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手是一项两人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 性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一项对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 调、爆发力等全面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的运动项目。因此,与其它体 育项目一样,一名优秀的武术散手运动员还要进行必不可少的心理 训练3所以说它的训练内容和手段是非常丰富的。在没有同伴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内容和 手段。如想提高上、下肢的柔軔性,可选择压腿、压肩、踢腿、肩 绕环等练习;想提高拳、腿击打力量,可选择对着悬吊的沙包反复 进行拳击、踢腿和上下肢交替进行的练习;想提高局部肌肉的绝对 力量,可借助杠铃来做深蹬(发展股四头肌的力量)、卧推(发展 上肢臂力)、抓、挺举(发展全身爆发力)等动作或寻找一台综合 练习器来训练也可;想提高耐力,可选择长跑、多组跳绳、长距离 游泳等。为了提高实战攻防能力和战术意识,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对 着镜子、对准墙靶等方法,进行模拟实战训练。
“不打沙袋就练不出散手真功夫”这种说法对吗?
很显然,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散手的功夫是通过多种练习 方法获得的,打沙袋只是众多练习法中的一种。
散手是具有踢、打、摔、拿多种技法的一种攻防格斗的技能。 练习时,除掌握技术要领并多加实战演习外,必须进行各种辅助练习,其中包括一般身体素质的训练、专项素质训练、承受性练习以 及承受性兼模仿性练习。
一般身体素质的练习主要是增强速度、力量、灵敏、柔韧、耐 力等,其中包括长跑、短距离冲刺跑、变速跑、跳绳、举重、俯卧 撑等。专项素质练习包括拧棒子(增强手的抓力、握力、拧转力), 推砖(增强运动中的臂力、腕力以及向前的推力),抓罐(练习指 力、腕力),扔、击、抓沙袋(扔,增强抛力和抓力;击,一般用 掌沿、掌背、掌心击打固定沙袋,练习击打的力量;抓,左右手交 替捉抓沙袋,练习抓力、握力)等。承受性练习包括击打树粧(用 掌、臂、肩、胯等部位);二人拍击(击腹、拍胸);二人靠击(靠 臂、靠肩、靠膀)等;承受兼模仿练习包括打、踹活动沙袋等,把 沙袋(重量因人而宜)悬挂在适宜的高度(头至腰的部位),用各 种拳法(冲拳)掌法(击掌)以及各种伸屈性腿法(蹬、踹、弹) 等击打、踢打沙包,并随沙包的摆动,追击或撤后击打,似乎与对 手格击一样,这既能练习上下肢击打对方的承受力,又能练习灵活 应变的能力。
综上所述,打沙袋是练习散手的一种良好方法,但绝不是唯一 方法,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练习条件,科学地安排训 练,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散手”的基本招式主要有哪些?为什么学过的 “对练”招式在“散手”时使不上呢?
简单实用的“散手”基本招式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准备攻防的姿势和进、退、闪展等步法。
第二类:进攻和防守的基本技法。包括:基本进攻手法:主要 有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劈掌、戳掌、削掌等掌法;顶肘、靠 肘等肘法。基本进攻腿法:主要有前蹬、侧弹、侧踹等踢法;前 顶、侧顶等膝击法。基本进攻摔法:主要有抱腿摔、夹颈摔等。主要的防守法有:防进攻手法的格挡、躲闪等;防进攻腿法的抄搂、 切砸,腿法的截击等;防进攻摔法的打、踢防守和反摔等;以及防 守后反击的方法等。
第三类:组合攻防法。即从实战需要出发,根据自己的身体条 件、习惯动作,把上述各种单一的攻防技法组合成便于发挥自己长 处的连招,还可结合虚实变化的假动作,使之在实战中更利于应 用。
散手和对练都是武术的内容,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进攻和防 守动作组成的运动项目。不同点是对练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进攻防守 动作编好的套路进行练习,谁用什么动作双方都知道。散手是实战 性的进攻和防守,是拳打两不知,所以生搬硬套对练的招式,在散 手比赛(或练习)时往往不成功。那么是不是对练的招势都没用 呢?也不是,武术套路是在热兵器(火器)盛行后,由实战性很强 的动作演化成现代的、以健身表演为主的项目。现在的对练,要求 动作幅度大、形象美、配合默契。这些要求与实战性的散手有相当 距离。但只要把对练中简单实用的动作抽出来(过去叫拆手)单个 进行演练,纯熟后在散手比赛中同样用得上。
练“散手”需要加练“排打功”吗?
