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爽肘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向左前侧横上一步。右掌同时经左肘、小臂下由内向 前向外在身前上方,旋转划弧一圈;左掌与右小臂交错后,掌 心向下搂按划抓一圈,右掌回落右肋旁。
上动不停,右脚经左脚内侧向前上四六步。左掌同时由前 向后捋带;右掌由右肋旁向前、与左小臀交错后打出右中拳 左小臂滑捋右小臂后回落于左肋旁,掌心向上。目视右中拳前 方。
不停,右脚向右前侧横上一步。右拳变掌,掌心向下同时 回撤;左掌自肋旁向前经右小臂下,由内向前向外在身前上方 旋转划弧一圈与右小臂交错后,回落左肋旁;右掌与左小臂交 错后:掌心向下,搂按划弧一圈、同时,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 上四六步。右掌同时由前后捋按;左掌由左肋旁向前与右掌交 错后打出左中拳。与此一致,右掌滑捋左小臂后回落于右肋 旁,掌心向上。目视左中拳前方。
要点:做爽袖动作时,两手同时运动,一正一反,在身前 划弧舞动,要圆活,动作尽量做大,不可呆滞有棱角。做爽抽 时要用腰背带动两臂。向前打左右中拳时,闪展步法及爽袖手 协调配合,上下相合,体现通背拳术一圈一点的特点。
注:爽轴,顾名思义,即有如舞台上青衣甩水袖一般。
九、 膀切中拳
左引手起式。
左脚回撤,虚点于右脚左前方,同时重心下降,上体向左侧倾倒。同时,右掌心尚上,经左小臂肘下滚动外旋,弧形向 :左前方穿出,掌心斜向外侧,高不过头;左掌同时内旋,掌心 :向下、经右小臂回抽至左肋旁。目视右掌小指一侧前方。
上动不停,左脚向左前方上四六步。右掌同时内旋下落; 左掌也自左肋旁向前,经与右前臂交错,迅速打出中拳;右掌 则回抽至右肋旁。目视左中拳前方。至此,左中拳完成。
不停,左脚回撤。虚点于右脚左前方,重心下降上体向左 侧倾斜歪倒。右掌同时掌心向上,经左小臂肘下滚动外旋,弧 形向左前方穿出,掌心斜向外侧,高不过头;左掌同时内旋, 掌心向下,经右小臂回抽至左肋旁。目视右掌小指一侧前方。
继而左脚向前上半步。右脚紧跟进步虚点左脚右前方,上 体同时向右侧倾倒。左掌自左肋分经回落的右小臂时下滚动外 旅,弧形右前上方穿出,掌心斜向外,高不过头。目视左掌小 指一侧前方。右掌掌心向下,同时向市经左小臂回抽至右肋 旁。
不停,右脚向右前方上四六步。右掌自右肋旁向前经与左 小臂交错后迅速打出右中拳;左掌也同时回抽至左肋旁◦目视 右中拳前方。
要点:左右上穿做膀切手法时,要扭腰送肩,力达小指一 侧,同时要含胸扣膝,脚尖内扣,合裆与穿出之手要三尖相 对。上体倾斜是膀切的独特身法,脚底应稳固沉实。第二次大 步要配合手法,连贯协调,与最后打出中拳上下相合,一气呵成。
注:膀切技术是祁氏通背的精华手法,身法、劲法独特, 步法多变,步内含腿,因篇幅所限,暂不细述。
以上介绍的中拳九势,习练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每势进 行几十次的单操,细心体会动作要领及劲力,由慢到快,由简 至难,持之以恒地锻炼,则能收到体用兼备的效果。
第十三节少林拳
“万法归宗一少林”,自古以来“少林一脉”一直就被世 人誉为“中国武术之母”,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达摩大师自 梁进隋,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因苦于徒众,终日无所运动,恐 生惰怠,遂教以技击之术,据传这便是少林派拳术的由来,少 林拳法,招式快捷,架势开朗,身法灵敏,闪转腾挪,点打摔 拿,归于一体,实为中国武学中“上臻至极”之术。
少林拳是进入少林门中的第一套拳路,此拳演练起来 “刚柔并济,快慢适中”尤其更注重《气势》与《身法》的 练习,少林有云:“无气势则拳不猛,无身法则不成少林”, 而少林的身法与气势,则尽鉴于这套“少林拳”之中。
