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千姿百态的实现与维持,直接由骨关节和肌肉来完成,所 以将它们称之为人体运动系统。具体来讲,肌肉收缩产生动力,牵 引骨杠杆,绕关节运动轴进行各种转动。在人体的复杂运动中,骨 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
第一节人体的基本切面、基本轴和站立方位
―、人体的基本切面(图1-1):人体的基本切面,也叫人体的 基本平面。有矢状面、额状面和水平面三个,它们互相垂直。
矢状面:将直立人体切成左右两部分,与地面垂直的一切 切面叫矢状面。若将直立人体切成左右两半(理论上的两等份), 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叫正中面,它是矢状面中的一个特殊切面。
额状面:将直立人体切成前后两部分,与地面垂直的一切 切面叫额状面。
水平面:将直立人体切成上下两部分,与地面平行的一切 切面叫水平面。
二、人体的基本轴(图1-1):人体各部分的运动多为转动,必 须绕一定的轴进行,这些轴被人们假设为通过关节中心的轴。
矢状轴: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前后方向)。
额状轴: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左右方向)。
垂直轴: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上下方向)。 以上三轴互相垂直。
三、人体的站立方位(图1_2)
第二节人体骨骼
骨是人体内最坚固的结构,在有机体生活中起机械作用。正 常人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全身各骨 连接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图1 -3)。
颅骨:面、脑颅骨22,听小骨6,舌骨1。
躯干骨:椎骨26,肋骨24,胸骨1。
四肢骨:上肢骨64,下肢骨62。
第三节人体关节
在人体中骨与骨相连接能活动的部位叫关节。
关节的运动形式可分为五种:屈伸、水平屈伸、外展内收、 回旋和环转。
一、关节的分类
依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全身关节可分为三类:单轴 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等(图1-4)。
单轴关节:活动性小,只能做一种运动,可做屈伸或回旋运 动。单轴关节分为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两种。如指关节等。
双轴关节:活动性比单轴关节大,可做屈伸和外展内收两 种运动。双轴关节分为椭圆和鞍状关节两种。如桡腕关节等。
多轴关节:活动性比双轴关节大,可做屈伸外展内收,回旋 和环转的运动。多轴关节分为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微动关节)两 种。如肩关节等。
另外,关节有单关节和复合关节的区别。由两骨构成的关节 叫单关节,如肩关节等。由两块以上骨构成的关节,叫复合关节。 如肘关节等。
二、人体主要关节的运动功能和特点
上肢主要关节
肩关节:肩关节是典型的多轴关节,是人体中范围最大的 关节。可做屈伸、外展内收,回旋和环转运动。如用力左右猛拧或 向后扳至极点再施加压力,会异致脱白或韧带撕裂。
肘关节:肘关节是双轴关节。活动范围较小,只能做屈伸 和回旋运动。完全伸直时,由后施加压力或击打,会造成脱臼或韧 带撕裂。
腕关节:腕关节是由几个小关节联合而成的。活动范围较 大,可做屈伸,外展内收和环转三种运动。各骨较小,八块腕骨主 要靠韧带连接。如用力拧折,会造成骨折、脱臼或靭带撕裂。
指关节:指关节共九个,都是单轴关节。活动范围较小,只 能做屈伸运动。伸直时,向后或两侧猛折会造成脱臼或骨折。
