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手前置技术是引诱、快速制约对手的主要手段

重剑的有效攻击部位有很多,但却易守难攻。因此,有意 识地利用刺手前置技术来引诱对手,并根据对手的反应动作 以牵制对手,实现有效击点得分的目的,是隐藏自身攻击意 图,获得得分的重要手段。从实战情况上来看,运用刺手直接 得分的机会并不多,但通过刺手挑引对手出手、防返,进而实 现有效反攻的几率要明显比其他技术动作有效,因此,它也成 为了当前使用最多的得分手段。以女重优秀运动员仲维萍为 例,她在冠军赛的团体半决赛中,运用刺手及进行二次挑引的 成功几率达到了 80%以上,尤其是挑引刺手后完成的进攻和 防守动作已经处于一定的水准。在半决赛最后一场的关键时 刻,仲维萍利用刺手挑引获取了反攻机会,一举夺得了比赛的 冠军。

真刺假挑引或假刺真挑引令对手难于防御刺手与挑引刺手的不同之处在于刺手可直接获得得分机会,而挑引刺手则是第二意图的准备行动。比赛中,任何微小 的错误都有可能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相反,有目的的诱敌深 入,则可获得得分的机会。所以,比赛中,为了占据场上主动 权,不妨将单一■的刺手和挑引刺手结合到一起使用,如在对手 将手臂作为主要的防护对象时,可通过刺手前置技术打乱其 防守节奏,从而实施转移进攻;或在对手出手迟疑之际,运用 快速、准确的单一刺手向其发起猛烈地进攻;或运用真刺假挑 引或假刺真挑引使对手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创造有利的 攻击时机,从而获得比赛的优先权。

刺手前置技术成功的原因

前置技术接第二意图所形成的攻击方式富于变化,因此, 对手在判断己方攻击意图上所耗费的时间将延长,而且也很 难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挑引刺手的运用上,要求防守者对对方 的真假动作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从而能够灵活应对对手的攻 击,进而取得比赛的优先权。

当挑引刺手已经给对手造成一定威胁后,对方的攻击节 奏将受到干扰,一旦产生此种情况,对手很难组织起进攻,只 能跟随己方的节奏走,实现了牵制对手的目的。

因挑引刺手的突然性,所以,对手很难及时地做出反应, 进而导致对手的反应速度变慢,也就是无法跟上己方的进攻 节奏。挑引刺手接第二意图的攻、防、反也会分散对手的注意 力,使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而失掉场上的主动权。

刺手前置技术运用的条件与要求 运动员使用的刺手前置技术能否产生良好的效力,与其 具备的良好观察力和判断力是分不开的,通过观察对手的技 术特点,判断对手的动作规律,进而做出准确的攻防动作,是 取得场上优先权的重要手段。要想刺手前置技术取得理想的 效果,运动员不但要善于抓住场上自然出现的时机,而且也要 主动创造得分机会,制造假象诱骗对手主动暴露攻防上的不 足之处,是较为常用的手段。同样,保持良好的距离感对技术 动作的有效实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在距离不合适的情况下盲目地向对手发起进攻,击中的概率将会很低。总之, 利用自己的专项力量掌控刺手前置技术,是保障该项技术收 到预期效果的前提条件。

击剑是一项技术细腻,战术复杂的智能运动,其技术动作 随着规则的不断完善而不断更新。如今的重剑比赛,对刺手前 置技术的运用已较为成熟,并成为运动员主要的得分手段。

四、准备姿势

(一)握剑

如今,击剑运动员主要使用的剑柄为枪柄,但也有少数运 动员使用直柄剑。手柄分左、右,枪柄有形状上的区别,但持剑 的方法大体相同。

持剑手作用的力主要靠大栂指和食指发出。大拇指和食 指叠加握住剑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压住手柄,使压柄位于手 掌根的中线处。佩剑的剑柄则位于小拇指的根部,掌心与剑柄 之间存有空隙,手腕保持一定的张力,有利于控制击剑动作。初 学者可采用直柄剑练习,有利于体会手腕动作。

(二)立正姿势

击剑运动员的立正姿势与一般的立正姿势相同,只是持剑 手在护手盘前的剑根处。击剑注重礼仪,所以,在赛前和赛后都 要相互致敬,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对武道的尊重。击剑敬礼, 一般由三个动作组成:

转身、侧立两脚成直角,脚跟相靠,手臂伸直与身体约成 45度角,剑尖指向地面;屈臂、剑尖直指向上,护手盘靠近嘴 唇;伸臂使剑平指向致敬者。

(三)实战姿势

实战姿势是一切击剑行为的准备姿势。

实战姿势的作用:有利于快速转换身体位置,进行有效的 攻防动作,从而保护自己免受对手攻击。

实战姿势动作要点:运动员侧身站立,前脚尖向前,后脚 落于前脚跟延长线上,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弯曲,身体呈半蹲 姿势,上体保持直立,头稍向内收,持剑臂弯曲内收,另一只手 臂上抬,大臂与地面平行,小臂向上垂直,手腕、手指处于自然 放松状态。

