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截拳道的攻击速度

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也即指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快速移动,快速做出运动反应完成 动作的能力。搏斗中,双方动作的瞬间之差,即可宣告速度较慢一方失败。实际上,李小龙就是以 惊人的快速度而胜人一筹的。

速度的种类

在截拳道中,李小龙对速度的种类划分得比较细,也比较切合实际,它大体上把速度分为五种 基本类型:

视觉速度

即眼光锐利,可使对方丧胆,使对方感到迷惑,并使对方动作缓慢。

心灵速度

即灵活敏捷的思维,以及思考如何利用智慧与技巧去挫败对方,如何发起有效的反击行动等。

发招速度

即由正确的状态、正确的姿势、简捷的动作,直接而准确地发招攻击。

动作速度

即以正确的发挥和快捷的动作克敌制胜。

变换速度

也叫位移速度,是动作中骤然改变方向的能力或快速通过一定距离的能力,也包括平衡及对惯 性力的控制利用能力。

制约速度的因索

李小龙认为速度并不是孤立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些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放松

对一位打斗高手来说,放松避免了人体主动肌与对抗肌不协调所产生的肌肉能量消耗,也使攻 击动作由预备到完成之间所花费的时间最短。

身体的总体配合

有经验的拳手都明白,产生高速度的技击动作必须总体协调配合,即尽量减少减缓动作速度的 不利因素。而且对于一个初学截拳道者来说,首先应掌握正确的动作,然后才能追求动作的力量和 速度,否则即使你加倍的苦练,收效也不会太大。

有效的调整

对于任何一位拳手来说,每发出一记快而重的拳脚,都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而人又不是发动 机,故身体不可能会提供长时间连续快速重击所需要的能量。所以,在搏击中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 长时间保持很快的攻防速度,有经验的拳手会选择有效调整速度的方式,节省体力,以便提高快速 攻击的命中率,并夺取最后的胜利。

提高速度的条件

动作机动灵活

任何技击动作均须机动、灵活,才可能防不胜防,并使对手难以捉摸。此外,经常的练习可增加 自己手法与步法的机动和灵活的变化。

精简的动作

李小龙在创立自己的功夫初始,就倡导简单、直接。对于截拳道来说,应经常恒久的练习简单 而直接的技击动作。

克服疲劳

一个初学者最需克服的一点就是避免用力过度,以及太紧张和仓促,妄图一次用尽力气以图得

手,结果是欲速而不达,此为初学者们的通病之一。

想象力与洞察先机

即充分运用你的想象力,并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如何发招攻击,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搏击的

状态。

与假想敌对练且保持警觉性,不但能增加速度,亦可由想象中揣摸实际上最需要的动作可能是 哪些。至于洞察力,则是拳手抛开单纯的武术技法,而善于发现并利用对手的攻击意图和行动,成 功的达到己方争取搏击主动和后人发、先人至,于敌以双倍打击的高深的技击艺术。

李小龙曾经说过,经常的练习可增加自己手法和步法的技巧及灵活的变化。与假想敌的练习, 可作为训练敏捷和增加速度的好方法。设想你的敌人正在你面前,你该如何尽己之最大力量予以 打击。且尽量运用你的想象力,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做出的反应,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的搏击状 态。一旦能放松自己来做动作,效果自会加倍。

(四) 使动作更快的要素

在训练中,可先做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的紧张,增加弹性与柔软性,适应更高技能的运动状况。

首先是保持肌肉的适当收缩,以便使手臂一放松便会弹出来,像压紧的弹簧一样。

精神的贯注。

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惯,和反应的习惯。

获得速度须注意的事项

为减少动作的粘滞性,增强动作的灵活性,需做专门的训练。

掌握正确的基本姿势,因为基本姿势是一切行动的基础。

培养视觉与听觉上的洞察力和敏锐性,养成抢先一步的习惯。

对对手的习惯方式做出快速反应,并对对手突然的动作变化予以相应的反应。

在打斗中,人体应做出如鞭子般的动作和压缩弹簧似的反应。身体的动作可从脚尖蹬地的推 动力开始,随着膝、髋与身躯的伸直,加上肩的旋转与上臂的摆动,及前臂、腕与指掌的弹力,每一个 动作均可使一个动作的速度增加。其中缩短杠杆”的原理可用来加强动作的速度。上述身体每 一部分在其关节处的旋转,可使该部分产生更大的加速度。

(六) 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

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是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李小龙说,在你感到休息不好、 疲劳时,反应速度就会迟钝;反之,如机能状态良好,且兴奋性适度、精神放松与注意力集中,反应速 度就快。这表明神经中枢机能状态是否良好,是反应速度快慢的重要原因。