下肢主要关节
髋关节:髋关节是一个多轴关节。可做屈伸,外展内收,回 旋和环转运动。其结构比较牢固,运动幅度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 易损伤。
膝关节:膝关节是由两个关节复合而成,可做小腿屈伸运 动。在小腿微屈后,可绕垂直轴做微小的旋转运动。它伸直时由 前方、侧方用力击打,会造成脱臼或骨折。
踝关节:踝关节是由几个小关节复合而成。活动范围较 小,可做屈伸、外展(外翻)、内收(内翻)、环转运动。用力打击或拧 折,会造成脱白或韧带撕裂。
躯干(颈部与腰部)
整个躯干是由一条脊柱作为中轴和支柱。脊柱是由26块骨 连接而成,相邻两块椎骨间活动范围较小,但是,这些微小的活动 合起来,便使脊柱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围。整个脊柱可做屈伸,侧 屈,回旋和环转运动。
颈部与腰部都是脊柱的一部分。因此,也可做屈伸,侧屈,回 旋和环转运动。颈部是头部与身体相连接的部位,如用力打击或 左右猛拧,会造成损伤或失去正常功能。腰部是上体与下体相连 接的部位,如由后猛力击、蹬,会造成损伤或失去正常功能。
第四节人体肌肉
肌肉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全身肌肉约有500余块(图1 - 5、6),其重量占体重的40 %,四肢肌肉则占肌肉总重量的80 %。
肌肉组织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放松。收缩时长度缩短,横断 面增大;松驰时则相反。肌肉收缩和放松是由神经系统支配而产 生的。
肌肉收缩引起的运动,是由肌肉附着在骨上的位置而决定的。 关节周围的肌肉可单独收缩,也可联合收缩,各种各样的活动就是 肌肉以各种方式联合收缩的结果。
第二章人体易控关节及要害部位
人体关节超过受到生理限度的打击或压迫,就会造成脱臼或 韧带撕裂,从而失去正常功能。要害部位的神经都非常的脆弱、敏 感,如受到外力的打击或压迫和强烈振动,就会使它的生理机能暂 时或永久的消失。因此,熟悉和掌握人体关节的活动范围及要害 部位的生理机能,有助于我们在实战搏击中准确有效地控制对方 关节和击打要害部位。
第一节易控关节
易控关节主要有:颈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 节、踝关节等(图2-1)。
第二节要害部位
人体要害主要有下列7个部位(图2 — 1)
头部:头部是人体的主宰,有听、视、嗅觉以及大脑,小脑等 重要器官。其要害有眼睛、太阳穴、耳后穴、后脑等。如受到打击, 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喉部:包括呼吸道和食道,两侧附有颈动脉血管。如用力 卡压、击打,就会使人头昏,休克,甚至死亡。
胸腔:胸腔内有心肺等重要器官。受到打击或压迫时,会 使心肺受到损伤,失去正常功能。
肋部:共有十二对肋骨。由于肋骨细长,如受到打击或压
迫,可导致疼痛、骨折内脏器官损伤,造成呼吸困难,失去正常功 能。
腹部:腹腔内有肝、脾、胃、肾、膀胱等重要器官,壁层腹膜 神经末稍丰富,感觉非常灵敏。如受到打击或压迫,可导致巨痛或 昏迷及损伤,失去正常功能。
腰部:腰部是连接人体上体与下体,维持身体正常姿态的 重要部位,起着传导重力的作用。如由后受到拳、肘、脚、膝的猛力 击蹬,腰椎、肾脏会失去正常功能。
裆部:裆部是生殖器官。也是人体神经末稍最丰富的地 方。如受到顶、撞、抓、踢等击打,会造成巨痛或死亡。
第三章防卫技术的基本手型、步型
第一节基本手型
一、拳
四肢并拢卷屈紧握,拇指紧扣于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拳面 平,手腕直(图3-1)。它分俯拳(图3-2)、立拳(图3-3)、仰拳三种 (图3 - 4)。用拳面、拳背、拳轮击打要害部位。
