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响彻神州大地,受人尊崇,其独有的武术精髓一 直是后继者们不变的追求。在习武者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的 同时,也创造了适合于比赛的散打,它集武术之精华,承载体 育之精神,为体坛带来了一股劲风。

散打又叫散手,古时冠以相搏、手搏、技击等称呼。简单对 其加以概括为两人的徒手搏斗。散打是国际武术主要的表现 形式,其中包括踢、打、摔、拿四个基本技术,另外还有防守和 进攻技术。在现代体育项目中,散打作为正式参赛项目,有着 统一的比赛规则,双方队员按照比赛规则进行搏斗,形式与擂 台类似,具有悠久的历史。因其对抗性很强,所以,运动员要戴 上保护面具进行比赛,以免伤及头部、面部等部位。散打在我 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几乎与我国历史的发展步伐同步。在人 类为了生存向大自然发起挑战的同时,各种用于生存的技能 被人们创造出来,并在以后的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成为华夏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获得的生产资料主要为野 果、动物,这些都需要人们用力气和技巧去获取。在人类长期 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学会了基本的散打技巧,如拳打、脚踢、 抱摔等,并将动物的猎食本领,如猫扑、虎跳、鹰翻等本领学为 己用。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早期人类创造的生存本领逐渐成 为后来人的娱乐活动,并逐渐发展成了体育项目。散打继承了 武术之精华,因此,在我国弘扬中华武术的同时,也被列为了 重要的研究课题。1979年国家体委决定开展散打训练、比赛 等,1989年,散打成为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在1993年举行的全运会和第二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散打成为比赛项目,受到 了散打爱好者的大力支持。〖998年,散打登上了更大的舞台, 成为第十二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此时的散打虽然逐渐被人 们了解,但真正知道它如何进行比赛的,除专门从业人员外, 还鲜有人知道。所以,关于此项运动的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 走,需要更多人给予关注。

现代散打是按照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的 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技艺,进行的一种徒手 对抗竞技体育项目。中国武术分为套路演练和格斗对抗两种 表现形式,而散打属格斗对抗中的一种。

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上,双方选手斗智斗勇,运 用规定的比赛动作为自己争取得分的机会。对抗中,选手不得 攻击对方的喉、裆等身体重要部位,也不得使用擒拿术。为了 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双方选手的体重、防护用具应处于同 一水平线上。但在真正的与敌斗争中,击打的方式、部位等都 不受限,而且招式一般都比较凶狠,杀伤力较大。

选手为了获得得分点,伺机向对手发起进攻,同时也要保 持高度的警惕感,以免被对手击中,这种攻防于一体的格斗技 艺是武术所具有的特点之一。散打运动员特有的沉着、机敏与 该项运动的运动特点相匹配。面对对手的突然袭击,选手能够 迎头顶上,并伺机寻找对手的弱点,一击即中,为自己加分,是 再好不过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国际徒手搏击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散打赛事开始兴起。欧美的自由搏击、泰国的泰拳等都迎来了新 的发展时期,它们以强大的攻击力和震撼效果迅速在世界范 围内风靡起来。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同国际搏击运动一样,也如 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散打王争霸赛”,中国散打对抗美国职业 拳击、泰国职业泰拳,亦或是散打对抗法国自由搏击等,都成 为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尽管通过宣传,人们开始关注中 国的散打,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还有很多 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有关人士对其加以完善和改进。

第二节中国散打比赛的开展
一、中国散打的回顾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门竞技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 的内涵和极高的社会价值。1978年,国家开始启动武术散打试 点工作,并在1979年将浙江、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三个单位 作为开展试点工作的基地。1982年,国家体委确定了“全国武 术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在北京举办了全国武术对抗项目邀 请赛。丨989年,散打成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91年,散打出 现在世锦赛的比赛现场,成为世界级比赛的参赛项目。如今, 散打已经伴随着世锦赛走过了多个年头,并逐渐成为世锦赛 的重要参赛项目。1999年,散打得到了全面发展,并制定了新 的比赛规则。规则中规定,选手除携带护裆、拳套、头套外,不 可佩戴其他防具工具,这大大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和刺激性, 从而为该项运动向市场化方向的转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规则的指导下,国内的散打赛事日渐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推 动了各类形式的武术比赛向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并逐步 步入正规化的发展道路。

1998年,中国散打应战欧洲联队,以9 : 0战胜对手获得 比赛的胜利;美国自由搏击挑战赛中,以8 : 1战胜对手,赢得 比赛的冠军;一举包揽了曼谷亚运会武术散打比赛的所有金 牌。1999年,中国散打对抗美国自由搏击,以7 : 2战胜对手; 中国功夫对美国职业拳击比赛中,以绝对优势战胜对手,贏得 了比赛的冠军。2000年,中国散打对抗美国职业拳击比赛中, 以超出对手3分的优势摘得了比赛的金牌。2001年,中国散打 对抗法国自由搏击,以1分的优势险胜对手,贏得了比赛的冠 军;与韩国跆拳道对抗赛中,以3 :丨战胜对手,贏得了比赛的 最终胜利;与美国散打比赛中,以绝对优势赢得了比赛的胜 利。2001至2002年,中国散打与泰拳进行了 3次较量,“广州 站”,中国散打队以5 : 2战胜对手;“曼谷站”,中国散打队不 敌对手,失掉一局;“广州站”,中国散打队凭借顽强的毅力再 次扭转战局,以7 : 2完胜对手。

看到中国散打队取得的骄人成绩,不禁要为我国的散打 运动员送上赞美之词,同时也为中国散打的强大实力而惊叹。 但人们不要忘记,任何东西都有它不完善的地方,更何况还处 在发展中的散打运动,它本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还需要人们不 断地总结和完善。从我国散打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来看,我国 的散打还很稚嫩,力量、技术套路等方面还尚有不足之处。对于一项技术型的比赛,意识力是取得比赛的重要因素,但却不 是关键因素,战术的运用,队员的整体素质才是制胜的法宝。

冷静地分析中泰对抗赛,可从中发现很多问题。首先是我 方选手对抗的并不是泰国一流的选手。我国选派的代表都是 国内一流的散打运动员,而对方出战的大多是国内二三流选 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场有失水准的对抗。

再有,如果对方选派的是一流的选手征战,我方胜算的可 能性不大,而且比赛中,我方队员只能以近身搂抱的策略破解 对方的重扫腿和重膝撞击,同样还会看到我方选手被对方追 着跑的场景,比赛也因此多次暂停。所以,在与泰方对抗中,我 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并不光彩,而且还是在获胜的点数和规 则上有利于散打得分的情况下获胜的。基于以上两点,我国的 散打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地方,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 要走。

二、中国散打的反思

我国散打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体 能、对抗性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教练员、裁判 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升,这为我国散打运动的向前发展 创造了有利条件。尽管如此,我国散打仍受传统文化的束缚, 与国外的搏击术相比仍略显单薄3虽然早在1989年,散打就 已经成为正式参赛项目,但在国内,人们更热衷于将其用于健 身活动当中。因此,出现了万人练习太极拳的盛况。当然,这也 正是散打所蕴含武术精髓的外在体现,但与搏击这种对抗性 更强的比赛以及广大群众从事该项运动的出发点上看,散打 还需从更为专业的角度上去定位。

浏览1,93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