首先,将身体垂直站立,双脚尖并拢,身体尽量放轻松, 完成预备动作。
第一式:抱手起式
身体保持站立的姿势不变,双掌前探,双手握拳,抓回腰 间放定,双眼平视前方,蓄势待发。
第二式:平步栽掌
身体仍然保持站立的姿势不变,左手化掌,向前直封而 出。
第三式:跺脚崩挂
右脚原地跺步,左脚踏前勾出,成七星步坐定,接着,右 手化掌前撩,左手回封,身体向右微转,顺势,右手向右横拉 而出左掌向前封住底盘,全身向左转回,双手不动,蓄劲凝 神。
第四式:进步劈砸
全身向前,左掌向前直采而出左脚踏前,成弓箭步站定顺
势,右掌向前,直劈而落,左掌同时翻掌硬接,自然击出声 音。
第五式:采刁出掌
左掌护住右腕不动,右手原地向外翻手抓采,接着,左脚 上前并步跺下,顺势,右手后拉,左手护腕,扣至太阳穴旁放 定,接着,左腿向前踏出,成七星步坐定,右手不动,左掌向 前下方,直切而出上身微向前倾,使左掌尽量靠近左脚尖 第六式:跟步击砸
左脚向前,以撇步尽量踏前左掌原地回圈,向前封出,右 脚拖进,向下蹲成玉环步坐定右手反拳向前劈落,左掌翻掌硬 接,自然击出声音。
第七式:顺势采手
保持玉环步姿势,坐定不动,左手扣腕,右掌上翻以 《缠丝手》向上采出。
第八式:双落蹬子
《缠丝手》向下采压身体原地向上立起起右腿,向前直蹬 而出。
第九式:提膝顶破
将右脚尖回勾,以膝盖向前直顶而出,身体向后,微微仰 倒顺势,右拳收腰,左手封掌护胸。
第十式:移步截砸
身体微仰不动,双掌向左同时以圈封手向前采出,右脚向 前落步,成坐虎式坐定,上身借力向前冲出,左掌前托,右拳 顺势向前低劈而出,拳掌交加之际,i然会击出声音。
第十一式:迎手托架
将左脚伸直,成弓箭步站定,顺势,右手翻掌上架,左手压掌下封。
第十二式:采压冲捶
右脚向内收回,至左脚旁放定,同时,收左手,右手化 掌,向前直采而出,接着,右脚原地跺步,使身体转正收右 手,左手化掌向前封出,接着,上左脚,成弓箭步站定,顺 势,左封掌下压,右拳向前直击而出。
第十三式:转身拦截
左脚向后偷步,使身体向右微转,顺着身体右转之势,收 右拳,撩左掌,双手交叉于胸前蓄劲,接着,身体原地下落, 成玉环步坐定,顺势,左手向上翻架,右拳向右下方横劈而 出。
第十四式:回马拉捶
身体向左微转,将左手向上挑回,步法左转,成马步坐 定,左手挑回扣住腰际,右拳顺势向右直击而出。
第十五式:进步冲捶
身体向右转回,右手顺势向前圈采而出,步法随着右转之 势,成弓箭步站定,顺势,拉回右手,左手化拳向前直击而 出,拉回的右手,则握拳扣住腰际。
第十六式:采刁踢
右脚原地圈撇,成撇步站定,收左手,右掌向前穿采而 出,将身体重心移至右脚,使左脚离地蓄劲,左手以《采刁 手》由上向前勾落,同时,左腿以勾腿式,向前勾踢而出, 右掌顺势,护住左肩不动。
第十七式:套步踢
落左步向前,成撇步站定,收右手,左手化掌向前圈采而 出,将身体重心移至左脚,使右脚离地蓄劲,右手以《采刁 手》由上向前勾落,同时,右腿以勾腿式,向前勾踢而也, 左掌顺势,护住右肩不动。
第十八式:跨步反砸
右脚向右落步,以脚尖轻点地面,身体顺势站直,将重心放于左腿,左掌一直护住右肩不动,顺势,右拳向右反崩而出。
第十九式:穿刁斜打
右手化掌,向左横切,身体左转,成扭丝步站定,右手抓 拳,向后拉回至太阳穴旁护住,双腿顺势转正,原地跺步,成 弓箭步站定,右拳顺势向前击出。
第二十式:低马击砸
身体向左微转,将重心向左移动,左手左拉,右拳由上向 左反拳劈落,步法原地向下,成马步坐定,右拳击砸于左膝前 方,左掌则翻掌硬接,拳掌交加之际,自然会击出声音。
第二十一式:起胳托架
身体向右冲起,将左脚撑直,成弓箭步站定,顺势,右拳 翻肘,向上架出,左手握拳,扣住腰际。
第二十二式:翻身拦打
右脚向内收回,至左脚旁放定,同时,右手化掌,向前直 采而出,接着,右脚原地跺步,使身体转正收右手,左手化掌 向前封出,接着:上左脚,成弓箭步站定,顺势,左封掌下 压,右拳向前直击而出。
浏览7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