离,一般上臂与前臂夹角约为90°。为 了获得更好的打击角度,要求肘关节略比拳头的位置要高。
在侧勾拳技术中,有左侧勾拳和右勾拳两种。侧勾拳有出拳 距离短、速度快、力量大的优点,歹徒的反应时间短,也较难做 好防守,侧勾拳打击时身体较容易转动,因此女性掌握这种拳法 并不难。
侧勾拳打击距离短,因此常受到歹徒直拳的压制,也就是说, 歹徒直拳打得到的距离,你用侧勾拳就打不到,因此你要在歹徒靠近时才能运用。
(1)左侧勾拳击头部:预备姿势要像一个紧扭的弹簧:身 体向左扭转,右肩超越左肩,腿部稍弯曲,上体适当前倾,两 拳收在头部两侧。左侧勾拳发 力时,左脚用力蹬地,左脚前 掌支撑,左脚跟向外转动,身 体重心迅速移到右脚上,左髋 关节向右前转动,左肩在腿髋 关节发力动作之后积极向右前 转动,同时迅速抬肘,拉开左 肩肩角(即最快速度地抬起左 肘,左上臂与上体的夹角为左 肩肩角),左上臂和左前臂的夹 角90°左右,左拳在左肩前放松 地由左向右呈弧形线路击出,拳心向下,虎口向着面部。在 左拳击到头部的一瞬间,左拳 握紧,左肘尖略高于左拳(图 1-22①②③)。左侧勾拳击到 目标的瞬时姿势见图1 -23。 打击后,左肘放松下落恢复实战姿势。
(2)右侧勾拳击头部:预 备姿势是身体重心移到右脚上, 右脚全脚掌着地,右膝关节和 右髋关节稍作弯曲,上体稍前 倾。右侧勾拳发力时,右脚用 力蹬地,右脚跟积极向外转动,身体右侧转向打击方向,右肩向左前方发猛力而迅速抬起右肘, 快速拉开右肩肩角,右上臂和右前臂的夹角为90°左右,右拳放松地由右向左呈弧形线路击出,拳心向下,虎口对着面部(图1-24 ①②③)。右侧勾拳击到目标的瞬时姿势见图1-25。打击后的其 余动作与左勾拳击头部基本动作相同。
勾拳
勾拳属于近距离拳法,是近身对抗中最有效的正面进攻拳法。 用勾拳打击时,因上臂与前臂夹角成90°或近于90°,手臂似“钩” 状而得其名。
在勾拳技术中,有左勾拳和右勾拳两种。左、右勾拳均可用 来打击歹徒裆部、腹部、胃部和头部。打击歹徒裆部、腹部、胃 部称作下平勾拳,打击歹徒头部的勾拳称上勾拳。在拳击比赛时, 拳击规则只允许打击对手裤带以上部位。在女性防身时,对歹徒 以击裆部为主。女性防身时用上勾拳打击只有在歹徒身体前倾时 才用得上。在歹徒站立时,上勾拳击头部打击力量太小,因此用 不上这种拳法。勾拳预备姿势要适当屈膝屈髋,上体前倾(就像 一个压缩的弹簧),在勾拳发力时要充分蹬腿展髋,加上转动身体,
借助腰腹乃至全身的力量才能用得上,要掌握勾拳正确的发力必 须反复体会才行。如果勾拳发力动作差一些,只要打击时对准歹 徒的裆部,也能给歹徒以猛烈的打击。
勾拳出拳的距离短、速度快,所以歹徒往往来不及做出反应 而被击中,因此要选择歹徒靠近时运用。
(1)左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预备姿势时身体稍向左 扭转,右肩略超过左肩,屈膝屈髋,上体前倾。如打击歹徒胃部 (胸肋以下的三角部位),左前臂下落到与地面平行,上臂与前臂 夹角90°左右(如击歹徒裆部,上臂与前臂夹角成150°左右),左 拳拳心转动向上,虎口向外,左肘肘尖位于左肋旁。左下平勾拳 发力时,左脚蹬地,左腿用力蹬起并积极伸直,左脚跟向外转动, 左髋关节向上猛力伸展,同时身体重心迅速移至右脚上,右全脚 掌支撑。左肩积极向右前方转动并向前顶出,左拳在左腿、腰髋 部、左肩的发力动作之后参加打击,左手握拳放松向前打出,左 肘尖随打击的发力动作而稍离开左肋部,在左拳击到目标的一瞬间,拳头握紧(图1-26①②③)。左拳击到目标的瞬时姿势见图 1 -27。打击后,左臂放松弹回,并迅速恢复实战姿势。
