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天马行空
德国的击剑属自由式,技术动作游走在圆滑与硬朗之间, 实效性很强。其流派特点可简单概括为随性、灵便、实用。
德国的花剑首创了甩剑刺、点刺和大角度刺技术动作,对 时机的把握和距离的控制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尤其在姿势的 变换及躲闪能力上尤为突出。交峰时,通过抢占剑的有利交 叉,使对手处于不利位置,从而获得得分机会。
在重剑上,德国的击剑手朴许和鲍尔曼曾在八十年代末 名噪一时,即使到了今天,谈及两人所取得的成绩,仍也会有 很多慨叹不已。他们的技术特点表现为实用,善于利用剑的交 锋创造攻击时机,防守技术突出。
德国佩剑较花剑和重剑所取得的成绩稍逊一些。为了扭 转这一失衡局面,八十年代中期,剑协高薪聘请了两位来自匈 牙利和保加利亚的教练,两人的到来为德国佩剑带来了新的 活力,也带动了德国佩剑水平的提升。该佩剑运动员的技术 特点表现为技术动作规范,但不呆板,灵活多变,且实效性很 强。1985年的世锦赛上,诺尔特代表德国击剑队进人单打个人赛前10名,排名第8,这是德国近50年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此后,德国佩剑一发不可收拾,不断突破自我,创造优异成绩。
(五)匈牙利 标新立异
匈牙利击剑属古典派,其流派特点可简单概括为新颖、巧 妙、细腻。
匈牙利的花剑在电动剑的使用上做到了大胆而细腻,从 而获得了早期使用电动剑的先发权,在掌握、提高和适应电动 剑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其技术特点表现为规范,手法熟练, 动作多变,善用诱敌之术。
匈牙利的重剑表现为动作流畅、美观。交锋时,剑手能够 以冷静的作风,谨慎的态度压制对手,从而为贏得比赛的胜利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匈牙利的佩剑有着悠久的发展史,该国也是佩剑最早兴 起的国家之一。早期匈牙利的佩剑吸收了意大利的谨慎,这为 以后流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意大利专家依达罗•桑 坦利近50年的潜心专研下,匈牙利的佩剑经历了一系列的变 革,最终走在了时代弄潮的前沿,高居世界佩剑主流派的榜 首。交锋中,剑手注意创造进攻时机和营造良好进攻条件,做 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的目的。在激烈的对抗中,能否寻找到合 适、有利的时机,先发制人,是取胜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努力, 匈牙利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击剑运动员,有些人甚至在以后的 发展中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如: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冠军科瓦契、卡尔巴、沙博等人,他们的成功得益于该国对此项目的重 视与投人,以及他们个人的努力。
(六)中国 万流归宗
中国击剑,博取众家之所长,在岁月的积淀下慢慢成长起 来。六十年代之前,我国的击剑主要受前苏联和匈牙利流派的 影响,七十年代之后,又接受了法国和联邦德国流派的先进技 术,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在借鉴国 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发展本民族的特点,同时对攻 防和制动权等问题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在以提高运动员 技术水平和训练成果方面,我国曾多次组织专家对两项问题 进行深人讨论,从而制订出了更符合我国运动员自身特点的 训练方案,也为我国击剑理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不断摸 索和尝试下,我国击剑运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风格,其特 点可概括为博采众长,出手迅速,招式凶猛,善于攻击。经过多 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击剑运动员在国际重大比赛中不断脱颖 而出,栾菊杰、王会凤、王海滨等都是我国优秀的击剑运动员, 他们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击剑事业的崛起与腾飞。