二、掌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屈紧贴于虎口处(图3-5)。它 分立掌(图3-6)、插掌(图3-7)、横掌(图3-8)三种,多用于推、 插、切、截、砍、劈等动作使用。
八字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伸直外展(图3 - 9),多用于 卡、抓、拍、按等动作。
透花掌:五指分开,手腕下塌(图3-10),着力点于整个手 掌,多用于掸、拍等动作。
扣手:五指微屈张开,手心成圆形(图3-11),多用于抄抱 腿、抓、掸、拍、压等动作。
三、勾
五指第一节捏在一起,屈腕(图3 —12),多用于勾挂、顶、啄等动作。
第二节基本步型
步型练习是基本功中独特的锻炼方式,它可以能通过静站和 运动的方式,增加腿部力量;培练气息;锻炼周身气血活畅;提高腿 部的稳定性和平衡感,形成和巩固动力定型。
基本步型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 歇步、骑龙步和独立步七种。
一、弓步
一脚向前一大步,屈膝半蹲,脚尖微 内扣,膝盖不超过脚尖,后腿挺膝伸直, 脚尖内扣,朝斜前方45°,两脚全脚掌着 地,前脚脚尖与后脚脚跟成一条直线,上 体正对前方,挺胸、塌腰、沉髋,两眼向前 弓左腿为左弓步,弓右腿为右弓步(图3)
二、马步
两脚左、右平行开立(略比肩宽,约 是本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两 腿屈膝下蹲,大腿略水平,膝部不超过脚 尖,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上体正直, 挺胸塌腰,两眼平视,两手抱拳于腰间 (图3-14)0
三、仆步
两脚左右开立,一腿屈膝全蹲, 脚尖向前,大腿和小腿贴紧,膝关节外展,另一腿挺直平仆,脚尖内 扣,两脚全脚掌着地,两手抱拳,挺胸、塌腰、沉髋,两眼平视仆腿前 方。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图3-15)。
四、虚步
两脚前、后开立,后脚外展45°,屈膝半蹲,前脚脚跟抬离地,脚尖虚点地面,稍内扣、微屈膝,重心落于后腿上,两手叉腰,挺胸、 塌腰,两眼向前平视。左脚在前为左虚步,右脚在前为右虚步(图 3 — 16)0
五、歇步
两脚交叉靠拢全蹲,右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左脚步前脚掌 着地;膝部贴近左膝外侧,臀部坐于左腿接近脚跟处,两手抱拳于 腰间。眼向前方平视(图3-17)。
六、骑龙步
一脚向斜前方迈一步,全脚掌着地,脚尖内扣,膝关节微屈,后 脚前脚掌着地,脚跟抬起,脚尖内扣,膝关节弯曲,两髋内合,重心 落于两腿之间,上体微前屈拧腰,双手叉腰,两眼向前平视,左脚在 前为左骑龙步,右脚在前为右骑龙步(图3 - 18)。
七、 独立步
一腿伸直支撑重心,另一腿屈膝提 起,脚面绷直,脚尖朝下,两手屈肘抱拳 于腰际;收腹、立腰(图3-19)。
八、 丁步
并步站立,两腿屈膝半蹲,右脚全脚掌着地,左脚脚跟提起,脚尖里扣并虚点地面,脚面绷直,贴于右脚内侧,重心落 于右腿上,两手抱拳于腰侧,两眼向前平视(图3-20)。左脚尖点地为左丁步;右脚尖点地为右丁步。
五种步型综合动作
通过五种步型综合动作(简称《五步拳》)的练习,结合手眼、身 法、步的要求,在掌握基本步型的基础上,增进身体的协调性,掌握 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要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动作说明:
预备姿势——并步抱拳(图3-21、22)。
两掌变拳屈肘收抱于腰间,拳心向上,目视前方。
弓步冲拳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并收回腰间 抱拳;右拳向前直线成平拳冲出。目视前方(图3-23)。
