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
当代中国散打界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山东,13岁开始习 武,后进人山东散打队。经过系统的训练,初出茅庐的他很快 就在全国散打锦标赛中闯出了一片天地。1999年的全国散打 锦标赛中,他获得了 75公斤级季军;2000年获75公斤级散打 比赛冠军.次年后,再次卫冕该级别冠军;2002年获80公斤级 散打比赛冠军。如此多的骄人成绩也奠定了他在散打界中的 地位。2001年,他成为中国散打明星。这一年的中国武术散打 王争霸赛才刚刚兴起,他在该届散打王争霸赛上,一举赢得了 75公斤级的冠军,并荣获“散打王”称号,此后又获得了“超级 散打王”的称号。在中国功夫与泰国职业拳王争霸赛中,他的 不俗表现也让中国功夫再次闪耀,之后,他又在中美自由搏击 中击败美国选手,名声大振。
成长经历
1995年,刘海龙开始接触武术,受训于莱州中华武校,三 年之后,凭借良好的表现被选拔到山东散打队接受散打训练, 之后进人国家队。
2009年初,“刘海龙国际搏击争霸赛”在佛山拉开帷幕,此 次比赛对战的双方分别是中国超级散打王刘海龙与日本自由 搏击高手伊贺弘治,这是刘海龙从专业散打队退役后复出参 加的第一场比赛。在激烈的争夺战中,刘海龙充分展现了中国 人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敢于拼搏的精神,最终战胜了对手, 桿卫了中国武术荣誉。
刘海龙一刘腿劈挂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灵活的腿功自上而下垂直地攻击对 手。我国散打王刘海龙尤为擅长此技。他以对手的头部为攻击 目标,在对手未做出动作之前,快速而有力地向对手发起进 攻。根据双方所处位置以及攻击时机的不同,可进行多种角 度、多种形式的攻击。
一般,劈挂可分为主动和迎击性劈挂腿两种,前者指未开 始行动之前,但已经有攻击的想法,后者则是正在攻击对手时 使用的动作。在技术运用方面,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主动进 攻的劈挂腿,支撑腿需先向前快速跨出一步,在拉近双方距离 的同时快速抬腿向对方的头部攻击;迎击性劈挂腿只需原地 快速起腿迎击对手即可,但主要攻击的目标还是对方的头部。
主要成就
2000年中国散打王;
2002年中泰对抗赛“金腰带”获得者;
2002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超级散打王”获得者; 2〇〇2年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赛80公斤级冠军;
2002年3月26日再度战胜苑玉宝成为中国超级散打王; 2003年战胜散打王宝力高再度成为中国超级散打王; 2004年1月2日获得2003年度中量级散打王。
王洪祥
出生于山东,12岁开始练习武术,后改练散打。成名于百 姓擂台的王洪祥拥有全面的散打技术,而且头脑灵活,体能充 沛。2006年的“武林风”中,他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比赛的冠 军,创下了 29 : I的战绩。2009年,王洪祥战胜了世界自由搏 击总会美国排名第一的shawn yarhorough,声名大振。
王洪祥之所以走上武术散打道路,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 功于他喜爱武术的父亲。他的出生地山东省济宁市是一个崇 尚武术的地方,当地绝大部分人都有点武术根基,而他的父亲 王赐林更是夏家拳的传人,身怀梅花拳、大洪拳等多门武术。 王赐林见儿子长得健壮,便萌生了让他练习武术的念头。王洪 祥长到五六岁时,王赐林就开始教他翻跟头,并且常于晚饭后 鼓励儿子与自己的同学“切磋武功”。
12岁的王洪样看了一场露天电影《少林寺》,电影中李连 杰展现的“飞檐走壁”的功夫深深地吸引了他,此时他开始决 心学习武术。巧合的是,片中饰演李连杰师傅的功夫演员于海 在电视中以校长的身份做了一档武校宣传广告,而那所武校 就在离家100公里之外的地方。看到广告后的王洪祥告诉父 亲自己要拜师学艺,父亲很快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此后王洪祥 便开始在武校学习武术。期间,王洪祥很少回家,一来是晕车, 二来是为了节省费用。尽管日子清苦,但王洪祥却乐在其中, 因为这里有他想要探知的未来。
然而这种新鲜感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就被繁重的课业冲淡了。来到学校不久,王洪祥就开始对枯燥的学校生活提不 起兴趣。他不仅看不到“传说中”的大人物,而且也被繁重的课 业所累:每天早晨6点就要进行一段长跑,之后是压腿、百米 冲刺、蛙跳和俯卧撑,而且这一系列训练任务必须在一个半小 时内做完,否则将受到教练的斥责。这对于12岁的他来说,难 免有些吃不消。早饭过后是一上午的文化课,下午练习打拳和 刀棍,晚饭后还要上两节文化课,直到晚上9点才可以去睡觉回想起那时的经历,王洪祥笑谈自己天天盼着下雨,因为 那样就可以不用出早操了。
此时的他也开始意识到,电影中的绝世武功并不能称之 为真正的武术。一段时间后,王洪祥终于忍受不了如此繁重的 训练任务而从武校逃回了家中,并告诉父亲做什么都可以,就 是不再回学校了。以往,父亲定会给他一通打,可这次却出乎 他的意料,父亲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告诉他做人、做事的道 理。在向指导老师详细了解儿子的情况后,王赐林向儿子表了 决心:“无论咱家有多困难,我都会支持你走下去。”经过一番 感化后,王洪祥又回到了学校,此时,他开始安心学习武术,为 了父亲的期许。
1996年,王洪祥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挫折,未被山东 体院录取的他丧失了继续从武的信心,关键时刻父亲为儿子 选了一条更为光明的道路:从武术专业转入自由搏击专业。此 后,王洪祥开始练习散打,技艺H渐精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在王洪祥对散打充满无限希望的时候,一次意外受伤再次将他打人谷底。在一次训练中, 王洪祥大腿外侧韧带撕裂,膝盖半月板受伤,术后,医生告诉 他以后都不能进行剧烈运动了。1997年年底,在家修养的王洪 祥决定退学,南下广东闯荡,这一去就是八年。八年中,王洪祥 接触了很多行业,就是想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但忙碌 奔波中,他不知自己何去何从,总是在选择和放弃间徘徊,看 着繁华的城市,他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怀着凄凉的心 情,他拨通了父亲的电话,电话中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哭了起 来,就这样,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了父母的身旁。
回到家中的他面对父亲的包容,又让他萌生了回归散打 界的念头。思量再三的他决定重回广州寻找出路。2006年,他 在电视中看到了《武林风》节目,并为自己报了名,就这样从初 赛一路过关斩将,攻到了擂主昌志旺面前,这位擅长多种技 艺的对手最终被他击败。这一战,彻底改变了王洪祥的人 生轨迹。
从平民走向散打冠军,王洪祥表现了一个武者的追求与 信念,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信念给予人的可贵品质。
浏览1,7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