(2)右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预备姿势是身体重心后 移至右脚上,右脚跟着地,右膝关节和右髋关节弯曲,上体前倾。 右前臂下落角度与打击目标有关(详见左下平勾拳),右拳拳心转 动向上,虎口向外,右肘肘尖位于右肋旁。右下平勾拳发力时, 右脚积极蹬地,右脚跟用力向外转动,身体重心迅速转移到左脚 上。右脚继续用力蹬地,右髋向上猛力伸展,身体右侧向前方充 分转动,其余发力顺序与打击动作可参照左下平勾拳击胃部(或 裆部)(图1-28①②③)。右下平勾拳击到胃部(或裆部)的瞬时 姿势见图1-29。
常见的错误动作
出拳时只用手臂的力量打击
产①出拳时想以最
快速度打出各种拳法(包括直 拳、侧勾拳、勾拳等);②各 种拳法的发力顺序不明确,没 有充分利用身体转动与体重,也没有充分发挥腿部和腰髋部 肌肉的力量。
糾正方法①掌握各种拳法 的发力顺序,在蹬腿、身体转 动后,最后加上手臂的力量,要注意依次用力;②平时多做 些身体转动的动作,再学习各 种拳法的完整打击动作。
直拳打击时,先后拉 再出拳:右直拳出拳后拉动作如 图1-30,右下平勾拳打击前右 拳后拉动作如图1-31。
产4雇(8①肌肉控制能力 差、身体协调性差;②各种拳 法的发力动作掌握差,只能靠 手臂后拉来增强打击的力量;
练习拳法时思想不集中,动作的技术细节不注意。
糾正方fi①平时多做提高 肌肉控制能力与身体协调性的练习;②体会各种拳法的发力动作,注意身体转动及发力顺序;③ 练拳时应集中注意力,并对自己易犯的错误动作做到心中有数。
直拳击胃部(或铛部)时,打击前眼睛盯着打击目标产雇®与女性的心理因 素和技术水平等有关。女性不 看目标打击感到很不放心。
糾王方fi打击前眼睛看着 对方的面部,但眼睛余光要顾 及胃部(或裆部)。
右侧勾拳(或左侧勾 拳)打击时,左(右)勾拳运 动的弧度过大(图1-32)
产4身.(8打击线路不明确, 或仅靠人的本能习惯动作挥臂。 糾正方fi明确打击线路, 慢动作反复练习后,再逐步加快 打击速度。
防身的攻击拳组
防身的攻击拳组是把单个 的拳法组合起来,在虚虚实实的拳法打击中,给予歹徒以致命的一击。现介绍2个实用的单拳拳法组合。
(1)左右直拳拳组
左直拳击头部一右直拳 击头部(图1-33①②)
右直拳击头部一左直拳 击头部(参见图1 -33)
左直拳击头部一_右直拳击 胃部(或裆部)(图1_34①②)
右直拳击胃部(或裆部) 一左直拳击头部(参见图1-34)
▲左直拳击胃部(或裆部) 一右直拳击头部(图1-35①②) ▲右直拳击头部一左直拳 击胃部(或裆部)(参见图1-35)
侧勾拳、勾拳的拳组左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右侧勾拳击头部(图1-36①②)
右侧勾拳击头部一左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参见图 1-36)
★左侧勾拳击头部一右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图1-37①②)
★右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一左侧勾拳击头部(参见图 1—37)
直拳、勾拳的拳组
左直拳击头部一右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图1—38①②)