要点:蹬地转腰与搂手冲拳要连贯协调。
弹腿冲拳
重心前移,右腿向前弹出,高度齐腰;同时左拳由腰间向前成平拳直冲出,右拳收回腰间,目视前方(图3-24)。
要点:拧腰顺肩,挺胸收腹,上下配合协调一致,弹腿冲拳要有 爆发力。
马步架打
右脚落地,随即身体左转90°,两腿屈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 掌,屈臂上架;右拳由腰间向右前成平拳直线冲出。头右转,目视 右前方(图3-25)。
要点:右脚下落成马步时,要以左脚跟和右脚掌为轴拧转,冲 拳要拧腰沉髋,力达拳面。
歇步盖打
左脚向右脚后叉一步,同时右拳变掌经头上向左下盖,高于胸 齐,掌外沿向前,身体左转90°,左掌收回腰间抱拳。目视右掌(图 3-26)。随即两腿屈膝下蹲成歇步,同时左拳成平拳向前直线冲 出,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目视左拳(图3-27)。
要点:歇步两腿靠拢,后膝紧贴前小腿外侧。下步冲拳要上下一致。
仆步穿掌
两腿起立身体左转,随即左拳变掌,手心向下,右拳变掌,手心 向上,由左手背上穿出。同时左腿屈膝提起,左手顺势收至右腋 下,目视右手(图3-28)。左脚落地成仆步,左手掌指朝前沿左腿 内侧穿至左脚面,目视左掌(图3 - 29)。
要点:提膝要站稳,仆步时重心落于后腿,要塌腰开跨,两臂尽 量伸展。
虚步挑掌
左腿屈膝前弓,右脚踏地向前上步成右虚步。同时左手向后 划弧成正臂勾手,勾顶略高于肩;右手由后向前顺右腿外侧向上挑 掌,掌指向上,高于下颂,目视前方(图3-30)。
要点:重心前移时,须保持身体平稳,虚步要虚实分明。
并步抱拳
重心前移,身体左转90°。随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并步。同 时两手变掌经胸前交叉向上向外划弧收拳于腰际,目视前方(图3 -31)。继续练习,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第四章基本格斗与应用
本部分以军警部队的擒拿格斗技术为基础。总结处置突发事 件中与犯罪分子对抗的大量实战经验及长期教学训练体会。并加 以革新创造,巧妙融合而形成的一套基本防卫格斗术。
它集实战、表演欣赏为一体。同时还利于增强人体的协调性 和灵活性,并提高摔打攻防技巧。为更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打下 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格斗拳
拳术队形
散开:一列横队时,听到“拳术队形报数”的口令后,从右至左 报数,每人按自己所报的数字,用乖二减一的方法确定步数(如第 八名报八,乖二减一为十五步)。听到“成拳术队形散开”的口令 后,自行向左转,按正步走的要领行进。排尾第一名走第三步的同 时,第二名迈出第一步,其余人员,按此法依次进行。走完自己的 步数,自行立定,同时向右转,自行看齐。多列横队时,听到“拳术 队形报数的口令时,右一路和前一列按先纵队后横队,由后向前, 从右至左的次数报数,而后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向前,向左散开的步 数。散开时,按先向前,后向左的顺序散开。
靠拢:听到“成原队形一一靠拢”的口令,一列横队时,右翼第 一名成立正姿势,列队人员向右转,跑步靠拢,立定,向左转,自行 看齐;多列横队时,最后一列右翼第一名后退一步成立正姿势,列队人员向右(后)转,取捷径跑步靠拢,自行立定,向左(后)转,自行 看齐。
动作说明
预备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图4- 1),听到“格斗拳——预备”的口令 后,身体向左转的同时,右脚后撤一 步,两脚略成“八”字形,屈膝,体重大 部分落于右脚;两手握拳前后拉开,左臂弯曲,略大于90°,拳与下领同 高,拳眼向内上,右拳置于腹前(距身 体约10公分),拳眼向上,自然挺胸 收腹,目视前方(图4-2①②)。