排打功是一种内外一体、气力合一、以气助力的全身性功法。 根据需要可对头颈、肩臂、胸腹、胁肋、腰背、臀胯、胫踝、足背 等部位进行有节律地排打,由于排打时动作较快,运动负荷逐渐加 大,所以经常习练,除了可以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提高心肺功 能、改善内脏器官,从而消除疾病、促进健康外,还可以有效地提 高肌体对外力的适应力和抗击力。故散手运动员,有针对性地常练 排打功,是很有实用意义的。
排打是硬功锻炼中一个重要步骤,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排打之前须打好内功基础,能气随意行,将气集中于排打部位。
需循序渐进。一方面在工具上应由竹片、木棒、沙袋、石头 乃至铁棒逐渐过渡而击打;另一方面力量须由.轻至重,用力均勻。 若请他人帮助排打,更须注意力度和部位的准确。
以声助力。吐气发声是硬功中用力发力的特定呼吸形式,通 过发声而以气催力、,聚气成力,同时亦可避免内伤。所发之声有 ‘嗨”、“哈”、“嘿”、“噫”等等不同的声音,以配合不同的排打。 习之既久,则可声到气到,气到力到,使肌肉产生极大的爆发力。
总之,练排打要注意“意”、“气”、“力”的结合。
什么叫擤气?练排打功时该如何运用?
在使爆发力时,用鼻孔配合用力向外呼气(出气),内气随着 动作运行,叫做擤气。气沉丹田,发力时五脏六腑松静安舒,各就 其位,各司其职,胸部里不准努劲,不用一丝拙力,须由丹田聚合 发内劲,鼻孔配合擤气。这种方法发力,爆而不怒,无伤己之忧。
练排打功时,当沙袋操打到身上无论何处,均应由鼻孔配合将 气擤出。这与爆发力要求用鼻孔擤气是相同的,所区别的是排打功 是借助于外力的作用,来提高身体各部位及筋、骨、皮、肉、血 管、神经等组织在实践中的反应速度和抗击能力。沙袋操打到身 上,体内应产生一种自然反应,不要憋气努劲,更不得使用一丝拙 力向外顶。应是身体放松,鼻孔擤气,气血萦灌周身通畅无滞,擤 气有助于发出最佳的爆发力来,即所谓“极柔极刚”的意思。
武术散手预备势是练左架好还是右架好?
散手搏击中如何运用直拳?
武术散手预备势左右架的区别是:左架是指左手、左脚在 前,右架是指右手、右脚在前,其它形式都一样。
练习散手历来有两种观点:一是主张把无力的一侧手脚放在前边,起试探、测距、诱敌、格挡、防守等作用;有力的一侧放在后 面做重拳、重腿以出击对方;二是主张把灵活、有力的一侧放在前 面,以利迅速、短促、有力的拳脚进攻。
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按中国武术传统的说法,桩架一般左右 都应练习,以便使用起来能左右开弓,得心应手。当然,人的高 矮、胖瘦、骨骼、肌肉等形体结构都有差异,应根据自身的情况, 扬长避短的原则选择。
直拳是散手搏击中平直向前冲出的拳法,用于攻击对方头部 眼、鼻、腮、耳门、颈部、喉、颈动脉窦以及胸部。
运用直拳时,首先要保证出击手在身前正中面内平直出人,以 爆发劲出击,并以转腰送肩,加大出击的长度和力度。身体重心应 随冲拳前移,拳冲出时重心前移至与前脚足跟对齐。须用进步配合 攻击时,脚步滑进应随出拳同时开始,同步完成。其次,尽量不要 回拉手臂后再发拳,以减小动作预兆。另外,冲拳动作要有弹性, 肌肉要放松出击,触物方紧,一紧则松。切忌鼓劲过早。
直拳是搏斗中使用最普遍的拳法。由于它进行的路线短,出人 快,因此常能以快打慢,击中对方。但是,由于直拳运用普遍,拳 手们总结的防守和还击方法也较多,要运用好直拳,获得一定的攻 击效果,就应考虑到对方可能的防守,有准备地再进攻。
浏览1,000次