第一节击剑装备的挑选
一、花剑
花剑是完全的刺击武器。交锋中,只有剑尖刺中对手的上 身才算是有效刺击,剑横击无效。比赛中,运动员上身的有效 得分部位用金属衣裹覆,如此一来,电子仪器就可分辨出刺击 是否有效。花剑重达500克,长110厘米。花剑比赛讲究击中 优先权,先击中得分,被攻击者须做出有效抵挡动作后,才能 获得有效得分权,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在此情况下,区分 优先权的归属也成了较为困难的问题,如有时剑触及手臂,在 花剑中是无效部位。
装备
击剑服一套(击剑裤,防刺背心,击剑t衣,共三件,有左 右手,大、中、小号之分)、花剑金属衣一件(有左右手,大、中小号之分)、电花剑一把(附带手线一根,有左右手之分)、备用花 剑剑条二根(选购)、花剑护面一个、击剑手套一只(有左右手 之分)、击剑鞋一双、击剑长袜一双、滚轮剑包一个。
二、佩剑
佩剑比赛中,剑手可采用劈、刺两种动作向对手发起进 攻,其中,劈所获得的分数较高,有效得分部位为上身、头盔及 手臂。同样,运动员的有效部位也是用金属衣裹覆的,这样,便 于电子仪器判断进击动作是否有效。佩剑重500克,长105厘 米。佩剑比赛也讲究击中优先权:先击中得分,被攻击者须做 出有效抵挡动作后,才能获得有效得分权,双方同时击中均不 得分。
装备
击剑服一套(击剑裤,防刺背心,击剑上衣,共三件,有左 右手之分)、佩剑金属衣一件(有左右手之分)、电佩剑一把(附 带手线一根,有左右手之分)、备用佩剑剑条两根(选购)、佩剑 护面一个(附带头线一根)、击剑手套一只(有左右手之分)、击 剑鞋一双、击剑长袜一双、滚轮剑包一个。
三、重剑
重剑是完全的刺击武器。交锋中,只有剑尖刺中才有效, 剑身横击无效,有效部位为全身及头盔。重剑最多不超过750 克重,110厘米长,剑杆较硬。同花剑及佩剑不同,重剑的每次 击中都属有效进攻,如果双方在四分之一秒内相互击中,那 么,将各自获得积分。比赛中,最容易得分的部位为手,所以, 对运动员击剑动作的准确性要求较高。最好的得分时机往往 在对手发起进攻时。
装备
击剑服一套(击剑裤,防刺背心,击剑上衣,共三件,有左 右手,大、中、小号之分)、电重剑一把(有左右手之分)、花剑护 面一个、击剑手套一只(有左右手之分)、击剑鞋一双、击剑长 袜一双、滚轮剑包一个。
四、注意事项
花剑、重剑的护面相同,有大、中、小号之分。
非专业击剑人员可使用俱乐部提供的用具,并不一定要自行购买。如果想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锻炼的项目,可根据上 述提供的内容进行购买。出于卫生原因,首先应选购与身体接 触的装备,如击剑服、护面、鞋、袜。
如果长期进行击剑训练,需要检查剑条是否磨损,一般, 每周进行一次实战训练,半年或一年便要更换一次剑条。同 时,也不要忘记及时更换击剑鞋和金属衣。穿一两年的击剑鞋 和金属衣,其性能和材质多少会有些磨损,这样不利于完成训 练任务,其他装备可用三年以上。
第二节击剑比赛的器材与场地
一、击剑比赛的器材
(一) 面罩
面罩为网状,网眼不超过21毫米,镀锡金属的直径不能 小于1毫米。面罩上的所有附属物为有色或淡色的。网眼在接 受12千克的压力,应保持完好。
(二) 服装
服装应用白色的质地结实的材料制成,表面不能过于光 滑,以免刺滑。
(三)手套
手套的护袖的长度应达到佩戴者手臂的一半,佩剑手套散打和击剑的技术与训练 的护袖不能用塑料或过于光滑的材料制作。
(四) 护肘
佩剑比赛时可戴护肘,护肘可用硬皮革制成。
(五) 剑
花剑:全剑长110厘米,剑身不超过90厘米,重量不超过 500 克。
佩剑:全剑长105厘米,剑身不超过88厘米,重量不超过 500 克。
重剑:全剑长110厘米,剑身不超过90厘米,重量不超过 770 克。
二、击剑比赛的场地
击剑是室内活动,比赛场地可由土、木、油毡、软木、塑料、 金属等作为基础材料制成。场地须平整,无斜坡,光线均匀。正 式比赛多在击剑台上进行,台面高出地面10厘米。花剑、佩 剑、重剑的场地通常为14 x 1.5~2米,场地端线会向外延伸 1.5 ~ 2米。中线将场地分成均等的两部分,距离中线两米处有 两条开始线。正式比赛使用电动裁判器判定比赛的结果,场地 铺以金属网,以免剑触地干扰裁判判断。
浏览1,98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