要点:转身、撤步、拉拳、屈膝要协调一致。
推击弹踢
右拳变立掌猛力向前推出,成左弓步,目视右手(图4 - 3);起 右脚猛力向前弹踢的同时,左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右拳收于腰 际,拳心向上,目视前方(图4-4)。
要点:推击、弹踢要猛,重心要稳。
用途:击胸、面部,踢裆、腹部。
防上勾打
右脚猛力下踏的同时,左脚向前上步(只提起,未落地)左臂屈 肘上挡,拳心向前,右臂自然后摆,目视前方(图4-5);右脚落地 成弓步的同时,右拳由下向前上勾打,拳与下颌同高,拳心向内,目 视右拳(图4-6)。
要点:防打结合要紧密,勾拳要猛。
用途:防上、击腹。
掏裆砍脖
左手变掌向前下插,掌心向右,手略与裆部同高,右拳收于腰 际,目视左手(图4-7);右脚上步成弓步的同时,左手后拉上提至 左腹,右掌猛力下砍,与膝同高,目视前下(图4-8①②)。
要点:变掌下插要快,后拉与下砍要协调一致。
用途:由后掏裆砍脖。
抓腕砸肘
左脚向前踮步,脚尖向外,右脚落地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变八 字掌向前下做抓腕式,右手握拳自然后摆,目视左手(图4-9);迅 速左后转身的同时,右臂屈肘,经体前猛力下砸于腹前,小臂略平, 拳眼向上,在手变拳后拉于腰际,目视前下(图4-10)。
要点:踮步抓腕要快,转身砸肘要猛。
用途:由前抓腕砸肘。
挡臂掏腿
重心移至右脚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屈肘向右上格挡,目视前 方(图4-11);左脚向前上步的同时,右拳变掌向前猛插,掌心向 左,略与膝同髙(图4-12);右手屈指掏至腹前,掌心向内,距身体 约10公分,同时左手立掌向前推击,掌心向右前,掌指略与肩同 高,目视前方(图4-13)。
要点:挡臂要快,掏推要协调一致。
用途:掏腿,推击腹、胸部。
马步侧打
右脚向前上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变八字掌置于左胸前,右手变拳 自然后摆,目视前方(图4 -14);左转身成马步的同时,左手挡抓、拧拉 于腰际,右拳由后向前猛力侧打,目视右拳(图4-15①②)。
要点:上步要快,侧打要猛。 用途:抒臂,掼耳。
踹腿锁喉
左脚向右踮步的同时,右大腿抬平,脚尖里勾,两臂弯曲,置于 胸前,掌心向下,目视前方(图4- 16);右脚向前猛踹,脚落地的同• 时,右手前插,左手抓握右手腕,右手变拳,猛力后拉,下压于胸前,成右弓步,目视前方(图4-171)
要点:踹、锁要紧密结合,重心要稳。
用途:由后踹腿锁喉。
勾腿推腹
收回右脚,两手置于腹前,目视前方(图4-18);右转身,右脚 猛力下踏的同时,左腿前伸,脚尖内勾,重心移至左于右脚,目左视 (图4 - 19);重心移至左脚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变立掌猛力向前推 击,掌心向侧前方,掌指略与肩同高,目视前方(图4-20)。
要点:勾腿要快,推击要猛。
用途:勾脚跟,推击腹部。
勾踢肘击
起右脚猛力向前勾踢的同时,两手变拳,左臂上挡外拨,右臂 自然后摆,目视前方(图4-21);右脚向前落地的同时,右臂屈肘 于胸前,拳心向下,左拳变掌前推右拳面,猛力前击,右大臂略平, 成右弓步,目视前方(图4 -22①②)。
要点:勾踢重心要稳,肘击要猛。
用途:勾踢脚跟、脚腕、小腿,击胸、腹部。
(十)砸面击肋
右拳猛力向前反弹,拳心向上,目视右拳(图4 - 23①②);收 右脚成虚步的同时,左手由右小臂下穿掌上挑,掌心向右前,右拳 收于腰际,目视左手(图4-24);右脚上步,左转身成马步的同时, 左手抓拉收于腰际,右拳向右侧冲出,拳眼向上,略与肩同高,目视右拳(图4-25)。
要点:反弹、穿掌要快,冲拳要猛。 用途:反弹砸面,击肋、腹部。
(十一)击腹别臂