右直拳击头部一左下平勾拳击胃部(或裆部)(图1-39①②) 说明以上拳组在临场运用时,第一拳可以是虚拳或假动作、 第二拳是结束拳,打击力量要重。
©常用的防守与防守反击动作
女性在与歹徒搏斗时,通常是在赤手空拳的情况下进行。女 性对付歹徒拳法的攻击,不能用拳击或散打中的防守方法,因为 漏进任何一拳的打击都可能是致命的,确保防守的安全性才是首要考虑的。
直拳的防守方法与防守反击动作 ①拍击:歹徒用左直拳(或右直拳)击我头部时,用左手或 右手拍击歹徒的手腕处,拍击动作幅度不宜过大,以免暴露出空 当来。
当歹徒用左直拳击我头部时,用左手向右拍击在歹徒 的左手腕内侧处,拍击后,立即用右直拳还击歹徒的头部(图 1—40①②)。
讲12当歹徒用右直拳击我头部时,用右手向左拍击在歹徒 的右手腕内侧处,拍击后,立即用左直拳还击歹徒的头部(图 1—41①②)。
②向后移动:歹徒左直拳(或右直拳)击我头部或胃部时, 左拳(或右拳)距我较近,应适当向后移动,使歹徒在头前打 空,当歹徒收回拳头之时,立即用左直拳(或右直拳)承击歹 徒的头部。
例1歹徒左直拳(或右直拳)击我头部时,稍向后移动,使 歹徒在头前打空,立即用左直拳(或右直拳〉还击歹徒的头部 (图1-42①②)。
俐2歹徒用右(左)直拳击我头部时,稍向后移动,使歹徒 在头前打空并乘歹徒收回拳头之时,立即上步用右侧勾拳还击歹徒的头部(图1一43①②)。
侧勾拳的防守方法与防守反击动作:歹徒用左侧勾拳 (或右侧勾拳)击我头部时,上体迅速向前或向后移动,使歹徒左侧勾拳(或右侧勾拳)击空,然后根据歹徒的空当部位进行反击。
例/歹徒用右侧勾拳击我头部时,上体迅速向前移动,并用 头撞击歹徒的面部(图1-44①②)。
例2歹徒用左侧勾拳击我头部时,上体迅速向后移动,使歹 徒左侧勾拳击空,立即用右下勾拳还击歹徒的胃部(或裆部)(图 卜45①②)。
勾拳的防守方法与防守反击动作
格挡:歹徒用左下平勾拳(或右下平勾拳)击我胃部时, 同侧手臂迅速下落,格挡住歹徒的前臂,接着用侧勾拳击打歹徒 的头部。
俐> 歹徒用左下平勾拳击我胃部时,右臂向下格挡,接着用 左侧勾拳还击歹徒的头部(图1-46①②)。
歹徒用右下平勾拳击我胃部时,左臂向下格挡,接着用 右侧勾拳击打歹徒的头部(图1-47①②
向后移动:与侧勾拳防守方法中的向后移动相同,向后移 动后,接着用左侧勾拳(或右侧勾拳)击打歹徒头部。
(四)自卫的肘法
肘法是女性近距离防身的实用打击技法。由于肘尖(鹰嘴部) 的骨头异常坚硬,打击时如果发力发得好,可以发挥腿、腰、手臂等部的力量,撞击力非常大,其攻击力比起拳头来要大得多, 因此肘法比较适合女性自卫。女性平时只要用肘作前后左右的挥 动练习,不用多久就能掌握肘法的发力要领。肘法的打击有横肘、 砸肘、反肘、挑肘、顶肘等,现选择几种适合于女性的实用肘法介绍如下。
横肘
横时又叫摆肘,分为向前横肘与向后横肘两种。向前横肘用 来对付前面的歹徒,向后横肘用来对付后面的歹徒。
(1)向前横肘:向前横肘的发力动作基本上与侧勾拳相同。 横肘打击时,蹬腿后身体转动发力,同时迅速拉开肩角,抬臂与 肩平,上臂与前臂靠拢,以肘尖为着力点,从侧面呈弧形线路击 出,并以肘尖打击歹徒。图1-48是左横肘打击动作,图1-49是 右横肘打击动作。打击目标是歹徒太阳穴、后脑、耳朵、颈部以 及胸肋部等处。
(2)向后横时:当歹徒从后面搂抱住我腰部时,手臂向后上 方抬起(迅速拉开肩角),身体随之向后转动发力,用肘尖打击歹徒的 面部、颈部等处。左肘与右肘的向后横肘见图1-购图1-51。
