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截拳道的心理状态

李小龙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万念俱空,是攻敌之一大秘诀。”也就是在心态方面,要维持平衡 而勿有任何起伏。有志于武道的人,与敌方进行对抗的时候,心情必须与平时一般无二,即日常生 活中的那种毫无压力的心态,在实战搏击时也要保持不变。也就是李小龙所说的宽阔、豁达。对 此,应做到绝不要为了稍有动静就紧张,绝不要偏于某种心情;绝不任其松弛、散漫)因为武术是生 死之斗。4则的话^胜利就渺不可期。

关于保持平静的心境或万念俱空的心境,李小龙生前曾举例说过,当你写字的时候,如果心里 老是念着写字,笔尖就会无法保持稳定,从而影响写字的效果。所以,当你走上擂台与敌相搏的时 候,也要保持在平时训练中的那种自如和自信,因为对手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也会感到紧张 和焦躁。在这里,谁的心理控制得好,谁的技术水平就发挥得好,当然谁的胜算可能就要大一些。 挥拳搏斗的时候,如果心里一直念着:比赛就要开始了,这一场打斗,我是非胜不可的。万一输了, 别人一定会取笑于我,那样的话我将很没面子。这些念头一产生,就会发生下面的现象:首先是肢 体僵硬,不听使唤,即使被击倒在地上了也还没有明白过来;其次是无法及时与快速的行动,使该获 胜的比赛,也由此而落败。

在实战中,特别是当敌我双方不相上下时,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将会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务必 勤加锻炼,以防不测。而所谓万念俱空,就是不想任何事情,也就是没有任何执着的念头,可以解释 为“有敌似无敌”。如果交手时一心只念着胜利,便是一种弊病;如果刻意使出武技而使动作做得过 火,也是一种弊病;如果一心只想着发挥日常修炼的结果,亦可称之为弊病;一意要积极的挑战,更 是一种弊病。又如,在对抗中只想着静以待变,还是弊病。对任何一件事情,心有所向,以至身手不 灵,动作无法自如,这些状况一概可称之为“弊病”。这些病,全部来自心中。因此,想治愈这些病, 唯一的办法是设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一切自然发展下去,如此你的四肢与躯体自会在恰当时机做 出适宜的行动来,因为你本身就早已经具备了这种素质,关键是看如何发挥和运用而已。

截拳道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和技巧,但却不会受特定手段的束缚和约束。反之,为了达到目的, 可使用一切对己方有利的手段。李小龙的妙技就在于单纯、精简,即如何去表现自我,抛开一切固 执、偏见、束缚与限制,迈往自由之境。

李小龙还要求拳手应具有时刻充满自信的态度。在这里,他所指的态度乃是一种最佳的心理 状态,他要求在打斗之前,在心理上必须进人战斗的状态,并要有充分的信心,以及全力以赴的战斗 愿望。他还说过,“你不妨把自己当作冠军式的人物”,这是对心理状态自我调节的高效手段。当 然,这种心境的产生,是长期不懈训练的结果,是李小龙以坚强的意志,充分的信心以及对搏击、对 比赛任务具有髙度责任感为基础的。并且为了培养战斗的意志,要进行艰苦和复杂的训练,以适应 实战环境。正如李小龙所说的那样:“为了培养出这种心理状态,须经常做比平常人更久、更苦和更 快、更强的训练。”如此一来,只要不断锻炼,不躁不急,并与更多的武师切磋、琢磨,时日一久,必可 领会求胜的要领,必可踏上不败的坦途。穷究武技与探索武学理奥,乃是研武者的本份,认清此理, 才能够做到今日之我,胜过昨日之我,而且明日之我,又胜于今日之我。

第二节截拳道之意识

一、截拳道的技击内涵

(一)搏击需动脑筋

在实战搏击中,优秀的搏击家和功夫大师不仅使用手和脚,更需动脑筋,即以智取胜。另外,人 的大脑皮质亦应时常进行锻炼,以便能够正确的观察判断对手的虚实,并采取适当的攻击行动。

由于李小龙的攻击动作是自然的,并且动作又全是发于瞬间,故在精神上需处于解放状态,这 样在搏击之际,即使有一些新情况和复杂情况,也能够毫无顾虑的专心于拟策应付。这就是李小龙 所倡导的“自然之法门”。