左转身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拳由下向前上猛力勾打,左臂自然 后摆,目视右拳(图4-26);左手向前上方插掌,掌心向右,随即右 手抓握左手腕,目视两手(图4-27);左手握拳,右转身成右弓步 的同时,两手猛力后拉下压于腹前,目视前下(图4-28①②)。
要点:转身勾打要快,后拉下压要猛。
用途:击腹,别臂。
(十二)抱腿顶摔
左转身成左弓步的同时,左臂上挡,拳心向前下,右拳猛力向 前冲出,拳心向下,目视前方(图4-29);右脚向前上步成弓步的 同时,两拳变掌前插,掌心相对,手略与膝同高,目视两手(图4_ 30);左转身,右肩猛力前顶的同时,两掌屈指猛力后拉于体前,两 小臂略平,与裆部同高,目视前下(图4-31)。
要点:转身挡击要快,后拉肩顶协调一致。
用途:防上击面,由前、后抱腿顶摔。
(十三)挡抓后泮
左脚向前上步,膝微屈,脚尖向外,同时,左手变八字掌置于胸 前,手略高于肩,右手变拳收于腰际,目视左掌(图4-32);起右脚 经体前猛力后绊的同时,左手挡抓、拧拉于腰际。右拳猛力向前冲 出,拳心向下,成左弓步,目视前方(图4-33)。
要点:挡抓、拧拉、绊腿、冲拳要协调一致、重心要稳。
用途:拧臂绊腿,击面,胸部。
(十四)戳喉击胸
右转身屈膝下蹲的同时,左脚收回,靠近右脚,脚尖着地(成丁 步姿势),左臂向下挡开,右拳收于腰际,目左视(图4-34);左脚 向前上步成弓步的同时,右手变掌猛力前插,掌心向下,略与喉同 高,左臂自然后摆(图4-35);右脚向前上步成弓步的同时,右手 变拳,拳心向下,屈肘前击,目视前方(图4-36)。
要点:防下、插掌要快,屈肘前击要猛。
用途:防下、戳喉、击胸。
(十五)挡抓扼喉
左脚向前上步,脚尖向外,同时,左手变八字掌置于胸前,右拳 收于腰际,目视左手;随即,右脚上步(图4 - 37);提起脚步尖自然 下垂,右手变八字掌置于体侧,虎口向前上(图4 - 38);左手挡抓、 拧拉于腰际同时,左后转身,右脚经体前猛力后绊,右手经体前(与 喉部同高)向左下猛按,虎口向下稍向前,略与膝同高,臂微屈,目 视右手(图4-39)。
要点:上步变掌要快,扼喉、绊腿要协调一致。 用途:挡抓敌臂,绊腿、扼喉。
(十六)防下直打
右后转身,左脚向前上步,重心落于右脚,同时,左臂经胸前下砸于腹前,右拳收于腰际,目左视(图4-40);重心移至左脚成左 弓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臂自然后摆,目视前方(图4-41)。
要点:上步下砸要快,直打要猛。
用途:防下、击面、胸部。
(十七)折腕牵羊
右脚向前上步成虚步的同时,两 手在体前合掌,目视两手(图4 - 42);
右脚后撤成仆步,同时,两手猛力后 拉,下压于腹前,目视前下(图4-43 ①②)。
要点:合掌要快,后拉要猛,重心 要稳。
用途:由前、后抓手折腕。
(十八)防弹击腹
以右脚的蹬力使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猛力冲击, 左手变拳自然后摆,目视前方(图4-44);左脚迅速收回成虚步的 同时,两手变掌叠并,猛,力向下拍击,略与裆同高,目视两手(图4 -45);右脚迅速向前上步成弓步的同时,两手变拳猛力向前冲出, 略低于肩,拳心向下,两拳相距约10公分,目视前方(图4-46)。 要点:收步拍击要快,上步冲拳要猛。
用途:防弹踢,击胸、腹部。
(十九)缠腕冲拳
起右脚的同时,左手抓握右手腕猛力后带于左腹前,目视两手 (图4 - 47);右转身的同时,右脚猛力下踏,左脚提起,两手经胸前 猛力下切于右腹前,目视两手(图4-48);左脚向前上步成弓步的 同时,左手变八字掌挡抓、拧拉于腰际,右拳猛力向前冲出,目视前 方(图 4-49、50)。
要点:抓腕下切要快,踏脚要有力,冲拳要猛。 用途:破抓腕、拧臂击面。
(二十)插裆扛摔