五、击剑步法移动

(一)一般步法

向前一步:前脚尖上翘,并向前迈出一步的距离,以脚跟 先着地,之后过渡到全脚掌,后脚随之跟进相同的距离。注意 后脚要有明显的抬步动作。

向后一步:后脚后退一步,前脚随之向后跟进相同的距离。

向前交叉步:后脚抬步向前跨出一大步,与前脚交叉,落 于前脚尖处,前脚随之向前跟进相同的距离。

向后交叉步:前脚向后跨出一大步,经过后脚跟与其呈交 叉状,之后,在离后脚跟约10公分处着地,后脚随之向后跟进 相同的距离。

向前跃步:前脚离地,向前摆动小腿,后脚蹬地,身体向前 跃出一小段距离,之后双脚同时着地。

向后跃步:后脚跟抬起,快速后退,前脚掌蹬地,向后跃一 小步,双脚同时着地。

向内移步:后脚跟抬起,并向腹侧方向横跨一步,前脚向 内收回,距离同后脚跨出的距离相同。

向外移动:前脚抬起向背侧方向横跨一步,后脚紧随其 后,向外侧跨出,距离同前脚横跨的距离相同。

(二)进攻步法

弓步:前脚尖离地,向前摆动小腿,躯干向前移动,后脚用 力蹬地,后腿蹬直,前脚跟先着地,之后过渡到全脚掌,前腿的 大腿几乎与地面平行,小腿与地面呈垂直状态,以弓步姿势向 对手发起进攻。持剑做弓步进攻时,持剑臂应伸直,剑尖始终 对着目标,然后移动前脚使身体呈弓步姿势,不持剑手臂在惯 性作用下向后摆动,以保证身体平衡。进攻动作完成后,应先 屈后腿,前脚跟用力蹬地,使躯干向后移动,还原成实战姿势。

冲刺:持剑臂快速前伸,带动躯干前移,当重心落于前脚 脚尖延长线上时,后脚用力蹬地,经前腿内侧向前摆动,与此同时,前腿绷直蹬地,身体充分伸展,后脚落于前脚前,前脚也 交叉向前冲跑。

(三)实战中对步法运用上的一些基本要求

步法要轻巧,动作要自然,注意根据场上需要随时做出步 法转换。

良好的距离感是保证己方能够快速、及时地避开对手攻 击,同时组织有效反击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判断、分析对 手所用动作意图时,也要时刻注意双方的距离,以便取得场上 的优先权。

在进行有节奏的攻击时,为了干扰对手,防止对手看穿自己的攻击意图,最好使用一些假动作迷惑对手,但要注意,挑 引动作要尽量真实,以免被对手i只破,使自己陷入不利地位。

(四)步法练习方法 集体练习

听口令练习:由教练员发出动作口令,练习者根据口令做 出相应的步法,也可执行单一口令,掌握步法后,做下一个动作的练习。待所学的基本步法已经完全掌握后,将其串联起来 一同进行,此种分解方法常用于初学者的训练当中。

看手势练习:教练员做出手势,练习者根据手势做出相应 的动作。练习中,教练员可不断变化手势,以提高练习者的反应能力

跟随步法:由教练员或学生担任领做者,后面的学员模仿他的动作,随同练习。

依次练习:让训练者按照一定的距离前后分开站立,依次 进行练习,便于教练员掌握每名练习者的完成动作能力,以及 动作的规范性,有利于及时指出和纠正错误。练习中,可按照个人能力的不同进行一般性步法练习或实战性步法练习。

双人练习

跟随练习:两名训练者以实战距离进行持剑或不持剑跟 随练习,练习中,两人的距离始终要保持实战距离。

 

散打和击剑的技术与训练

持杆练习:两名训练者相对站立,分别用一只手顶住竹竿 或木杆的一端,保持杆的腾空,而且在双方移动的过程中,杆不能掉落。移动速度不可过快,而且要尽量抑制对手步法上的 转换,以使其跟随你的移动节奏。

实战性步法练习:两名训练者保持实战距离,做以实战性 动作步法练习。如果进行攻守练习,一方前跨步向对手发起突 然进攻时,另一方要迅速后退并伺机还击对手。

个人练习

事先制订训练内容、次数和时间,如规定5分钟弹跳步或 每组20次向前跃步接弓步,做4组等。

浏览1,39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