另外,要比对方更机灵,且擅长于欺骗诱敌,也是实战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当然,欲将计就 计,欺骗对手,还需熟知各种技法,且需预先判知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拳法,什么状况下采用什么拳 法,经思考后,拟定出一套最适合于本身的拳法。其次,对已定的技巧反复练习,且组合的方法不 拘,并且着力于招法的运用,使每一拳和每一脚皆极具攻击力。不过适当的打击务必发于瞬间,以 求自然无阻,并令敌无法防范。

李小龙还曾这样说过:“如果你想将自己的本能与技术发掘、提升出来的话,完全不用依靠别 人,也不用依靠任何外在的助力,更用不着去修读那些浪费时间而学不到有用知识的课程。因为很 多课程的着眼点仅是给你一个学位、一张证书。这一切除了说明你自己曾进修过之外,根本一存作 用也没有。也就是说,真正的知识,是能帮助我们谋生的,也是会令我们进步的,不是硬将知识塞进 脑袋里便可以,

在截拳道的训练程序中,发展个人智能的方法是将原来潜藏在自己内心的才能和大脑中的天 赋开发出来,将自己变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

搏斗即斗智

搏斗即斗智,因为最具效果的搏斗方法有两点:第一是以不变来应付万变;第二是攻击前或攻 击中的节奏变更。

以不变应万变

李小龙认为,此种战法最具威力的地方,是对方一连串虚招佯攻之后必运气换势,我则趁此空 隙突然出招迎击或还击,对方必束手无策。同时,当敌方先发起攻击时,不管己方摆出何种姿势,这 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它的目的不仅在于防护自己,而在于伺机攻击对方,并击败对方。不拘泥于 形式,而打败对手才是真正的最终的目的。

攻击前或攻击中的节奏变更

一般来说,两个搏击者技术和功夫相当时,除非他们之间的动作速度快慢相差甚大,否则常易 陷人僵持的状态。两人攻、防的动作,相互之间有一种节奏感存在。虽然说对先攻击者略占优秀, 但亦需要极快的速度方能得手,一般说并不容易。一旦这种韵律被破坏,动作速度的变化将是攻击 或反击时的主要因素。现在,其中一方故意破坏这种节奏,而另一方犹有维持原先动作的倾向,便 会无法及时地去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变化情况。再者,己方还可故意以迟缓的动作来松弛对方的 警觉性,然后突然迅速地出招,做足以致命地最后攻击。此外,也可以先用快动作,再以迟缓的动作 做攻击,最后再用真实而凶狠的攻击去重创对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攻击法将会因时机和场合而 有不同的效果。

二、 截拳道搏击原则

习武者,必文武兼习,就算天性拙缓,无法精通两道,至少也要做到致力勤习,习得与其身份相 称的技艺与知识。平时,就要学拳法,教拳法,拳法之为用,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来。只说不练,练 而无济于事,那就不是真正的拳法。李小龙的拳法,便是以一实际行动为重点,难怪他如此强调“武 技之实际可用”。不过,说到实际有用的武技,当然仅靠技术并不能发挥神威,还要有正确的战术指 导,李小龙曾说过:“实战搏击好似一场战争,如果没有正确的战术指导,就算偶获小胜,但终免不r 失败的结局。”也就是说,两个手法、腿法技巧相当的拳手,运用战术熟练者往往能够取得胜利。

在截拳道中,总的战术指导原则就是“无敌似有敌,有敌似无敌”,这是领悟截拳道技击原理和 克敌制胜的要诀。所谓“无敌似有敌”,是指当自己进行功力或素质练习时,始终要在自己的眼前树 立一个假想中的“敌人”,而且这个“敌人”亦正在与自己进行搏斗。此时,你应把自己所掌握的技击 术、战术,充分地运用与发挥出来,以战胜对手与进一步去悟彻拳理。所谓“有敌似无敌”,这并非是 轻敌之意,这也是李小龙的实战功夫中的一项对敌的战略原则。也就是说,要战胜对手,必须从战 略上藐视对手,如果一交战,便被对手的气势所影响或吓倒,这样在战略上便先输给了对手,最终必 为敌所克。所以,交战时要有“有敌似无敌”的战略原则,即要有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和坚强的必 胜信心,从而更从容、更自如的发挥自己的技术,去与敌人进行无所畏惧的搏斗,给予敌人以致命地 打击

浏览884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