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及其他全国正式比赛的台上裁判员和台下裁判员由国家体委 选派。

二、 正式比赛,每场应有1名台上裁判员,5名台下评判员。台下评判员位置:2名坐在仲裁委员席对面拳台下的同一边(应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其他3名分别坐在拳击台另外 三面的中间,紧靠拳台边沿。邀请赛、对抗赛、选拔赛、地区比赛等也可用3名评判员。

三、 为了保证中立性,每场比赛的台上裁判员与台下评判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来自不同的省、区、市,并且来自参赛双方所在省市以外的地区。

—般情况下,不得有两名来自同一省、市的裁判人员进行同一场比赛裁判工作。

如遇特殊情况,仲裁委员会不能遵守上述规定,则应尽可能保证所选派裁判员的中 立性和无倾向性,并且须将情况及时向裁判委员会报告。如果裁判委员会不能解决,那么担 任这场比赛裁判工作的人选则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或是他的代表用抽签办法来确定。

四、 在任何一场或整个比赛过程中,担任裁判或比赛组织工作的人员,不能担任运动员 或运动队的管理、教练员或助手,或是在有本省、市运动员参加的比赛中实行上述职责。

五、 组织委员会可以根据仲裁委员会的建议,取消在本次比赛中没能有效地实施规则 的台上裁判和没有正确有效地打分的台下裁判的使用资格。

六、 电子记分装置:在全国比赛中必须使用经中国拳击协会器材委员会认可并批准的 电子记分器。

第十一条仲裁委员会

一、 组成:全国性比赛要设立由5~7人组成的仲裁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 负责委员会工作(一般比赛可设3~5人组成的仲裁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

全国性比赛的仲裁委员会成员由国家体委拳击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拳击协会任命。

二、 职责:

仲裁委员会成员,在比赛期间轮流担任临场仲裁委员工作。除临场执行工作的成员 外,其他成员不得入坐仲裁席。仲裁委员会成员赛期值勤轮换表要在比赛开始前排定,如需 更换成员则须事先经过仲裁委员会主任同意。

临场仲裁委员要记录每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得分,并将这些得分与评判员的最后 评分相对照。

要审核各评判员的记分单,并保证:

正确地计算总分;

准确地登记运动员姓名、单位;

提出胜方;

在记分表上签名。

仲裁委员会必须对记分表、电子裁判器记录所做出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审核。

仲裁委员会要根据记分表的分数和电子裁判器提出的结果判定胜负,并将胜者通知 宣告员,宣布胜方姓名。

仲裁委员会要在每一单元比赛结束后,审议台上裁判员和台下评判员的工作情况, 并向裁判委员会提交他们认为在工作中有失水平的裁判员和评判员名单。

仲裁委员会成员可以召见没能有效地执行规则的台上裁判员和不能进行正确记分 的台下评判员了解情况。

如遇负责某场比赛的台上裁判员或台下评判员因故缺席,仲裁委员会主任或副主 任,可以从已经被批准可以执行裁判工作的人选中,选择一名替代缺席的裁判人员执行工作。

如发生意外情况,妨碍比赛正常进行,裁判员又不能采取有效行动时,仲裁委员会可 以指令停止比赛,并迅速向组织委员会、裁判委员会报告,以便使比赛照常进行。

就有关事项向裁判委员会提出建议,与裁判委员会磋商有关可能作出的决定。

确定执行决赛各场次的台上裁判员和台下评判员。

如果运动员故意犯规、情节严重,仲裁委员会有权建议大会组委会给予运动员在今 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参加比赛的处分。大会组委会也可以取消和剥夺该运动员在本次比赛 中获得的名次和奖牌、奖品。

改判:当台上裁判员或台下评判员的判定出现下列情况时,仲裁委员会可予以改 判:

台上裁判员作出明显违背规则的裁决(在审议这样的问题时可以使用录像机)。

当台下评判员的评判为5 : 0或4 : 1时,3名台下评判员的评判为3 : 0时,仲裁委 员会不能改判。

受理申诉:申诉应由领队在该场比赛结束后半小时之内用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 提出,同时要交纳800元的申诉费,申诉一经胜诉即退还申诉费40%。

第+二条国家级裁判员报考资格和审批手续

一、 必须取得拳击一级裁判员证书,并在全国或国际双边竞赛中担任过3次以上裁判 长(含副职)职务,具有拳击竞赛全面的裁判能力、裁判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裁判员,