砸肘又叫下击肘、剁肘。打击时,歹徒上体处于前倾的姿势 (如歹徒企图抱住我腿部),或歹徒的胃部、裆部受击后上体前倾 的情况下,可以用砸肘打击歹徒后脑等处。砸击时手臂稍上抬后, 随着屈膝下蹲,身体迅速下沉,肘尖由上往下猛力砸击,只要充 分利用体重向下猛压,再加上坠肘,其杀伤力极大,歹徒被击中 后,无不受重创。图1-52是右砸肘动作。
©后肘
后肘是在被歹徒从后面搂抱、扼颈等偷袭时运用。发力前肘 尖稍向前,发力时随着身体向后转动肘尖向后猛击,打击目标以歹徒胃部、肋部及腹部为主(图1-53)。
说明女性受歹徒侵害时,如与歹徒距离较近,就可适当用 肘法防身,重创歹徒。女性用肘法时,要用腿、腰、肩、臂的合 力。肘法应以肘尖为打击点,如用前臂打击,因打击面大就会减 小打击力度。对于会用肘法的歹徒,在歹徒攻击时,只需后撤半 步,就能使其肘法攻击失效;亦可用拳法或腿法拒敌于外围。
(五)防身的腿法
我国搏击术中的腿法繁多,按打击线路可分为直线性和弧 线性两种,如按动作结构可分为屈伸、直摆和扫转三类,许多 腿法皆可上下左右运用,其势之大,攻击力之强,可与拳击相 媲美。腿的长度超过手臂,腿法的打击距离也应比拳法远。但 这些腿法,如直摆性腿法需经长期特殊训练,方有一定威力。 为此,这里挑选几种适合女性防身的屈伸性腿法作以介绍,女性只要稍作练习就可显其攻击力。
蹬腿
根据不同的出腿方向,蹬腿可分为前蹬腿、侧蹬腿、后蹬腿。 女性面对歹徒以右势实战姿势站立,左腿称左前蹬腿,右腿称右 前蹬腿。左前蹬腿可以看作是拳击的左直拳,而右前蹬腿可以看 作是右直拳。与歹徒距离较近时使用左前蹬腿,歹徒往往来不及 做出防守反应,容易被击中;而右前蹬腿离歹徒的距离较远,蹬 击时身体的动作幅度也较大,因此右前蹬腿起腿时就容易被歹徒 识破,但它的蹬击力量比左前蹬腿大得多。蹬腿可以用于攻击歹 徒的裆部、腹部、膝盖(反关节)等处。
左前蹬腿:如图1-54①②③④⑤所示。
实战姿势站立后,身体重心移到右腿上,右腿支撑,左大腿 向正前方屈膝前摆,左膝关节积极上提,以左膝关节为中心,左 小腿由下向上呈弧形快速前摆,在左脚蹬击到歹徒的一瞬间,左
脚伸直,身体重心前移,以左 脚跟为着力点。左脚向前蹬击 时,右脚要向下用力,右脚趾 要“抓”地。左脚向前蹬击后, 左腿的大小肌肉和各关节迅速 放松,左腿弯曲,左脚利用左 膝的弹性按原来线路弹回,再 下落在右脚前,并迅速还原成实战姿势。
右前蹬腿:如图1-55 j ①②所示。
右前蹬腿的动作与左前蹬 腿基本相同。如用全力蹬击,
右脚落在左脚前面,变成左势 实战姿势。
弹腿
弹腿又叫踢腿。弹腿从打击线路来看又分直线性的正弹j 腿和弧线性的侧弹腿两种。正 弹腿动作与前澄腿有很多相同胃之处,它是女性的实用性攻击 腿法,比较容易掌握,以打击 歹徒的裆部为主,歹徒倒地后 可向其要害部位进行有力的弹 击。女性在用正弹腿向歹徒攻 击时,有了皮鞋(或运动鞋)
的保护,更能发挥正弹腿的威 力。侧弹腿以歹徒侧面为打击 目标,它有打击速度快、打击:力量大、打击距离远的特点。
侧弹腿发力动作好,打击在歹 徒的大腿上,观使残受伤胃 倒地而不能行走。但女性掌握起 来有一定难度,要经常练习才行。
(1)正弹腿:正弹腿分为左弹腿(图1 (图1—56③④)。
正弹腿在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脚背绷直,脚趾紧扣,以脚背 前部为着力点(图1 -57)。其余动作要领及发力顺序等与前蹬腿 基本相同。
侧弹腿:又叫摆腿、鞭腿。分为左侧弹腿和右侧弹 腿两种。
左侧弹腿:如图1-58①②③④⑤所示。
实战姿势站立后,右脚支撑,左膝向左侧前方约45°方向屈 膝提起,左大腿与左小腿折叠,左脚跟靠近左臀,左脚背绷直,
