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千斤闸

专练两臂托劲,兼增长下盘及全身实力。体力充实者练此 功较为相宜。最初,练功者站马步,两臂上举过顶,掌心朝 天,指尖相对,仿佛力托千钧。三月后托石担,自三十斤始,

练至上托半小时不喘不汗,即逐渐加重,至二百斤为度。乃舍 担而托闸。立二巨石为柱,柱之相对处,凿有极深之槽。另备 长度相当之石板若干块,自三十至二百斤不等。先用二百斤石 板放槽内,用铁索绕住悬于柱横梁上,石下端约及人之胸高。 练功者蹲身其下,如前法马步托举。经若干时后,更于原石上 方加一最轻之石,然后逐渐易以较重之石,至能托举五百斤以 上即告功成。

三十二、翻腾术

练臂部实力及身手灵活性的功夫。从盘单扛入手。先练引 申,即双手握杠,运用臂力引体上伸,至双臂撑直,杠齐下腹 部,如此反复锻炼。更练“风车”,即两足离地,运臂力使全 身前后绕杠作360度旋翻。盘杠纯熟后练皮条。竖坚木为架, 高三丈,长二丈,上架横木,横木底部每二尺钉一铁环,环上 系以坚靭之皮条,下垂近地面。两手各执一条,交替上抓,引 体上伸。继而练旁行,即手握第一二条,升至半空,撒一手翻 身抓第三条,如此相继翻身,旁行至末条。再在此条上练风 车,由于此条柔韧,不易着力,且两臂须随绳拗折,故比盘杠 为难;而翻腾愈慢则愈难,也愈见功。风车纯熟后练脱手跃, 即两手用力一撑,全身向上一跃,再出手抡握此条,如此节节 上升至顶;下降时亦取同样方式。最后练横窜,即升至空后, 双手一按同时撒开,全身横跃数尺,抢握远隔数行之皮条。皮 条练熟后改用丝绳,同法练之,丝绳逐渐减细,减如筷子粗细 亦能翻腾自如,即全功告成。

三十三、流星桩

埋粗竹一根于地筑实,外面密缠麻绳一层。练功者站立桩 以头、拳、掌、肩、肘、腕、臂、腿、膝、胯等撞之,击之,拍之,削之,切之,勾之,拔之,蹦之,挤之。勤练三 年,全身实力过人。此法为少林人门基本功之一,练功要诀在 于用力由轻而重。

三十四、空手入白刃

专练眼法、身法,利于以寡敌众。练眼之法,自数物开 始,先数固定物,如望砖、屋瓦等,须练至同类群物落眼即识 其数;更练数活物,如成群之畜、禽等,由大而由少而 多,亦求落眼识数。第二步练梅花桩。跑桩纯熟后,在广场上 密植高低不一、大小不等^之竹竿,排列须杂乱无章,间距至多 一尺。练功者侧身于其间随意穿行疾走,要求身不触竿,愈速 愈妙;继而更于地面每隔少许距离布石灰一摊,同法练习,除 身不触竿外,更要求足不蹈灰,至此即告功成。

除以上各种功夫外,少林功夫还有铁砂掌功夫、朱砂掌功 夫、毒砂掌功夫、铁头功、铁膝盖功、一指神功……等等。因 考虑到这些功夫在当今时代对人们锻炼身体作用不大,如引导 不好会适得其反,不利青少年,故不作分别介绍,仅点及名称 而已。

必须正告,练功夫的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武术 遗产,强身健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至于凭借功夫而好勇 斗狠乃至为非作歹,从来为武术界所切戒,任何习武者必须牢 记于心。

第三节戳脚翻子拳和绵掌翻子拳

翻子拳分两种,戳脚翻子拳和绵掌翻子拳。

一、戳脚翻子拳特点

戳脚拳风格特点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活,动作舒展,架势 较大,攻防方法明显,硬攻直进,快速勇猛,放长击远。要求 腿功练得像胳膊那样灵活多变,运用自如。在技击攻防时要求 手领脚出,手到脚到,手防止脚踢下,手脚并重,上下配合。 戳脚易言讲:“手是两扇门,全凭脚踢人”、“手出脚不动,打 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拳打三分不易,脚 踢七分不难”。翻子拳是戳脚的文趟手,又称九翻子拳。其风 格特点是架势较小,动作严谨,灵活多变,干净利落,先柔后 刚,刚柔相济。攻防方法含蓄,手法多变,虚中藏实,实中有 虚,虚实莫测。力从内发,发寸劲。拳遗讲:“出手似箭,回 手似线”、“眼似流星手似箭,腰似蛇形脚似钻”。要求上身紧 凑,下身灵活。劲法为绵、软、硬、脆、滑五劲。要求畜力如 拉弓,发力如射箭、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 都要相配合协调一致。上肢以腰带肩,队肩带肘、以肘带手之 下肢以腰带胯,以跨带膝,以股带脚。重身法架势,武术易 言讲:“犯势把式全凭架势”,充分说明手眼身法步功架的重 要。