方可报考。

二、 年龄不超过50周岁,具有参加实际工作的条件,并有市级以上医院的体检证书。

三、 掌握一门以上外语(主要指有关拳击裁判的专业术语和日常生活用语)。

四、 思想作风正派,经常从事拳击裁判工作并且具有培养一级裁判员的能力。

五、 报考者本人须提出申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体委推荐。

六、 由考核小组对报考者理论和实践水平作出全面评定,并交裁判委员会审核后,报国 家体委审批。

第十三条台上裁判员

一、职责:台上裁判员的主要职责是正确执行比赛规则,保护运动员安全,防止发生运 动创伤事故。必须做到.•

1•在拳击台上执行裁判工作时,须身穿白色长裤、白色衬衣,脚穿轻便无跟的靴或鞋, 戴黑色领结。如果天气炎热,经仲裁委员会主任同意,可不戴领结。

公正竞赛,严格执行规则。

保持对比赛所有阶段的控制。

防止较弱的运动员遭受过度的不必要的击打。

检査拳套和服饰。

使用三个英语裁判口令:

BOX(开始)一一命令运动员进行比赛。

STOP(停止)——命令运动员停止比赛。

BREAK(分开)——命令运动员停止相互扭抱,各向后撤出一步,继续比赛。

用恰当的手势示意运动员的犯规动作。

场比赛结束后,收集、检査5名台下评判员的评分表,并立即上交给仲裁委员会主 任。

在宣告员宣布胜负结果后,举起获胜者的一只手臂向观众示意。但在宣告员宣布胜 负结果以前,不得以任何方式向运动员和观众提示比赛结果。

当作出取消运动员比赛资格或终止比赛的判决时,应向仲裁委员会主任报告被取 消比赛资格运动员的姓名和终止比赛的原因,以便仲裁委员会主任通知宣告员向观众公布 其判决。

二、 权利:

如果比赛双方实力悬殊,有权在任何阶段终止比赛,决定胜负。

如果某运动员受伤,可随时中止比赛,经医生诊断后决定是否继续比赛。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积极主动时,可随时中止比赛,给予一方或双方运动员告诫、警告 甚至取消一方或双方运动员的比赛资格,终止比赛。

对犯规运动员提出告诫,或中止比赛给予警告。

当运动员不听从裁判口令,有抵触行动或挑衅行为时,可随时取消其比赛资格。

取消违反规则的助手的资格,如不服从裁决,则可取消其运动员参加该场比赛的资 格。

对有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可不事先警告,直接取消其比赛资格。

当一方运动员被击倒地,而另一方还未退至中立角时,暂停数秒。

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解释规则和处理规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的未尽事宜。

对犯规运动员提出聱告:如果一方或双方运动员犯规,但还没有达到被取消比赛资 格的程度,则中止比赛,对犯规者提出瞽告。警告手势要清楚明确,使犯规者了解被警告的 原因,使台下评判员明确被警告的对象。如果一名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受到3次警告,将被 取消该场的比赛资格。

对犯规运动员提出告诫:告诫属于忠告或提醒的性质,目的是制止运动员的轻度犯 规现象。告诫可在不中断比赛的情况下,利用适当而又安全的时机提出。

三、 医务检査:大型比赛前,对台上裁判员要进行医务检査,看其身体能否胜任裁判工 作。其每只眼睛的视力至少要达到0.6。在比赛过程中不可戴眼镜,但可以戴隐形眼镜。 台上裁判员必须参加每次比赛前由医务组安排的会议。

第十四条台下评判员

一、 台下评判员根据拳击规则,独立进行评分,给双方运动员记录得分并评出胜负。

二、 在临场工作时,不得与比赛运动员、其他台下评判员及任何人讲话。但可在一个回 合结束时提醒台上裁判员注意其没有留意到的情况,如助手的犯规行为、围绳松动等等。

三、 在每个回合结束时,如果没有使用电子记分器,台下评判要立即将双方的得分填写 在评分表上。

四、 在比赛中如果没有使用电子记分器,那么在一场比赛结束后,台下评判员要计算出 总分,据此提出比赛的胜方,并在评分表上签名。其裁决结果将公布于众。

 

五、 在宣布比赛结束之前,不得离开自己的座席。

六、 台下评判员工作时要身着白色衣裤。未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不得穿其他服装。

浏览2,933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