上体稍向右侧倾斜。上体向前转动,左肩转向前面,同时腰髋部 发力,带动左腿向正前方摆动,以左膝为中心,左小腿加速向前 作弧形横摆动作,在左脚摆击到歹徒的一瞬间,左脚伸直,以左脚背的前半部为着力点。随着左 脚的打击动作,右脚跟紧贴地 面向前转动。上体保持原来倾 斜姿势,两肩可以作相应调整, 以维持身体平衡。左脚摆击后, 左小腿立即弹回成大小腿的折 鲁姿势,左脚下落,迅速还原 成实战姿势。
右侧弹腿:如图1-59①②所示。
右侧弹腿打击时用左脚支 撑,与左侧弹腿动作相同,但 方向相反。右侧弹腿如全力击 打,打击后,右腿一般落在左 脚前面,成为左势实战姿势。
侧踹腿
侧踹腿是侧身直线攻击歹 徒裆部、腹部、大腿、膝部的 腿法。左、右侧踹腿打击时, 上体向反方向侧倒,对自身较 安全,又有打击力量大、打击 距离远的优点,它是腿法中最 具有威力的攻击手段。一般从 中远距离发出,则攻击力量倍增,使歹徒望而生畏。
(1)左侧踹腿:如图1-60① ②戶标。
(1)左侧踹腿:如图1-60① ②戶标。
实战姿势站立后,身体重 心移到右脚上,右腿弯曲,右 i腿屈膝支撑。上体向右前方转 动,左肩转向正前方,身体呈 侧身姿势,使左大小腿的外侧 向前。左大腿向胸部屈膝提起 (左大腿靠拢胸部)。左脚向身 体左侧直线踹出时,左髋尽量 前送,左大小腿伸展,脚尖里 扣,以整个脚掌为着力点。左 脚踹击时,上体稍向右侧倒, 右腿用力,右膝伸直,右脚趾 用力抓地。
⑵右侧踹腿:如图1-61① ②际。
与左侧踹腿基本相同,但 方向相反。
常见的错误动作
(1)打击腿直腿打击 产4身、(8蹬腿、弹腿、侧 踹腿的动作要领模糊,或不明确屈膝后的打击力大、速度快。
糾正方反复体会屈膝前摆等大小腿折叠的动作要领,在 做分解动作的基础上,再做完整的动作练习。
腿法打击后,腿收回较慢产噠展®①只注意向前打击的速度,忽视了回收的速度; ②不会利用膝部的弹性。
糾正方fi①明确腿法打击后,如腿回收较慢,容易被对方 抓住脚而处于被动的地位;②打击后的关节和肌肉应及时放松, 并注意利用膝部的弹性,就能加快打击腿的收回速度。
向前打击时,偏离正前方的打击目标
产4展(8打击腿屈膝前提时,膝盖没有朝正前方,或打击 时不注意直线性。
糾正方ft注意屈膝前提,膝盖的方向应对准打击目标。
腿法打击时,支撑腿以前脚掌支撑产4展(8只考虑起腿打击,忽视了支撑脚的动作要求。 糾玉方fi ①明确支撑脚动作要求和支撑不稳的危害;②在 慢动作中练习,注意改正支撑脚的错误。
腿法打击后失去身体平衡
①打击时身体 重心没有前移,不能抵消打击 后产生的反作用力;②上体过 分后仰;③支撑脚支撑无力, 脚趾没有抓地。
糾正方根据所犯的动 作错误,在慢动作中改进技术。
©攻击拳脚组合
虽然只是一拳和一脚的拳 脚组合,但打击时可以虚虚实 实。适合女性的实用拳脚组合, 现介绍如下。
左直拳击头部一右前弹 腿击裆部(图1 -62①②)
要点:左直拳击头部是虚, 右前弹腿是实,上击下弹腿要 瞬间完成。
右前弹腿击裆部一左直 拳击头部(参见图1 _62)
要点:右弹腿是虚,可以 是假动作,左直拳击头部是实, 要重拳击打眼睛。
★右直拳击头部一左前蹬腿击裆部(图1-63①②)
要点:右直拳击头部是虚,左前蹬腿打击裆部(或胃部)是实,应一气呵成。
★左前蹬腿击裆部一右直拳击头部(参见图1-63)
要点:左前蹬腿击裆部是虚,可以是假动作,右直拳击头部是实,要重拳打击。
浏览3,6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