左拳变八字掌向左上挡抓,右拳收于腰际,目视左手(图4- 51);左转身,右脚向前上步的同时,右手向前下插掌,略高于膝,掌 心向左上,左手握拳,置于头上方,目视右手(图4 - 52);稍向右转 身的同时,左手向左下拧拉于左肩前,小臂略平,拳略低于肩,拳心 向上稍向内;右手握拳向右后猛力上挑,屈肘,拳略高于头,拳心向 内稍向下,挺胸收腹,体重落于两脚成马步,目视左前方(图4- 53)。
要点:上步插掌要快,下拉、上挑要协调—致。
用途:插击裆部,拉臂扛摔。
结束姿势:左脚靠拢右脚的同时,恢复 立正姿势(图4-54)。
要点:靠腿、收拳要协调一致。
第二节防卫擒拿与应用
擒拿法,就是在与对手短兵相接的搏斗中,利用人体关节、筋 脉、穴位和要害部位,从而用切、点、锁、别、击打、拧转等方法拿 其一点,而制全身”的技法。目前,在国内的散手比赛中不允许使 用擒拿反关节动作,但它却是日常生活中自卫防身、捕俘擒敌的一 种妙技。
―、主动进攻技法
是指在我有准备,有条件的情况下主动进攻,先发制敌。出其 不意,攻其不备,稳、准、狠,一招制擒。
动作说明
抱膝压伏
我由后接近敌背后时,两手抱膝以后拉肩顶臀部之合力将其 摔倒(图4 - 55、56),迅速向前上步骑压敌腰(右腿跪,左腿伸),右 手从颌下穿过以小臂猛锁敌喉,左手拍抓其左手折腕向前拉直收 回置于我大腿根处,收回左脚,靠近其左肩外侧(图4-57),换手 锁喉,以同样的方法控制敌右臂,两腿夹住其两肘,双手挥掌猛砍 敌两侧颈部,即可制服,也可捆绑(图4 - 58)。
要点:后拉肩顶要协调一致,骑压要快,锁喉要狠。
由后用抱膝顶摔技术将敌摔倒后,还可以有以下四种制服动 作:
(1)将敌摔倒后,左脚迅速向前上步骑压其腰(右腿屈,左腿 伸)
将敌摔倒后,迅速向前上步骑压其腰,左手猛力锁喉,右手 掌猛拍击打敌后脑,可顺势前下滑用食指、中指抠其双眼(图4 - 60)
左手卡脖,右拳惯耳击打制敌(图4-59)。
将敌摔倒后;迅速向前上步骑压其腰,左手从敌左臂腋下 穿过按住后脑,右手迅速从敌右侧颌下穿过,抓住其左衣领,以左 手将敌摔倒后,迅速向前上步骑压其腰,右手拍抓敌后脑猛 力下压(图4 - 62)趁其上顶之机,左手从颌下穿过,右手握住左手 腕迅速屈肘上提紧锁敌喉(图4-63)。
按头、右手抓领后绞之合力将其制服(图4-61)。
卷腕
伺机主动用右手抓握敌左手(拇指点按其手背第4、5掌骨间 隙下段,其余四指扣握手心和掌根处。图4 - 64);随即右手迅速提 腕,左手同时握敌左腕助力,向上、向右卷腕,迫其就擒(图4 - 65)。
要点:右手抓准确得法,右手提腕和左手助力卷腕要迅速敏捷。
踹腿锁喉
接近敌背后,以右脚猛踹敌膝窝,趁敌后仰之机(图4 - 66), 右手臂插人其领下,以小臂内侧桡骨卡住敌喉,左手抓握右手腕, 右手变拳后拉下压(图4 -67)右脚着地,肩顶敌头,迅速利用左后 转体的惯性将敌猛力摔倒,左脚上步骑压敌腰,左手抓住敌左手后 拉,置于我大腿根处(图4 - 68)换手锁喉,以同样方法控制敌右 臂,将其制服(图4-69)。
要点:踹腿要猛,锁喉要狠,骑压要快。
截腿措喉
由后接近敌背后时,用左手迅速前伸拍打敌左肩(图4-70), 趁其分散注意力之机,起右脚猛力截击敌右膝窝,迫使其跪下(图 4 _ 71 ),随即用左手小臂顶抓后脑,右手从敌右侧领下穿过抓住左 下颌和向右扳拧转体之合力将敌制服(图4 - 72、73)。
要点:截击要猛,拧喉要狠,动作要迅速连贯、一气呵成。
掏裆砍脖
接近敌背后时,左脚在前,向其右脚外侧上步,左手由后插裆 (图4 _ 74),右脚上步的同时用左手后拉上提右手横掌猛砍敌脖 之合力将其摔倒(图4-75),左脚迅速上步骑压其腰(右腿跪、左 腿伸)左手卡脖,右手挥掌猛力砍击敌要害部位(图4-76)。
击腹别臂
由前接近敌右侧(左脚在前),左小臂外挡敌右小臂,同时以右 勾拳猛力勾击敌腹部(图4-77)。乘其收腹弯腰之际,左小臂从 敌右臂内侧穿过,身体向右转体的同时,右手由上扳住敌右肘向怀 里猛拉,左肘上翻,右手扒住其大臂下压(图4 - 78)起左腿猛绊敌腿,将其摔倒(图4 - 79),随即右手折敌腕,将其制服(图4 - 80)。
要点:击腹狠,拉肘别臂快,下压绊腿猛、折腕狠。
浏览5,8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