地躺拳,又称地行拳,古时称“就地十八滚”,河北唐山 地区称戳脚地躺术。经历代拳师发展,又创出醉拳和各种地躺 器械,如地躺刀、地躺棍、地躺枪、地躺鞭、地躺双钩等,但 都以跌、扑、滚、翻为主要攻防技术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盘, 攻击以下盘为主。在攻防时多用主动倒地,以各种腿法击打对 方,其动作名称多取于象形叫祛,如:猛虎跳润、狸猫倒上 树、大蟒翻身、乌龙跤柱、鲤鱼打挺、旱地行船、旱地拔葱、 老虎大偎窝、钝镰割谷等。

地行拳说论,温家之拳术,最重者地行拳也。此术与别拳

木同,习练方法不同,难度较大。使手为根,脚为梢,手法、 腿法、身法、摔法概括为十六个字:跌扑滚翻、仰卧伸缩、摔 打砸拿、钩挂顿挫等法。格斗时使对方不能近身,欲使脚应 敌。举经讲:腿有攒抱之进,钩卦之力。地行拳由十八势相 生,交手应敌之时,敌者来势迅猛,使手不疾脚为先。

地行拳十八势

蛤螺出势上九霄,地雷翻滚人难逃。

飞剪落地五变手,李白醉酒卧中妙。

 

滚珠枪背同势样,风摆荷叶五龙绞。

大小三拍护头面,就地拔碑人难逃。

他人睡床云中落,大蟀翻身身要巧。

珍珠倒卷身绵软,王香卧鱼伸缩腰。

钩挂连环腿变法,哈唤亮臂四肢抱。

金赠出水三呑蜜,小鬼推磨破人倒。

仙人亮掌用足点,倒上梧桐落树梢。

地行拳要求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腰腿要灵活有力,腹肌臂 力要充实有力。坚持长练不懈,在技击对抗时才能立于木败之 地。弹跳功夫在地行拳里尤为重要,如腾空击打动作,要求 轻、灵、整、捷。演练和对抗多采用跌、扑、滚、翻技法,多 用双手,双臂及头顶支撑身体完成各种动作。戳脚翻子门 (包括拳、长短器械)共有上百个传统套路。戳脚拳九趟,燕 青翻子十八趟,大翻子八趟,寸翻子六趟,八闪翻八趟,地功 翻子六趟,金刚捶八趟小翻子六趟,地行拳八趟,醉八仙拳 (文武各一趟)。传统器械有五虎断门枪、五虎点刚十二枪, 绝命十三枪,正把罗丝枪,左把罗丝枪,四门枪、奇枪、卡枪 (五龙卡)、锦枪(双头蛇)、大昆仑刀、小昆仑刀、金背缥 刀、金背连环刀、双刀(带缥)、双手带、连环剑、七星剑、 青云剑、武子十三剑、乾坤剑、炎焰剑、双剑、虎头双钩、牛头档、小双挡、锁手棍、齐眉棍、九节鞭、刀里加鞭、虎尾 鞭、走线锤、双流星锤、龙头杆律、鸳鸯销、鸳鸯盆、拦面臾 (大烟袋)、峨嵋、判官笔、地躺刀、地躺鞭。还有对练套路, 空手夺刀、双刀进枪、双匕首进枪、三节棍进枪'、双梢子进 枪、地八卡(地躺对打)等。1984年进行传统武术挖掘整理 工作时,整理出五十多个套路,_刊登在北京市传统武术拳械录 上。

二、戳脚翻子拳历史

戳脚拳是中国古老拳种之一。自宋代中国传统武术分门立 户为四大名门:赤、伯、蠢、温;十大拳种:洪、留、枝、 名、磨、弹、查、炮、花、龙。经历代拳师继承和发展,去粗 取精,发展成为现代中华武术多拳种多流派百花争艳的新局面。

戳脚拳属温家流派,称枝子门,是十大拳种之一,属少林 宗法。自宋朝已形成,盛行于清代,在中国北方盛行,故被誉 为“北腿”的代表拳种。

戳脚拳分文武趟子拳。武趟子即戳脚,文趟子即翻子拳。 武趟子是手脚并重突出腿法,文趟子是手脚并重突出手法身 法,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经历代拳师上百年来继承和发展, 逐渐将戳脚和翻子拳融会在一起,使技术内容更加丰富,在攻 防方法上更加全面。该拳种在中国北方的主要传人为赵洛灿, 字灿益。赵系清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起义失败后,流落江湖 隐居河北中部一带传授武艺。河北蠡县赵锻庄刘洛尚先生经饶 阳县好友段洛绪引荐,将赵洛灿等三人介绍到蠡县赵锻庄刘洛 尚家中传授武艺,刘洛尚三个儿子刘攀贵、刘观澜、刘贵馨三 兄弟习武,同时习武者还有蠡县齐家庄魏昌义、南留史镇魏洛 芳等人。

浏览2,947次

    <<   上一篇   下一篇   >>     

发表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 牡丹园/花园路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
  • 首都体育学院校区(海淀区)

    查询地图 公交/驾车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