反应速度与感受器官的敏感程度有关,即感受越敏感,则人体接受的信息就会越快,当然A 的动作也会随之加快。

(七) 己方速度慢的原因

这是李小龙对自身速度素质上的一个探讨,即怎样去消除对自身速度上不利的因素。

当你特别容易激动时,特别是第一次上擂台或现在正面对一位高手时;

你十分疲劳或对方的假动作佯攻下而感到困惑时;

当你不再训练或不能坚持进行训练而使速度还没有恢复过来时;

当你的精力或注意力集中不起来时。

综上所述,速度系一复杂的现象,它包含了辨认的时间与反应的时间,而且所面对的情势越复 杂,一个人的动作将会越慢,所以说虚招的作用便在这里。此外,锻炼适当的知觉力与注意力的集 中,当可增加速度。一个人收缩肌肉的速度与动作速度有直接的关系。

通常,关键不在动作有多快,而在于能尽快的到达目标,如此才能有效去重创对手。关于技击 中的速度,李小龙做了如下解释:在投球时,身体各部分的速度以位于手臂处最大,前臂以手肘为支 点快速地将球投出。而且大多数的远抛投掷,均可视为此种原理的运用。在此,一个人虽并不是用 脚来投球,但却运用了由脚传来的惯性、冲量。上述重要的观点,关系着动作加速度的问题,可谓是 善于运用支点杠杆所产生的最大速度。投球时,手臂的后拉动作使胸肌紧张并伸长,在投球的最后 一瞬间,再突然地将手腕向下压。而出招攻击时与上述情形十分相仿,均在接触的最后一瞬才凝 力。其原理就在于保存最大的加速度在最后一瞬间发出。

第四节截拳道之攻防

一、截拳道超常攻击法

在截拳道中,根据对方速度的快慢调整我方的速度以相配合,称之为“节奏”。搏击中的节奏, 也可以看作是连续攻防动作的快慢、长短及缓急程度。因为在打斗中一味地求快是不对的,如果拳 手总是保持着一种打斗节奏,很容易被对方把握住规律而突破进来。所以,为了避免失策,拳手的 节奏当是不断变换的,即尽量不让对手以把握住你的攻防规律的机会。

速度倘系随着对手而适当的调整的话,此亦可称之谓节奏变换。对节奏的正确判断,可使自己 对每拳每脚皆有冷静的控制。而此良好的控制能力,又可使自己更从容的选择攻防时的正确招式。 一般说来,对时间的把握,意料着在对方准备攻击之瞬间立刻加以攻击。

在搏击中,最理想的是迫使对方迁就于我方的速度,即迫使对方苦于应付速度的变化。如此, 将可在速度上取得优势,进而达到先发制人的主动地位,同时在精神上也可以取得优势地位。在 此,切记在攻击时避免做无谓的防御。而快速的出拳可使对手措手不及于防御,此即所谓“攻击即 最佳的防御方法”。

倘自己在速度上占有较大的优势,则常可领先对对方做动作。换言之,对方的动作只能跟着。 所以,一个人有速度上的优势,在其它方面亦可占有不少优势。但最重要的是信心的具备,此乃一 种精神上的效果,常可令对方因自己快速的动作而丧胆。在这里,李小龙常用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改 变节奏的方法,是减慢动作而非加速,即减缓攻击的速度。譬如说,在攻击之半途突然停止做动作, 诱使对方改变防御方向,然后再突然继续原先的动作。此即李小龙所说的“半次攻击”攻击法,此种 攻击方法,常可使对方在精神上或肢体上失却平衡。

在截拳道中,一个成功的防御或攻击的动作,关键在于正确的掌握发招时机,必须出敌不意,使 敌方措手不及。关于超常攻击法的具体运用,从心理上的观点来看,是使对方出乎意料的那一瞬 间;从身体的观点来看,是对方无以自救的瞬间。即选择对方心理或身体某一瞬间所暴露出的弱 点,来加以攻击的方法。另一个适当的机会,是在对方踏前时,因为一旦对方移前的瞬间将无法改 变其方向,此时攻击,对方较不易防御与闪躲。

搏击艺术之最高境界,是能否运用极短暂的时间,并切勿因对方的假动作而受影响。在对方一 心一意进攻而无暇顾及其他时;在敌方一意进步趋前时;在对方收手时,均为实施这种超常攻击法 的最佳时机。不过,上述动作的成效均在于不停地集中注意和警戒。并由察颜观色以知悉敌人的 注意力集中情形,随后在对方疲惫和缺乏决断时立即给予攻击,从而制敌于瞬间。

李小龙还认为,一次成功的攻击,时间与角度的选择是最重要的因素,即尽量使速度加快,时间 把握住。倘时机不当,一拳一脚的招式就是再妙、再快也是枉然。

浏览738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